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90章 书剑飘零,群芳宴!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你看着外面一夜之间,如同换了人间。】

【屋外的梧桐树,做了梨花开。】

【院内的石桌堆积上了厚厚的雪,大水缸也是上面凝固了一层晶莹剔透厚厚的白冰。】

【原本鸟雀叽叽喳喳也没有,只有白茫茫一片。】

【梧桐搓了搓手,外面的寒气扑面而来,呼进去的冷气,把鼻子冻的通红。】

【你感觉没那么深了,并不觉得寒冷,习武这一个半月以来,身体强健不少。】

【“快些进去吧,少爷,外面冷。”】

【你点了点头,走回屋内,开始生火。】

【梧桐虽不想你搭手这些琐事,可是你一在坚持,她也无法。】

【灶火下面是塞进去干燥的木柴还有黑炭,你两手一撮,手指间就有一缕火苗冒出,这是踏入元神修炼第二境界“定神”,具备的神异。】

【你心中运起《阴符经》中七术的“五龙盛运符”,这是增加元神之力的符纹,你已经可以在心海之中勾勒而出。】

【当你画出此符之后,瞬间手指间的火苗大增,心肺之火烧上柴火。】

【不一会儿,灶火熊熊,屋内暖意融融,连带着暖炉上的茶水也开始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泡。】

