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一一六六 改制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吴国社稷,自有本王与众臣”

杨延广本来想说吴国的事不用赵玉洁操心,但这话还没说出口,见对方目光陡然变得不善,心头一突怯意顿生,害怕对方果真对他不利,只得临时改口,“神使有何见教”

这六个字一出口,杨延广感觉自己的威严掉了一地,不禁恼羞成怒、面红耳赤。

想他堂堂一国之君,现在竟然要被一介江湖女子左右国事,关键自己还不能跟对方翻脸,实在是憋屈。

这让他在顷刻间痛恨杨大将军到了极点。

对方本是自家人,理应成为王族的中流砥柱,却狼心狗肺不忠不孝,为了儿女私情罔顾家国,叛逃去了晋朝,实在是不当人子。

挫折当前负面情绪暴涨之下,杨延广总要找个发泄口,他不能把罪责归咎于自己,承认自己的无能与失败,便只好找旁人来宣泄怒火。

只可惜,杨大将军如今都不在吴国,他也只能在心里痛骂对方。

“我听说这段时间以来,吴国向格兰帝国购买了不少新式军火,还有意向对方订购铁甲战舰,以增强吴国军队战力”赵玉洁不温不火地问。

杨延广快速盘算着对方这么问的意图,想要弄清楚对方对此事是什么态度:“神使认为此举不妥”

迫于赵宁与杨大将军的威慑,格兰帝国武力踏足这片大陆的计划落空,舰队与陆战队如今都被迫停留在南洋诸岛,不敢明目张胆进犯。

但安德鲁等人并未闲着,他们一直在跟刘氏与杨氏接触。

吴国为了提升军队战力,应付来自大晋的威胁,陆陆续续向格兰帝国订购了许多武器,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

“当然不妥。”赵玉洁淡淡地道,“只购买些许军火,如何能让吴国真正强盛起来”

杨延广没想到赵玉洁会这么说:“神使认为该当如何”

“自然是举国上下全盘发展。”赵玉洁早有腹稿,“格兰帝国的强大不单单是武器的强大,而是整个国家的强盛,那代表着一种更加先进的文明。

“三人行必有我师,吴国若是不能见贤思齐,那便始终都是个弱者。今日晋军能来,明日格兰帝国的大军也能来,届时社稷摇摇欲坠,吴王自身难保,还谈什么皇图霸业,一统天下

“知耻近乎勇,吴国唯有认清自己的弱小,而后全方面奋起直追,让今天落后的文明发展为明日先进的文明,才能傲立于强者之林,建立千秋大业,不惧外敌觊觎。

“本使不过是一介江湖草莽,姑且能够看到这一点,难道整日钻研治国之学的吴国君臣,竟然对天下大势、历史潮流毫无察觉吗”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把杨延广震得不轻。

他呆愣地望着赵玉洁,好半响说不出一个字。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到底自己是吴王,还是对方是吴王。那番眼界与胸襟,又哪里是一个江湖人能够拥有的倏忽间杨延广忽然清醒,想起了赵玉洁的过往。

对方曾经是齐朝内相,帮助宋治推行过打压世家、扶持寒门的治国大策,并且取得了不俗成果

“神使之言倒是不能算错,类似论断庙堂上曾有人多次提出,只是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社稷崩溃,断然不是神使说的那么简单”杨延广平复心绪收敛神色,摆出一副八风不动的上位者做派。

赵玉洁的话自然不是什么“不能算错”,而是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杨延广甚至禁不住自惭形愧。

两相对比,他觉得自己就像个笑话。

但正因如此,他才不能承认对方说得好说得对,而是要挑对方话里话外的毛病,以此证明自己更加高明,比对方强。

可惜的是,赵玉洁没有心情跟他废话,照顾他的自卑与羞愧,直接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道:

“现成的先进文明摆在眼前,吴国要想获得全盘发展,就得全面向对方学习,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制度。”

杨延广:“”

赵玉洁的强势让他分外不爽,有那么一瞬间,他很想暴怒而起,跟对方掀桌子,告诉对方他才是吴国的王,没有人能够用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来教他做事。

但这份愤怒来不及展现,又被畏惧所替代。对方是天人境修行者,是金光教至高无上的神使,实力之强容不得他跟对方撕破脸。

“神使是否明白,国家制度意味着什么”默然片刻,杨延广选择顺着对方的意思谈话,“改变制度又意味着什么”

赵玉洁轻哂一声:“制度,代表着国家之内的主要利益阶层,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推行自身意志的工具。

“国家之内有什么样的主利益阶层,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改变制度,就意味着改变国家的主要利益群体。

“而这,正是本使要吴国改变制度的原因。

“现如今的吴国,主要利益阶层是寒门地主,相较于世家门阀,他们的整体力量的确更强,但时至今日,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吴国要变强,首先就得扶持那个更为强大的群体。

“吴王明白否”

