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六一五 思辨(上)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同光二年二月,河北,唐兴县。

李虎指着白洋淀兴致勃勃的给赵宁介绍:“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白洋淀了,水域纵横芦苇连绵,唐兴县不知多少渔民靠他为生。

“东南边连着的狐狸淀,二者加在一起有百里方圆。国战期间卑职隶属曹云烨将军麾下,就是在此奋战了数年。”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白洋淀的芦苇已经抽出绿杆,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嫩芽,不远处还有几艘又小又破的渔船,在其。

寻常景象寻常人物,画面落在赵宁眼中,却有着深邃隽永的意境。

他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萧燕调集大军,四面合围白洋淀,成群结队的船只满载披甲执锐的天元战士,向深处浩浩荡荡开进,围剿白洋淀义军的场景。

彼时,奋战在此的白洋淀义军,犹如被群狼环伺的羊群,一定是分外紧张忐忑。

可他们最终克服了恐惧,在水域深处不断反击。

骁勇的将士或者刺鱼一样从水里跃起,或者鬼魅般从芦苇里杀出,船上的天元战士往往还未反应过来,脚下的船便被凿穿,脖颈处便插上了利箭。

可歌可泣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大晋将士的智慧与骁勇,英雄的赞歌应该长久流传,通过说书先生的口,陪伴一代又一代市井孩童的成长。

“那时候不仅作战艰难,每回天元大军来进攻,我们都要死很多人,被染红的水面上飘着的,多半都是我们的人的尸体;

“而且越到后面我们的粮食越少,周围的百姓不怎么接济我们了,大伙儿吃的都成问题,有时候不得不饿着肚子跟敌人拼杀。”

说到这里,李虎有些唏嘘,“好多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不下去,尤其是营寨里不断有人病死饿死,却得知自己的家人乡亲,在天元公主治下活得还不错的时候。

“那会儿,我们真感觉自己是个孤单的异类,做着不知所谓的事。

“好在营寨中的将校们斗志坚定,常常对我们晓以大义,我们才没有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才终于等到殿下率军进入河北的那一天”

李虎脸上有了由衷的笑意,好似陷入了最美的回忆。

他接着道:“殿下可能不知道,当我们得知殿下击破天元大军沿河防线,率领战无不胜的郓州军,成功踏足博州时,满营上下是何等沸腾。

“大伙儿抱在一起相互庆贺,比过年还要开心百倍,那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我回头看向一向稳如泰山、信心坚定的曹将军时,才发现无声看着我们庆贺的将军,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

说完这些,李虎情不自禁向看着白洋淀的赵宁俯身下拜,“对我们来说,殿下就是救世神灵,没有殿下就不会有活着的我们

“所以去年殿下来河北的时候,反抗军将士才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殿下成为反抗军首领。我们心里始终坚信,殿下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出黑夜,迎来黎明”

赵宁收回眺望白洋淀的视线,看着李虎打趣道:

“大伙儿都说你侠义豪迈,是性情中人,宁折不弯,怎么如今也学会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这一套了是不是想我升你的官”

李虎脸涨得通红:“卑职,卑职说的都是实言,卑职并不想升官,请,请殿下明察”

赵宁不再调侃李虎,示意他起身,跟黄远岱、周鞅等人继续绕着白洋淀行走。

周围的农田中,百姓正在春耕,无论老的少的皆是忙得浑身是汗。

这正是赵宁这回来河北的理由。

去年秋收的时候,赵宁已经来过一次河北,带着人走了不少地方,在他们的监督下,秋收完成的很顺利。

幸好去年年景不错,河北大丰收,朝廷收上来不少粮食,州县粮仓多少也有了点底,今年河北的百姓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去年反抗军攻占州县时,扈红练等人一品楼修行者,严格执行了赵宁事先的命令,无论行军还是作战,都尽可能没有践踏农田毁坏庄稼。

当然,这也是反抗军没有跟朝廷大军正经交战过,无论攻打州城还是县城,都是有城内的一品楼、长河船行修行者和驻军将士接应,一举功成。

若是真的两军对垒,彼此拉锯,战事迁延日久,那无论是在野外阵战还是攻城守城,都必然会让战场、城池周围的农田毁于一旦。

像反抗军这种作战范围覆盖数州数十县,而没有成规模毁坏农田庄稼的事,古今罕见,几乎是闻所未闻。

秋收已毕,眼下最重要的当然是春种,河北必须要有几年丰收,才能让各家各户有一定余粮,能够抵抗风险与波折。

“去年秋收的时候,就有很多州县地主跟官府勾结,瞒报少报自己名下的田产亩数、粮食收成,想要少缴税,官府官吏自己购置的田产,更是如此。

“乾符年间,这种事已是司空见惯,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潜规则。

“权贵、官员、地主大户,平日里用尽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聚敛财富,甚至不惜让天下流民遍地,而当他们掌握了天下大部分财富后,又不肯依律缴税,不是官官相护就是权钱交易,争相大肆瞒报自己名下田产财产

