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九五四 势如破竹(10)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淮阴在望,杨延广长舒一口气。

他迫不及待调整飞行高度,将前方视野放开,目光透过薄薄云雾,再度亲眼见到了如绸如带,在广阔大地上蜿蜒流淌的淮河。

渡过这条无垠大河,进入淮南地界,他们就会基本获得安全保障。

回头看了一眼仿佛没有尽头的官道及官道两侧,是似乎同样没有尽头的行军队伍,哪怕相距颇远,杨延广也能通过队伍的慌乱匆匆,察觉到笼罩在每名将士心头的恐惧不安。

杨延广赶紧让人粗略点校一下兵马。

他急不可耐的想要知道,这回他还能带多少将士回到淮南,那是他维护吴国周全的保证,决定着吴国安危。要知道,吴国的敌人并非只有大晋与秦国,还有岭南的刘牧之、刘新诚父子。

先前杨氏与刘氏争夺楚地,后者为前者所败,闹了个灰头土脸,加之地盘不太大,处境可谓凶险。

但杨氏还来不及攻灭刘氏,中原之争便已开始,只能调集大军北上。原本吴国力量强大,杨氏未将刘氏放在眼里,但如今吴国在中原损失惨重,就难保刘氏不趁机兴风作浪。

“我们还有多少兵马”

“王上容禀,侍卫亲军基本都在,藩镇军有近两万将士”

杨延广再度长舒一口气,这回能带着八万将士从淮阴渡河南归,已是符合他的预期。

毕竟他们这股人马就有八万,临淮还会有南归将士,再加上其他小股部曲,如果不出意外,这次拢共能有十多万将士回到吴国。

十多万人,不少了。

当真不少吗

杨延广的轻松只维持了一瞬,下一刻便心情沉痛,几乎是痛不欲生。他想到了当初北进中原那会儿。彼时,大军浩浩荡荡渡河北上,每一路大军都不下十几万,加在一起可是有五六十万之众

而今呢

六十万大军只剩了十几万人,而他刚刚还在为此感到幸运

可悲,可叹。

可见他们在中原的这场征战,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王上不必忧心,不出三年,我们还会再杀回中原铁索连舟浮桥已经搭好,请王上下令全军渡河”杨德明在旁大声进言。

他敢大声说话,是因为有底气。

这份底气来之不易:淮阴城前没有晋军拦路

之前攻打淮阴的晋军被击退,现在这里是安全的,正因如此,淮阴守军才能抢先搭建好铁索连舟浮桥。在眼下这种近乎全军皆溃的战局中,淮阴守军为他这个统帅挣到了一些颜面。

这份尊严分外宝贵。

“渡河立即渡河”杨延广收敛心神,断然下令。

无论如何大军总算是成功撤到了淮阴,只要渡过淮河便算是安全,届时有对岸的吴军接应,依仗地势,他们要挡住后面追击的晋军并不难,大不了毁掉浮桥就是。

杨延广放眼望去,果然看到了正在渡口对岸集结的吴军,人数虽然不多,大抵只有近万之众,但行动迅速精气神不错。这近万人要守住渡口的确不难。

件简单的事,浮桥只有那么宽,大伙儿不可能一拥而上,要是秩序混乱相互挤压推搡,不仅会有很多人掉入河中,效率也必然底下。

好在浮桥有三座,这大大拓宽了众将士的求生之路,才不至于让将士们为了争抢一个独木桥而丧失理智。

杨德明一顿指挥调度,将士们分别向三座浮桥汇聚,没用多久,前队便踏上浮桥飞奔向对岸。

过桥的将士们兴高采烈,简直比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还要激动,杨延广等人亦不免满面喜色,眼中充满希望。

但随着一份份军报从身后传来,杨延广就再也没法保持开心。不仅是他,所有听到身后情况的吴国官将,都禁不住心急如焚。

消息很简单:晋军大举来袭

他们一路逃到淮阴,本来就被晋军咬着尾巴,一路算是边走边战,只不过双方距离越拉越开,彼此相隔已有三四十里。

杨延广原以为他们甩开了晋军,可以安然渡河。不曾想,在他们即将渡河的时候,身后这些晋军竟然把速度提升了上来,挡在他们面前的一些吴军也无法像之前那样拦住他们

除此之外,从淮阴城退走的晋军再度东进,轻装简行速度飞快,虽然距离渡口尚有一段不短的路程,但威胁依然不小。

形势之难不止于此。

最关键的是,他们撤到淮阴这一路上未曾见到的反抗军精骑,现在出现了。各路奔着淮阴而来的晋军中,就数这股精骑速度最快,原本落在最后面,眼下已是跟吴军相距最近

其威胁最大

“王上,下令将士结阵迎战吧大军若是被晋军半渡而击,必然全军崩溃,没有上桥的将士就会沦为砧板上的鱼肉,再也无法上桥”王载急忙进谏。

“当务之急,必须要有部曲断后,至少得挡住晋军精骑,为大队人马争取渡河时间”韩守约紧跟着出声。

杨延广看向杨德明。

杨德明眼神闪躲,不敢直视杨延广。

杨延广怒气渐盛。

“连番败战一路奔逃,敌军势盛我们式微,将士早无战心,如今浮桥就在眼前,三军皆欲夺路求生,哪里还有士气断后搏命”这时,杨大将军的声音冷不丁响起,道出了最冷酷最残忍的事实。

“闭嘴”杨延广转头怒喝,目光凶狠如欲杀人。

呵斥完杨大将军,他死死盯着杨德明:“你亲率两万将士布阵,迎击晋军骑兵,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坚持到大队人马渡河

