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一八七 强弱与灵犀(上)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赵北望所说的策略,是跟雁门军众将仔细商议过的,尤其经过了王柔花这个军师的多日推演,此时说出来,赵玄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目前,我们还不知天元、契丹两部,可能派往凤鸣山、红叶原的军队有多少。但此战,两部就算精锐尽出,兵马至多也只有四十多万。

“除去进攻达旦王庭的部分,能够用来拦截我们的,再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万。

“在他们兵力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即便是有地形给他们借助,想要拦住我们,那也是痴心妄想。”

赵玄极摸了摸下巴,只是稍作沉吟,便同意了赵北望的进军策略,“我十六万雁门军,就算留下两三万戍守关隘,主力也足以勇猛直进,铲除一切拦路之敌。”

赵北望点头道:“正是如此。”

赵玄极看了看他:

“草原军队一向军纪涣散,倘若战事顺利,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千里,侵略如火,但若是战事不顺,他们绝对没有韧性苦战,很容易一哄而散。

“所以初战很重要。先锋大军的行动,必须要有雷霆之势,能迅速冲溃对方阵型,撕裂对方防线,取得丰厚战果,击垮对方士气。

“初战告捷,唤醒草原军队对雁门军的恐惧,后面的战事就会很顺利,初战若是不胜,他们的气焰就会更加嚣张,战事就会拖延。

“先锋大将任重道远,谁能胜任”

在此之前,赵北望已经选好了先锋,但眼下赵玄极到了雁门关,这个人选就可以有所变化。

“大都督,末将请为先锋”赵北望直接行军礼,态度坚决。

对将门子弟来说,没有比领兵十万,纵横沙场更热血动人的事了。对赵北望个人而言,他一生所学都在冲锋陷阵上,真要他运筹帷幄,还不如王柔花。

这回有赵玄极坐镇中军,他正好腾出手来,没有顾忌的施展平生抱负。

赵玄极跟赵镇中相视一眼,应允了赵北望的请求。

最终,赵玄极等人决定选择凤鸣山,作为雁门军主力的行进方向。理由是从凤鸣山往北去达旦王庭,路线更直,路程更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红叶原虽然地形相对平坦,但是有很多水泡子类似于湖泊,地势低洼湿地密布,不利于兵力展开、大规模阵战,而且距离契丹腹地也比较近。

凤鸣山虽然多山,但毕竟位于草原,不是山地地形,山势和缓,多为丘陵状的草坡。

真正当得“崇山峻岭”这个评价的,只有很少一片地区,构不成太大阻碍。

赵宁却在这时候发表了不同意见。

他赞同从凤鸣山进军,但认为不应该直接去,最好大军做出向东边红叶原进发的假象,调动天元、契丹兵力。在两军向东布置的时候,凤鸣山防御力量就弱了,雁门军先锋一举冲杀过去就不难。

在眼下这个时候,天元、契丹两部的军队,也不知道雁门军具体走哪一条道。

他们就只能在凤鸣山、红叶原都布置兵力,再将大股骑兵放在中间,时刻准备左右支援。

雁门军主力可以先向红叶原进发,吸引对方注意,等到时机恰当,再让赵北望率领精骑,在半路往西突击,这样就能顺利达成目标。

然而赵宁的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众人一致认为,跟草原军队交战,没必要弯弯绕,雁门军有绝对战力优势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修行者实力,都占据压倒性上风。

故而最有效的用兵策略,就是最简单直接的进攻,从正面堂堂正正击败对方。这样既能取得战局进展,又能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还可以击垮对方的心理防线。

就像一个壮汉跟一个少年比武,既然拥有实力的绝对优势,那就只需干脆利落一拳过去,第一时间击倒对方就行。没有必要绕来绕去,跟对方用什么武术套路。

那是给对方机会。

赵玄极拍了拍赵宁的肩膀,半是告诫半是勉力道:“两军交战,战力永远是决定胜负的最大因素,强则胜,弱则亡。

“如何建立一支强军,才是兵法首要奥义,也是军国第一要务。计谋都是在实力不够的时候,作为补充的。也只有在军队战力劣势的时候,才需要使用计谋。

“古往今来,以弱胜强的例子虽然不少,但它们之所以被记载在史书上,就是因为这样的事少,但凡出现一件,就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一番。

