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八八八 点火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曹州。

赵宁再一次站在曹州神教总坛的大威宝殿前时,这里正在进行大拆迁,里里外外忙碌的民夫络绎不绝。

昔日那座雄伟巍峨的镀金神像,如今已经被刮去了金粉,正被几道粗大绳索勾着,在整齐的吆喝声里,被民夫们扯得轰然砸倒在地。

大小镀金神像上的金粉,是要收集起来充作军资的,不只是金粉,就连铜制的神像本身也会被融掉,拿来做成铜钱。

金铜数量有限,本来应该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天下流通,促进国家繁荣,神教把它们做成神像摆在那里装点门面,对国计民生而言半点益处都没有。

大晋朝廷现在很缺钱。

河北河东产出有限,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大晋的粮食开始吃紧。

莫邪正在捣鼓一种据说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的“化肥”,她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这东西面世,天下将不复有饥馑之忧。可这东西毕竟还在她的实验室里,鬼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出来用,远水不解近渴。

河北河东没有粮,东南却是鱼米之乡,虽然吴国的平民百姓也不能顿顿吃饱,但地主大户、粮商巨贾的仓库里却不缺粟米,朝廷得想办法从彼处弄些粮食来。

中原大战,杨延广自然不准吴国粮米流入敌营。

但他不准其实没什么用,民间走私到处都是,靠吴国那套官僚体系,根本没办法彻底禁绝这种事他们连私盐贩子都禁不掉。

粮食是会坏的,存储期有限,吴国的地主大户、粮商巨贾不能坐视家里酒肉变臭,把粮食换成金银铜钱那就好储存多了,可以代代相传,所以拿粮换钱对他们而言是刚需。

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左右朝廷派人去吴国买粮的时候也不会用官方身份,大家都是商人嘛,在商言商,人家吴国的地主大户、粮商巨贾也不算卖国。

有一品楼、长河船行的多年经营,大晋朝廷倒不愁在吴国买到的粮食运不回来,再者,走私商要是没有自己的货运渠道那还走个屁。

大晋现在缺的就是金银铜钱,所以神教教坛里的这些东西,反抗军是半点也不会放过。

“神教从曹州撤离得极为仓促,很多财富都没来得及带走,如今都被我们充作了军资,虽说只是区区一州之地,但金银铜钱真不少。”

周俊臣捧着一本账簿在赵宁身边不停翻着,眼中充满财迷特有的精芒,好似手里的不是一本册子,而是十万金山、百万粮仓。

他继续道:“除了神教资产,军队抄没的那些无良地主大户、权贵商贾们的家产,加在一起也极为丰厚,粮食、铜钱堆积如山。”

听着周俊臣禀报具体数额,赵宁感觉相当复杂。

数额的确是大了些。

要不怎么说杀人放火金腰带呢,抢劫是没本钱的买卖,国家用大军攻城掠地,本身就是抢钱抢粮抢地盘的发财行为。

更何况反抗军还以无良地主权贵为打击目标,民间财富原先就集中在他们手里,现在反抗军拿了过来,说没发财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大军连战连捷,攻城掠地的速度足够快,中原的反抗军就不缺粮饷岂止是不缺,如果大军损失小些,这就是在发大财。

发财的过程中,顺便还能壮大一下自身,增强自身实力。譬如说跟吴军两战之后,反抗军兵力就变多了,战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当然,战争本身是一种毁灭行为,会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要是反抗军的普通战士像吴军那样,打仗就是为了趁机捞一把,掠夺别人的财富,那大军所到之处,即便没有“所过屠灭”“所过焚掠”,百姓十室九空、国家民生凋敝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兵祸之下,人丁锐减,财富耗损。

仗越打天下越穷国家越弱。

革新战争不同。

革新战争不只是在毁灭,也在建设,且建设更加核心。

革新战争毁灭的是吸血吃人、阻碍国家富强的存在,伴随着民间财富的重新分配,所以革新战争的建设基础极强,建设分外有力。

革新战争只要顺利,不仅不会越打越穷,还会越打越富不只是革新军队本身富强,百姓也会跟着富强。

这是革新战争的本义。

“大帅,只要中原战事顺利,因粮于敌能完全实现不说,加上从吴国筹措的粮食,我们还能从中原调运粮饷支援河东战场,解决河北军民的衣食难题。”

末了,周俊臣满怀希翼地做出总结。

赵宁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河东之战是发生在自家地盘上的战争,彼处的反抗军没法因粮于敌,只能靠皇朝源源不断输血。

