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42章 李宽的想法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见李世民神色间只是好奇,并没有拒绝的意思,李宽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父皇,儿臣所说的两个衙门,也是因为这才大案才有的想法。”

听到李宽这么说,李世民也只是稍稍想了想。

“接着说。”

李宽点了点头,随后开始解释起来。

“所谓的两个衙门,儿臣现在大致有个方向,其一负责专门的贪腐案件,其二负责专门的经济案件。”

李世民愣了愣,诧异的看着李宽。

“你说的这两件事情,无论是三司还是户部吏部皆能处理,再不济还有御史台呢,为何偏偏要这样独立出来?”

李世民没有隐藏自己心中的疑惑,径直将其说了出来。

此时就连魏征都是一脸疑惑的点了点头。

“陛下所言不差,你这一次的想法我等实在是看不出来优势在什么地方。”

面对李世民和魏征两人的反应,李宽也不意外。

这就是所谓的固定思维,毕竟自秦一统之后,所谓的衙门机构,其实从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权力的细分化。

但最底层的目的还是为了防止皇帝之外集权的存在。

拆分丞相和更高官职权力成为了首要目标,至于其他都要往后放放才行。

直至几百年后,大明的朱元璋通过一场惨烈的屠戮,将丞相制度彻底瓦解。

但这是解决贪腐的办法吗?

在李宽看来并不是,即便是后世这东西都没有办法完全杜绝。

但这并不妨碍后世的办法很高效。

看了一眼李世民,李宽这才开口道:“父皇,儿臣不否认这两件事情其他衙门也能够做,但无论是户部吏部还是御史台三司,他们是专门做这个的吗?”

“是其他的事情不用他们做了吗?”

听到这声反问,李世民和魏征两人瞬间沉默下来。

这还真是个问题。

见两人的反应,李宽便接着说道:“这一次兖州贪腐一案,其实户部和吏部也有官员牵扯其中,甚至不乏六部其他官员。”

“指望这些人去自查,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兖州这般情况,层层隐瞒之下,最终变成了大案要案,最后损失的还是朝廷在民间的威望。”

李世民听到这话,不由得眉头一皱。

“你说的倒是有些道理,但这不是还有御史台吗?”

一旁的魏征也点了点头。

但李世民这句话换来的却是李宽的一声嗤笑。

“父皇,老师,你们还真的相信风闻奏事?”

此话一出,李世民和魏征便面露尴尬之色。

所谓风闻奏事,说到底只是皇上对官员们的一种震慑性操作。

这东西党争的时候倒是好用,平日里也没有见过起到多大作用。

而李宽之所以这样看不上这项御史特权,实在是因为这玩意儿历朝历代都没多大长进。

人家海瑞上书骂嘉靖的时候,好歹还是证据确凿的骂,其他人大多都是子虚乌有的博取名声罢了。

“你是说御史台信不过?”

听到这话,李宽却是摇了摇头。

“不是信不过,而是从根本上就有问题。”

“儿臣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监察百官的权力从吏部当中彻底剥离出来,御史台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取消其风闻奏事的特权,凡是都要讲求证据。”

“以此来让御史台彻底获得查办官员的权力,但也仅仅是查办官员的权力。”

“在一切都审查完毕,确定证据无误之后,再由御史台向三司提起诉讼,以此来将查案审判的权力分割开来,不至于让某一方的权力过大,而导致内部腐败却无法及时发现的情况。”

随着李宽的描述,李世民眼神瞬间就是一亮!

这不就是所谓的权力分割吗?

只是李宽在做这一步之前,将权力集中明细了一些!

这样既能够保证权力不会过大,又能够保证了效率和专业,堪称比较完美的一种解决办法。

就连那魏征都是一脸惊异的看着李宽,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这学生,仅仅是查一个案子的功夫,居然就能够想到这么多东西。

见两人惊讶不已的模样,李宽顿了顿接着说道:“当然了,儿臣只是说京城的御史台如此改革,但自下也要形成一种体系才行。”

“单单凭借定期巡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州府一级设立下一级的御史监察,形成常态化的一种监管。”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断点头表示认同。

可以说李宽这一手变化,御史台已经和之前的御史台没有多少关系了。

“那你依你只见,取消御史台,将这项职权设立新的衙门,应该叫什么名字?”

李宽想了想,随后开口道:“廉政司。”

听到这个名字,李世民道没觉得不妥,但却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看着李宽接着问道:“这廉政司朕已经有些了解了,那你说说这第二个衙门。”

李宽见李世民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这件事,却也不着急,而是看着李世民接着说道:“这第二个衙门就简单许多了。”

“严格来说作为户部和三司共管的一个衙门,负责查办大唐商业活动中,发生的一些经济问题。”

“似这一次查办兖州官员的过程中,有不少赃款是以赃物的形式存在,虽然有户部官员从旁协助,但说到底只是暂时的,而且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

“若是单独设立这样一个衙门,更加专业一些不说,也能够随时完成辅助的一些工作。”

听完李宽的这些想法,李世民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看向李宽的眼神也满是欣慰。jieshengit.com

诸多皇子之中,他最喜欢的就是李宽这个性子。

其他人解决问题,不说有没有李宽这么迅速,单单是眼界就差一截。

他们做事是只想着如何将眼下的事情做好,这样做固然没有毛病,但你是皇家之人,如果这般稀松平常,那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但李宽却不一样,能够在很好的做完一件事情之后,还能够想到日后如何尽量规避这类型的事情。

在李世民看来,这才是李宽远胜于其他人的地方。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着李宽道:“你所提的这件事情朕知道了,待兖州一案彻底完结之后,朕会给你个交代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45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