【你满意地点点头,坐上热炕,拿起桌边的书籍继续研读。】

【最近读书都是谢原那本借来的书籍,主要是也不用花钱,待谢原再来之时,就原封不动还回就是。】

【你有过目而不忘之能,早早就把儒家的典籍读完,开始通读涉猎百家之说。】

【这一段时间内,梧桐每日加上的一盘瘦肉,明显开始不够,你食量巨增,一日要吃下四五斤肉。】

【四百两白银,除去赠予董绍的五十两之外。家中冬日衣物的添置、家具的更换,虽也花费不少,但最大的开销却落在了你的吃食上,陆陆续续,竟已花去了七八十两。】

【梧桐上午要去大院帮忙,早早做好了饭留在锅中。】

【梧桐和你母亲学的针线活,手也巧,各院的夫人都是喜欢,其中帮忙也是有着酬劳。】

【你独自一人在屋内,伴着书卷读书,直至正午时分,才缓缓起身,将灶上蒸锅中的扣肉取出。】

【一手用筷子夹着肉,一手在纸上挥洒自如,笔下生风。】

【倒是没有注意形象,对照着二先生和写谢鸿的书帖,这段时间你在书法一道地位进步神速。】

【你有“笔中有神”的天赋,短短时间内谢鸿的字体你已经完全掌握,几乎能写到别无二致,只是少了些神韵。】

【二先生的字也有七八分的形神。】

【但是对于你来说,却还是不够。】

【二先生的草书从天上落下的字,高远飘逸,如同仙人挥毫。】

【谢鸿的楷书,“字字珠玑”,每一个字用到了笔,势,的巅峰,在无巧用。】

【二先生的草书,谢鸿的正楷。】

【你慢慢走出自己的风格,落笔之间既有二先生的灵动之气,又有谢鸿的稳健章法。】

【字卧如潭中老蛟,动若飞剑寒芒,行如铁马过冰河。】

【练字之后便是观想心中的斩鬼剑,你找到了一个事半功倍之法,把心中所悟的“斩鬼剑”画出来,每一次绘画而出,那么你的对这剑意的理解又多了一分。】

【你提笔慢慢绘画,一副豹头环眼虬髯瓮,身穿威风凛凛的大红官服,腰间别着一把七星宝剑的神将跃然纸上。】

【乃是一副“神将擒鬼图”。】

【你没有点睛,都有一股凶煞之气扑面而来。】

【你将“斩鬼剑”的意境融入画中,一股如同月色清辉般的剑意开始在“神将擒鬼图”中弥漫开来。】

【似乎只要点睛之笔一落,那神将就仿佛要从纸面呼啸而出,斩鬼抓邪。】

【然而,你却只是轻轻一吹纸张,一切神异便烟消云散,回归于平静。】

【你观想“斩妖剑”之后便没有去触动心海之中的“斩妖剑。”】

【陆华的告诫犹在耳边,谢府之中如今还盘踞着一条蛟龙。】

【正当你准备走出屋外,去院中练武,天寒地冻也当修炼不缀。】

【两道细碎沉重的脚步声从远门处传来,踏在积雪之上,发出“吱吱”的声响。】

【你心中一动,仅凭脚步声,便已猜出了其中一人的身份。】

【推开门扉!】

【你迎了出去,只见张源来与何孝正并肩走在院中,两人手中提着有糕点盒,文房四宝。】

【还有一块切好的鹿肉,用红纸包好,上面写着一个“福”字。】

【张源来一脸笑意,神色如常,显然是常客,而何孝则显得有些拘谨,自那次为你读书之后,他便再未踏入这小院半步。】

【你脸上一笑,将二人迎入屋内,他们将礼物放在门口,二人皆身着厚袄,头戴裘帽,抵御着这突如其来的严寒。】

【在屋门外的台阶上,他们抖落着脚上的雪泥,这才施施然走进里屋。】

【屋内炉火正旺,暖意融融,与外面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精神一振。】

【“这汴京的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一日之间,鹅毛大雪便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张源来熟络地寒暄着,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观公子,这半月来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今日好不容易才得空登门拜访。”】

【你微笑着点头回应:“本就准备过几日就让梧桐去给张先生拜个早年。”】

【你的目光转向何孝,笑容真挚道:“何先生,也是好久不见了,别来无恙?”】

【何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但随即恢复了常态,连忙拱手道:“观公子,几日不见,您的气色倒是越发好了。”】

【张源来也点头附和,目光在你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眼前的少年,头上束着简单的发簪,黑发如瀑,披散在肩头,面如冠玉。】

【与往日儒雅清静的气质相比,现在面容白里透红,多了几分朝气勃勃,少了几分文弱。】

【若不是一身衣物打扮颇为“磕碜”,真如同九大姓养出的公子哥。】

【二人落座于炕上!】

【张源来自然而然地拿起水壶,烧水泡茶,还不忘为何孝也准备了一杯。】

【他一边也留意着何孝的神色。平日里那个长袖善舞、谈笑风生的何兄,此时却显得有些局促。】

【张源来自然知道心知肚明这其中的缘由。】

【想当时,谢观眼不能见物,他与何孝二人轮流为其读书,本是一段难得的善缘。】

【然而,何孝此人,向来精明,喜欢计算得失,觉得谢府这位庶子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又不得主母宠爱,不值得他花费太多心思去结交。】

【因此,在谢观眼睛复明之后,他便渐渐疏远了这段关系,只当是个陌路。】

【想不到的是!】

【一个多月前在月华轩的那次苏云举办的草堂诗会赏诗词,其中压轴出场的便是这位观少爷的残词,这段时间流传甚广。】

【尤其是那句“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更是激起了无数不得志才子的心绪,他们争相朗诵。】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更是让人心生向往,不少人想要补足后文,以续其意。】

【谢观之名倒是在西厢楼有了些名声。】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对其称赞有加,也有嘲讽之人,尤其是和草堂诗会不对付的几家诗会,宣扬道:】

【“一句两句如同“残汁剩羹”,这种不过是窑窟里面烧出来的残次品,登不了大雅之堂。”】

【但就在这些争议声中,随着一位混迹于西凤楼的凤评家金子叹夸赞道:“谢观抄录的字迹来看,竟有几分二先生的风骨。”】

【一时间谢观之名又被提及。】

【他们开始好奇,这位谢府谢观究竟是何许人也,甚至名字都是从未耳闻。】

【最后多方打听,谢观不过是谢家的一个庶子,一个还未及冠的少年人,引得不少人心中生出轻视之意。】

【更有甚者,添油加醋地散布着关于谢观的谣言,说他不过是个在院中读书,从未进过学堂,被谢府视为“无德无品”,被送往李家学堂,不在宗族读书的庶子。】

【于是,原本“抬举”谢观的众人“一哄而散”。】

【却没有想到的是!】

【又是半个月后,谢观的那句,“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不知怎么几经周折到了书院,进了二先生耳中。】

