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50章妖言惑众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长安,太极宫,卯时。

随着太监一声高呼,群臣开始有序走进大殿当中。

今天是大朝会,长安城内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都会到场。

而祖孝孙此时混在人群之中,看似并不起眼,但大朝会还未开始之前,就已经吸引到了不少的人目光。

因为朝中不少人都知道,这位今天恐怕要搞一件大事情。

随着朝臣们进入大殿,李世民便开始按照惯例处理三省六部呈献上来的各种奏章。

等到朝政都已经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祖孝孙才终于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那句话。

“诸位爱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李世民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祖孝孙。

此时的祖孝孙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果然是上前一步,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话音刚落,祖孝孙便能够差距到无数的目光聚集在了自己身上。

但即便如此,祖孝孙也是丝毫不惧,开口道:“陛下,臣参奏前太史丞王孝通,蛊惑皇子,宣扬奇技淫巧之法,祸乱朝纲!”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站在前面的李宽听到祖孝孙这参奏的内容,一时间也是愣了一下。

这祖孝孙还算是有点脑子,参奏的时候参奏一人,没有直接说他李宽的名字。

但想到这里,李宽又忍不住心中冷笑一声。

这就是典型的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了。

你不说本王的名字,朝中就无人知道你说的不是本王了吗?

而就在此时,李世民却是接过来祖孝孙的奏折看了一眼,随即看向李宽。

“宽儿,祖孝孙奏折之中参奏,说是你任用王孝通担任书院算学教谕一事可是真的?”

只见那李宽丝毫没有慌张,上前一步缓缓道:“回禀父皇,是真的。”

群臣听到李宽这么直接就承认下来,一时间也是一片哗然。

倒是那祖孝孙,听到这话,嘴角一扬露出一抹冷笑。

心中暗道,这晋王果然是过的太顺了,他怕是还不知道这王孝通是个多大的麻烦。

见李宽承认,祖孝孙上前一步,开口道:“启奏陛下,那王孝通不学无术,妖言惑众,当年陛下为正本清源,一举将其拿下之后,谁曾想此人居然不思悔改,妄言蛊惑晋王。”

“臣请陛下诛杀此僚,以正朝堂之风!”

闻言,即便是早有预料的李宽此时也不由得讶然万分。

这祖孝孙好狠的心!

居然一言不合就要诛杀王孝通。

当年辩驳胜了之后,都未曾杀王孝通,现在居然因为自己起用王孝通居然就要杀了对方,这得多大的怨气?

这是在针对王孝通吗?

这分明是在针对自己!

想到这里,李宽眼中寒光一闪,缓缓站出来看向祖孝孙,开口道:“祖大人,您这话过了吧?”

“下官所言句句属实,何来过了一说?”

听到这话,李宽冷笑一声,径直道:“那祖大人就说一说,这王孝通说了什么,让你觉得算是邪说?”

祖孝孙似乎早就料到李宽会这么一问,当即便上前一步,自信道:“这王孝通曾言,算学贯通之人,可算一国之寿数,此话不是惑乱人心之言,那什么又算是呢?”

祖孝孙所说的这句话,并非是胡言乱语,而是当年王孝通当真说过的话。

也是因为这句话,得罪了朝中不少读书人。

如今见祖孝孙旧事重提,所有人都沉默下来,扭头看向李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就在大殿之上所有人都沉默不语的时候,李宽却是发出一声轻笑。

这笑声,瞬间就吸引住了不少人的目光。

“本王当是什么惊世骇俗的邪说,原来说了半天是因为这么一句话。”

想到这里,只见那李宽看向祖孝孙,缓缓道:“祖大人不懂算学,本王不怪你,但你若是说是一句邪说,那本王就不能苟同了。”

“有道是,不懂要学,被以自己的业余来挑战他人的专业。”

虽然说李宽最后这话听着有些怪怪的,但不少人还是听懂了这句话中的意思。

晋王居然说,这算学真的能够算一国之气运。

就连那李世民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双手紧握龙椅的扶手,眼神亮晶晶的看向李宽。

“宽儿,朝堂之上无戏言,你这话是真的?”

李宽嘴角一扬,不慌不忙道:“自然,儿臣岂敢用国运儿戏?”

说着,李宽睨了一眼祖孝孙,开始解释起来自己为何会这样说。

“父皇,有道是天下万物皆有规律,若是能够找到这其中的规律,便能够避免许多事情,算学之中有一门概率学。”

“只要学至精通,通过往年历代之数据对比,便可算出来这一项事物今年或是明年的结果。”

“儿臣给父皇和诸位大人举个简单的例子。”

“着户部统计一地五年内的粮食产量,结合当地所记录的雨水天气变化等数据,将其整理之后,便可算出来来年此地的天气气候,以及粮食产量。”

“此法名为数据对比分析,通过算学之法,计算明日之变化,朝廷就可做出预判。”

“若是有可能发生旱灾,便可提前布置,待旱情来时,加以应对,如此便能够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此规避天灾,为何不能说测算国运?”

听到李宽这边的陈述,众人已经是听的目瞪口呆。

要知道,这说法听起来有些离谱,但听着还有那么几分道理。

祖孝孙眼见有人已经开始议论起来,一时间也是心思沉入了谷底。

他算是看明白了,李宽三言两语就将众人说动了。

轻咳一声,祖孝孙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晋王所言虽然说颇有道理,但也只是预想的模样,无论是我大唐还是前朝,皆无此例可循,老臣以为,王孝通之说,已经影响到晋王了。”

“若是真的如同晋王所言,那于我朝研读经史子集之人来说,岂不是都是废物了?”

此话一出,宛若一道信号一样,顷刻间便有十几号人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

“晋王妖言惑众,望陛下严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30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