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一二八三 携手合作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击败蒋飞燕所部后,奔袭奋战了一路的反抗军放缓前进步伐,一方面短暂休整,一方面肃清周边,并建立稳固不受威胁的后勤补给线。

赵宁来到渭南县坐镇指挥,在这里他接到了赵逊传回的情报,信上详细描述了长安城这些天的风云变幻:

“秦国庙堂上出现投降意见并被魏崇山保留后,激起了世家大族们的强烈反弹,为防魏氏生出投降之念,他们采取了最激进的策略。

“世家们不仅捐献家财充实国库,帮助朝廷募兵,还动用自家的储备开始大规模扩充私兵队伍,就连罪犯囚徒都被拉进了军队。

“秦国对新募将士开出的条件确实丰厚,然而经过层层盘剥真正能落到底层战士手中的银两大打折扣,民间百姓应征者并不多。

“为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各级官吏已经在到处抓壮丁,强征百姓入伍,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景象再度浮现。”

看到这里,赵宁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嗤。

世家们愿意拿出大量家财帮助秦国招募新兵、渡过时艰,这是非常难得的,也会给战争带来一些麻烦,重赏之下穷苦百姓的斗志确实不会低。

然而秦国、吴国这些政权的黑暗腐朽是从上到下,在各方各面深入骨髓的,非上层肯下决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好好的重赏出勇夫变成了抓壮丁,新兵的战意便会大打折扣,其威胁性大大降低。

魏无羡回到府宅,径直前往一个僻静院落见了一位刚来没多少时日的客人,兀一进门落座,他便伸出三根手指直接进入正题:“跟你说三个情况。

“其一,今日新兵招募过半,虽然大部分都是强抓的壮丁,其中还混杂着不少罪犯囚徒,但队伍的确是有了组建的基础。

“其二,世家们暗中商议,打算裹挟父亲迁都,不是退到凤翔而是退去蜀中关中无险可守,而汉中、蜀中有天堑雄关作为阻隔,一旦陛下无法违逆众意只得迁都,那事情就不妙了。

“其三,为了重振士气凝聚军心,清扫之前接连大败的颓势,孙康、蒋飞燕等人提议展开一次主动进攻,挑战力薄弱的河西军打。

“依我看,他们这是要给迁都赢得时间。

“众意难违,我今天批准了这个行动。”

说完这些,魏无羡凝神直视坐在面前的客人,字字有力地道:“你们要早作准备了。”

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赵逊

他这回来关中要见的人,就是魏无羡

亦或者说是魏氏

赵逊寻思着问:“迁都之事不是休止了吗怎么又有这个打算了”

魏无羡摇头轻叹一声:“此一时彼一时。

“当时父亲不准讨论迁都,是在蒋飞燕还没大败的时候,那会儿只要父亲意志坚定,世家们就不能违逆,可如今蒋飞燕所部兵力折损,关中兵力薄弱,已经很难依托长安奋战。

“比起在关中平原跟反抗军的机械化部队死战,不如保存实力退往汉中、蜀中一带,这样依托地利肯定能守上几个月。

“在此期间,吴国的军火可以源源不断运到,充实大军战力。

“数月之后,吴军攻入中原,天元大军击退北境反抗军,天下形势大变,届时就是皇朝危殆的时候了,世家们就能进行反攻重回关中,甚至是攻取更多地盘。”

赵逊点头表示理解了魏无羡的意思。

对秦国的世家大族们而言,死守关中不仅没有把握,而且没有必要。只要最后能战胜赵晋,他们暂时退却并无根本损失,可以作为权宜之计。

魏无羡代表魏氏向大晋皇朝传达了投效之意后,之所以没有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原因只有一个:忌惮世家大族。

若是魏崇山在战前直接表示归顺朝廷,那魏氏顷刻间就会被世家群起攻之,结果只会是秦国换一个王,整体继续跟赵晋为敌;

如果魏无羡在战时靠着统帅之便,直接让大军放开缺口迎反抗军进入关中,且不说在孙康、蒋飞燕等世家宿将面前做成这样的事有多难,就算成功,世家们大可以舍弃关中退入关中、蜀中。

那样的话,魏氏极有可能覆灭在世家们的集体怒火中,且秦军还有机会保存大量兵力。

一言以蔽之,魏氏虽然是秦国王族,但秦国是世家大族们的秦国。

所以魏氏只能利用身份之变,暗中给反抗军提供方便,配合反抗军的各种行动,给反抗军创造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魏氏的这种隐蔽配合,反抗军才能接连大胜,战争才会是眼下这种对大晋皇朝再有利不过的局面。

“先前我们让人在庙堂上提出投降的意见,试探众臣的态度,看来这件事引起了世家们的警惕。

“他们现在很害怕秦王在关中投降,为了以防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暗中串联迫不及待要迁都。”

赵逊略作思量便揣摩透了世家们的心理。

魏无羡道:“投诚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肯定要做前期准备,先抛出这个意见做舆论铺垫是必要的。”

