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九五二 势如破竹(8)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符离城。

“赵英所部四日三战,先是以两万精骑击破四万侍卫亲军,隔日又一战击溃五千藩镇军,逼得藩镇军主力七万人既不能前进亦不能后撤,硬生生被拖在了野外。

“第四日赵平率部赶到后,两方合力共击这股藩镇军,大破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能全歼这七万藩镇军,大战末尾吴军援军赶到,两位将军不得不放走两万多人。

“虽然没能全歼吴军,但缴获军械物资无数,逃走的吴国藩镇军丢盔弃甲,这些东西也便宜了我们。加上前面两战所得,两位将军这几日的斩获加起来,已是足以装备十万之众。”

黄远岱简单给赵宁介绍完赵英、赵平所部战果,将手里的详细军报递给了他。

赵宁快速浏览一遍军报,将各种细节纳在眼底,“无论是战机把握还是战场应对,赵英都已跟沙场宿将相差不多。经过中原这场大战,他算是完全成长了起来,往后可以独当一面。”

黄远岱抚须而笑:“以两万精骑先是雷霆击破五千先锋,而后圈住七万藩镇军主力,逼得后者进退不得,成功坚持到了赵平率部来援,这一定是一场分外精彩的博弈。

“等到英将军归来,我一定要好生问问他更详尽的细节。”

赵宁将军报放到一边,没有再继续谈论赵英的这几场战事,“其它各部进展如何”

黄远岱将归总起来的重要军报,从桌案上拿起来递给赵宁对方制定完此战计划后,这两日一直在闭关,没有实时了解战场动态。

这不是赵宁不负责任当甩手掌柜,而是他对反抗军各部的执行力有着相当的自信与把握,知道自己无需时时刻刻盯着。若真有什么疑难杂症,只要不是太严重,黄远岱完全应付得过来。

赵宁心里很清楚,他自己虽然是太子,但大晋的江山治理早晚是要交给赵英赵平、黄远岱陈安之这些人的。日常的社稷国事他不可能一直主持,现在就尝试一步步放手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国家不仅仅是要托付给赵英赵英、黄远岱陈安之这些人,到后面,大晋必然要还政于民。

这是革新战争的必然之路,也是国家发展的最好结果。

当然,这并非是说赵宁就会不管皇朝国事。

“各部进展基本顺畅,虽然出现了一些波折,遭遇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顽抗,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即便有些部曲没有取得预期战果,但总体大局并未受到影响。”

黄远岱言语简练,“至昨日,大军第一阶段行动大体结束,各部经历大小战事上百场,杀敌超过八万,俘虏超过十万,所获军械物资粮饷布帛无数。

“徐州、泗州、海州界内的官道路口与城池要地,我们已经掌控近半只剩几个大城都还在吴军手里。”

赵宁微微颔首。

这一阶段作战主要是快速奔袭,战场都在城外,故而战果最为辉煌的是反抗军精骑,尤以赵英所部功勋卓著。接下来只要是运动作战,精骑必然还是核心力量。

至此,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已经达成,吴军实力被大幅削弱,各部势必更加惊慌,杨延广也会心急如焚,大军该趁热打铁,立马进入下一阶段行动。

在此之前,有一个问题摆在赵宁面前。

黄远岱说出了这个问题:“临淮、淮阴两城我们没能打下来,渡口依然掌握在吴军手里。若非如此,我们就能实现关门打狗之势,把吴军尤其是侍卫亲军基本歼灭在中原。

“要是这个目的实现了,淮南再无精锐之师,杨氏失去割据叛乱之本,五到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再练出一支彪悍之师来,我们荡平江淮一统江南指日可待。”

说到最后,黄远岱摇头长叹,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赵宁沉吟不语。

能够把吴军主力堵死在中原,让吴国失去立国根基之一,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夺取淮阴、临淮两城,控制淮河四大渡口,亦是晋军第一阶段战事最理想的目标。

赵宁、黄远岱等人的战略战术布置,的确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

之前黄远岱跑去徐州一趟,迷惑杨延广、王载等人,让吴军放松警惕,本身就是给晋军制造了袭夺淮阴、临淮两城的最佳时机。

原以为有反抗军在徐州附近痛击吴军,临淮、淮阴二城的吴军势必慌乱,加之他们守备力量不是太多,晋军夺下两地并不会多么艰难。

然而沙场之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这一回是晋军吃了亏。

临淮、淮阴两城的吴军挡住了反抗军的凶猛攻势,硬生生守住了城池,一次次击退了攻城晋军。

随着第一阶段攻势接近尾声,晋军已经完成对徐州附近吴军的分割阻截,若是淮阴、临淮夺了下来,徐州吴军便彻底没了生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可惜的是,在最新的战报中,临淮、淮阴两地尤其是淮阴的吴军,依然作战悍勇毫无怯意。

这两股守着吴军退路的守军,从将领到战士俱都素质不俗。

这也让赵宁聚歼吴军主力于中原的目标无从实现,晋军下一阶段的攻势因之受到很大影响。

形势虽然出人意料,但大势并未更该,不至于让赵宁和黄远岱措手不及。在战前的推演中,他们对类似情况有所预料。

放下军报,赵宁摸着下巴道:“既然临淮、淮阴没能夺下来,那么如我们之前所议,下一阶段行动的主要目标,就是逼迫吴军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奔逃。

