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7章献宝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太极宫,甘露殿。

自从有了李宽的主意,李世民就再也没有做过噩梦。

而随着宫中的事情,被传出宫外之后,不少官宦都开始去吴国公府和翼国公府求取画像,打算挂在府上驱邪避凶。

要知道,这在过去可是神荼郁垒的活。

但现在换成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一时间便是两人也有些始料未及,弄得两人哭笑不得。

李世民这几日每次提及这件事情,都有些忍不住想笑。

这天一早,修养身体的李世民正在长孙皇后的伺候下喝粥,突然听到王公公禀报,说是李宽求见,李世民不由得愣了一下。

一脸诧异的看向长孙皇后。

“观音婢,朕没有听错吧?”

“这才辰时,他这一大早的入宫做什么?”

长孙皇后稍稍想了想,随即开口道:“陛下,恐怕和这几日上奏的奏疏有关系。”

闻言,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隐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寒光在眼中闪过。

只见那李世民身上的气势,此时也是陡然一变。

“谁传出去的?”

前几日,记载李宽刚刚回京的第二天,朝中便有人上奏,其中言明猜测李宽和冯盎同洛阳刺杀一案有说不清楚的关系。

给出的理由也很是奇怪,说那次刺杀目标并非是冯盎和李宽,而是太子李承乾。

而太子一死,受益最大的便是李宽。

就是这么一道无端猜测的奏疏,却是有朝中数位大臣参与。

一开始李世民还有些迟疑,但这几日好生休养的时候,仔细想想那奏疏可以说全是猜测,没有一个是有证据的。

因此,李世民将所有参奏李宽和冯盎的奏疏,都留中不发。

此时听到长孙皇后提及这事儿,也是有些犹豫起来。

如果真的是因为这个,李宽入宫求见自己,那还真的是有些麻烦。

但想着躲也不是什么事儿,轻叹了一口气之后,这才开口说道:“罢了,带人进来吧。”

王公公急忙躬身应是。

片刻之后,李世民便看到李宽手中拿着一叠纸走了进来,脸上隐隐有些笑容,看不出来有任何生气的迹象。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李宽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语气温润道:“免礼吧,这一大早入宫见朕,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见李世民没有提及有人参奏自己的事情,李宽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双手将自己手中的报纸高举过头,朗声道:“父皇,儿臣有一宝献于父皇!”

话音刚落,只见那李世民顿时面露惊诧之色,满脸不可思议的同长孙皇后对视了一眼。

自己这儿子不是来问罪求情的,居然是来献宝的?

李世民心中好奇,随后示意王公公将李宽双手奉上的报纸拿过来再说。

只见那李世民将那叠好的报纸展开,便发现这报纸要比自己看的书大了不少,虽然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张纸,但两面都印满了东西。

粗略数数大概有七八篇文章,虽然不全,但都是一些名篇。

李世民看着自己手中的报纸,一时间有些捉摸不透李宽要做什么。

因为他属实是看不出来,这报纸有什么新奇之处。

但直觉告诉他,这玩意儿没有那么简单。

翻看了片刻之后,李世民才将其放下,看着李宽问道:“宽儿,这是何物?”

李宽不紧不慢,开口解释道:“启禀父皇,这东西名为报纸。”

“虽然只是刊印,但基本雏形已经出现。”

李世民好奇的翻看了一下,接着问道:“那……此物有什么作用?”

李宽微微一笑,指着李世民手中的报纸说道:“父皇,这报纸乃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大概就相当于朝廷的邸报。”

“只不过这邸报是给朝廷官员看的,而报纸则是给天下万民看的。”

邸报这东西,最早出现在汉朝。

当时西汉施行郡县制度,各郡在都城长安都设有代表处,每次朝廷以及皇上有政令旨意下达,各郡便会第一时间将其汇总起来,送往各自的郡县,供各郡县长官阅览。

而这一传统自然是流传到了现在。

听到李宽的解释,李世民眼中顿时一抹精光一闪而过,神色诧异的看向李宽。

此时的李世民很清楚,关键就在刚刚李宽那最后一句话上!

“给天下万民看?”

李宽认真的点了点头,示意李世民没有听错。

“不错,准确点说,是给大唐所有人看的。”

李世民此时眼神瞬间变得认真起来,目光死死地盯着李宽,沉声道:“详细说说。”

李宽躬身领命,随即开始解释起来。

“不知道父皇可还记得当年儿臣用四海书坊,坑了世家豪门一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事儿他当然记得。

当时李宽凭着一则公告,轻而易举就煽动了长安城里的穷苦学子。

最终导致柳氏被冲击,进而一蹶不振。

这件事情当时影响极大,李世民怎能不记得?

倒是听到这里,李世民下意识的看向自己面前的报纸。

只见那李宽微微一笑,开口解释道:“父皇,儿臣这报纸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需要在上面各自版块刊印的东西换了之后,便可起到引导百姓的效果。”

“例如,这版面正面,刊印的是朝廷颁布的政令,供百姓传阅,让百姓知道父皇所出的政令乃是利国利民之法,各级官员也就无法做到欺上瞒下。”

“再例如,这版面之上其他地方,可刊印某位官员私德有亏,但却污蔑朝廷,此法可引导不明事理的百姓,知道真相,而不至于被世家豪门挟持百姓攻讦朝廷……”

“主要的是,这报纸可三日刊发一次,内容包罗万象,自会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只要朝廷有了此法,便可左右民意,引导风向朝着有利于朝廷的方向去。”

有句话叫点到为止。

此时的李宽仅仅举了两个例子,就让李世民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这手段……属实是让自己开了眼界了!

这简直就是当年大字报的升级版!

当初柳氏得罪了李宽,逆反柳氏一族的也不过是长安一地的学子。

如果李宽那时候手中握着的是报纸,怕不是柳氏一族在整个大唐都没有立足之地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后背惊出一身冷汗。m.jieshengit.com

一时间心中感慨,这李宽幸亏是自己的种,若是换个人家,他大唐危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64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