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305章 支线再度提及,京师道的灾民!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陈九宴沉默片刻,脸色由白转红,定下心神,才渐渐驱散了心头的寒意。】

【终于,她从那场如梦似幻的迷离之境中抽离,心中却难以平复。】

【那幻境,实在太过于真实震撼,如同亲历一般,将她拉回了往昔的记忆。】

【曾几何时,她随父亲踏入泽湖最深处,那里隐藏着一座古老宫殿,是世人皆知的禁地—龙宫。】

【泽湖中心,竟然是一片死寂,了无生机。】

【那日,她见到了泽湖之主,一头庞然大物冒出水面,蛟蛇之身,浑身布满鳞片,如同人间神物,而不是所谓的妖魔。】

【而刚刚,那幻境中的蛟蛇,竟与记忆中那骇人的身影,分毫不差,令她一时之间,心神失守。】

【陈九宴那双眸子依旧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紧紧锁定在面前的少年,仿佛要将他看个透彻。】

【只有涉足过泽湖见过那“蛟龙”,不然不可能勾勒而出?】

【但转念一想,以你的年纪和经历来说,远在汴京,绝无可能。】

【更令人震惊的是!】

【你乎还未及冠,元神上的修为已经到了极高的层次,还在她之上。】

【若非如此,你又怎能逃脱她的幻术,而将其拉入“泽湖”之中。】

【陈九宴望着谢观,既有惊叹,又有疑惑,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敬畏之情,悄然滋生。】

【刚刚心中因输棋而生的恼怒,此刻已消散大半。】

【能拥有如此元神修为,此人绝非普通人。】

【方才十局棋战,看来是你故意隐藏实力,趁其不备才赢下的。】

【算不得本事!】

【你绝对是棋艺深湛,钻研多年。】

【败于你手,不足为奇!】

【你是谢府中人,莫非与那位谢鸿有所渊源?】

【毕竟,先生曾言,汴京之中需留意者,仅三个半人耳。】

【还在书院的二先生和三先生,其三则是清凉寺里的“谢鸿”。】

【那两位先生自不必多言,可是汴京如此多的人物!】

【为何不是李家的神武双镇国,司马家“善养浩然气”的司马春风,诸葛家男生女相、贵不可言的“诸葛子青”。】

【以及赵家刀中魁首“赵甲第”……九大姓这一代英才济济,不然也不会压的他们大齐陈姓,毫无皇家威仪。】

【不是九大姓之中如今名声鼎沸的的几人,而独独是十多年前心灰意冷的谢鸿。】

【先生仅以一句诗评之:“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其顶,结发受长生。”】

【此句之意,她始终未解,但谢鸿能与书院两位先生相提并论,她倒是记在了心中。】

【至于先生所言的剩余半个人,便是今朝礼部尚书、人称“礼部病虎”的唐子昂,唐老爷子。】

【苏云见陈九宴似乎并无大碍,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他深知这位康乐郡主的身份,若是真因输棋而出事,他确实难以向爷爷交代。】

【苏云笑道:“观公子,多有打扰,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谢轩在一旁,眼神复杂地看着你,想起刚刚那十局对弈。】

【他清了清嗓子,语气中多了几分重视:“九弟,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陈九宴则是一副愿赌服输的模样,“输棋就是输棋,我会帮你办一件事。但是,事先说好,这件事不能违背道义。”】

【“难度太大,我办不到的话,那也就作废了。”】

【“你要是觉得欺负我一个女儿家,赌约作废,也是没问题的。”】

【说完,她走下床炕,两手一摊,摆出一副“不打算吃亏”的架势。】

【苏云看着陈九宴这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他记得,这位郡主以前老是和爷爷打赌,输了之后也是这般。】

【面对此事,你决定……】

1.让陈九宴帮忙给董绍的义子一笔银子。(提示:可能有利于后续的发展。)

2.让陈九宴帮忙给董绍安排后事。(提示:可能有利于后续的发展。)

3.让陈九宴帮忙给董绍的义子一笔银子,再帮忙给董绍安排后事。(提示:可能有利于后续发展,还有可能有意外收获。)