“且不说良田万亩的地主土豪,上缴的赋税还不如普通殷实百姓,就连官营的矿场窑厂盐井漕运等,这些国家最赚钱的营生里,主事官员竟然也能年年上报说自己亏损,且动辄就是亏损亿万白银

“凡此种种,让国家赋税年复一年减少。

“国战开始前,城池市井明明繁华到了极致,宝马雕车香满路,珍奇珠宝充塞于铺,国库却日渐空虚了。

“殿下,权贵地主,世家大户,贪官巨贾,平日里不仅压迫剥削百姓,将平民创造的民间财富据为己有,还在缴税的时候千方百计少缴税,爬在国家身上吸国家的血

“乾符年间好好一个太平盛世,就是因为他们而成了一戳就破的纸老虎,被天元大军一击即碎

“大晋要想获得真正而长久的强盛,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殿下不可不察啊”

说出这番“苦大仇恨”的话的,自然是周鞅。他一直是实干者,而且最是精通民政。

他在晋阳培养出来的官员,如今都是河北州县的政事骨干。

跟在赵宁身旁与他一起巡视河北州县的,不仅有周鞅、黄远岱、周俊臣等心腹,陈安之、蒋飞燕等世家骨干,狄柬之、张仁杰、王载、徐林等寒门脊梁,扈红练、方墨渊、陈奕这些反抗军将领,还有陆瑞、黄杨这种没有官身的书生士子。

队伍再后面,就是一大群新近提拔或者待重用的官吏。

他们大部分来自河东和反抗军,不少还是一品楼、青衣刀客、长河船行修行者转变过来的,一部分是燕平、河北的小官小吏,加在一起达到了百十人。

所以赵宁这回带着的队伍,规模颇为庞大。

很显然,带着这么多人出来到处巡查,不是单纯为了春耕。

赵宁没有回答周鞅,回头问身后的人:“周大人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如何看待无论什么话,但说无妨。”

狄柬之与张仁杰相视一眼,后者聪明的没有选择立即发言,前者道:“世道丧乱,人心丧乱,需要整顿吏治,大力推行王道教化,让官民遵行圣人之言。

“圣人治下,男耕女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谓之大同。”

他这话刚说完,人群中就响了一声嗤笑,声音很大,不加掩饰。

众人回头去看,发现很多反抗军转换过来的官员,都是一脸轻蔑鄙夷。

“诸位有何见教”狄柬之疑惑不解难道他的话还能有什么问题

方墨渊轻哼一声道:“周大人说的,是权贵地主、贪官巨贾祸国殃民,就不应该存在于世,狄大人却说什么王道教化男耕女织。

“难道男耕女织了,这个世道就会太平齐朝覆灭,难道是因为男不耕女不织恕我直言,只要这世上还有特权阶层,就不会有什么屁的大同”

狄柬之怒气上脸,正要开口说什么,却听陆瑞道:“无论这世道变成什么样,都会有官吏,既然官吏手中有权,那必然就是特权阶层,如何消除得了”

方墨渊呵呵一笑:“这有何难官吏之所以能害人,是因为他们能用手中的权力直接对付百姓,而百姓却没有依仗能够对抗。

“狄大人别说什么律法,官员是执法的,律法就在他们手里。要想官吏不能害人,就得官吏不能直接用权力对付百姓,拿人去官府捉人下狱。

“这中间得有个过渡,得有人在这个过渡中保护百姓,审定官府行为是否正当。若是没有这个过渡,官员能够想拿人就拿人,那还不是什么都他们说了算”

狄柬之大怒:“荒唐从古至今,朝廷都是这么统治百姓的,官府向来如此行事,如果还有什么过渡的中间人,朝廷官府的命令不能直接施行,权威何在”

陆瑞却有了兴趣,问方墨渊:“何谓过渡,何谓中间人”

方墨渊胸有丘壑:

“对官府想要施行的政令,这个过渡就是有那么一群有见识有智慧的仁人志士,来评议这个政令是否符合国家、万民需要,会不会损害国家、百姓利益;

“官员想要捉拿谁,得有相应证据,经过严格评定不说,百姓还能提出质疑。

“这个中间人,就是依照律法保护百姓,让百姓在没被当众审问定罪之前,不必被捉到官府大狱中去,不被官吏拿捏,自身利益能够得到保障的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六一五 思辨上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