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020章 怪异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攻灭吐蕃这事儿李世民不是没有想过,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大唐强大,但周围的一些国家也不弱。

高句丽算一个,吐蕃也算一个。

如果非要说吐谷浑的话,也算半个。

突厥是被自己灭了的,但当初也算是听了李宽的一些意见,如今草原安定,再难生乱,其中一大半的功劳是要归于李宽的。

高句丽那就更不必说了,就是亡于李宽之手。

至于这吐蕃,还是亡于李宽之手。

此刻的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

大殿内这时候也是一片寂静,众大臣面面相觑,似乎也在努力消化这个消息。

还是长孙无忌反应足够快,看着通报的人问道:“可有具体战报?”

那人急忙点了点头,李世民见状说道:“快说!”

通报之人也不敢怠慢,只能将一份奏表递上。

但李世民却罕见没有接过来自己看,而是指使那人将其诵读出来。

领命之后,那人便将奏报打开,开始朗声诵读起来。

“臣裴行俭,奏请陛下。”

“自贞观十五年,春三月起,晋王引兵西出,经南诏入吐蕃,分兵袭扰吐蕃各部,攻灭大小部落十余处,整合吐蕃奴从三万。”

“春四月,大军接连破聿贲城,墨脱城,包围逻些城。”

“夏六月,各路人马会师逻些城,引噶尔部禄东赞之兵马破城,劫掠三日,噶尔部步卒失控,晋王遂入城平叛,逻些城已成人间地狱。”

“夏六月三十日,我军破王城,吐蕃新王贡赞为松赞干布所杀,松赞干布自裁谢罪。”

“臣等助晋王殿下安抚吐蕃各部,晋王决意,迁吐蕃贵族各部入唐,吐蕃不立新王,归属我大唐所有。”

“晋王谏言陛下,请陛下酌情考虑设吐蕃宣慰司,纳入朝廷统辖。”

这奏报是裴行俭执笔,按照李宽的意思写的。

此刻听完之后,李世民心中可谓是久久不能平静。

“六月三十日破城,也就是说这已经是半个月前的奏报了?”

那通报之人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陛下,送奏报之人还在殿外候着,您看?”

李世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开口道:“宣!”

不过片刻,殿内便走进一人。

“学生董轩拜见陛下。”

听到这董轩的自称学生,李世民还愣了一下,随后醒悟过来,这人应该是书院出身。

“你是书院的学生?”

“是,陛下。”

听到董轩确实是出身书院,李世民就不由得多了几分亲近之感。

“你来长安之前,逻些城已经被攻破了?”

“正是。”

“城内反抗可还激烈?”

“这……”

原本回答还算流畅的董轩在听到李世民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瞬间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朝堂上不少大臣见状,一时间也是有些疑惑起来。

这好端端的,怎么还吞吞吐吐起来了?

李世民见状,眉头一皱。

“怎么?有人反抗?”

董轩摇了摇头,随后咬牙道:“逻些城内无人反抗,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够反抗了。”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开口问道:“为何?”

“因为我大唐入城之前,逻些城已经十室九空了。”

此话一出,大殿内瞬间一片哗然!

“十室九空!?晋王屠城了?”

“怎么可能?没听到是大唐入城之前就已经十室九空了?”

殿内众人还在争论,董轩却是实话实说道:“陛下,学生不敢隐瞒,晋王入城前曾准许破城的噶尔部现行入城,并许诺劫掠三日。”

“三日后我们入城之后,就开始平叛,噶尔部所属人马全部被斩杀。”

“晋王给的理由是,不尊将领。”

随着董轩把话说完,在场的不少人都面露迟疑之色。

他们没想到,李宽居然这么狠!

如今朝堂上站着的,都是大业年间生人,什么风浪没见过?

明白人只是听董轩的描述,就知道屠城是李宽刻意引导所致。

先不说那噶尔部傻乎乎的入城劫掠,单单是灭了人家这理由就站不住脚。

三天劫掠,换谁谁都得沉迷其中,这时候军心是最难搞的。

但显然李宽没有给噶尔部任何机会,他就是冲着灭了噶尔部去的。

李世民是领兵过的,自然也知道李宽的打算,因此在听完之后,李世民居然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夸还是该骂。

“逻些城一战,吐蕃伤亡多少?”

董轩也不隐瞒,躬身道:“除却噶尔部之外,死伤十万,吐蕃王室已经没有人了。”

董轩这话一出,李世民瞬间就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了。

沉吟片刻之后,李世民才看向李承乾。

“太子,你和尚书省商议一下在吐蕃设立宣慰司一事,选几个人出来,朕看看谁去合适。”

李承乾闻言躬身道:‘儿臣知道了。’

倒是大臣们,此刻眼瞅着李世民要将屠城一事绕过去,一时间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们想要借机弹劾晋王,但是看现在这情况,弹劾了似乎也没什么用。

陛下显然是不想管这件事情。

群臣对视一眼,也是纷纷放弃追问。

因为他们知道,这事儿属实是没什么变数,陛下不想过问,他们就算是喊破了嗓子都没用。

此刻李世民也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便看着董轩说道:“这一路辛苦了,先退下休息吧。”

董轩见李世民没有追究李宽屠城之过,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行了一礼之后,便躬身退下。

环视了一眼群臣,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朕今日有些累了,散朝吧。”

说完,也不等百官反应过来就起身离开。

众人见状,也只好纷纷散去。

只是此刻无人知道,李世民在散朝之后就直奔甘露殿。

脸上却没有多少大胜之后该有的兴奋,反倒是满脸的忧愁之色。

等回到甘露殿的时候,那长孙皇后见李世民一脸愁容的样子,心中也不免有些疑惑。

示意侍女将李明达带出去之后,便轻移两步来到李世民的身边,颇为关心的询问了一句。

“陛下,什么事情让您愁成这个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23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