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章一二六零 大势大局

书名:第一氏族 作者:我是蓬蒿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06

赵宁来到河东的时间,是韩树等人打下赵渡镇的次日。

他先去蒲津渡、函谷关的正面战场看了看,跟范子清、耿安国详细了解了一下战局,又实地巡视了好一阵防线,跟前线将士作了交流。

这回魏氏是倾尽举国之力发动战争,纠集大军六十万,摆出来的是一副拼了国运决不后退,誓要跟赵晋分个高下生死的架势。

“魏氏自己也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此番四国大战是他们最后的机会,若是错过了这茬,秦国跟我大晋朝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他们再无跟我们扳手腕的机会。”

函谷关上,一日大战方歇,日暮降临之际耿安国跟着赵宁巡查城防,“是以这些时日以来,秦军攻势凶猛而急迫,有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

“其每战充当先锋的陷阵营,个个都是御气境以上的精锐修行者,不要命似地往城头冲,今日被打残打废了,明日又会补充足够人手,根本不计较伤亡,给了我们莫大压力。

“战斗虽然开始没多久,我们的将士伤亡却不小。

“为了应付他们的修行者力量,末将也不得不调集关城中的精锐。但咱们人数少,这就使得御气境以上的修行者不得不轮番上阵,有时候一个人一天得轮几回,疲惫不堪。

“不过殿下放心,将士们斗志坚定、士气高昂,只要函谷关还有一个革新战士在,我们就不会让他们攻下关隘。

“想要进入中原,除非秦军从末将的尸体上踏过去”

说到最后,耿安国的草莽血性浮现在那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上。

“你们打得很顽强,没有让我失望。”赵宁微微颔首,表达了自己的肯定之意,“蒲津渡的情形跟你们这差不多,同样的战斗艰难一样的战斗顽强。

“范子清跟我说了,他必然不可能先败,把函谷关的侧翼露出来。”

耿安国笑着道:“范将军是英雄人物,有他在侧面末将安心得很。还请殿下转告范将军,末将也绝不会先败,让秦军有从我们这里北渡黄河攻击他侧背的机会”

范子清虽然是西南战场的主帅,但他跟耿安国分工明确,两人现在是各自坐镇一块战场。在兵力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与其说相互配合不如说是相互声援只能声援。

赵宁停下脚步,手扶沾满血迹的残破女墙望向关外的秦军大营,冷静地思考着这场战争的未来。

战斗打到现在,函谷关与蒲津渡都可以说是危机重重,幸好大晋早先紧急下达了修行者动员令,调集了一批批平日并不属于战斗序列的修行者赶往前线,这才能勉强维持战局。

赵逊的特别行动团之所以有那么多修行者,正是源于这个背景。

但大晋不可能把所有修行者都投入战场,后方的生产建设离不开他们,再者,大晋如今是以一敌三,三面战场都需要修行者力量,人手仍是捉襟见肘。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以大晋皇朝八年的革新底蕴,高阶修行者数量是有限,御气境元神境却着实不少,单单拼这个晋朝其实应付得来。

然而大晋皇朝的敌人并不只是天元帝国、秦国、吴国。

赵晋需要一支数量不少的修行者力量,时刻准备投入另一个战场。

秦国世家众多,地方大族不少,修行者力量不弱,若是魏氏能够像赵氏一样,调动国内足够多的修行者力量上战场,那仅凭大晋在蒲津渡、函谷关的修行者,其实根本挡不住他们。

两地理应已经被攻破。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能继续坚持。

可秦国的修行者,魏氏能调集的数量其实很有限。在军中修行者之外,他们可以发动的修行者很少。哪怕这一战决定了秦国的生死存亡,秦国大部分修行者其实还是散在民间。

秦国世家、地方大族、州县土豪家里,多的是没有上战场的修行者,就更不必说江湖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大晋皇朝已经没有江湖这一说。原因很简单,大晋早就没了民间帮派。

造成这个秦国现象的道理很纯粹,世家也好大族也罢,都是把家看得比国还重的,国可以亡,但家不能灭。

他们可以接受改朝换代,但不能接受自己家破人亡,朝廷的旗帜变了就变了,只要自己能生存下来就不算什么,做谁家的臣子不是做,向谁下跪不是下跪文網

所以他们不可能把家族力量都送给魏氏去折腾。

说到底,权贵的思想跟百姓不一样。

当年齐朝跟天元国战时,河北的大族、地主可是大群大群投了敌,组建了绿营军跟随天元大军打自己的同胞的,而在山泽乡野中奋战的义军,绝大部分都是普通民众。

一言以蔽之,人民爱这个国家,但权贵并不爱。

权贵只爱他们自己。

可惜的是,秦国的权贵身居高位、锦衣玉食,掌握着国家权柄与无数利益,而民众一穷二白、吃糠咽菜。

当决定国家存亡的战争爆发,民众响应号召踊跃参战时,权贵们却愈发把自家的财富、力量看得紧了,绝不肯轻易损失,甚至想方设法发战争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军中缺粮、将士少衣,而权贵家中粮食满仓、绸缎铺地。