4.亲自参与。(0/3)

俞客看着上面的四个选项,微微一愣。

这次还是触发的这个“董绍”的支线。

前面已经触发过两次,一次是“华安大夫”,第二次是“谢猴儿”。

怎么今日在这位女子身上又触发了类似选项。

每一次跳出选项,就是“谢观”人生的岔路口,要谨慎选择。

这位在“谢观”的十三年的模拟之中,只出现了几次的开蒙先生。

莫非后面事关重大。

俞客也没有纠结,直接选择。

3.让陈九宴帮忙给董绍的义子一笔银子,再帮忙给董绍安排后事。(提示:可能有利于后续发展,还有可能有意外收获。)

【你略作沉思,随后说道:“倒还真有一事,需劳烦宴公子相助。”】

【你缓缓道出董绍醉死家中之事,“这位董先生,曾是我的启蒙先生,遇到这等不幸之事,自然想多尽力相助。”】

【“只是我在谢府人微言轻,指使不了人,就劳烦宴公子了。”】

【陈九宴听后,长舒一口气,她原本还担心这位谢家庶子会提出什么棘手的要求,要是自己不肯答应,又拉她入“泽湖”,她可不想再来一次。】

【陈九宴爽快地答应道:“此事简单,明日我便命人帮你办妥。”】

【你让梧桐拿来五十两银子。】

【陈九宴摆手道:“就这点事,不用你出银子了。”】

【你正欲再言拒绝,苏云却已笑道:“观公子,此事你便不必操心了,草堂诗会也会安排下去。”】

【“云公子,多谢了。”】

【你闻言,只好点头应允。】

【三人准备离去,你送至小院门口,此时已是下午,外面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

【苏云紧了紧身上那名贵的狐裘,不禁感叹道:“但愿群芳宴举办之时,能有个好天气。”】

【“观公子,待到群芳宴时,我再来寻你。”】

【苏云言罢,便顶着漫天风雪,带着众人离去。】

【梧桐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禁问道:“少爷,这几人是?”】

【你微微一笑,答道:“是我们的金主大老爷。”】

【你转身回到屋内,只见桌上放着苏云留下的一百两银子,说是作为诗会新年的贺礼。】

【梧桐见状,一阵欣喜。】

【回想起今日在集市上的花费,心中还颇为心疼,毕竟银子花一两便少一两。】

【想不到这正瞌睡时,便有人送来了枕头。】

【“少爷,如今咱们每月应该还能省下来不少。”】

【“日后少爷若参加科举,无论是拜入学堂还是与同窗应酬,都免不了要花销。”】

【梧桐掰着出手指,一一说道:“少爷,日后高中了还要摆酒席、给报喜之人赏钱、还要买宅子,请下人……”】

【你闻言,又笑了笑道:“买宅子怕是难了,如今的汴京,可是寸土寸金,就连朝中的一品大员,也多是租房而居。”】

【梧桐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如今汴京哪怕只是一进的宅子,价格也已是高得离谱,寻常人几辈子也买不起。】

【她关上屋门,外面的天色已阴沉下来,于是她点亮了室内的烛火。】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昏黄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间屋子。】

【“少爷,今日集市里真是人山人海,站都站不下。”梧桐边缝织着衣服,做一做针线活,她一边回忆道。】

【“我和露芽早上就出发了,还特意叫来了府中的马夫。我们本以为去得早,人不会太多,结果一到集市,发现到处都是人。”】

【“尤其是吃穿的柴米油盐,更是一抢而空。幸好我们早在谢家的铺子里预定好了,不然今天还真不一定能买到呢。”】

【此时,你已坐在火炕上,手中拿着一本书。】

【自从你突破元神二境“定神”之后,便能在夜中视物,如白昼一般。】

【你静静地翻阅着书籍,这些书是最近你让谢原搬来的,受陆华的影响,其中多是道家经典。】

【尤其是关于三真一门。】

【三真教源于北方,在战国之时就已经兴起。】

【以终南山为三真祖庭,尊陆沉为祖师,乃是天下间最鼎盛的教派。】

【在大燕朝之时为国教,将天下的道脉囊括,尊三真为正统,门中掌教为天师。】

【陆沉和陆羽之后,终南七子之后,其中杨素为下一代天师,后改名陆姓。】

【陆沉一生无儿无女,但是天师一脉皆以陆为本家。】

【无论血脉,德才兼备者居之。】

【在历史的三千年之中,陆沉留下来的光华实在太过于耀眼,影响了后世上千年。】

【再经过数代天师不有余力的推动下,三真一教早就已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宗门。】