杨延广再度沉默下来。

他发现赵玉洁是真的什么都知道。

事实上,他之前有句话没有说谎,这些时日吴国臣子中的确有人提出,要全面向格兰帝国学习,力行改革让自己变得更加强盛。

别人的铁甲舰队都打到了家门口,岭南水师一朝覆灭,就连对方的陆战队也在岭南出现过,格兰帝国的实力如何,近在咫尺的吴国岂能没有认知

这段时间,吴国君臣可是没少费心思去跟对方接触,千方百计了解对方。

若是什么都不改变,莫说皇朝争霸,去跟晋朝、秦国逐鹿天下,自己作为在大陆东南立国的存在,面对格兰帝国的远征军首当其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大炮轰塌京师城门。

只不过,这种全盘向格兰帝国学习的意见,很快就被群臣的反对声所淹没。

到最后,吴国众臣达成的共识是,军火可以向格兰帝国买,制造先进武器与工具的技术可以向格兰帝国学习,但关乎国本的吴国制度不能变。

总结起来学为体西学为用。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是吴国君臣都蠢笨不堪,认识不到事情的根本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不能去动摇那个根本。

所以,他们只能在表面问题上下功夫。

简而言之,吴国臣子都是庶族地主,他们得维护自身利益。他们不能容许吴国改制,全盘学习格兰帝国,把国内的主利益阶级变得不是地主。

何谓国本地主阶级的存在与他们的利益,就是国本。

吴国以此国本立国,杨延广若是摒弃这个国本,成为寒门地主利益的背叛者,立马就会被对方群起而攻之,国君之位只怕都坐不稳。

全盘发展,谈何容易

“神使当真觉得,商人阶层比士人阶层更加强大”杨延广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郑重其事,态度端正了不少。

作为一国之主,杨延广的利益并非跟地主们死死绑定在一起,他选择庶族地主、寒门士人这个群体,不过是因为他们最强而已。不依仗他们,他根本做不了这个王。文網

现在,大敌当前,外患丛生,吴国危机重重,杨延广必须确保吴国不被灭国,才能保证自己的王位。

如果真的有一个群体比地主群体强大,能成为他更有力的依仗,让吴国渡过危机让他的王位稳如泰山,那他没有理由不舍弃地主阶级,去拥抱那个新的利益群体。

“吴王心里其实有答案,不是吗”赵玉洁反问。

杨延广默然。答案本来就在眼前,只是他之前一直假装看不见而已。格兰帝国不就是靠商人阶层才有如今的强盛吗

杨延广沉吟许久,带着一丝希翼看向赵玉洁:“神使愿意与本王荣辱与共、携手奋战”

眼下的吴国,商人群体的力量尚且微薄,远无法跟地主阶层相抗衡,这是现实。

杨延广现在就要扶持商人群体,改变国家体制让吴国制度变得有利于商人阶层发展壮大,最终推动吴国的整体强盛,无疑是逆势而行,单靠他自己根本行不通。

若是换一个环境,这件事只能作罢,或者徐徐图之。

但是现在,杨延广有另外一个选择。

他可以借力。

当然不是借格兰帝国的力,若是借对方的力,那是引狼入室,他的王位不仅会不保,吴国也会倾覆,吴国子民都将成为被别人压迫剥削的对象,生不如死。

哪能让外人异族来压迫剥削吴国子民呢

肥水没有流外人田的道理,这种事当然只能吴国商人自己来做。

杨延广能选择的盟友,也是最合适的盟友,就在眼前。

神教

神教虽然弟子众多信徒无数,势重于天下,但诞生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刚刚进入吴国,还因为吴国君臣的限制,未曾大规模买地置产变成大地主,且神教一惯的敛财手段都是做买卖,商人的意味更浓一些。

这样的神教,在赵玉洁的推动下,更能成为新兴的商人力量。

有赵玉洁这位天人境修行者坐镇,吴国之内,谁能轻易撼动强者如云高手众多的神教

“光佑众生,众生随行。神光无量,普渡四方。”

赵玉洁微微低首,双手合十,神容虔诚,眉眼圣洁,“国强才能民安,为众生福祉计,金光教愿意倾力辅佐吴王,力行改革。

“文明终须进步,万民必将因之得福,这是神的意志,亦是神之信徒的意愿。吴王若是愿意受神教洗礼,则善莫大焉。”

杨延广眼中终于有了喜色。

未曾想,神教最终成为了他强大吴国、逐鹿天下,建立千秋功业的最有力帮手。

此时此刻,他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豁然开朗心神愉悦。

没了杨大将军又如何眼前的金光教神使实力丝毫不差,而且更有眼界胸襟,更识大体,更加有用

至于受神教洗礼,在神教有个身份,将世俗王权与神权结合起来,这对杨延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由是,吴国逐渐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开始了它全新的征程。

此后,吴国颁行政令,向格兰帝国开放市场,全面引进格兰帝国的工业设备,在各州各县建立工厂,迅速推动吴国工业化,并大力扶持商人群体,给他们建厂经商提供各种便利,提高他们的身份地位,给予种种优待。

而代表商人利益的国家制度,也在悄然酝酿、建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浪潮扑面而来,聪明人顺势而为,野心家趁势而起,混沌乱世中破土而出的新世界,势必在这个三足鼎立的天下掀起新的风浪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一一六六 改制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