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六六五 釜底抽薪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站在门外的扈红练听着门里赵宁给李虎解惑,眼角渐渐有了笑意。

这些年来,赵宁一直忙着进行思想革新战争和草拟新法,除了要在京城跟贤才们经常座谈,还隔三差五就离开燕平下到州县,了解各行各业平民百姓的情况。

赵宁这般辛苦,她这个一品楼二当家又怎么会闲着

扈红练和陈奕离开反抗军后,各自回归本职,之前的差事一样也没拉下。

这些年来,一品楼中、长河船行的一部分精锐在江湖上改头换面,在原有的帮派基础上,对中原、关陇、淮南等地不断渗透,暗中扶持了许多中小帮派作为羽翼。

这些江湖帮派、民间势力,或以镖局、酒肆、商行等形式存在,或者是地方上新崛起的地主、土豪,并且不断结交地方权贵,通过贿赂收买的方式渗透官府。

到了今日,天下各个重要的州县,都有一品楼或长河船行的人,区别只在于规模大小,以及对地方掌控程度的高低。

就连魏氏、杨氏地盘上的一些官吏,都已成了一品楼、长河船行的耳目。

在草拟新法、成立国人联合会这些事情上,周鞅起到的作用不小,跟干将称得上是朝夕相处,相比较而言,黄远岱在具体细节上参与并不深。

长于奇谋算计、谋划布局、玩弄人心的黄远岱,更喜欢帮着赵宁主持一品楼、长河船行的行动,在暗处跟敌人勾心斗角的争锋。

就像国战期间,他在河北主持义军跟萧燕战斗时那样。

在如今新法正式施行的关键局面与动荡形势下,赵宁或许可能因为诸事繁杂,不能及时察觉河北河东州县的暗流涌动,专门盯着这种事的黄远岱,又怎么可能疏忽大意

之前思想革新战争时,河北河东的寒门权贵虽然也有反抗,但规模并不大,这跟黄远岱预料中的局面不符,已经引起他的好奇与猜疑。

在新法正式推行的当下,河北河东的寒门权贵如果要反抗,这就是他们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机会,一旦新法深入人心变成铁打的,寒门权贵将失去反抗土壤。

黄远岱不能不紧盯着河北河东州县。

不仅是他在盯着,尺匕、扈红练、方墨渊、陈奕这些人,也带着各自的麾下得力人手在盯着。

他们先前不是没发现狄柬之的人,之所以没有行动,一直等到今天才骤然发难,不过想要一个最合适的行动时机

“跟太子殿下交手,杨氏竟然只派了一个狄柬之过来,想与主持过河北义军战事的黄先生,比拼这些隐蔽斗争的手腕,还要在我一品楼面前用细作派暗桩,他们到底哪里来的自信”

想到这里,扈红练轻嗤一声,颇感荒诞的摇了摇头。

至于天元王庭每个大晋皇朝的贤才,在面对有碍江山社稷的任何一件坏事时,都会习惯性把对方考虑在内。

“诛心之局”

李虎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听到这四个字,本能的感觉事情非同小可,敌人的手法很是恶毒。

赵宁还需要李虎稍后继续去主持外面的国人审判,给唐兴县的徐地主案一个正确结果,当下便耐着性子,给李虎道明了事情的整个经过。

准确地说,是狄柬之谋划的徐地主案底细。

“徐地主、刘老实、县衙方姓官员,早早就已被狄柬之买通。

“这其实没什么难的。

“徐地主本身就不算什么良善之辈,见皇朝要禁止土地买卖,绝掉他的财路,自然是心怀怨忿,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刘老实家的田产,的确是他们家世代耕作,但其实是刘老实的祖上跟徐地主的祖上有交情,那些田是徐地主的先祖给他家种的,平日里并不收租,所以附近的乡亲才会以为那真是刘老实的田产。

“当日徐地主的人殴打刘老实的儿子,不过是苦肉计而已,后者伤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重。

“至于县衙的方姓官员,志大才疏,一心想要往上爬,却一直没能得偿所愿,久而久之便怨天尤人,杨氏来的人只要许诺他一个七品官和一些钱财,他便会甘冒奇险。”

