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四五九 三年三战(12)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张大人,下官有句话,憋在心里很久了,不知当讲不当讲。”随行官员踌躇着开口。

“但说无妨。”张仁杰现在很恼火,没什么耐心。

“依下官看,朝廷设立节度使,就是一招昏棋。给节度使地方军政大权,命他们建立藩镇,让他们在藩镇内,拥有家主般的权力,本身就是在给他们划山头。

“现在王师厚不肯为国而战,眼中只有自己的地盘,就是这个原因”随行官员愤愤道。

张仁杰瞥了他一眼:“照你的意思,朝廷应该如何”

“不设立节度使,还是像往常那样,让王师驻守各地,至少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为家国而战,现在也不会这般尾大不掉”

张仁杰嗤地一笑,已是懒得回应这句话。

如果靠“家国大义”这四个字,能够驱使防御使的流民军队,为国死战,宋治吃饱了撑的,才会设立节度使。

国战爆发的时候,大齐国内贫富分化严重,地主阶层跟平民阶层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水火不容,很多平民百姓都不愿为家国大义献身了。

尤其是流民组成的防御使新军。

如果不设立节度使,给他们划地盘,上到节度使下到流民新军,都不会殊死作战,国战打到现在,早就全面溃败。

流民被地主富人、权贵官吏逼得连家都没了,生活不下去,哪里还会维护这个皇朝

倘若大齐的军队,都是府兵,那自然是不用分封节度使的。

府兵家境殷实,殷实到连甲胄刀兵都可以自备,可见他们生活富足,是有朝廷保障的,所以他们愿意为国而战,为了保护这种美好的生活而战。

可随着土地兼并不可收拾,贫富分化严重,府兵制已经崩溃。

换言之,在国战前的大齐太平盛世里,礼已崩乐已坏。

“大人,朝廷为何一定要王师厚反击北胡中原有那么多节度使,让他们反攻不好王师厚桀骜不驯,在天下节度使里,都属罕见。

“我们要让他进攻淄州,只怕不会那么容易,陛下交代的差事,怕是难以办成。”亲信官员见张仁杰不说话,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第二个疑问。

张仁杰叹息一声:“王师厚之所以这么桀骜,跟我们要他在齐鲁发起反攻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齐鲁如果能反攻,就能联合郓州的兵马,让博尔术腹背受敌,进而一举击溃他,这是其他地方的节度使,所不能达成的目标。

“王师厚知道自己很重要,所以才敢对朝廷百般胁迫。”

亲信官员想了想:“为什么不支援郓州让郓州反攻唐国公的兵马,比王师厚的兵马精锐,唐国公心中有家国大义,也不会这般拿大”

张仁杰摇头:“怎么支援郓州我们的钱粮能通过海船运到青州,可去不了郓州。我们为何这么着急让王师厚反攻就是郓州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了

“北胡兵马渡河南下前,郓州是重要守备节点,城中的粮食足够支撑一个战区的,这才能撑到现在。可两三年过去了,郓州的粮食再多,也快吃完”

亲信怔了怔:“如此说来,郓州岂不是危在旦夕一旦郓州不保,博尔术失去了这个重要掣肘,十万大军腾出手来,去哪里都能势如破竹啊

“届时,我们好不容易有用的对峙平衡局面,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张仁杰没说话。

他能说什么

事实就是这样。

而他根本没什么办法。

他深深为郓州,为赵宁担心。

除此之外,他还想起狄柬之。

他俩是至交,性情相投,志向相合,都想给大齐造一个朗朗乾坤,也让自己成为一代良臣,名垂青史,时常互相勉励。

可如果郓州被攻破,狄柬之就会死。

而他,连说服王师厚进兵都做不到。

张仁杰痛苦的闭上了眼。

次日,王师厚离开青州城,到了西边青州与淄州的边界地带。

在牛山上的亭子里,他见到了一个北胡显贵。

木合华

“王大帅能如约而至,在下很是欣慰,能够一睹王大帅的风仪,在下倍感荣幸。”木合华拱手见礼,大齐官话说得很顺畅,几乎跟齐人无异。

负手而立的王师厚,一脸倨傲:“客套与寒暄就不必了,本将时间不多,直接说正事吧。”

“王将军快人快语,在下若是再不打开天窗说亮话,未免显得太过扭捏,王将军请坐。”木合华伸手作请。

两人要谈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木合华想要劝降王师厚

而王师厚既然来了,就说明这件事不是没得谈

问题是条件,也就是木合华能给出什么筹码。

“王将军麾下兵马十余万,都是精兵强将,我们都已领教过,个个堪称豪杰。公主说了,王将军若是愿意效忠王庭,我们不吝一个王爵”木合华含笑道。

听到“王爵”这两个字,王师厚神色一动。

在大齐,没有异姓王。以赵宁的无双战功,都只捞了个国公的爵位。

“王将军可能不知道,在我天元王庭,眼下也就不到双手之数的人,拥有王爵。其中最显赫的两位,王将军应该知道,就是左右贤王。”

木合华笑得很有诱惑力:“王将军若是到了我们这边,日后未尝没有角逐左右贤王之位的机会,届时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王师厚保持着冷静,问:“我能拥有多少兵马”

这是关键。

他很务实。

乱世之中,别的都是虚的,只有麾下兵马才是实的。自己有多少兵马,就有多高的地位,别人轻易夺不走。

木合华笑道:“没有上限。”