“战争的常态,比拼的是两军实打实的战力。”

“我雁门军是皇朝精锐,弓强弩劲、甲坚兵利,实力非草原军队可比。这时候,用兵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要犯错,不露出破绽,不给敌人机会。

“堂堂正正进攻,看似愚笨,实则是最佳策略。”

赵宁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赵玄极却面色一正,口吻严厉起来:

“小宁子,你这一年来,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族做出了很大贡献,如今谁也不敢小觑你。但你要记住,你是将门子弟,未来的大齐军方柱石

“智谋算计,顶多只能算是术,能帮你得逞一时,但若是你过分依赖这些,就不可避免会失手。而沙场征战,一旦输了战机,那就是全军溃败

“你就是思虑太多,才导致现在才元神境初期,否则,以你的资质和家族提供的资源,若是潜心修炼,怎会在境界上输给杨氏那个小妮子

“你要记住,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赵氏跟大齐,未来都需要你来镇国,切不可目光短浅”

赵玄极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赵宁纵然还有千言万语,也没法说出口了。其实佯装向红叶原行军的策略,他之前就跟赵北望、王柔花说过,也是被他们否决。

见赵宁神色有些黯然,赵玄极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用力按了按他的肩膀:

“其实你已经做得足够好,只是老家伙们贪心,想要你走得更高更远而已,谁又能说,时隔五百年,我赵氏不会再出一个天人境”

赵宁想要见缝插针说出自己的想法,赵玄极却先一步知道了他的心思,摇头道:

“百余年前,我赵氏先祖率军征伐草原,之所以能七战七捷,一举扫平突厥王庭,靠得不是别的,正是军队的无双战力,高手强者的纵横无匹

“世人只记得那个大雪之夜,先祖亲率三万精骑,突袭突厥王庭成功。于是,这么多年来,所有人都在大肆赞扬这个出奇制胜的精妙之笔。

“却不知,若无之前大军正面战场的连战连捷,气势如虹,打乱了突厥军队的部署,扯碎了对方的防线,让对方顾此失彼,那三万精骑,又如何能长驱直入王庭”

这道理的确没错,赵宁暗叹一声,只能点点头。

他没有再说什么的意思。

其实他也知道,此时此刻,以大齐官将看待草原军队的目光,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让自己的策略得到施行。

之所以三番两次努力,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

赵氏一族,眼下虽然是大齐皇朝内,对天元部的狼子野心,认识最充分的存在,但在赵宁这个重生者看来,大家的认知还远远不够,而且偏差离谱。

最根本的问题是,是众人都发自内心的觉得,齐军战力远非草原军队可比。

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皇朝没有内乱,草原军队就不可能战胜中原军队,而且基本都是被打得找不着北。

