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34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谢家的祖籍在荣阳,发迹之后也被称为荣阳谢氏。】

【府中规矩繁多,每一处都透着大家族的威严与庄重。】

【在这等门第之中,每位小姐公子院中皆设有膳房,一日三餐,乃至夜宵点心,十二个时辰,灶台从不歇火。】

【而你和母亲的小院,却连一个生火的灶台都没有。】

【你自从有了姓,家中的每个月节日或是生辰,都有一份斋点送来。】

【这些佳肴美馔送至你们母子手中时,往往已是零星残羹,或是隔夜之食。】

【在那偌大的谢府之中,你们母子俩每月仅得五两银子的月钱,这本就捉襟见肘,加之府中那些府中管事的层层克扣,待到你们手中时,往往只剩下了四五两的碎银。】

【你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母亲几乎把到手不多的银两花费在你身上。】

【母亲却日渐消瘦!】

【这一年,你刚满三岁,院中那些小姐公子们,早已在“家教”的陪伴下,开始了读书识字之旅,这便是的“早教”。】

【在大庆民间,孩童六岁便开始启蒙,先教数目与四方之名,随后从六岁至八岁,依次研读《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字文》、《百家姓》等经典,以期打下的学问根基。】

【你的母亲前去宗族问询你学业,得到只有一个冰冷的回答,“未到时候!”】

【这一年,你年方四岁,已初长成,身高可与院中那些公子小姐比肩,母亲将你照料很好。】

【然而,尽管身为谢家的子嗣,你的衣着打扮和衣料的质地,却连大院中那些得宠的丫鬟都不如。】

【母亲也只有一套能上台面的衣服,被锁在衣柜深处,轻易不示人。】

【你常常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别家的院子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

【“哥哥们每天都有新衣裳,他们有木马、风筝、虎皮帽,还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玩具。”】

【四岁的你身高长得快,衣服尺寸换得勤,母亲把去年的秋衣改改,再给你穿。】

【她的手艺很巧,总是能把缝缝补补的痕迹巧妙地隐藏起来。】

【可是,因为衣料的质地不同,总还是能被看出来,被别的院中的孩子取笑。】

【你生气的把衣服丢在地下,母亲见此却没有责骂于你,而是默默将其洗干净。】

【你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也夹杂着一丝落寞,微微低头。】

【“他们都不喜欢和我玩。”】

【母亲听后,温柔的教导你,“君子不会因口体之奉不若人而忧也,是以君子被褐怀玉。”】

【君子不会因为自己的吃穿用度不如别人而感到忧愁。真正的君子,即使穿着粗鄙的衣服,也怀揣着美玉般的才华和品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你年纪还小,虽不是完全明白母亲话的意思,却也点头。】

【母亲将简陋的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绿油油的菜田生机勃勃,瓜棚错落有致,尽管院子不大,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更是在院中搭建了一个灶台。】

【又过两年,你已六岁,谢府中与你同辈的孩子们已开始读书习字,练武强身。】

【而你,却依然被留在小院之中,母亲也鲜少带你外出。】

【因为每当你们母子外出,总会遭人奚落与嘲讽。】

【“谢家的耻辱,卑贱之子。”】

【“勾引家主的狐狸精,不懂礼数的妇人。”】

【这些背后的窃窃私语,只要母亲拉着你走过,就会如影随形地在背后响起。】

【谢府的奴才和管事们自然没有如此大胆,但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主母的授意与默许。】

【母亲性格温顺,极少与人争执,多是拉着你绕开。】

【同年春天,母亲前往谢家宗族为你询问学业之事,你已六岁,到了该读书启蒙的年龄。】

【在大齐,以儒家思想治国,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朝廷选拔官员,亦是以科举选士,考核儒家经典。】