【二先生更是在此句之后写下了。】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到如今书剑飘零。”】

【此事传回西厢楼!】

【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二先生补词之事,传遍汴京朝野上下。】

【据说朝中苏相,听过此话之词之后,一声长叹,也是问及谢观的名字,当晚夜里召来那位礼部尚书唐子昂对弈到了天亮。】

【谢观之名,到如今在西厢楼广为人知。】

【何孝亲历此事,二先生补下,“到如今书剑飘零”的残词,苏相提及其名,足以让其声名鹊起。】

【何孝今日来拜访,算是一种交好之意。】

【张源来便把这几日草堂诗会的风波,说给你听,眼中有钦佩之色。】

【他在汴京多少年,奔走多年,到头来还是一个碌碌无为,默默无闻之人,不及少年院中读书,随手写下的诗句。】

【你作为一个局中人,一直深居简出在小院中埋头读书,对谢府之外的事不甚了解。】

【前几日苏云亲自登门,还未来得及说上几句,便匆匆离去。】

【梧桐一个丫鬟自然不知道这些事。】

【你听后到二先生补全诗词之事,倒是心中惊讶。】

【你与这位书院二先生似乎真是缘分不浅,你在湖中得了他的传承,又得了他的字帖。】

【虽从没见过二先生,已经受了其恩惠。】

【张源来笑这调侃道:“现在这西厢楼不少姑娘都对观公子翘首以盼。”】

【你摇了摇头,没有接这个话头,你倒是察觉这位张先生似乎和平日有了几分不同,之前可不是会主动提及西厢楼的女子。】

【何孝见你似乎没有记挂在心,毕竟如今算是“亡羊补牢”,“烧冷灶。”】

【“观少爷可能不知,张兄最近在月华轩认识了一位歌姬,两人一见钟情,如今情投意合。”】

【张源来闻言,老脸一红,连忙摆手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何兄别乱说。”】

【你打趣道:“张先生,看来还是很有行情的。”】

【张源来忙道:“观公子,你就不要调侃我了,才刚刚认识罢了。”】

【何孝在一旁笑道:“张兄,马上就要娶一房娇妻美妾了,真是羡煞旁人。不过这事可能还得请动赵夫人才行。”】

【何孝也是真心羡慕,毕竟他也见过那位歌姬,生得品貌端正,一副知书达理的好模样,在月华轩都是能算入第二等的头牌。】

【何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种女子为何看中张源来,既没有官身,也没有钱财之人。】

【事实却摆在面前!】

【你点了点头,这些在月华轩的女子都是和月华轩签了卖身契的,除开需要银子外赎身外,还需要有大府做保,若是没有谢府出马,月华轩是不会放人的。】

【月华轩的女子赎身也不是稀奇之事,不少九大姓的府中夫人就是西厢楼的花魁头牌,自然也不会受人耻笑。】

【还是足以称道的风流事。】

【似乎是在怕被何孝在提及此事,张源来没坐多久,便匆匆离去。】

【张源走之前说道,今年西厢楼的群芳宴盛况,不仅是书院先生和大齐朝野大臣,后宫妃子公主,甚至是大隋,南方佛国等,都有使团来汴京共赴群芳宴。】

【“观公子,这次群芳宴远超之前,可不容错过。”】

【你看着张源来轻轻点头,何孝准备开口说些什么,最后也没有开口,只得一叹,默默离去。】

【你在远门外,目送着张源来二人踩着雪地,在一片白茫茫中渐行渐远。】

【你双手拢在袖中,低声自语道:】

【“群芳宴吗?”】

【“都是为此而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