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九零四 投名状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大威宝殿中,小蝶与张京紧锣密鼓的商议了好一阵。

一方决定支持白衣派的行动,一方决定顺水推舟,意见虽然统一,具体行动起来却有许多细节需要推敲。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行动深入到什么程度。

他俩把赵宁拉了过来一起探讨。

赵宁的意见当然很明确:我与罪恶不共戴天。

无论神教的罪孽还是宣武军的罪责,一律严查到底绝不姑息,只有彻底杜绝姑息养奸的行为,才能收获真正的公平正义,汴梁方有完美的上下团结,这城防才会变得坚不可摧。

小蝶和张京一起点头赞赏赵宁的发言,认为这是最好的旗帜与宣传口号,然后就把赵宁踢到了一边:你的话说得很好,以后别说了。

在他俩看来,赵宁这就是乡野修行者涉世未深的典型表现,把事情想得太简单,看问题太过想当然,提出的方案根本不具备任何实际可操作性。

秉承着水至清则无鱼的理念,小蝶与张京就行动方案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主要是双方能够贡献的人头,也就是交给百姓表明自身维护汴梁公义决心的投名状:

神教上师可处置二十人,且局限在四品大上师以下,弟子可处置百人;

宣武军校尉可处置十人,且局限在元神境初期及以下,普通战士可处置百人;

汴梁官府官员可处置十人,且局限在五品官员及以下,小吏可处置数十人;

至于城中那些名声臭了大街的其他权贵、土豪富人,则可以大量丢给百姓用意平息民愤、收获民心,抄了这些人的家必然有许多财富,正好用作军资,白衣派只要别太过火就行。

就神教出多少人头,帅府出多少人头的问题,小蝶与张京掰扯了半响,双方都觉得自己出的人头太多,而对方出的人头太少。

如果放在平时,这种事不拉扯个十天半月根本不可能有眉目,眼下事态紧急,容不得他们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好不容易拿定主意,小蝶与张京象征性征求了一下赵宁这个白衣派首领的意见。

赵宁果断摇头,表示人头实在太少,就这点人根本不足以彻底肃清汴梁城中的不公,无法完全磨平百姓遭受的苦难,城中乱象闹到现在,只怕白衣派已经揪出的官、将都接近了这个数目。

小蝶跟张京表示:你看看哪里凉快,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身为白衣派首领,赵宁必须入戏深一些,于是据理力争。

小蝶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我们不是为了惩治罪孽而惩治罪孽,也不是为了处置官将而处置官将,你要始终记得我们的目的:收拢民心,维护团结。

“倘若有罪的教众、官将太多,那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适得其反,百姓看到太多教众、官将都罪行累累,只会对神教与官府失望,再也不敢提起信心。”

赵宁脸上写满“一派胡言”,一副对方不可理喻,他完全不能理解的样子。

事实上,他理解对方。

对方的顾虑很有道理。

百姓不信任官府,官府难道就敢信任百姓

当然不敢。

他们都对彼此的操守、品性、见识持怀疑态度。

官府为何不敢完全信任百姓,处处遮掩自己,时常提防对方

原因有很多。

根本原因却只有一个。

官府本身就不是跟平民百姓站在一起,维护平民百姓利益的。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怎么敢对平民百姓坦诚相待

俗话说“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有个前提:凡事无不光明磊落。很显然,中原官府的所作所为,怎么都不能全部称之为光明磊落。

张京看了魏安之一眼,附和起小蝶:“每逢市井有大事大变之际,多的是人趁机劫掠、生事、作乱。

“若是放任百姓为所欲为,肆意满足、发泄自己的欲望,不加约束与限制,他们就会得寸进尺,成为洪水猛兽,把汴梁烧了都不是不可能。

“魏上师,适当维护百姓公义没错,但绝不可放纵百姓。

“况且神教弟子、汴梁官将被处置太多,他们也会生出逆反心理,往后很可能出问题,我们要的是上下团结,自然也要团结神教弟子、汴梁官将。”

张京本来没打算说话的,不知为何多说了这几句,话说完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以他的身份,没必要对一个神教上师解释这些。