【更有童生试设立,只要年满七周岁便可报考,除了精通儒学外,还需通晓骑射,习练剑法。】

【宗族内,家中的主母面见母亲后发话,“奸生子,先观其德行,不然以坏家门礼仪。”】

【谢家本就书香门第,不过你的父亲,定远侯以军功振家。】

【谢家的主母,以你的出身,否决你的学业。】

【母亲据理力争,却被驱赶出宗堂。】

【母亲回到院中,见你懂事早早等在门口,心中不由一软。】

【多年来受尽委屈,她鲜少落泪,但此刻抱着你,轻轻啜泣,心疼自己的孩子未能受到公正对待。】

【这一年,母亲的身体状况愈发堪忧,身形日渐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同年的冬天,下了大雪,母亲的病情更是急转直下,变得十分严重,卧床不起。】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你们房里唯一的丫鬟也选择了离开。】

【几乎熬药做饭,皆是你一人所为,夜夜陪伴不敢睡觉。】

【母亲看着你站在还比你还高的灶台前做饭,还只有六岁的孩童,不由泪流不止,打湿了枕头。】

【好的是,第二年开春,你很开心,母亲的病出奇的好了。】

【母亲却对你说,“若是不给观儿求一个功名,她就算是是死也无法瞑目。”】

【你却“一本正经”道:“娘亲,不许说晦气话。”】

【你的学业还是没有着落,母亲决定先教你识字。】

【谢府又重新给指派了一名丫鬟,名为梧桐,她比你年长两岁,初入府门。】

【梧桐虽是丫鬟身份,身份低微,但母亲却从未对她有过责备,反而将她视如己出,悉心教养,教你们二人识字。】

【梧桐称你为少爷,但你却将她视为姐姐一般。】

【今年你已经七岁,开始懂事,也逐渐意识到“私生子”的身份让你在府中备受冷落,不受贵人喜爱。】

【更甚者,父亲对你心生厌恶。】

【你仅在谢老太君寿辰时,远远地见过父亲一次。】

【他英武雄壮,气宇轩昂,肩膀宽阔,仿佛能扛起你们整个小院。】

【然而,他却从未正眼看过你和母亲,只是在众人的簇拥中,笑着抱着比你小一岁的弟弟谢玉。】

【你的同辈兄弟姐妹都已开始上学,谢家也设有学院,供族中子嗣求学。】

【学堂吵闹,其中的谢家子弟多是旷课迟到,逃学。】

【用心者,只有寥寥几人。】

【而你,每次故意路过学堂门口停留,常常听的入神。】

【若是有府中管事发现便立刻将你驱赶,不让你稍等片刻。】

【又过了一年,你听闻了比你小一岁的谢家主母的小儿子谢玉,竟然在七岁就破格考取了童试生。】

【谢玉自幼聪明,四岁读书,五岁作诗,六岁便能作文,被誉为神童。】

【为此,家中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汴京的显赫人物,九大姓人物带着家眷,公子小姐,都纷纷前来。】

【好不热闹!】

【这时,家中似乎才记起你的存在,邀请了你和母亲参加。】

【母亲难得穿上了锁在柜中的衣服,带着你一同出席了宴会。】

【宴会上高朋满座,人们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你也见到了谢家和其他家族的各院的小姐和公子。】

【个个艳丽不凡,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你穿着朴素,处于他们之间。】

【你想起母亲的话,“君子被褐怀玉,天行健,以自强不息。”】

【心中略无慕艳意。】

【你们母子在席间最偏的一处。】

【这次,你的父亲仍在边关,未能归来。】

【宴会逐渐达到高潮,各家纷纷为“谢玉”送上祝贺,连谢家的各脉也不例外。】

【一时间,祝贺之声此起彼伏,宴会中心的孩童戴着朱红宝玉,唇白齿红,眼中闪烁着神气十足的光芒。】

【有人高声祝贺道:“玉哥儿,长大了必定子承父业,为谢家再挣一个万户侯!”】

【谢家主母听后,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

【你听到这话,也拉着母亲的手,坚定地说:“观儿,以后也要挣一个万户侯。”】

【“不为谢家,只为娘亲!”】

【母亲笑着摸着你头。】

【宴会的氛围越发热烈,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坐在首位的谢老太君也是满面春风,慈祥地看着在场的谢家子嗣,眼中满是欣慰。】

