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35章 梧桐选择,少年一夜长大!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葬礼办得极为简陋且匆匆,母亲并没有任何亲人,谢府也没有来人,只有你跪坐灵堂。】

【母亲的名字,终究未能镌刻进谢家宗庙内,葬在汴京郊外的牤山。】

【然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小院外,那些曾如影随形的侍卫已然不见踪影。】

【父母去世,膝下嫡子,需要守孝三年。】

【大齐以儒,孝治天下,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是民间百姓,都需要恪守。】

【守孝期间,不得身着艳丽服饰,亦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宴会,需时刻保持悲痛之色,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不过守孝期,却没有整三年,礼法规定,只需要二十五个月即可。】

【待葬礼结束,已经是第二年春暖花开,你年纪还小,守孝只需在小院之中供有灵牌。】

【母亲离世的三个月,你没有任何外出,一直守在院中。】

【今年梧桐她已十一岁,有女初长成,原本焦黑皮肤的小姑娘,竟然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美丽动人。】

【在谢家府邸中,即便是那些精挑细选的婢女,也少有能与梧桐相媲美的姿容。】

【回想起母亲尚未离世的那个秋天,院中的吴管家不知为何,迟迟未将秋衣发放下来。】

【那时天气已颇为寒冷,早晨起来,院中都已挂上了晶莹的寒霜。】

【各家院中的婢女都已换上了暖和的秋衣,唯独梧桐,在院中行走时仍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衫。】

【院中不少婢女嗤笑于她,“梧桐姐姐,看来是冰雪天做的人儿,耐得住寒。”】

【梧桐脸红耳赤。】

【母亲离世之后,吴管家即刻送来了月钱与秋衣,那曾被层层剥削的月钱,竟还每个月额外添了二两银子。】

【不过,与谢家那些庶出的子嗣,每月的零花钱动辄四五百两,更不用说像谢玉这样的嫡系子弟了,一应所求,尽皆满足。】

【谢府上下闻你母亲离世后,你悲痛欲绝更是哭至双目失明,此事惊动了谢老太君。】

【老太君乃五姓七望之一的大族出身,素以孝道为重,念你年仅九岁,丧母之痛。】

【元宵佳节,让丫鬟给你送去了斋饭。】

【谢府大院与二院的主母,皆遣人送来了新衣,以表慰藉。】

【此事在丫鬟仆人之间广为流传,众人议论纷纷,未多言你与母亲之事,皆赞叹老太君与主母之仁慈善良。】

【谢家也请来了官医,每个月来看你的眼睛。】

【此事倒是惹得院中的小姐公子,大为好奇,呼朋引伴带着几个仆人,准备要来到你住的小院,被各家的大夫人拦住。】

【同年夏季,天气燥热。】

【院中的梧桐上都有响着,讨人嫌“嗞,嗞”蝉鸣。】

【因为你眼睛失明,也只有待在房间,窗户都是封住的,见不得光。】

【屋内更是闷热无比!】

【今日,官医带着药箱,已经走入小院内,开始为你诊治。】

【梧桐早早地守在院中的屋檐下,院中的梧桐上的绿叶都被天热晒得焉的卷了叶。】

【她神色焦急,敷药已有一个月之久,今日便是揭晓结果之时。】

【若是眼睛瞎了,又怎么读书,怎么生活自理?由不得刚刚十一岁的梧桐心急,可怜自家少爷,至亲离世,又遭此重创。】

【这几个月来,你将自己关在房中,拒见任何人。】

【梧桐只能在窗外,偷偷地看着你暗自垂泪。】

【她七岁便被卖入谢府,谢观一家待她如亲人,她心中满是感激,见此不禁落泪不止。】

【梧桐生怕官医宣布你再也无法重见光明。】

【若是如此,她不知你能否承受得住这沉重的打击,但念及你自幼性格坚韧,从不轻言放弃,心中稍感宽慰。】

【梧桐不禁在心中叹息,为何这世间善良之人,总是历尽坎坷,磨难重重。】

【此时,院外有了动静!】

【小院中已有几人步入院中,梧桐抬头望去。】

【谢家二院三少爷,谢人凤的大丫鬟带着几人,走进了院子。】

【梧桐感到奇怪!】

【这谢家本家,眼下仅余大房与二房两脉,成家立业的大院亦就两座。】

【谢家大府自然是定远侯谢灵这一脉,二房就是谢灵的胞弟,那位当世大儒,谢鸿。】

【谢鸿,谢家的二老爷,早年登科便是一榜进士,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兼善骑读经书,世人称“全才”。】

