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六五五 思想革新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从这一日开始,干将与莫邪受赵宁所托,开始准备启蒙运动需要的核心作品。

作为赵宁的左膀右臂,周鞅与黄远岱当仁不让跟着赵宁一起,加入了到了撰写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并时常跟干将莫邪有激烈讨论。??

要改变大晋子民的思想认识,学说著作是基石,不可或缺。

在干将的论述明史却在大秦覆灭后发生倒退,就是因为变法从一开始就没奠好基础。

商君变法,是秦君用国家强权推行,虽然受到了百姓拥戴,最终也产生了效果,改变了秦国使秦国完成大一统,却因为天下百姓认识不足思想不够深刻,秦法缺乏普遍的民众基础,在大秦灭亡后没能完整维护好这个成果。

后来的历史,是贵族复辟的历史,而百姓竟然没有反抗。

所以革新战争的核心不在军力,在思想。

就干将所言,思想认识是百姓反抗压迫剥削,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一武器。

半年后,干将完成了他的著作。

在此期间莫邪贡献巨大,虽然她口口声声赵宁与干将要做的事不切实际,但到该她发挥作用的时候,她提枪上阵毫不含糊。

著作有几本,分别是社会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法的精神资本论哲学简史理性批判。

完成这些著作后,干将在前言中写下这样两句话:国家的目的是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否则它就应该被绝大多数人推翻。

朝廷治理天下的最终目的是还百姓自由思想自由,财富自由,人身自由。

六本著作构成了革新战争的核心思想。

有了思想基石,下一步便是立法。但在立法之前,需让思想之光照亮天地。

赵宁能够预见这些著作将会引发怎样的风潮,为了让风潮不至于失控,他首先在最容易接受它们和最必须接受它们的群体中,点燃了思想的火光。

同光二年十一月开始,赵宁分批召集赵氏、反抗军、一品楼、长河船行的人手,让干将、莫邪、周鞅、黄远岱等人,开始一轮又一轮宣讲授课。

授课不可避免引发了思想震荡,而且程度剧烈。

不同的是,一品楼、长河船行尤其是反抗军跟青衣刀客的人,对新思想接受得很快,且普遍持拥护态度,几乎是每个人都分外激动,好似看见了天神降临金山银山。

半年的授课期结束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走出门去,将这种真正的公平公正的思想之光,分享给每一个他们见到的人,并与他们携手共建新世界。

在他们眼中,这是最纯粹的“义”。

青衣刀客的使命,一直都是那句话青衣人除恶刀,世间无义我来昭。而反抗军的诞生,就是在青衣刀客的帮助下,为了百姓的公平与尊严而战。

相比较而言,赵氏族人接受起来就没那么快。

身为昔日的将门世家子弟,要他们征战沙场为国浴血,他们不会皱一下眉头,但作为如今的帝室贵胄,要他们认为自己跟普通百姓是一样的,拥有一样的权利地位,他们心里难免出现疙瘩。

好在赵氏族人中不缺智者,譬如说赵七月。

有赵宁跟赵七月带头教诲,且赵北望默认支持,赵氏倒也没有因为“思想改造”而生出什么乱子,越到后面能接受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不过在半年之期满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赵氏族人不合格,被赵宁丢给了周鞅,让对方加大力度教育他们。

同光三年五月,赵宁等人完成了对赵氏、反抗军、一品楼、长河船行骨干力量的教育,并从中挑选出一批成绩优异的人,作为讲学博士,补充进了先生队伍。

同光三年十一月,整个赵氏、反抗军、一品楼、长河船行,都已完成了新思想的学习,至此,赵宁终于有了向大晋天下,发起这场思想革新战争的底气。

在引发这场风暴前,赵宁用年末的时间,召集了不少书生士子,向他们零星提及了新思想的主要精义,试探他们的态度,让他们有了心理准备。

同光四年还未到来,随着书生士子们,将在东宫听到的新思想精义,和先生同窗、亲朋好友们讨论,再加上之前赵宁对赵氏、反抗军的大规模思想教育,不可避免露出一些端倪,燕平城云波暗涌,再度处在了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在这场风暴中,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终于,同光四年开春后,干将的著作大规模在朝堂与坊间流传开来,数量之多,识字者近乎能做到人手一本。

