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0章兴修水利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就在崔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李宽的声音再次响起。

“既然崔大人在清河县的时候兴建过水利,那本王就交给你一桩差事如何?”

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崔元可不敢真的以为李宽是和自己在商量。

带着疑惑,崔元躬身道:“殿下但说无妨,下官一定不会推辞的。”

李宽微微一笑,摆手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本王打算修建一条水渠而已。”

“修建水渠!?”

崔元面露惊讶之色,稍加犹豫之后,这才看着李宽开口道:“不知道晋王打算修建一条什么水渠?”

“引汾河之水,灌并州之地。”

简简单单十个字,却是让崔元脸色猛地一变。

引汾河之水!?

见崔元面色突变,李宽却是毫不在意,接着说道:“本王已经去看过一次了,虽然并州大旱,但汾河之水却尚未利用起来。”

“虽然说这距离有点长,但只要成功,并州一地便会多出数十万亩良田。”

听到这话的崔元不由得沉默下来,心中却也在琢磨着李宽刚刚的提议。

不得不说,引汾河之水对并州一地的百姓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儿,若是操作得当,或许福泽还不仅仅是落在并州,还有其他州府也会受益。

但如今恰逢灾年,粮食稀缺,银钱更是没有下落,修建水渠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做成?

除非……难不成晋王来的时候,长安给拨钱了!?

想到这个可能性,崔元不由得看向李宽,眼中也满是探询之色。

“殿下,这修建水渠要钱要粮,您难不成从长安城都带来了?”

哪料接下来,李宽却是摇了摇头,神色淡然道:“没有。”

李宽两手一摊,开口道:“本王来的时候,只带了是几千人马而已。”

听闻这话,崔元顿时忍不住眉头一抽。

要什么没什么,晋王拿头来建造水渠啊?

见崔元此时脸上的表情,李宽就知道这崔元怕不是现在早就心中吐槽自己一万遍了。

“崔大人皱眉,是觉得这件事情不可行?”

闻言,崔元犹豫了半天还是点了点头,他不愿撒谎。

好不容易觉得晋王有些靠谱了,但现在又有些怀疑起来。

李宽微微一笑,开口道:“若是本王说有办法呢?”

崔元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若是殿下有办法解决此时,那下官义不容辞,定当竭力做成此事!”

见崔元这么说,李宽这才开口说起来自己的办法。

“并州一地尚有赈灾的粮草可用,朝廷不能就这样养着闲人,若是赈灾粮草想要拿到手,就需要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崔元愣了一下,随即陷入了沉思当中。

李宽见状,随即解释道:“此法早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就在关中之地试行过,效果相当不错。”

“修建水渠乃是为了造福当地百姓,只要朝廷给了百姓希望,他们便会蜂拥而上。”

“从水渠开建之日,百姓可通过赚取工分,换取对应数量的粮草,想要多拿,那就需要更多的工分,而需要更多的工分,就需要多做工。”

“如此一来,水渠开建的时候,人手的问题就会解决。”

听了李宽的解释之后,崔元顿时面露一抹惊讶之色。

他原本以为李宽只是信口开河,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想简单了,如果真的按照李宽这么做,那确实是可行。

只是……粮草哪里来?

想到这里,崔元犹豫道:“如果真的如同殿下这么做,却是可行,只是这样做粮草消耗也必定会增多,咱们去哪儿找这么多粮草?”

崔元虽然来并州时间不长,但他也知道,并州的粮草储备并不算多,如果这么做可能最多也就支撑一个月的时间。

“这就更简单了,并州之地可是遍地粮草啊~”

听到这话的崔元顿时愣了一下。

并州都要颗粒无收了,哪里来的遍地粮草?

见崔元不相信,李宽便开口说道:“本王此番来并州可不是简单的赈灾来了,这官仓里的粮食本王还没有过问呢。”

听到这话的崔元愣了一下,心头也随之一震。

这晋王果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原以为一直不过问官仓粮草一事,是有些害怕其后牵扯的人物,现在看来晋王殿下是一直都在暗中调查此事。

再联想到吕金被抓一事,崔元心中突然燃起一团希望的火焰。

只见那崔元站起身来,朝着李宽躬身一礼,开口道:“下官明白殿下的苦心了,这修建水渠一事下官应下了!”

“若是做不到,要杀要剐随殿下处置!”

见崔元立下军令状,李宽就知道崔元这里自己算是彻底摆平了。

来并州这几日,自己终于在这并州官场之上撬开了第一个缺口。

想到这里,李宽嘴角一扬,露出了一抹轻笑。

“能得崔大人相助,本王也算是大事成了一半,这水渠建造一事就交给崔大人了。”

崔元这边笑着应了一声,但随后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看着李宽开口道:“殿下,下官还有一件事情要禀报。”

“哦?何事?”

“臣这里有一份账册,乃是殿下来并州之前发现的,这其中记录了晋阳官仓去年隆冬时节,调动粮草的数目,事关重大,下官不敢私自压下,烦请殿下过目!”

听到这话的李宽顿时眼中精光暴涨。

果然是好人有好报,自己这边刚打算重用崔元,对方立马送了自己一份大礼。

但很快,李宽有不免有些疑惑起来。

既然有账册在手,那这崔元为何不直接上奏朝廷?

带着心中疑惑,李宽接过来了崔元手中的账册。

只见那崔元面带尴尬的看着李宽,开口道:“晋王殿下,这账册下官数次查看,都没有看出来问题所在,但想来是有问题的,否则那小吏不会无缘无故的失踪。”

“而下官之所以不敢上奏长安,也是担心此案会牵扯其他人,怕是没有到了陛下手中,就被毁了。”

李宽这才明白过来,多方顾忌之下,这崔元还是将账册留在了自己手中。

翻开看了一眼,李宽不由得笑出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4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