【下到贩夫走卒,上到皇亲国戚,王孙贵族皆有其信众。】

【早已经超越江湖门派,成了真正不次于儒家的庞然大物。】

【儒家和道家,如今似乎有了争锋之势。】

【当然,儒家有夫子在,压的天下不敢抬头,只是夫子东海寻仙二百年未归。】

【天下间又开始蠢蠢欲动,大齐崛起,北方的长生天背后就有魔教的身影。】

【南方佛国也是在两百年内壮大。】

【你回过神来,虽未抬头,却仍分心倾听着梧桐的话语:“莫非是因为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忙于筹备年货。”】

【梧桐面露忧色,道:“我听刘管事说,是因为江南道的灾民。似乎是朝中某些大员决定,将他们引入了京师道。”】

【“因此,一时间汴京的粮食少缺,百姓们开始纷纷存粮,尤其是前几个月,粮价更是节节攀升。”】

【你微微皱眉,陷入沉思。大齐历经千年,天灾人祸自是屡见不鲜。】

【尤其是近两百年来,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小灾,而每三年更会有一次大灾。】

【可是,将灾民引入京师道,却是前所未有。】

【要知道!】

【大齐的京都汴京,便坐落于京师道之中。】

【江南道的灾民数量有三四十万之众,如此聚集在京师道,无疑是巨大的隐患!】

【朝中大员对此岂能视而不见,尤其是还有那位智谋深远的四先生坐镇朝堂。】

【这究竟是何缘由?】

【梧桐继续道:“我听刘管事说,我们谢家早已得知消息,原本府中的存粮足以支撑四五年之需,如今又在汴京郊外,与赵家、诸葛家联手开设了多个粮仓。”】

【“赵家更是京师道首屈一指的粮商,他们从三湖道经水路运往汴京的粮食,足以让汴京的百姓人人吃饱”】

【“水路?”】

【你想起黄河决堤之事,这恐怕会对运粮产生极大的阻碍,而九大姓对此不可能不知情。】

【反而,九大姓早已开始存粮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大家族之人,满心都是门户私利,哪会顾及天下人的死活。】

【恐怕再过不久,汴京的粮价就会飙升,而朝廷设立的平准机构,全力投入到救灾之中根本平衡不了粮价,如此一来,粮食的定价权便牢牢掌握在九大姓手中。】

【他们凭借这些不为下层百姓所知的信息,世代累积财富,有享不尽的荣华与富贵。】

【汴京作为大齐富商的汇聚之地,掌控汴京便意味着掌握了大齐粮食的定价权。】

【民以食为天,这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

【掌控粮食者,即掌控了天下的命脉。】

【梧桐眼中也有这担忧,她幼时因家境贫寒无法养活众多兄弟姐妹,她被卖入谢府。】

【多年过去,除了大哥结婚时托人捎来消息,她寄去仅有的积蓄后便再无音讯。】

【相比之下,梧桐还算幸运。而她邻家的父母,为求活命,竟将女儿送入西厢楼那样的烟花之地,或送至军中沦为营妓。】

【天下的命运与利益似乎与百姓无关,而最苦的总是下面的百姓。】

【如今的天下,早已失去了夫子在时的清明风气。】

【那时,夫子坐镇大齐,无论是皇帝还是九大姓氏,都畏惧他手中一条戒尺,不敢有丝毫逾越。】

【曾几何时,世间还有行走天下,剑斩不平事的二先生,喜爱游山玩水的大先生,坐镇书院讲课的三先生,以及偏爱在汴京巷子中下棋取乐的四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5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