说到底,真到了要投诚的时候,那不能是魏氏一家的意见,秦国庙堂上必须要有一些臣子主动支持这个方案才行。

“我会把这些情况告诉太子,你需要太子怎么配合”赵逊问。

魏无羡摸了摸双层下巴:“首先,派遣精锐绕过长安,去堵住世家们逃入汉中、蜀中的道路,最好是拿下关口;

“其次,反抗军主力尽快进抵长安附近,发动大战;

“最后,河西军现在很危险需要支援。”

如果世家们集中修行者与精锐力量去进攻河西军,后者的确非常危险,为了包围聚歼蒋飞燕所部,反抗军基本都到了渭水之南,渭水之北没多少军队。

“我会把你的意见告诉太子。”

赵逊接受了魏无羡的建议,“如果太子真的派遣精锐突袭进入蜀中、汉中的关口,你能否给我们制造方便

“世家们既然有了迁都打算,肯定会派人事先增援这些关口,充实其力量,以保退路无虞。”

魏无羡是秦国兵马大元帅,手握兵权,他能提供的方便很多,比如减少反抗军精锐西进路上的兵马,给汉中关口的守军下达一些有利于反抗军突击的命令等等。

只要世家们不能退入汉中、蜀中,接下来的大战就是最后一战,一切都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在赵逊看来魏氏可以行事大胆一些,不必太过机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反抗军已经到了关中,距离长安不远,随时都能支援魏氏,大晋的高手可以保证魏氏一族的周全。

魏无羡摇了摇头:“我不能做太多,凡事要长远打算,万一事有不谐,魏氏提前暴露有害无益。”

赵逊捻着胡须默然颔首,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说什么。

赵宁接到赵逊传回的消息没多久,扈红练带来了一则军报:“秦军出动一个军到了富平县,其先头部队已经跟河西军交上火”

赵宁沉吟着道:“虽然只是一个军,但这个军里集中了秦国世家大族的修行者精华,纵然火力不强,战力却绝非等闲,河西军遇到了麻烦。”

秦国世家不知道反抗军对他们的打算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这回行动必然是求大胜、速胜,所以称得上倾力而为之。

如果不能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世家们就无法收拾人心,那样就算他们想要迁都,无论普通战士还是普通官吏亦或地方乡绅,都将有很大一部分不想跟他们走因为没前途,还很危险。

强行为之,队伍很可能半路就散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自己不散,只要反抗军的机械化部队追上,他们也是一击即溃。

这跟齐朝迁都不同,齐朝是拥有大义名分的大一统皇朝,而秦国只是割据了几年的地方势力。

世家们不仅要通过胜利重振人心,为退往汉中继续奋战做准备,出战河西军也是为了吸引反抗军注意,迫使反抗军不得不向北增援,从而延缓反抗军进攻长安的进度,给自己迁都赢得时间。

“在世家们看来,这是他们扭转局势的良机,但在我们眼中,这不过是他们的困兽之斗罢了。”

范子清对战局看得很透彻,“我们大可让河西军后撤,不让世家军队有所斩获,而主力立即挺近长安城,趁虚而入”

赵宁目光冷肃地摇了摇头:“是困兽之斗,也是最后的反扑,如果河西军后撤,一方面,世家们就能宣扬自己获得了大胜,另一方面,为了说服众人自己切实获得了胜利,世家军队一定会杀良冒功。

“届时河西军活动地域内的百姓就遭了殃,会有无数人的头颅被砍下来。”

被赵宁这么一说,范子清反应过来,不由得脸色一变。

耿安国沉声道:“就算不为了冒功,秦军也有理由在河西军活动的地区烧杀抢掠大肆害人。

“他们连战连败本就情志郁结亟待发泄,碰不到河西军,极有可能把情绪发泄在百姓身上,更何况,那些地方的百姓还帮助过反抗军作战。”

如果赵宁没有事先得到消息,亦或者说没有及时得到详尽消息,河西军和他们活动范围内的百姓都会很危险。而现在,他能够有所应对。

稍作沉吟,他下达了命令:“给方闲传令,河西军就地作战,抵御世家大族们的最后反扑,无论付出多少代价,绝不能擅自后退让百姓遭受灾殃

“传令栎阳、下邽的部队,火速驰援河西军

“范子清,你率主力直扑长安,见到秦军就冲目标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兵临长安城下

“耿安国,你率一部精锐作为偏师,趁着范子清吸引敌军视线,火速绕过长安一直向西,切断关中与汉中联系

“只要你们俩的行动有效果,出击河西的世家军队就算不崩溃也会后撤,届时河西军之困自然消解。”

范子清、耿安国凛然应诺。

因为有魏无羡传递的情报,赵宁不仅不会入世家大族们的套,还能有所针对的进行布置,现在赵宁对秦军各部的虚实知道得很清楚,无论范子清还是耿安国的行动都能有的放矢。

灭秦,亦或者说灭世家大族,只需最后一轮大战。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一二八三 携手合作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