【谢家越发兴隆!】

【觥筹交错,酒酣耳熟,宾客谈笑风生。】

【母亲此时站起身来,径直走到场中。】

【吸引了诸多目光好奇不解,只见一个柔弱妇人缓缓跪下。】

【场中喧闹,到是没有听清楚前面说了什么,只听见后面之话。】

【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

【“我一介卑贱女子,生如蒿草,命比纸薄,自是死不足惜,可是我儿谢观体内流淌着荣阳谢家的血脉,定远侯的骨血。”】

【“如今已经八岁,却还是待守在家,我多次委于学堂,或是请教于私塾,宗族未有体会。”】

【“谢家以礼仪立家,二叔也是当世大儒,如今养子不教,私德有亏,不和礼法,如何能继爵!”】

【宴会之中慢慢变得无声。】

【随着人群中想起八年前那桩“旧案”,整个宴会现场的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谢家私生子?”有人低声议论道,“难道就是当年那对在谢玉百日宴上求名的母子?”】

【世家风流事,在外的子嗣,或是在外养新妇,屡见不鲜。】

【可是,少有闹到明面上,尤其是大齐九姓大族。】

【儒家提倡治国修身平天下,认为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然而,如果连家事都无法妥善处理,又如何能够服众,如何能够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呢?】

【谢家主母听后更是脸色阴沉,定远侯在边关,作为定远侯的正妻,她主管着谢家的后院,对于这样的家丑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她目光凌厉地看向母亲。】

【也会误及她的名声!】

【儒家之道,最重教化之功,养儿不教父之过,此理昭然若揭。】

【若此事处置稍有差池,大齐定远侯明日便要成为汴京城中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柄!】

【宴会之上,宾客们或举杯轻酌,或低声交谈,然目光却都不自觉地投向了这边,等待着这场风波的平息。】

【谢家主母提面来管事的主事,还有宗族的族老。】

【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谢观,今年秋便可读书,一应开销谢家大房出账。”】

【事情轻而易举解决,宴会又复了热闹。】

【母亲磕头谢罪,谢家主母脸上出现笑意,似乎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只是,当时负责的管事三人,当场被杖毙在你们母子面前。】

【杖毙家奴,以正家风,在大齐本就是稀松平常事,无人在意。】

【母亲拉着你告退,回到家中。】

【自此以后,每个月的月钱落在手中只有一两左右,你们小院外也是经常有守卫出没,让你们生活更加压抑不安。】

【那年的秋天,你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去学堂读书,因为母亲又病重了。】

【小院里的气氛异常沉重,不知为何,今年的小院比往常几年都要寒冷许多。】

【谢府中的官医给母亲开了药,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母亲的病情日益加重,身体越发消瘦。】

【秋末时分,母亲已经卧病在床,无法起身。】

【你和丫鬟梧桐捧着汤药,走到母亲床前,小心翼翼地喂她喝下。】

【这一日母亲似乎有了精神,容光焕发,和你聊了许久,说:“可惜,我还没看见过观儿长大的模样,必定是俊俏不凡。”】

【“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家的女儿。”】

【“好好读书,不为娘亲,为你自己!”】

【你看着母亲枯瘦的面容,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悲伤。】

【“观儿,你还记得娘亲常给你说的一句话吗?”】

【你慢慢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母亲笑了笑,拉着梧桐的手道:“梧桐,观儿年纪还小,之后就拜托你了。”】

【梧桐不知所措。】

【母亲温柔着道:“观儿,出去吧,把门带上,娘亲好好睡一觉。”】

【你走出房门,天边落下小雨,你低头看着院中大水缸水面。】

【倒影这你的面容,圆圆圈圈,你却已经看不清。】

【第二日,母亲离世。】

【你哭瞎了双眼。】

【你今年九岁,母亲离世,你虽有父亲,却如同孤身,踽踽独行于世间。】

【提示:已觉醒命格天赋,《少有宿慧》,《胸有静气》,《笔中有神》】

【是否现在领取?】

大鼎上的文字缓缓定格。

俞客有些沉默,没有任何犹豫。

【领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5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