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85章 一条蛟龙进谢府,二先生的字帖!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谢人凤脸色阴沉,问道:“老爷找他何事?”】

【青衣小厮恭敬地答道:“老爷和友人在楼中需要一个执笔书童,听李家六小姐说观公子擅长书法,便派我们来请。”】

【“书法?”】

【谢人凤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下人不敢擅自做主带你前来。】

【然而,父亲回府后既不见自己的儿子,也不见女儿,母亲也是不见,偏偏要见一个外人,这让他心中不服。】

【想到从小到大,父亲一直对他冷漠以待,两个哥哥对父亲又敬又怕,谢人凤更是拼命读书修行,只希望能得到父亲的一缕目光,或是一句夸奖。】

【可是,越是修行,越是读书。】

【谢人凤袖中的五指攥成拳,捏的指尖发白。】

【大齐最年轻的点燃神火的元神修士、连中三元、两榜第一、北出大漠宰辅一国千里拒封侯、西出大隋有白鹤公主相送、十六岁文章冠十三洲府,二先生忘年交的挚友……】

【一重重名声,父亲的身影在他心中就越是高大,他拼命追赶,直至遥不可及。】

【甘芝轻声提醒道:“少爷……”】

【他们总不能在门口拦住老爷请来的“客人”。】

【谢人凤眼神冷漠地看了你一眼,最终还是让开了门口的道路。】

【擦肩而过。】

【谢人凤目不斜视。】

【你耳边响起一道声音,“谢观,你和梧桐的命我要了。”】

【你听到梧桐二字身形微微一顿,脸色却一直平静,便随着小厮走入等春楼正门。】

【谢人凤盯着谢观进去的背影,如同恶狼。】

【甘芝自幼侍奉谢人凤左右,昔日谢观拒梧桐入二院之事,少爷性情绝不会善罢甘休。】

【如今见你进入等春楼,她深知谢人凤心中早已气极,对你厌恶不已。】

【她低声劝道:“少爷,我们还继续在此等候吗?这里风大,要不等晚些时候再来,别伤了身子。”】

【谢人凤收敛起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平静。】

【“儿子求见父亲,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衣裳,闭目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着。】

【你步入等春楼,但见此处更像一方雅致庭院,小厮愈发低头,恭敬至极。】

【“观少爷,您请自行入内,小的在此守候便好。”言罢,小厮止步于一扇竹屋前。】

【竹屋门口,种一株桃花。】

【一头健硕黑驴正酣睡其下,鼾声如同捶鼓。】

【此时,已有下人通报在内。】

【你轻声致谢,轻推竹门,步入其中。】

【屋内空间不大,只布置一张书桌置于中央,两把简陋座椅分列两旁。】

【书桌后端坐一人,乃是谢鸿,正凝神审阅桌上几行字迹,眉头微蹙。】

【两把座椅之上,坐着两人。一男一女。】

【女子你已然相识,正是戴着白纱斗笠的陆华,此时她手持书籍,哈欠连天,见你进来,如同不认识一般,没有半点反应。】

【另一把座椅之上,则坐着一位黑袍之人,身材高大,头戴兜帽,面容尽掩,看不出男女。】

【黑袍人见你踏入,微微仰首,兜帽之下,只有一双金黄眼瞳显露,闪烁着摄人心魄之芒。】

【两道视线交汇,你顿觉天旋地转,周遭景象迅速模糊,仿佛走入晨雾之中,难以看清楚眼前一切。】

【你再次抬头看去。】

【朦胧之中,一对金黄的“灯笼”在白雾中燃起,伴随着刺鼻的血腥味与鳞甲摩擦的窸窣声,令人心生厌恶,胃酸翻腾。】

【霎时间!】

【一头盘踞如七八层楼高的“蛟蛇”破雾而出,其头生双瘤,腹藏三指白嫩小爪,气势滔天。】

【“蛟蛇!”】

【你却未及细看,那大蛇已猛然撞来,你心海翻腾,元神震颤,几乎失魂落魄。】

【“这……”你心神难以自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脑海深处一抹微光乍现,随后愈发耀眼,化作一柄长剑,劈开重重迷雾。】

【蛟蛇吐着信子,一双竖瞳紧盯那剑光,似有畏惧。】

【你胸中渐生清静之感,神魂亦随之恢复清明。】

【你连忙运转起《阴符经》中的“养志法灵龟符”与“五龙盛运符”,一符以静心,一符强精气神,勉强助你稳住元神。】

【“你若寻死,莫要牵连于我。”】

【“这里是汴京,不是你的地盘。”】

【一道略显慵懒的女声自白纱斗笠下悠悠传来。】

【瞬间,那令人心悸的幻象消散无踪,你重回竹屋之内,周遭一切如初。】

【尽管头脑一阵昏沉,你却仍咬牙挺立,未曾失态半分,方才恢复。】

【头戴兜帽的男子,那双金黄竖瞳逐渐恢复为黑瞳圆眼,他深深地看了你一眼,随后低下头,整张脸再次隐于兜帽的阴影之中。】

【你心中惊骇,面上却不动声色。】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莫非是元神修为已臻化境的修士?】

【方才那幻境蜃景中的“大蛇”,又究竟是何物?】

【你镇定地向谢鸿行礼道:“谢观见过茗山叔父。”】

【谢鸿缓缓抬起头,眉宇间神情黯淡,仿佛藏着重重忧虑。】

【“谢观,你很不错。”】

【这句话若是由谢人凤听到,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么多年来,父亲谢鸿几乎从不轻易夸赞他人。】

【然而,谢鸿话锋一转,又摇了摇头,叹道:“只是可惜,你不该出生在谢家。”】

【一旁的陆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说道:“明明是谢先生你自己不该出生在谢家,怎么又怪起人家来了呢?”】

