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63章长安诏命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王屏此刻手中抓着拐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神色间阴晴不定。

听着身后传来的哀嚎声,王屏直到那李宽的马车渐行渐远,突然脸色一白,‘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来。

前朝为官数十载,如今的大唐自己更是桃李满天下。

但谁又能想到,自己会因为族中出现败类,而被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出言羞辱。

可偏偏李宽所说皆是事实,自己根本无法反驳。

今天的事情若是传出去,他王家脸面何在?

他王屏脸面何在!?

一时间想不通,王屏这才吐血朝后倒去。

而那先前还在委屈哀嚎的王家众人,见此一幕顿时一惊,顷刻间便将王屏搀扶下,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王屏可是王家的定海神针,这节骨眼上如果出了事情,他王家怕不是要出大事儿。

王屏之子王元此时满是焦急之色。

“爹!爹!”

“李宽小儿!今日我王家同你不死不休!”

“晋王欺人太甚!”

嘈杂声不断响起,即便是王屏此刻吐血倒地,听到这话之后还是慢慢醒了过来,苍老的手一把将王元的手腕攥住。

“不可!”

吃力的喊了一声,周围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王元见王屏醒来,顿时面露欣喜之色,激动道:“爹!你没事儿吧?”

“老、老夫无碍。”

王屏稍喘了一口气,随后嘱咐道:“今日是我王家出了差错,上次长安城的时候,我等便有把柄落在了陛下手中。”

“这一次我王家得罪的可不仅仅是皇家朝廷,更是得罪了并州百姓。”

“李宽今日所为全都是有理有据,我王家若是不服气,李宽只需片刻就能够让我王家百年声誉毁于一旦。”

“莫要忘了荥阳郑氏的前车之鉴!”

王屏一番话瞬间让众人冷静下来。

尤其是王元,身为王屏之子,王家下一任家主,此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朝廷皇室并不可怕。

毕竟他王家数百年风风雨雨过来,历代先祖服务的也是不同的朝廷。

君不见王朝起起灭灭,唯有他世家豪门屹立不倒。

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这天下百姓!

出事之前,王家在并州那是久负盛名,家主王屏的一句话,甚至于要比刺史都管用。

因为并州一地的百姓,世世代代都受过王家的恩惠。

但是这一次,王家却想要并州百姓的命!

便是有再多的恩惠,那没有人愿意为没了礼义廉耻的王家说话。

现如今王亶望被抓,王家若是再不交人,日后要交的那便是性命。

王元心中发寒之余,看向一脸颓废的王屏,开口道:“父亲放心,孩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屏吃力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吩咐下去,今日起王家封山,没有家主之命,王家子弟不可踏出宅邸半步!”

“现在,我等只能等候陛下的旨意了……”

……

同王家一片哀嚎的景象不一样,此时的刺史府内却是充满了笑声。

尤其是程怀亮,敢在王家门口抽刀子,这事儿若是传回长安城,他定是年轻一辈第二人!

无他,第一那一定是晋王李宽的。

“你们是当时没有看到,那王屏面对晋王的时候,可谓是大气都不敢出,乖乖便将人交了出来。”

“那可是王屏啊!便是去了长安又有几个敢同他大声说话的?”

一旁的崔元听到程怀玉如此兴奋的模样,摇头失笑一声,缓缓道:“王屏虽然是一代大贤,但终究是老了。”

“驭下不严,这是他王家衰败之根本,若是聪明,此番晋王也算是给他提了个醒,就看他听不听了。”

而作为当事人的李宽,此时却是脸色如常,丝毫不加在意众人的吹捧。

“崔元,涉案之人的罪状都整理的如何了?”

听到询问,崔元猛地回过神来,急忙朝着李宽行礼道:“都已经整理妥当了,殿下手段高明,涉案之人并未狡辩,已经全都交代了。”

说着,便将一卷卷宗递到了李宽的面前。

李宽只是大致翻看了一眼,便将其递还给了崔元,开口道:“将这卷宗加急送往长安,由陛下和吏部户部定夺。”

“遵命!”

崔元听到李宽的命令,一时间有些讶然。

按道理来说,以如今李宽的权势,处理了此案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毕竟有理有据,李宽又是钦差的身份。

但李宽却是并未这么做,而是将案子审问之后,将卷宗送到长安,让陛下和六部定夺。

李宽这一手操作,顿时让崔元肃然起敬。

得权而不滥权!

这晋王殿下小小年纪,居然懂得这个道理,属实是有些让人意外。

要是换个人,还是李宽现在的年纪,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

长安,太极殿。

天色渐暗,但一匹自东而来的快马却是打破了长安城的宁静。

李世民接到卷宗之后,就火速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召集到了宫中。

两人一人是户部尚书,一人是吏部尚书。

这一次并州贪墨官仓一案,事涉刺史这个并州最高的长官,李世民得知消息之后也是惊讶万分。

不仅仅是因为王亶望和上下一应官员涉案其中,更是因为李宽居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查到这么多东西,还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当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看过卷宗之后,也是对视一眼,面露惊骇之色。

这晋王,当真不是一般的简单!

就在这时,李世民发出一声苦笑。

“朕原以为他去了顶多搅浑这潭水,谁知道朕还是低估这小子了。”

“如此短的时间里,居然就将案子查办的如此清晰。”

听着李世民这略带显摆的声音,长孙无忌心中有些无奈,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晋王殿下才智双全,虽然年幼,但也远超当年甘罗之智,并州这潭浑水,对晋王来说,还是差了些火候。”

顺着李世民的心思夸赞了一句,长孙无忌这才接着说道:“臣已经查办清楚并州官员这些年在长安城内的关系。”

“请陛下下旨,缉拿王亶望等人之同党。”

李世民点了点头,开口道:“朕即刻就给你旨意,但此事之后还有一事,朕想着是否将宽儿召回长安。”

房玄龄闻言上前一步,开口道:“臣觉得应当让晋王回到长安安全一些。”

见两人没有反对,李世民这才面露一抹笑意。

“如此那就拟写一道旨意,着晋王李宽即刻回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48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