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1章散播消息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崔元交给李宽的账册依旧是大唐先前沿用的流水账册。

只是看了一眼,李宽就知道,这东西里面水分很大。

只需要将其中数据摘抄出来,做成复式账册,大部分的问题都会浮现出来。

心中有了对策,李宽便将那账册交到了李玉的手中,随后看着崔元说道:“这账册有大用,若是并州一地的问题解决,崔大人也算是首功之人。”

听到这话的崔元顿时躬身一礼,连到不敢。

“都是晋王殿下的功劳,下官不过是胁从办事而已。”

见状,李宽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同崔元寒暄了几句之后,李宽便起身离开了崔府。

当李宽刚刚坐上马车离开,一直不曾露面的崔思怡突然出现在崔元身侧,开口问道:“父亲,晋王殿下走了?”

崔元一言不发的点了点头,崔思怡见状,顿时有些不解起来。

“父亲为什么看着不是很高兴的样子,那晋王殿下做事有理有据,就连账册都拿走了,父亲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闻言,崔元立马就知道,自己刚刚和李宽商议事情的时候,怕不是自己这女儿也在后面偷听来着。

想到这里,崔元便是眉头一皱,斥责道:“女孩子家家,不好好在后院待着,偷听什么?”

崔思怡吐了吐舌头,嬉笑一声道:“这不是好奇吗,再说又没有露面,晋王殿下如何知道?”

崔元无奈的失笑一声,随后看着那远去的马车,叹道:“这晋王别看小小年纪,但心思深沉,便是我也看不透他要做什么。”

“今日他来,似乎只是为了商议水渠修建一事。”

“我给他拿出来的账册,他甚至于只是翻看了几下就似乎知道了问题所在一样。”

“这胸有成竹的模样,总让我有些心慌,似乎整个并州在他面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听到崔元这话,崔思怡不由得面露惊讶之色。

她没想到,自家老头对李宽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一时间心中对李宽也愈发的感兴趣起来。

“总之,这段时间你好生在府中待着,恐怕这晋阳城里会有大事发生。”

……

回到府上之后,李宽便将手中的账册交给了赵岩。

“这账册问题不少,你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将里面的账目整理出来。”

赵岩一脸疑惑的接过来那账册,只是扫了一眼,脸色就是一变。

“晋阳城官仓的账册!?”

李宽微微一笑,开口道:“崔元拿出来的,记账之人已经失踪了……”

闻言,赵岩顿时心头大骇。

记账之人失踪,只此一条赵岩就知道这账册有多重要。

但赵岩心中更惊讶的是,李宽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居然第一次和崔元谈话,就让对方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了李宽。

一时间,赵岩心中既是惊讶,又有些感慨。

“殿下放心,属下尽快将这账册梳理出来,只是……”

“拿人的事情先等一等,逼得太紧,本王担心他们一粒粮食都不会留下。”

说着,李宽眼中精光一闪,嘴角也浮现出来一抹莫名的笑容。

赵岩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m.jieshengit.com

见赵岩此时的模样,李宽接着说道:“除了这账册之外,你还需做一件事情。”

“何事?”

“传一些消息出去,就说刺史府要购买大量的粮食。”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赵岩,就连一旁听着的程怀亮都面露惊讶之色。

“殿下,这……咱们有钱吗?”

“对啊,这晋阳城中的粮食价格已经涨了,灾情之前,一斗米只卖四文,现如今已经涨到了十文!足足翻了两倍有余。”

其实不仅仅是晋阳城,整个并州之地的粮食都有上涨。

只是朝廷眼下还在赈济灾民,粮食涨的不是太过离谱。

一旦并州官仓的粮草耗尽,那么粮食只会更贵。

至于亲爹答应送来的粮食,还有一个月才能送到,这还是路上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并且李宽早就知道,第一批粮食不会太多,只能说勉强够用。

如今自己要以工代赈,这些粮食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至于其他的原因,那便是粮价了。

在李宽看来,并州一地现在的粮价实在是太高了。

“你只管传消息,其他不用负责,就说朝廷要买粮食三十万石。”

赵岩眼角抽了抽,原本还想再劝说两句,但看着李宽的眼神,瞬间就息了这个心思,只能带着满心不解,躬身退了下去。

吩咐完了之后,李宽也就没有了吩咐,起身朝着后院走去,边走还边说道:“这几日没事儿不要打扰本王,本王要好好休息一下。”

话音落下,人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

并州府衙要买粮食的消息很快就在晋阳城中传播开来。

顿时惊动了不少粮商。

三十万石!

这可是一桩大买卖!

晋阳城内没有一家粮商能够一次吃得下,就算是并州都没有,因此对于这些粮商来说,如何拿到大头,才是重中之重。

虽然说前几日刺史府缉拿了几位粮商,但说到底那是因为犯了事儿。

剩下这些人,自问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狗盗鸡鸣的事情,心中也就没有多少负担。

因此听到消息之后,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也不管到底能不能拿到府衙的订单,各家粮商都开始涌入到了晋阳城内。

甚至不少粮商将自己的粮食都先拉了过来,只为先人一步。

但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这晋阳城中虽然来了不少粮食,但粮价却没有降下来,反倒是涨了不少。

因为这晋阳城内的粮商觉得,与其卖给百姓赚不了多少钱,倒不如卖给朝廷。

量大不说,钱还能多赚一点。

一时间,成山的粮食堆在晋阳城里,百姓们却愈发难了起来。

而这一切,让晋阳城里不少的官员有些摸不着头脑。

有人担忧,自然也就有人欣喜。

尤其是王亶望,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先前心头的阴霾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幸灾乐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124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