秦国有十分力,朝廷却只能调动起小半。

大晋跟秦国不同。

大晋早没了权贵阶层,有的只是广大民众,所以每每在战争到来之际,大晋都能真正做到汇聚举国之力。故而每一战虽然看起来兵力不足、地盘不大、资源有限,却往往能克敌制胜。

大晋有十分力,朝廷就能调动起十分力,甚至不止。

归根结底,国家强不强,国力盛不盛,不是看这个国家存在多少资源财富、修行力量,是不是市井繁华、物产丰富,而是看真正的力量掌握在谁手里,国家能调动起来的有多少。

从函谷关离开,赵宁再度来到晋州。

这回他见的人是赵逊。

赵逊先跟赵宁介绍的不是特别行动团的成果,而是一品楼与国人联合会在秦国内部搜集到的各种情报,以及汇总大量情报后得出了一份秦国国情分析报告。

战争,打的从来都不只是军力,而是国情国力。

这份非常全面的报告,赵宁读了很久,通过它完整地了解了秦国眼下的情况这样的报告一品楼每年都会做,不只是针对秦国,吴国与天元帝国也有。

那是大晋制定对敌策略的重要基础。

要是没有这样的报告,对敌国情况与实力没有准确认知,赵晋凭什么敢在西南、东南两面都只派少量兵力驻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真正的较量发生在平时,绝不仅仅是在战时。

赵宁跟赵逊就这份报告聊了不少,不过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秦国这个看起来正在不断发展变强的新兴国家,实际上不说千疮百孔至少也到处都是破绽,此战赵晋大有可为。

末了赵宁想起情报中提及的一件“逸闻趣事”,笑着跟赵逊调侃起魏无羡来:

“这家伙现在很憋屈啊,明明知道长安城的问题出在哪里,却只能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衮衮诸公缄口不言,他就什么都做不了。”

这件逸闻趣事,说的是关中在接受吴国援助开始工业化后,因为大量百姓涌进城里讨生活,导致长安城地价房价飙升,城中因此兴建了许多高楼大厦,随着配套设施的建设,市井也跟着繁华了起来。

魏氏满心以为这是秦国发展强盛、时代进步的表现,会给秦国创造许多财富,随着战争来临正打算收钱呢,却发现一个子都没有不说,官府还得倒赔银子。

“朝廷的钱庄把钱都借出去了,百姓负了债,搞建设的宗门势力也说自己亏损,好嘛,大家都没钱,可长安城切切实实发展了,那钱到哪里去了被狗吃了”

赵逊复述了魏无羡在朝堂上咆哮,刚开始还一本正经,说到最后实在是忍俊不禁,哈哈笑出了声,“他也就能指桑骂魁说权贵是狗。

“真当权贵为了利益可以闷声做狗时,他也是无可奈何。”

赵宁笑着笑着摇头叹息起来,“魏蛤蟆也曾是一方豪杰,有过风光鼎盛之时,现在面对沆瀣一气的世家大族、满朝权贵,却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我都替他委屈。”

赵逊摊摊手:“那又怎么样,这不都是他自找的

“谁让秦国立国的时候,魏氏选择的是以世家大族为国本既然代表了权贵的利益,那被权贵反噬的时候就没有气急败坏的理由。

“凡事都是因果得讲道理,不然就是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徒惹人笑。”

说这些话的时候,赵逊眼中充满对魏氏的不屑讥讽与幸灾乐祸。

想到魏无羡纠结痛苦之时只能无能狂怒的模样,赵宁也觉得有趣,这家伙当初为了一家私利,不惜分裂皇朝建立秦国,现在正是该为此付出代价的时候。

其实面临相似困境的不只是魏氏一家,吴国杨氏何尝不是如此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的帝室都有这些困扰,久了其实也就习惯了,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在大家都不济事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堪,愤怒有限,但如今大晋皇朝就在眼前,自己明明有纸面优势却无法战胜晋朝,差距就太过赤裸,不能视而不见,愤怒与屈辱难免沉重百倍。

赵宁摸了摸下巴:“不管怎么说,临了魏蛤蟆终究还是做了一件对的事。”

赵逊正色颔首:“他能有这样的选择,说明他还算个大丈夫,也称得上是一位智者。”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第一氏族更新,章一二六零 大势大局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