王师厚愣了愣:“没有上限”

木合华道:“公主说了,在我们攻下郓州的时候,王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日后我们就再补充给你同样的兵马。”

王师厚不可置信:“这不可能”

以他现在的财力,若是不太考虑战力,单纯扩充羽翼,招兵买马四五万毫无问题,这岂不是说,攻下郓州后,他麾下能有三十万兵马

“有什么不可能”

木合华很淡然,“大汗有吞吐天下,开疆十万里之志,自当招贤纳士,与天下英雄豪杰共图大计,区区三十万兵马算什么

“王将军应该知道,草原人丁有限,兵马一共就那么多,而且草原不能没人放羊,所以日后王庭坐拥九州,开疆拓土,需要的齐人将士,岂止百万

“王将军要是真有本事,统领数十万兵马,位比左右贤王,也不是奇事。王庭不同于齐朝,我们要的是建功立业,可不是内部争斗,所以兵马越多越好”

王师厚心动的厉害。

他盯着木合华问:“我如何相信你”

木合华掏出一份印信:“这是公主亲笔书信,还有休屠王印信,如假包换。王将军应该知道,齐鲁对我们有多重要,骗你,实在是没必要。”

王师厚接过印信,看了看,禁不住喜上眉梢。

书信里说,王师厚投靠天元王庭后,青州会成为他的封地,父死子继

这是王师厚求之不得的。

木合华将对方的神色纳在眼里,心中既得意又鄙夷。

国战进入僵持阶段,在速灭大齐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萧燕跟左右贤王包括蒙哥合计后,决定不惜重利诱降大齐官将,尤其是各地节度使。

对这个计策,木合华身为谋士,打心底赞成。

目前来说,北胡在国战中还处于上风占了大齐半壁江山,这时候招降纳叛,很容易成功。

既然河北的绿营军无法扩大,何妨在河南兴建绿营军

只要这些大齐官将、节度使愿意投靠,他们麾下兵马的战力,可比河北绿营军强多了,绝对能够助天元王庭,掀起下一波大胜攻势

“本将回去寻思寻思,七日之后,再到此地答复先生。”王师厚站了起来。

木合华笑容可掬:“那在下七日后,就在此地恭候王将军了。希望到那时候,在下能尊称王将军一声大王。”

回青州的路上,亲信不无忧虑道:“大帅要投天元王庭,只怕军中那些世家子弟不同意,要是事到临头闹出什么乱子,只怕会耽误大帅的大计”

王师厚喜形于色的面容,立即变得低沉。

他能确保大军听令,随他改换门庭,因为军中将校大多是他的死忠,但世家子弟本就跟他不是太和睦,虽然听他的军令,但要让对方叛国,他们绝对不会答应。

皇朝内部群雄逐鹿时,世家子弟变更阵营很寻常,但面对异族入侵,世家子弟基本不会卖身投靠胡人,这是世人皆知的事。

“放心,我自有办法。”王师厚冷哼一声。

回到青州,他立即见了张仁杰。

王师厚向张仁杰提出,请求朝廷再给他一千百万金、三百万石粮食,以及众多甲胄符兵,只要这些东西运到青州,他一定会立即攻打淄州。

张仁杰气得差些当场拂袖而去。

最终,他还是同意上书朝廷,请宋治定夺。

三日后,修行者带回了宋治的旨意:三百万金、八十万石粮食,甲胄符兵的数量,同样消减六成,并责令王师厚立即整军,半月后开赴淄州。

王师厚听到张仁杰的转述,心里拿定了主意。

他想得很清楚,如果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他钱粮,他得了这么多好处,就选择不叛;但现在,朝廷将他上报的数字消减了六七成,他接受不了。

他决定投靠天元王庭,做天元王庭的休屠王

“本将身为大齐臣子,效忠陛下义不容辞,作为平卢节度使,为国征战是分内事,向朝廷请求这些钱粮,也是为了三军士气着想,想要确保征战得胜。

“罢了,本将也不是不体谅朝廷的难处,为君分忧是臣子的天职,本将跟北胡拼了这条性命就是。”

王师厚喟叹连连,而后话锋一转,看向张仁杰:“只不过,本将也有本将的难处,军中有很多世家将领,向来不服从本将的调派,常常阴奉阳违,妨碍战事。

“之前是迫于大局,本将一直没有提出来,但这次出战跟以往不同,本将必须确保所有人一条心,这才有可能攻下坚城。

“所以,还请张大人将平卢军中的世家子弟,都调到别的地方去。天下那么多藩镇,世家子弟出任节度使的也有,让他们这些人一起作战岂不是更好”

听了王师厚出战的条件,张仁杰气得嘴角直哆嗦。

在他看来,对方只是趁此机会排除异己,以确保平卢军成为他的一言堂

其实,这种世家、寒门的争斗,节度使稳固自己权力的努力,在各个藩镇一直没有停止过,属于普遍现象。

朝廷把世家子弟散入寒门节度使的藩镇军,在世家节度使的藩镇军里布置更多寒门将领,本就有防止节度使独断专行的用意。

张仁杰想反对,但王师厚先前已经让了步,接受三四成钱粮物资,就愿意出兵,他也不能不做些让步。

回到驿馆,他向皇帝上书。

又是三日后,修行者带来皇帝的旨意:同意抽调平卢军中的世家子弟,到别的藩镇军中去任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四五九 三年三战12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