说到这,赵宁顿了顿,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接着给李虎讲解。

狄柬之这个局的关键,是用百姓们司空见惯的权贵压榨百姓的事由,来迷惑唐兴县平民,大肆传播这件事,引发百姓的群情激奋,将案子影响力尽量扩大。

如此一来,等到国人审判的结果出来,徐地主被判罪,刘老实得到了田产,那就是狄柬之反击的时候。

他只需要让方姓官员翻供,说当初之所以在县衙招供被徐地主买通,是被众多百姓的声威所逼迫,畏惧百姓的愤怒不得已而为之,再让刘老实在彼时招认,自己就是眼看朝廷在襄助平民百姓对付地主,所以想借这个东风利用乡亲们的声援,把徐地主的田产变成自己的,那么这个案子的性质立马就完全变了。

它不是国人审判审错了案子,而是要表明国人审判与新法的存在,本身就是错的

国人审判的核心,是百姓可以反抗权贵可以掣肘官府,而百姓聚集起来之后,形成了群体意志,发现自己手里有了力量,变得十分强大,甚至是予取予夺的时候,是不是还会继续坚持公平正义

那些热血意气的书生士子,是怎么变成贪官污吏的还不是因为手里握上了强权

联合起来的百姓会不会趁机公报私仇,向他们看不顺眼,跟他们有私怨的权贵动手会不会为了自身的好处为了更多利益,向整个富人、官吏阶层开战

一旦百姓不分是非、不辨黑白、不讲道理的运用手中的力量,那他们跟之前那些有钱有势,同样不分是非、不辨黑白、不讲道理的官商有何区别

方姓官员的“畏惧”有道理吗刘老实的“跋扈”有可能是事实吗

当然有

强大的力量天生让人畏惧,不敢发出不同的声音,不敢忤逆这无关它是群体力量还是个人力量。

而大晋要的,是天下的公平正义,而不是单纯的扶持一群人去攻击另一群人,取代另一群人

任何不是为了更多公平正义的战争,都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天下公平正义长存,世道才能真的清平,百姓才能真的幸福,国家才能真的强大,大晋才不会落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结局,这天下才不会在不断改朝换代的怪圈中走不出来

一旦思想革新战争、大晋新法、国人联合会的成果,是导致天下失去了公平正义,那么它们全都没了存在的意义

就算新法新制强行推行,让国家有一时的强大,在不久的将来也势必让国家陷入巨大混乱,令这个国家的百姓彼此对立、互相仇视,分裂为两个只有立场没有对错的阵营

那就是大晋的灭顶之灾

而在当下,狄柬之在河北河东之地,谋划布置了百十个类似唐兴县徐地主案的案子。

他先是要利用权贵手中的人力财力,有意将案子大肆宣扬成他想要的样子,而后再利用国人审判,来制造一批影响力巨大的冤假错案,再之后,当这些案子沉冤得雪的时候,通过权贵掌控的舆论的传播,破坏力将会极为惊人

寻常时候,天下的平民百姓大部分是善良的,但大部分又读书少、见识少、智慧有限,当他们发现自己冤枉了“好人”时,首先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

若是局面果真如此发展,掌控着地方部分舆论的权贵们,再安排自己的人手,将百姓情绪引导向怀疑新学说新思想新法,与国人联合会、国人审判制度,让百姓们觉得,这天下传承千年的旧制度旧学说,有着牢不可破的真理,是天下频频有盛世,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保障,而新思想新学说是倒行逆施,只会让穷人跟富人互相攻讦、厮杀,彼此都不得安生,那么州县就会出现很大的混乱

权贵们只要利用好这种混乱,便能让大晋朝政风雨飘摇。文網

等到他们联合起来,组建军队,开始成规模的反抗新法新制度时,百姓们一旦不支持皇朝,这场战争就会变成朝廷跟天下寒门权贵的战争。

而大晋的立国之本,偏偏是平民百姓,朝廷已经跟寒门地主撕破了脸皮,再没有平民百姓相助,还如何与力量不凡的前者作战

所以这场战斗不会好打。

而魏氏、杨氏、天元王庭只要在暗中襄助寒门权贵、地主土豪,那这场动乱遍至少不会很快平息。

不管这场战争谁输谁赢,但凡是大晋陷入了内乱内斗,狄柬之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大晋因为内乱焦头烂额的时候,杨氏可以从容征伐南方、尝试一统南方,如果事情顺利,而后就可以进入中原,举兵北伐。

因为杨氏走的是团结所有寒门权贵、庶族地主的路线,可想而知,到时候河北河东的地主权贵会是什么反应,“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所谓的诛心之局,绝不是一句虚言。

狄柬之此计乃釜底抽薪,他所要的,是毁掉大晋的立国根本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六六五 釜底抽薪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