市井中的说出先生,再也不说英雄人物传奇故事,而是开始给听众普及新学说新思想,不仅如此,说书先生的规模扩大了许多倍。

反抗军、一品楼、长河船行的大部分精干人手,则在街头巷尾摆开摊子,各坊的百姓在坊丁的召集下,近乎是一个不落的日日到场听讲。

之前燕平百姓的反抗成果,在这一刻体现出了便利。

各行各业各个商行的伙计,因为上工时间大减,不仅有了更多时间了解新学说,他们在上工的时候,也被官吏统一组织学习新思想。

因为这场思想革新战争风暴是赵氏发起,整个国家机器因之运转起来,组织力自然非同小可,故而没用多久便形成了狂风暴雨之势。

大晋中枢的官吏们,毫无疑问是需要进行“思想改造”的重点人群,赵宁亲自下场,带着赵氏族人一日接着一日进行宣讲授课。

就连赵北望,每日都需要在崇文殿进行学习,由干将亲自讲解相关内容。

这场由赵氏发起,从上至下进行的革新战争,旬月之间就在燕平、京畿之地取得了非凡效果。三个月之后,战争规模扩大,有序向河北、河东所有州县蔓延。

半年之内,河北河东大地为之一震。

同光四年秋。

张廷玉跟陈询坐在一起,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了许久,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气氛怪异得像是有厉鬼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因为之前在燕平平民反抗战争中及时悔悟、甘做表率的表现,这两年来,张廷玉跟陈询的官职爵位并没有下降,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们夹着尾巴做人。

终于,张廷玉忍不住开口了:“这些时日以来,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信。”

陈询微微颔首:“老夫也是如此。”

张廷玉道:“州县的官吏、大族,都被这场风暴弄得一日三惊,询问我该如何应对。”

陈询叹息一声:“老夫只能告诉他们不要惊慌,静观其变。”

张廷玉:“朝廷派遣大量钦差与特使,到了州县主持新思想学习,地方百姓的思想一日三变,官吏权贵们坐不住。”

陈询看了张廷玉一眼:“坐不住能如何”

“不能反抗”

“有什么力量反抗”

“禁军”

“禁军的普通将士,早已是新思想的拥护者。”

“官吏”

“今时不同往日,官场早已大变,张仁杰、徐林那些人不断加官进爵,已经培养锻炼出一批能吏,就算我们全都辞官,他们也立马就能接替我们。”

“中枢官吏能接替,州县也能”

“这两年新科取士的规模那么大,取用士子的考题就决定了,朝廷录用的都是热血书生,他们加上州县能士,足以让州县官府正常运转。况且”

“况且这两年来,朝廷一直在整顿吏治,贪官污吏不断被法办,新冒头的官吏都是滚刀肉”

“知道你还问老夫”

张廷玉不说话了。

他已是说不出话来。

两人再度陷入沉默。

良久,张廷玉喟叹一声:“陈公,我发现你我都错了。”

陈询嗓音低沉:“哪里错了”

张廷玉道:“既然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根本无从反抗,为何不彻底改头换面,去做赵氏的鹰犬”

陈询嗤笑一声:“陈公朝秦暮楚,立场改变得让人目不暇接,老夫佩服。”

张廷玉肃然道:“其实我们在两年前就已经选择了立场。做了赵氏爪牙,那就应该全心全意做忠实的爪牙,两面三刀只怕不会有好下场。”

陈询冷笑一声:“张公还能如此明事理”

张廷玉明事理,衬托得他好像不明事理一样,故而陈询有些恼羞成怒。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明不明白事理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放下过往既得利益的问题。

如果赵氏能够保证陈氏世家地位不衰,陈询不介意做赵氏的鹰犬。

但如今的赵氏,一门心思想的都是为平民百姓做主,要把大晋变成没有世家门阀,也没有权贵地主的皇朝,陈询如何会一点不甘心都没有

张廷玉并没有因为陈询的冷言冷语而愤怒,跟现实的巨大变故相比,眼前这点事根本不值一提,他扰扰下巴,颇为萧瑟地道:

“孙康狄柬之他们走的时候,若是我们也跟着走了,那未尝不能在魏氏、杨氏那里谋个一官半职,但眼下时机已过,我们再过去也只是仰人鼻息。

“既然离不开赵氏,要在大晋皇朝讨生活,那么真心拥戴赵氏,把自己变成大晋想要的模样,才能在赵氏的规则里,拥有一定地位,过上滋润的生活。

“哪怕将来大晋亡了,你我向新主投降的时候,一个宰相,一个大理寺卿,总比寻常官员可以得到更多。”

陈询默不作声。

张廷玉这番话入情入理,他无法反驳。

末了,陈询叹息着道:“早知如此,这两年你我就该主动做事,为大晋眼下的大业建立功勋,而不是尸位素餐徒有其表。”

张廷玉正色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陈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你我何不从现在开始戮力办差”

陈询思考良久,最终重重点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六五五 思想革新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