【谢鸿竟也点了点头,赞同道:“是啊,我谢鸿不该出生在谢家。”】

【你心中暗自惊讶,这位名为陆华的女子,似乎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深不可测。她在这位谢家二爷面前,不仅毫无惧色,反而显得从容不迫,还敢说出如此之话,谢鸿竟然也没有生气。】

【你心中不禁好奇,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出自大隋三真教,又为何会来到大齐的汴京?】

【陆华再次开口道:“谢先生,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反正我是无所谓,就当来汴京看看风景罢了。”】

【黑袍男子听后,抬头看着谢鸿。】

【谢鸿摇了摇头道:“此心不改。”】

【黑袍男子这才缓缓低下头去,再不说话。】

【你不经意间瞥见了黑袍男子兜帽下刚刚抬头,露出的一小半脸庞,上面布满了细碎的银色鳞片。】

【你并未露出震惊之色,反而生出了一个念头——妖魔种?】

【你曾听谢原提及过,妖魔种除了由精怪演变而来,吞人吃心增加道行,随之它们会慢慢呈现出人形。】

【而当它们修炼到大妖的境界时,就已经几乎与普通人无异了。】

【这时,谢鸿将目光转向你,说道:“当日你在鸿景院中谈论的仁人志士的体悟,说得很好。”】

【“今日我叫你来,是听说你书法出众,想请你帮我书墨。”】

【谢鸿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静静地等待着。】

【你微微躬身,走向书桌,目光瞬间被那张纸上的字迹所吸引,眼神不由得一震。】

【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书写者的深厚功底,你心中断定,这应该是谢鸿亲笔所写。】

【你早就听闻谢鸿以书法和文章闻名于世,与二先生更是挚友,他的书法尤其出色,工于楷书,同时也擅长隶、行、草书。】

【如今,他的字体被称为“楷鸿体”,深受世人追捧。】

【书院的三先生盛赞其说:“世人尽学终南贴,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汴京谢家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终南山贴,乃是二先生游历终南山祭拜燕王陆沉所写,后被抄拓传遍天下。】

【世人喜书法者,无不在家中“奉为圭臬”。】

【你仔细端详着纸上的字迹,只见其笔画清晰,结构严谨,上面写的话倒是熟悉。】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知之,而遏之。”】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寥寥几行字,却尽显谢鸿书法风格的清丽刚劲。】

【董绍董先生给予你的字帖,据说乃是他临摹二先生的字拓下。】

【二先生的字多是形散神备,在于神不在于形。】

【当年大先生也赞曰:“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何人得一分,便是当世大家,已不似人间之字!”】

【两人风格迥异,并不相同。】

【在大齐,书坛亦有定论,谈及书法,若偏爱楷书,则谢鸿之名,必为绕不开的“不周山”,要是其书法的技艺学之深后,领悟其精髓,方能再拜二先生的之门径。】

【你一时凝视其字,内心不禁对谢鸿的书法造诣生出敬仰。】

【盛名无虚士。】

【谢鸿已经缓缓出声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你拿起毛笔,点燃墨汁,有谢鸿的字在前,你更是写的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谢鸿走到书桌旁,看向你所写,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眸之中,竟然露出些许神采,嘴角也是露出几分笑意。】

【“写的好!”】

【“天下学他者,都是先学楷书立基,才敢学他的字。”】

【“可是哪里知道,他自小从没有临摹过一份字帖,全是随性而写。”】

【“你也是如此,从没有学过其他之字,初生牛犊不怕虎,方才有了他的真意。”】

【他平静的语气的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陆华也是走近一看,笑道:“果然是,笔若八面出锋、风檣阵马,就像寡妇失了身。”】

【此话乃是书院大先生对二先生字的“别开生面”的评价。】

【书院四位先生,性格大不相同。】

【书院大先生,性情豁达不羁,偏爱游历四方,以笔墨记录天下奇景,其游记名动天下,更写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书院二先生,一生如同游侠,行走四方,四海为家,快意恩仇。】

【书院三先生,为人严谨,出身北方显赫贵族,乃是全才,性情不苟言笑,其游历天下诸国之时,曾挂六国担任相印。】

【书院四先生,即今日之苏相,棋艺天下无双,昔日不过陋巷之中一介书生,脸上常挂和煦笑意。】

【你停墨悬笔,沉思片刻,此句乃《圣语》之精髓,其后更有深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谢鸿不由发出一声叹气,却没有念出后面的句子。】

【谢鸿轻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你再次提笔,将这几句话落于纸上,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此等言论,非儒家经典所载,而是道家之言。。】

【陆华听后,倒是轻轻一笑。】

【谢鸿继续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你又是落笔一气呵成,这两年你除却儒家四书五经之外,也是其他书籍也有涉猎,此句出自佛家六祖惠能的《坛经》,是一句佛家之经书,乃是讲本心自足,心生万物之理。】

【谢鸿的声音继续传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你提笔疾书,这是兵家之精髓,道出了善于用兵者必先立于不败之地,洞察先机,不放过任何一丝胜机。】

【谢鸿转过身来,淡淡道:“也就这几句话了。”】

【你缓缓放下笔。】

【谢鸿看了一眼,又抬起头看了你一眼道:“下去吧,有劳了。”】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学他的书法,我这里有一本字帖,是他当年亲手所写,就当作这次的酬劳吧。”】

【谢鸿从书桌后拿出一个黄木厚重木盒,有些缅怀的打开,里面是一个系着红绳的书卷。】

【你恭敬地接过谢鸿手中的字帖,深深一礼道:“多谢茗山叔父。”】

【你眼中有着火热之色,握着字帖,便告辞退出竹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6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