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6章报纸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李宽的条件很奇怪,但听着又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主要是长安城里还真有不少这样的人。

自前朝开始施行科举制以来,读书人看似多了一条晋升的道路,但说到底这举荐一条路还是最快的办法。

因此长安城里从不缺少,怀才不遇,妄图在长安城碰碰运气,被某位朝廷大员看重的人存在。

如此,他们就可以说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了。

只是王玄策有些不明白的是,李宽要这种人做什么。

虽然说心中好奇,但王玄策却并没有开口询问,因为他知道自己只要照做就是了。

不过半日,李宽所要求的人便被王玄策邀请到了府上。

一共三个人,分别叫杨钊,赵谦以及韩元培。

三人都是洛阳人士,也算是王玄策的好友。

去年入京考学之后,便一直逗留在长安城,不曾离去。

现在被王玄策突然找到,还说有一件差事让他们做,三人屁颠屁颠的就赶了过来,心中还隐隐有些兴奋。

这可是名满京城的晋王殿下!可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官员。

如今有皇子召见他们,自然是心中兴奋不已。

“学生见过晋王殿下!”

三人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如今在长安城里看过李宽两座立在国子监的石碑的学子,一般见了李宽都以学生自居。

对于这种做法,李宽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听到三人的自称,也只是微微一笑,示意三人坐下说话。

看着那略微紧张的三人,李宽的脸上露出一抹温润的笑容,缓缓说道:“几位都是玄策的朋友,那自然也就是本王的朋友了,都放松些,莫要拘谨。”

三人年纪也不算小,此时面对这十几岁的李宽,一时间也是压力不小。

心中惊叹之余,又齐齐点头应是。

见状,李宽也不意外,而是看着三人接着说道:“听闻玄策说,几位都是入京赶考的学子,无奈路途遥远,又要赶考这才失利?”

听到这说辞,三人不由得脸面一红,但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见三人此时的模样,李宽便是不细问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李宽却并没有因此而出言嘲讽。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种人才方便控制。

想到这里,李宽微微一笑,开口道:“无妨,天下万事难免有些东西不能事事顺遂。”

“既然你们都是玄策的朋友,那本王自然是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听到这话,三人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听晋王这话中的意思,似乎要扶持自己一把?

三人此时的反应,李宽自然是尽收眼底,嘴角一扬,便缓缓说道:“过几日,本王有一件事情要做,手下需要一些会写东西的人,不知道你们可有兴趣?”

三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杨钊率先站了出来。

“敢问殿下,这写东西是要写什么?”

“就是一些简单的文章,要求呢很简单,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将意思表达到位就行。”

杨钊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不知这文章需要多少?”

“你们三人,一天写个三四章即可,字数不要太多,多则千字,少则百字。”

杨钊三人听到李宽的这个要求,一时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怎么想都不像是什么正经事情。

只是这毕竟是晋王,他们便是有所怀疑,也不敢多问。

正在犹豫着要怎么说的时候,李宽淡淡道:“此事于本王来说也是一次尝试,你们若是能够办好了,本王就能够上奏陛下,让其以此来设立一个新的衙门。”

“至于你们,若是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那这衙门里的官职,自然也是优先你等的。”

话音刚落,几人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瞧瞧!

到底是晋王殿下!

旁人提拔自己的人,那都是要上下疏通关系,好好谋划一番才是。

再看晋王,那是重新设立一个衙门给自己的人……

虽然说有画大饼的嫌疑,但对于三人来说,这确实是个机会。

杨钊三人对视一眼,便齐齐站起身来,朝着李宽行了一礼。

“学生谨遵晋王之命!”

见状,李宽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来,他知道,自己的这件事情已经成了一半了。

敲定了三人的位置,李宽闲聊了两句之后,便让王玄策陪着三人转转。

而李宽则是直接去了工部,打算看看自己让崔元做的事情已经做的如何了。

……

工部,将作监。

大唐官府过半的器具打造,都是出自这个地方。

自从李宽将活字印刷做出来之后,朝廷就下旨,明令禁止民间私自制作活字模板。

除非在三省六部报备之后,才可有资格从工部定制专属的模板,进行书籍刊印。

这一次李宽让崔元做的东西比较特殊,因为形制和刊印书册的模板并不相同,因此崔元需要先将东西做出来之后,再承报三省六部。

但崔元很清楚,这件东西做出来之后,首先呈现给的并非是各部衙门,而是皇上。

因此,崔元对于这件事情很是上心。

不过一日,就赶制出来了一个模板。

当李宽来到将作监的时候,崔元正在查看模板有没有问题。

“崔大人这是在看什么?”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崔元猛地回过头来朝着身后看去,却发现不是旁人,正是李宽。

崔元的脸上瞬间浮现出来一抹笑容。

“殿下!您来的正好,这一块模板刚刚做出来。”

说着,崔元便将手中的模板递到了李宽的面前。

看着那模板的样式,李宽此时心中也是惊讶不已。

“这么快?”

说话间,李宽已经伸手在那模板上摸了摸。

仔细翻看那模板上的样式,无论是分布还是字体的大小,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做的。

看了片刻之后,李宽这才示意崔元将工匠找来。

“接下来要试印一次才行,你安排工匠将这些字体按照位置排列几篇文章出来。”

崔元点了点头,这才招呼着人开始试印。

忙忙碌碌不到半个时辰,当第一张纸被工匠印刷出来的一瞬间,看着那和前世报纸一般大小的纸张,以及那上面整齐排列,密密麻麻的字体时。

李宽终于忍不住笑了。

他知道,自己在大唐刊印的第一张报纸,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4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