“惟其如此,我们才好咬住他们的主力,追着他们和他们一起渡过淮河,让他们为我们打开通道,配合从上游南下的偏师,在江淮之间十四州之地大展拳脚。

“经过上一阶段作战,吴军必然不会再顾虑辎重粮秣,一定是轻装简行亡命狂奔,速度肯定会提升很多,若是我们咬不住他们的主力,让他们突围而去,那想迅速夺取江淮十四州就难了。”

黄远岱点头表示赞同。

聚歼吴军主力于中原、毁灭吴国割据根基的计划无从实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夺取江淮十四州。

守江必先守淮,晋军如能夺下江淮十四州,吴国不仅在江北再无片瓦之地,南方防线也会不再那么坚固完整。

仅凭长江之险,吴国只能阻挡从长江下游渡河南下之敌,防不了从长江中游荆州襄樊一带南下的敌军。

日后晋军征伐江南,大可从荆襄顺流而下,直捣江南腹地。

另外,失去江淮十四州的土地与百姓,吴国国力必被大举削弱。

故此,这回进军江淮十四州对大晋而言分外重要。

赵宁是想尽早回援河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要舍弃眼前的大好战机,白白错失重创吴国,为日后一统天下打下坚实基础的机会。

这一战下来,大晋总归要打残一个对手,如果仅仅是得到中原,那么吴国力量依然强大,缓过气来还有跟大晋南北对峙的实力。

只有先打残一个对手,接下来才能安心解决另一个对手,不担心被人从旁掣肘太多。否则的话,天下一旦三足鼎立,各方差不多势均力敌,皇朝没有绝对优势,一统天下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别忘了塞北还有一个天元王庭。

如今天元王庭正在向天元帝国转变,诸事顺遂,用不了多久便能腾出手来,以比之前强悍得多的力量,再度插手长城以南的战争。

要是大晋不能尽快在三方对立中掌握大势,占据绝对主动,留有充足余力,一旦天元大军趁中原皇朝内部再起大战时挥师南下,从背后猛攻大晋,赵宁如何应付

要是孛儿炽君一族与魏氏杨氏结盟,共同对付赵氏,赵宁怎么区处

就算魏氏宁死不屈,甘愿自身大业不成,舍了自家的帝王富贵不要,也不去跟天元帝国联合,那杨氏呢

吴国可不值得信任分毫。

眼下河东战局虽然危急,但毕竟还没有崩溃,考虑到天下大势与皇朝长远大计,赵宁只能硬下心肠,让河东再多坚持一段时间。

退一步说,倘若不是河东有战事,以赵宁如今手握的兵马,占有的战场大势,对吴军的绝对优势,以及革新战争的非凡凝聚力,他何必只图谋区区的江淮十四州

他会挥师渡江,席卷江南,径直灭了吴国

“河东最新的战报是什么说法”敲定了中原晋军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赵宁揉了揉眉心。

“介休激战,日日不休,战况惨烈,全靠城中百姓自发助战,城池才没有被夺下。”

说起河东战局,黄远岱脑袋也有些大,“秦军见介休难攻,日前分兵袭击张难堡、永安城。这两地,已经被他们给夺下。”

赵宁略有沉默。

张难堡、永安城丢失,雀鼠谷的粮道就被斩断,从太原一带出发的军械物资、粮秣医药,都无法从永安城、张难堡眼皮子底下运到前方去。雀鼠谷一线已是后援隔绝。

除非晋军夺回张难堡、永安城,不然的话,雀鼠谷一线的守军就只能靠现有的力量自行支撑、奋战。

“秦军对雀鼠谷的正面攻势如何”赵宁问。

“阴地关还在我们手中。”黄远岱简短有力地回答。

赵宁稍稍松了口气。

秦军偏师虽然把汾州搅得一团乱麻,但各地晋军并未因此混乱,雀鼠谷的将士们依然斗志坚定。而阴地关还在,秦军尚未杀入雀鼠谷,彼处的防线就还能支撑,坚持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黄远岱道:“日前陛下派人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分出一部兵马,先一步回援河东,减轻河东压力”

赵宁摇了摇头:“不能分兵。

“眼下我们虽然战事顺利,但还有江淮十四州要打,彼处是杨氏固有的割据地盘,我们需要充分的攻城掠地的兵马。之后的战事不能拖延,这就必须大军有十成十的战力。”

黄远岱点头不语。

赵宁目光坚定:“就算雀鼠谷丢失,秦军杀到晋阳城下,也不是什么灭国之祸。只要晋阳守得住,河东就还是我们的河东”文網

黄远岱肃然拱手。

晋阳是赵氏祖业所在之地,当年天元大军都没能打到晋阳城去,如今赵宁不惜把晋阳划入战场,也要确保夺取江淮,可见其决心之大,也可见形势之难战局之险。

末了,赵宁起身离座,来到门外,负手远眺,喟然一叹:

“这就是两线作战,两边都有强劲对手的麻烦之处。皇朝力量有限,面对这样的情况应付起来不能不捉襟见肘,征战不仅要冒非凡风险,在形势有利的时候还不能放手进击、斩获战果。

“此事出现一次就已经是很不应该,我们绝不能让这等光景在来日重现。

“故此,这回一定要下决心下重手,先行削弱一个对手,打残杨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九五二 势如破竹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