本朝更是如此。开国之初那一战,奠定了百余年的和平局面,也建立了大齐对北胡根深蒂固的优越感。

原因当然不只是中原皇朝自我膨胀那么简单。

草原民族虽然悍不畏死,但草原军队历来有多个明显弱点。

其一,军纪涣散。草原大军,说到底是各个大小部落的联军,平时大家各自生活,没有统一训练不说,本质上都是牧民,是百姓,不是什么职业军人。

对黎民百姓而言,个人生存、生活永远是最根本追求。

历来草原对中原的战争,绝大部分都是劫掠性质。

今年草原年景不好,大家生活艰难,眼看不好过冬,部落要死很多人了,于是相约一起袭扰中原皇朝的边境,劫掠一番财物、人丁后离去。

这样的劫掠战争,规模有大有小。如果是王庭出面,那就是可汗带着大家一起抢劫。仗打完抢劫完,大家各回各家,靠着带回来的生活物资继续过日子。

因为是抢劫,所以草原军队能打顺风仗,每当战局顺利,就会爆发出极强的战力,一窝蜂的到处肆虐,蝗虫过境一样,势不可挡。

但也正因为是抢劫,一旦战事不顺,死伤过多,大家一看情况不妙,跑路就是最先冒出来的想法。不得带回财物,战死就毫无价值,谁愿意

草原王庭又不像中原朝廷那样,有儒家学说控制百姓思想,让百姓可以为了“忠君报国”“家国大义”等理念甘愿战死。

其二,善于骑射,却不善于阵战、攻坚。草原牧人从小生活在马背上,弓马娴熟不用多说,但也正因如此,缺乏步卒、不通晓步军战法的他们,没法攻坚。

其三,装备差。草原军队的武器,都是牧民自备,王庭可不会给他们发兵甲,统一武装他们,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必要。

富足的大部落,兵器好些,寻常中小部落,兵器就差些,且上下相差悬殊。连铁箭镞都没有,只能用狼牙箭的战士多不胜数。

射术再好,箭射得没大齐将士远,杀伤力不如大齐军队,屁用不顶。

草原战士的甲胄更是少得可怜,基本只属于大部落,而且多为皮甲,铁甲寥寥无几。没办法,草原贫瘠,没有中原那么多矿产。

如若不然,草原军队劫掠边地时,也不会连铁锅、锄头都抢。

这样的军队,碰到中原皇朝的精锐军队,譬如说雁门军,怎么正面交锋、打阵战只要雁门军步军摆好阵型,强弓劲弩几轮齐射,他们就得在冲锋路上死大半。

其四,草原地广人稀,修行者不如中原皇朝多。

凡此种种,造就了历史上,中原皇朝的精锐大军,但凡跟草原军队正面交战,后者就必然战败的结果。

实话说,这样的草原军队,能打赢中原军队,那才真是有鬼了。

这就是赵玄极口中的,军队战力强弱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大依据。文網

南北战争史之所以延续千年,不是中原军队能不能打赢的问题,而是皇朝北方边境线太长,对草原军队的袭扰防不胜防。

所以衡量中原皇朝军队强大与否的标准,是能不能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横驰骋,在保证漫长补给线的前提下,找到并抓住草原的军队主力,一举歼灭,不让他们跑掉。

凤鸣山的地形,虽然对先到那里设防的天元军有利,但在赵玄极、赵北望等人看来,天元、契丹两军哪怕是占着地利,也不会打阵地战。

他们没有步卒,不知步军战法,想抗衡雁门军进攻,并不容易。再者,凤鸣山并非崇山峻岭,地势没那么险要,不存在天堑雄关这种说法。

故而,赵玄极等人还希望天元、契丹两军阻截雁门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凤鸣山。这样一来,正好给了雁门军将他们一举击溃的机会。

要是让他们从凤鸣山跑了,遁入茫茫草原,并放弃进攻达旦王庭,跟雁门军绕圈子,那雁门军想要追赶他们,可就难上加难。

中原大地,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城池就在那里,占领城池就控制一片区域,但在草原,人家几乎没城池。

王庭说要迁徙,牧民们把毡帐一打包,放在马背上就走了。

战事一旦拖延,雁门军的后勤压力就会骤增达旦部虽然答应给军粮,但部落牛羊也是有数的,不可能养十几万雁门军太久。

要是最终雁门军没能抓到天元大军主力,耗费大量钱粮后无功而返,那草原问题就没解决,皇帝下达的收拾天元王庭的军令也没完成。

这岂不是要被门第文官们趁势反击

赵氏跟将门期待已久的战争,最终要是这么个结果,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赵玄极等人凤鸣山之战的目标,是歼灭天元、契丹两军有生力量,获得实实在在的人头斩获,真真正正打击到天元、契丹两部。

赵宁理解赵玄极等人的想法。

但关键在于,天元大军并不是他们认为的那种草原军队。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一八七 强弱与灵犀上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