【进仕途也是一路高升,元帝初镇江左,辟为祭酒,寻补振威将军、义兴太守。】

【昔日谢家三兄弟,皆有雅望,能文能武,汴京城称“三谢”。】

【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变,或许是家族内部的争斗,亦或是朝中那难以言说的黑暗,谢鸿终是心生厌倦,毅然决然地弃官而去。】

【本是大儒之姿,却转而修于道门之中,却又常伴青灯古佛,居于清凉寺内,修身养性,与世无争,一年也没有几次归家。】

【谢老太君,最是宠爱这个最小的儿子,提及这位谢家三爷,谢老太君的眼中常是泪水,谢鸿还未出仕之前,常侍奉在母亲身边,最为孝顺。】

【谢鸿膝下五子,其中老三谢人凤,在谢家一众蛮横的公子小姐之中,算是颇有名声之辈,他性情温和,行事稳重,不似他人那般张扬跋扈,颇得老太君喜爱。】

【“观少爷,在屋内吗?”】

【梧桐收拾心情,不能失了礼数,笑着迎了上去。】

【“诗兰姐姐,你怎么来了?”】

【诗兰,是谢人凤的大丫鬟,今年已经年二八芳华,最为受宠。】

【她身材高挑,身穿宝蓝色水袖襦裙,皮肤白皙,面容姣好,鼻尖有一颗小痣,一双秀目中透露着精明又显得乖巧。】

【诗兰的一身穿着,别说比谢观这对主仆二人,就算是汴京的一些官员嫡女都要好上不少。】

【诗兰身后跟着几个丫鬟,皆以她为首。】

【梧桐带着些许的疑惑和紧张,诗兰姐姐这等丫鬟,是她所羡慕的,她不由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衣裙,却是着诸多院中婢女最差的。】

【诗兰看了看院中的简陋老旧,院中摆着数十盆花草长得颇好,显然打理之人极为认真,却没有瞧见一株名贵。】

【还有突兀立在院中灶台和水缸,还有一套一套没有打磨雕刻石桌石凳,她不由摇了摇头。】

【她虽然早就得知谢观不得宠,可是对于一位出身名门的公子,实在没想到如此窘迫。】

【自家少爷一应吃穿都是精益求精,每过三日都有食师会做一顿“食补”,其中就有十三州牧道的“妖魔肉藏”,可以壮筋骨,养脾脏。】

【四季替换的数十套衣物,都是由江南纺十数位个女工,用一年时间精心缝制。】

【诗兰回归神来,笑靥如花,语气中带着几分亲昵,“怎么,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妹妹吗?”】

【“听说观少爷今日要治眼睛,我家少爷特地准备了不少药材,都是今儿个让妹妹们精心采买的,有菊花、决明子、枸杞子、车前子、夏枯草,还有滋补身子的鹿茸和红花呢。”】

【梧桐闻言,心中的疑惑更甚。她与自家主仆二人,向来与二院的三少爷谢人凤没有交集,即便是主母在世时,也鲜有来往。】

【若真要算起什么渊源,也只有那次主母去世后,她前去二院领取当家赐下的新衣时,有幸见过这位“谢人凤”一面。】

【此刻,梧桐目光落在诗兰身后丫鬟递过来的药材上。】

【她仔细回味着诗兰的话,这些药材并非是以谢家赵夫人,也就是谢人凤生母的名义送来的,而是以谢人凤本人的意思。】

【“主母在世时便常教导少爷,无恩不取。这些实在太过贵重,还请诗兰姐姐代为收回吧。”梧桐语气坚定。】

【“妹妹这是说的哪里话。”诗兰笑容依旧,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认真,“咱们两家虽不常走动,但都是谢家的骨肉至亲,何须如此见外?”】

【“这片情义,梧桐不敢代为谢,也绝不敢收,等少爷待会诊治完毕再来亲自道谢。”】

【诗兰看着梧桐没有犹豫便立马拒绝,脸色越发满意。】

【诗兰笑道:“梧桐妹妹,其实少爷这次让我前来,是为妹妹的一桩喜事。”】

【梧桐一愣,更加疑惑。】

【“人凤少爷的想予观少爷做个好事,想把妹妹安置在府中做一个贴心的丫鬟。”】

【梧桐瞳孔睁大,一片茫然。】

【诗兰身后的丫鬟眼中都是羡慕的神色,要知道二院中的三少爷的吃穿用度和现在这破败的小院相比,实在天差地别。】

【这相当于中了大运,得了人凤少爷的喜爱,还特地来讨要,其中恩宠就让她们几位丫鬟“嫉妒不已”。】

【梧桐听后,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茫然,随即坚定地摇了摇头。】

【诗兰见状,拉起梧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妹妹,你可别犯糊涂啊。少凤少爷是个心地善良、多才又有趣的雅人,未来可以致士,也可以举才,跟着他,你绝不会受苦。”】