随着秦军占领州县,河东原有的民力物力还在折损,地方产出无法用于自家军队不说,反而成了秦军的粮饷。

此消彼长之下,河东境遇艰难,大晋皇朝很是吃力。

这才是魏氏攻入河东这个举措,带给大晋最大的麻烦。

倘若秦军进展相对顺利,河东不断丢失州县,仅是在民力物力层面上大晋皇朝都在不断被削弱,而民力物力的损失必然影响到军力。

原本,秦军不进入河东,大晋就没有这许多难题。

事情的两面性体现在,赵宁在中原的征战因为少了秦军这个对手,会变得比之前轻松简单一些。

赵宁在中原用兵的底线,是自己攻城掠地、新获民力物力的速度,要超过秦军在河东的攻伐带给大晋的损失。

没有这个底线,大晋只会越打越弱,那就是陷入泥潭走向毁灭。

而且粮秣物资从中原运送到河北河东,路上人吃马嚼的还要消耗不少,参与运输的民夫不能投身生产,本身也会造成财富产出的减少。

中原之战,反抗军不是赢不赢的问题,是必须迅速取得战果。

攻城掠地要快。

来到反抗军曹州预备营,赵宁带着赵英、赵平一起巡视了一趟营地,而后在中军大帐跟他们陈述此番用兵的布置,算是顺路的教导。

“张京所部固守不出,我们想要跟他野战已经不可能,接下来大军只能强攻汴梁。曹州跟汴梁城之前没有坚城重镇,大军可以从曹州出发直取汴梁城。”

赵宁站在舆图前,给赵英、赵平等人指明方位。

从曹州可以直驱汴梁,这就是反抗军夺取曹州的意义之一。

“攻打汴梁,首要问题是侧翼周全,即应对来自宋州的威胁。”

赵宁拿着长杆指了指宋州,“宋州北部城池众多,驻防有许多吴军,国战时博尔术的部曲曾经打到过这一带,最终却没能吞下宋州城。

“眼下吴军采取的是龟缩战术,打定了主意将战争时间拖延长,大军只要派遣偏师往宋州北部进发,等闲情况下他们不会贸然出击。

“当然,如果汴梁危急他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打汴梁一定得速战速决。”

赵英与赵平看得连连点头。

赵宁指向汴梁:“从郓州经曹州攻汴梁,算是一条通畅坦途,若非如此,国战时期博尔术也不会选择在郓州登岸。

“反抗军一部从汴梁东北面的滑州南下,在义成军的配合下展开攻势,主力则在分出一部前往宋州北部后,自曹州进抵汴梁城下。”

这是已经展开的行动。

赵平寻思着问道:“汴梁西面就是河阳,驻扎在彼处的秦军会不会在战事过程中,给我们制造麻烦”

赵宁摇了摇头:“河阳、洛阳两镇的秦军,比吴军还要追求自保,就算有战机也不会轻易出动派遣高手、斥候监视即可。”

赵英接过话头:“汴梁南面地域深广,城池林立,兵多将足,一旦我们攻打汴梁,彼处的驻军必然不会坐视。

“张京在这些地方经营日久,根基稳固,还有金光教帮衬,至少他的部曲不会在汴梁有战事时不听调遣。

“这将是一场会战,大会战,就如国战时期那样”

赵宁收起长杆,坐到了案几后,“汴梁之战开打前,西线形势一片平静,可汴梁之战一旦开打,那就是柴堆中被丢进了一只火把,战火必将立时熊熊燃烧。

“我们进攻汴梁固然是直捣黄龙,但如果战事拖延,杨氏看到机会,必会让宋州的吴军出击曹州;

“就算战事不拖延,一旦汴梁危急,宋州的吴军也会出战,除非他们能坐视张京战败、汴梁被我们夺去。

“而无论吴军动与不动,汴梁南面各城各地的张京部曲,肯定会在一开始就参与汴梁会战。

“而我们要的,就是他们出城来战。攻打坚城费时费力,伤亡不会少,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我们打汴梁的目的,就是点燃柴堆,让各地兵马都动起。只要他们到了野外失去城池依托,我们就能好好对付他们,速战速决。”

赵英与赵平皆是迫不及待,请命带着曹州预备营出战。

“曹州预备营虽然占了曹州,但并未经历真正凶险的大战磨砺,战力太弱,暂时不宜出征,承担辎重营的职责即可。”文網

赵宁摆摆手,在两人面露失望之色时接着道:“你俩不必跟曹州预备营捆绑在一起,即日交接军务,等军师一到,就跟在军师身边参赞军机。”

赵平松了口气,赵英却有些意兴阑珊,比起呆在中军大帐动嘴皮子,他还是更想率领一支部曲实地征战。

赵宁看出了两人的心思不同,胸中有了计较,当下并未多说什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八八八 点火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