赵宁冷哼一声,拂袖转身,面朝神像作懒得言语状。

张京的话也有道理。

小蝶与张京的顾虑以及他们的决定,立足现实,符合汴梁实际情形。

所以汴梁是汴梁,燕平是燕平。大晋是一个革新之国,如果事情发生在燕平,这一切问题都不会有。

小蝶与张京商议妥当之后,赵宁离开教坛,以魏安之的身份去贯彻执行来自两位“统治者”的命令。

事情需要白衣派来做,事情得由魏安之来控制。

神教也好,张京也罢,都不可能把刚刚商议的结果直接通知下去,把用以平息民愤、实现团结的上师弟子与官员将士直接提溜出来。

这份决议只有他们三人知晓,范围不会再扩大。

白衣派弟子在汴梁百姓的引领下,于各处纠察不公之事。

情况最好的是神教各个分坛,因为带头的本身就是神教弟子,且基本每个分坛里都有白衣派弟子,所以白衣派弟子很快控制了教坛,百姓站出来一个说一件事,便有白衣派弟子揪出相应上师、弟子。

其次是官府。

很多人聚集到县衙与府衙门前,将长街堵得近乎水泄不通,大批百姓轮流鸣冤鼓,把声势闹得很大,而后掏出自己的诉状交给白衣派弟子,大伙儿便冲进了大门。

情况最艰险的是军营。

宣武军军营前,围满了汴梁百姓,他们有的指着辕门痛骂,有人哭着申诉自己遭遇的不公,有人不断叫喊声援受难者,大伙儿一起要求军营交出那些横行霸道的将士。

辕门紧闭,众将士严阵以待。

军营不同于别的地方,这里武力强大,白衣派弟子没能力冲进去。

如果不是赵宁与张京到场,一个宣武军将士都不会被拧出来。

总而言之,事情一开始的发展,大体满足了白衣派弟子与汴梁百姓的预期。

随着一批批神教顽固派上师弟子、贪官污吏、桀骜将士被揪出来,由白衣派当众确认、宣布罪行并将他们正法,无论苦主还是不相干的人,都激动得满面红光。

他们齐声高呼神光无量,也一起赞颂张京英明神武。

他们高兴万分,心中充满了希望。

可惜的是,他们没能高兴太久,希望也没能大放光芒。

这场动乱波及全城,范围太广,百姓们平日里遭遇的压迫与不公又太多,白衣派弟子处理的有罪之人,很快就迫近了小蝶与张京给出的人数限额。

于是赵宁下令白衣派弟子收手。

百姓正在兴头上,数不清的人正在陈述自己的苦难,无数人正要让白衣派给自己主持公道,白衣派突然停了手,宣布今日行动到此结束,人人皆感如鲠在喉。

之前的痛快很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限憋闷。??

有苦的百姓不断央求白衣派弟子为他们主持公道,起初是哭诉,到后来跪地拜请者络绎不绝白衣派弟子在行动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地拍胸膛保证,一定会解决每个人的苦难,维护每个人的公义。

现在,他们还有亲友被关押在牢狱里,没有得到公正,有亲友躺在病榻上,没有得到赔偿,还有被抢走的粮食财物未曾拿回,有那么多欺负他们的官吏将士未曾被惩处

白衣派突然放手不做事了

不仅苦主难以接受,不相干的人都觉得虎头蛇尾,受了欺骗。

官府的高官站了出来,当众保证会继续整肃官吏,汴梁日后绝对不会有枉法之事;军营的将领站了出来,在辕门前宣布他们会严肃军纪,往后将士们必定与民秋毫无犯;

神教的大上师也站了出来,告诉信徒们,神教会约束好自己的弟子,保证日后的言行举止,一定符合神的意志。

百姓信他们吗

有人信,有人不信。

被主持公道了的人信,尚未被消灾解难的人不信。

其他人将信将疑。

许多百姓们感到憋闷、愤怒,白衣派弟子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正要大展拳脚,好好表现,为自己赢得功勋与声望,赵宁突然要求他们停止行动,这就像风情万种的美人在怀里百般婉转,自己裤子都脱了,结果美人忽然消失不见,如何能不难受

更何况,现在他们还要看着顽固派、官府、宣武军堂而皇之站在人前,趁机表示他们与罪恶不共戴天,日后必定维护百姓公义的决心,从而收获百姓的信任与拥戴。

好似之前这一场行动不是他们白衣派辛苦奋战的成绩,而是对方大义灭亲反躬自省主动配合的结果。

难道他们白衣派是在给别人作嫁衣裳

闹了半天,怀里的美人不是不见了,而是在最情浓最妖娆的时候投入了敌人的怀抱,对方在那里卿卿我我也就算了,自己还要在一旁看着简直是岂有此理

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衣派弟子皆感觉受了愚弄戏耍,无不恼羞成怒

这个时候,白衣派弟子中的大晋战士行动了起来。

他们早已展开行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九零四 投名状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