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90章 还朝路上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因为李渊的寿辰,李宽和李承乾两人提前折返长安。

没办法,李渊亲自下的旨意,甚至于越过了李世民。

好在辽东之地的事情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辽东三部的安置也基本进入了正题。

通往长安的官道之上,李宽撩起车帘看了一眼车外的景色。

“夏耕已经开始了,辽东之地还是有些冷了。”

感慨了一句之后,李宽这才回到车上,双手枕在脑袋后面,神色轻松的看了一眼正在批改奏报的李承乾。

“我说大哥,这都出了辽东地界多久了,你还在处理公务?”

听到这话,李承乾手中的笔微微一凝,脸上满是无语的看着李宽。

“你倒是学得精,离开辽东之前,就向父皇递了折子,说是自己不再担任辽东道大总管。”

“父皇大手一挥,把所有东西都丢给我了,我能不批?”

看着李承乾那满脸无奈的样子,李宽笑了笑。

“大哥,你不懂,这叫紧急避险。”

“再说了,我都离开辽东了,为何还要管理那边的事情?”

李承乾张了张嘴,想要辩驳两句,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李承乾这才看着李宽开口道:“二弟,这一次辽东三部一共安置的人口高达三十一万人。”

“其中,按照你先前吩咐的,已经将有种田技能,以及放牧技能的人都分出来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自然是等待父皇派人了。”

李宽笑了笑,接着说道:“无论是农垦军团还是农牧军团,皆有军中属性,因此一文一武是标配。”

“这些人都需要朝廷去遴选安置合适之人,你我后续再去插手就不合适了。”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落笔打算做个记录。

但下一秒,李宽却开口说道:“不过有一件事情要注意一下,那便是避免拥兵自重之人的出现。”

听到这话,李承乾动作一僵,随后整个人都诧异的看向李宽。

“拥兵自重?”

李宽微微颔首,脑子里不自觉的想起了日后大唐的不孝子孙。

“大哥,这种事情的发生从不是意外,而是一点一点累积出现的问题。”

“试问,父皇所用的府兵制,当真能够一成不变吗?”

李承乾眉头一皱,开口道:“二弟,你这话从何说起?”

李宽看了一眼李承乾,幽幽道:“大哥,我这不是危言耸听。”

“府兵制的基础是什么,你应该比我都清楚,战时为兵,无战之时为农,没有赋税,耕种自有。”

“这些年朝廷虽然四处征战,但好在没有大的战事,府兵征调一直都是轮换,但据我所知已经成为极限了。”

“若是再有大一点的战事发生,那府兵制必定会出现问题。”

“到时候后果便是农田荒芜,府兵数量急剧下降,你说这时候大唐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听了李宽的说辞,李承乾不由得沉默下来。

不得不说,李宽说的虽然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但总给人一种即将发生的感觉。

“二弟,依你之见,这情况大概多久会发生?”

李宽摇了摇头,缓缓道:“臣弟不知,但很快。”

“大唐的扩张速度已经在加快了,日后对于周边各国的作战会逐步增多,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全盘奔溃,那时候大唐再想变就只能是步步落后了。”

李承乾眉头一皱。

“那此番辽东所用的军团制度就是为了防备这种情况?”

李宽微微颔首,解释道:“军团制度初创并非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为了开发辽东岭南所用。”

“在我看来,效率最高的组织便是军队。”

“现如今辽东开发进入下一步,农田的耕种开垦,以及牧区的管理,都需要人手,这些人手就是出自农垦军团和农牧军团。”

“无论战时还是和平之日,他们的作用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耕种养殖,为朝廷和军队提供足量的粮食和马匹牛羊。”

“所以,我更倾向于称他们为生产军团。”

李承乾眼神一亮,口中不自觉的喃喃道:“生产军团?”

见状,李宽笑着说道:“有了生产军团这种朝廷掌控的存在,现在可以作为对府兵制的一种补充,日后即便是军制改变,只要保留生产军团,就能够使得朝廷对军队进行掌控。”

“我此番回到长安,回像父皇谏言,无论是农垦还是农牧军团,朝廷所选之人要每两年一轮换。”

“毕竟是从事生产的组织,没必要做到将知兵,兵知将的。”

“他们的归属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

听完李宽这一番分析,李承乾此时可以说是打心底里佩服。

自己这二弟做事情,总是能够查漏补缺。

毕竟谁能想到为了开发而准备的军团制度,会能够补充朝廷即将出现的麻烦?

“二弟,这些你都和父皇说过了没有?”

李宽摇了摇头,看了一眼李承乾说道:“部分东西并未明说,但父皇应该是有所了解才对。”

“这件事情太大,我一个亲王可不能提出来,所以这事儿还是得大哥你来。”

闻言,李承乾愣住了。

“为何?”

“因为这事儿说出来得罪的人多,你是太子又没什么,我这亲王他们就没什么顾忌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不由得嘴角抽了抽。

这是又给自己甩锅了!

无奈之下,李承乾开口道:“既然危险,那咱们多拉几个人如何?”

李宽有些好奇,这李承乾能拉谁进来?

“大哥打算拉着谁一起来?”

只见那李承乾稍稍思索了片刻后,开口道:“河间郡王,李孝恭。”

听到这个名字,李宽不由得眉头一挑。

这河间郡王李孝恭可是皇室宗亲,更是李宽和李承乾两人的堂叔。

如果说眼下朝中的军中大佬有哪些,李孝恭绝对能够排进前三。

当年灭萧铣一战,便是李靖都在其手下打副手,而后平定岭南,更是功不可没!

军团一制涉及军中,需要一位正得住场面的人才行。

因此李承乾所说的这个选择,并不是胡乱选择。

想到这里,李宽便笑着拱手道:“那就看大哥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16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