“我们绝不能被他们咬住尾巴,亦不能让他们趁机渡河南下社稷存亡在此一战,你若是敢战败,本王决不轻饶”

杨德明只得抱拳而去。

“事已至此,你们注定是要败亡,吴王何必苛责部下不如放开约束,就地请降,这样还能死得有尊严一些。”

一个漠然而高渺的声音忽地降临,在杨延广等人耳畔如雷炸响,回荡不休经久不绝。

众人转头看向西方。

他们看到了赵宁。

带着大群王极境高手,如仙人一般闪电临近的赵宁。

赵宁此时出现,即意味着大局已定。

备受羞辱的杨延广五官抽搐,恼羞成怒。赵宁在这个时候称呼他为吴王,戏谑不屑之意可谓是分外明显。但他再怎么愤怒,也无法轻举妄动,冒冒失失地向赵宁出手。

“宁小子你休要猖狂本王还没有败你大言不惭什么”杨延广恶狠狠地盯着在千步之外停下的赵宁,恨不得指着对方破口大骂。

被大晋王极境高手们众星拱月的赵宁,负手而立风仪出尘,闻言淡淡地道:“孤不过是陈述事实而已,何来大言不惭之说再者,孤就算是猖狂,那便猖狂了,吴王又能如何”

杨延广气得七窍生烟,脸色泛绿,每一根颤抖的汗毛都在表达他内心的痛苦。

他不能不痛苦。

若是平时,赵宁无论说什么都不可能让他情绪失控,甚至无法撼动他的心理防线。

但如今吴国战败,吴军折损了七七八八,就连亡命奔逃想要求个生路都不可得,杨延广本就痛苦不堪,又如何还能忍受赵宁这番高高在上,视他若蝼蚁粪土的姿态

若非自身修为不济,杨延广立时就会跟赵宁拼命。

修为不济也就罢了,打仗还没打过,眼下落得个穷途末路的下场,杨延广到底还是个有自尊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嘴硬,故而气得越来越难受越来越心痛。

他浑身都在发抖。

倘若如今还是国战时期,杨延广不曾称王,是沙场悍将的身份,面对的是天元将领,悲愤交加之下,他说不定会仰天大吼一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然后横刀自刎。

主忧臣辱,杨延广被赵宁奚落得五脏欲焚,王载当然得站出来替君王找回场面,他立时向前一步,先是发出一声轻蔑的冷笑,乜斜赵宁一眼,继而仰首挺胸口绽莲花:

“中原之争打到现在,你赵宁能够略占上风,不过是时运相助而已,有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就算是一头猪,时运到了,也能被飓风吹到天上去。

“退一步说,纵然你赵宁最后侥幸赢了中原之战,那也不过是一时一地之功而已,这种时候就得意忘形,无论心胸还是志气都不值一提,注定难成大器。

“此战吴国虽然不幸落败,但全因魏氏背信弃义,张京丧心病狂,一时之败非战之罪,不过是时运暂时不济而已。以吴国粟米之丰州县之富,假以时日必能再拥百万甲士,征伐中原

“你赵氏倒行逆施,不遵圣人之言,不循王道教化,只知道煽动刁民犯上作乱,实为祸国殃民之辈,天下大乱之罪魁祸首若非如此,四海之内岂能群雄并起

“可笑事到如今,你还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胜,就自满不已喜形于色,全然不知天下大势如何,真是鼠目寸光之辈,愚蠢无知之人,我王羞于与你言谈”

王载这番话说得流利无比、格外顺畅,加之语调铿锵、字字有力,落在吴国君臣眼中当真是份量十足,引得他们精神振奋、腰杆挺直,仿佛自身掌握了真理,来日必将坐拥天下。

赵宁的神色很简单。

他什么神色都没有。

就像是听到蚊虫嗡嗡作响,一如面对鹦鹉学舌。

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发言,说得再有气势,也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落在赵宁耳中跟野狗乱叫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可言,完全无法让他在意。

他是一个胸有天下,脚踏实地去为苍生战斗的人,也是一个到达天门之前,看见过星辰大海的准天人境修行者,哪有心思去在乎这些

太阳会在乎鸟叫吗明月会在意蝉鸣吗大家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存在,彼此差距比云泥之别还大,有什么交流的必要与可能

赵宁但凡是就王载刚刚的话跟对方辩论一句,那都是降低了自身的格调,侮辱了自己的智慧,把自己变得跟对方一样愚蠢无知,输得彻彻底底。

所以赵宁的反应同样简单。

他的嘴里只说出了一个词:“聒噪。”

他的手上只有一个动作:挥刀。

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伸手挥刀,赵宁都做得格外随意,云淡风轻不惹尘埃,跟轻挥衣袖拂开飘到面前的落叶没有区别。

他这一刀的效果也没甚么惊艳的地方。

不过是杀了一个人而已。

杀的人当然是王载。

刀气不长不短不宽不窄不快不慢,在所有吴国王极境高手都来不及反应、阻拦,亦或是无心救援的情况下,刚好把王载从身体中线劈成了两半

那一瞬间,王载神色僵硬,目光凝滞,眸底还有一丝茫然。

他似乎是神游天外,不确定这一刹那发生了什么;他好像是还打算侃侃而谈挥斥方遒,不相信自己就这样突兀地,毫无预兆地,轻描淡写地被人取了性命。

哗啦,他身体中花花绿绿的脑浆、脏腑,合着鲜血掉落而出,跟尸体一起从半空下坠,砸在了淮河边的旷野里,跟杂草混在了一起。

从此,世上再无吴国太傅王载这个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九五四 势如破竹10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