【“再看看观少爷,如今无依无靠,又得罪了谢家嫡母,今后的前途堪忧啊!现在又失明,怕是……”】

【话不说尽!】

【“妹妹你名梧桐,梧桐上歇息的都是凤凰,少爷也有人凤之名,本是一桩因缘际会之事,切莫推辞!”】

【诗兰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惋惜和担忧,似乎是在为梧桐的未来着想。】

【梧桐轻轻抽回了手,坚定道:“主母待我有恩,如今少爷更是受难,若是一走了知,梧桐绝不做不忠不义之人。”】

【诗兰听后一笑道:“傻妹妹,此时可由不得你,得问问你家少爷。”】

【此时!】

【屋后突然传来一阵声音,打破了院中的宁静。】

【“观少爷,老朽就告辞了。”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传来。】

【“多谢华大夫了,我送送你。”一个温和带着稚气的声音。】

【诗兰闻言,眉头一展,目光转向房门,只见房门缓缓打开,一位身材有些佝偻、背着药箱的老人走出。】

【许是透了口气,老者擦着脑门上的汉,前面的衣服已经湿透。】

【屋内窗户都是紧闭,没有意思光线,如今的天气,里面如同汗蒸一般。】

【这位老人正是谢家的官医华安,他家中世代为谢府坐堂,医术高超,名望很高,在谢府中颇受尊敬。】

【“华大夫!”诗兰见状,招呼道。】

【华安抬眼一看,脸上露出笑容:“原来是诗兰姑娘,越发出落的俊俏了。”】

【谢家二院三少爷的大丫鬟,华安还是给几分面子,俗世中“母凭子贵”,在这座大院中,这些丫鬟侍奉的主子,就是他们的“靠山”和“虎威”。】

【谢人凤,今天已经及冠,已经过了童生试,今年又要参加乡试了,他的生母赵夫人,也是就大族之一,前途无量。】

【华安已经迫不及待走到院中,拿起一瓢清水一饮而尽,脸上这才畅快。】

【梧桐脸色焦急的看向后出的一个少年。】

【诗兰的目光也是落在此人身上。】

【这位传闻之中谢家最不受宠的少爷,“谢观”。】

【少年慢慢走出,衣着朴素,身上也无任何配饰,看不全容貌,因为眼上蒙着一块黑布,脸上都是密密的汗珠。】

【出奇的是,诗兰注意到,少年脸色平常,似乎没有屋内扑面而来的闷热之气所恼,神色平静。】

【要知道,谢观见不得光,已经在里面住了好几个月,屋内黑暗闷热,他竟然没有丝毫浮躁之气,这份定力就值得人佩服。】

【诗兰行礼道:“观少爷!”】

【少年轻轻点头,然后对着梧桐道:“无妨!”】

【华安也是在水缸边道:“梧桐姑娘,放心吧,观少爷无碍,只需要百日不见光,之后便能正常识物。”】

【“以后也不用待在屋内了,可以戴着黑布,出来走动。”】

【梧桐脸上有着欣喜之色。】

【华安道:“老朽就告退了,还得去回袁夫人回命,禀告观少爷的情况。”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恭敬,显然对袁夫人格外敬畏。】

【少年笑道:“还请华大夫,替谢观给母亲大人道谢。”】

【袁夫人虽不是谢观的生母,可是确实定远侯的正妻,法礼上是真正的谢家嫡母,有管理一家之权。】

【华安看着谢观,脸色微微一动,然后笑道:“一定,一定。”】

【“观少爷和诗兰姑娘,老朽便告退了。”】

【华安走后,院中只有梧桐和诗兰一行人。】

【少年笑了笑道:“梧桐,沏茶!”】

【“大姑娘来了寒舍,屋内太热,就在这阴凉地歇一歇,避一避这正午的热气。”】

【梧桐看着自家少爷,这段时间一直未出房门。】

【今日,似乎有了些不同,举止从容。】

【明明刚满十岁,却有了一副当家做主的样子。】

【母亲去世,少年一夜长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5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