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52章 大国之战,另眼相看!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谢原亦是满心疑惑,细细审视着地图上的两个地名。】

【陇右道,地处剑南道之后,数年间叛乱频仍,实非宁静之地。】

【朱崖郡,乃大齐西陲,对大隋固守之要塞。】

【剑南道虽有三妖魔盘踞,然其中大半仍为黎民百姓,不似泽湖,已然妖魔横行。】

【百姓何故迁徙于陇右道?】

【发兵朱崖郡,其意又何在?】

【眼下之困,本是泽湖与剑南道之事,何故牵扯至此?】

【张源来低头沉思,脑海中似有灵光一闪,却又捉摸不透。】

【张玉芝良久方回过神来,脑海中浮现出一句古语:“大国之战,小国代之。”】

【大齐与大隋,方缔盟约,若此刻反目,则盟约名存实亡,两国必将陷入连绵战火,直至一方覆灭。】

【此情此景,何人愿见?】

【大隋方兴未艾,大齐九大姓亦不愿动摇国本。】

【何孝却不以为然,此法听着实在梦幻。】

【谢原开门见山道:“观弟,这作何解?”】

【你笑而言道:“当今天下,莫非只有大齐与大隋?”】

【谢原摇头,缓缓道来:“自燕、唐以降,天子失德,中原鹿肥,群雄并起,而大齐与大隋,乃其中之霸主。”】

【“尚有西越、吴国、赵国、宋国等小邦,强的有如南地的佛国,北边的鞑靼,亦不可小觑。”】

【你继续道:“大齐以儒家立国,而大隋近年来亦是有样学样,从朝堂官职至学堂,礼仪,乃至……”】

【言及此处,你顿了顿,张源来长舒一口气道:“大隋也尊夫子,以儒学为正统。”】

【伱微微点头,现在的这位隋帝不是简单之人。】

【大隋本为西方蛮夷,却自诩燕国正统,乃陆沉亲封之平西将军罗横后裔。】

【罗横,陆沉亭台二十六将之一,以忠勇名世。】

【传闻大隋开国先祖罗框,乃罗横第三十代孙,其母曾梦于水潭之中,见头如鸟、生双羊角、身形瘦小之男子,而后诞下罗框。】

【此男子不是别人,乃是神话中五帝之一的帝喾。】

【乃是认祖归宗,名正言顺之道。】

【大燕四百年后,天地异变,修行之道始由先贤开创。】

【求仙问道的神话之风盛行,诸国皆于历史或神话中探寻血脉,以求正统。】

【大齐亦然,自古得国之正,莫过于燕。故诸国之祖宗,皆溯源于燕。】

【大齐乃当年燕国三公之一陈植之后裔。其开国之主诞生之时,有“摇光之星贯月如虹”之异象,传为神话中天帝少昊幼子。】

【乃至当今小国之主,亦皆如此,开国之君皆需与神话及燕国相联系,以示正统。】

【夫子曾评此认祖归宗之风为:“其父而无后也,数典而忘祖。”】

【夫子对弟子言道,当年大齐开国之祖降生之际,“未见摇光,唯有一夜啼哭,甚为喧嚣。”】

【夫子亲为其接生,后更助其开创大齐基业。夫子之言,无人敢驳,故大齐皇室亦鲜少提及此事。】

【张源来似乎有所领悟道:“两国有了盟约,又有了夫子许可,大隋还是大齐都不会下场。”】

【你点了点头,接着道:“大国之战,不违背盟约,只有扶持小国开战。”】

【张源来不由恍然道:“代理国之战!”】

【最近百年时间,大齐曾力挺吴国,与之对阵大隋麾下的宋国,两国战火连天,硝烟弥漫。】

【然而,这些小国犹如那随风摇曳的墙头草,哪方占据上风,便立刻倒戈相向,换上对方的旗帜,以示效忠。】

【更有甚者,因战事频仍,换旗不及,以至于城池之上,竟出现了半边悬挂大齐旗帜,半边飘扬大隋旌幡的奇观,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而那些小国之军,交战之时,亦是多有敷衍,出工不出力,只盼战火早日熄灭,好保全自身。】

【却也是人之常情,趋利而避害,夹在大国之间迫不得已。】

【那么如今,大隋似乎找到了比这些小国更好的工具。】

【“妖魔种!”这三个字,如同寒冰刺骨,让人心生寒意。】

【妖魔种与人族,自古以来便如同水火不容,它们以人为食,残忍无情,自然成了大隋手中那把最锋利的刀。】

【以妖魔种为代理国。】

【张玉芝已经明白过来,大齐和大隋就根本不会下场,大齐出兵大隋,那么就是违背夫子和盟约。】    【那么为什么不拉拢剑南道妖魔了?反而不管。】

【你缓缓抬头。】

【张玉芝看见了一双透彻明亮的眼睛。】

【你的目光落在了院中那棵挺拔的梧桐树上,上面已经开始落下不少金黄。】

【你淡淡道:“因为妖魔,终归是妖魔。它们心中只有嗜血的欲望,没有理智与道义。若大隋不插手,必定内斗。”】

【“天无二日,山容不得二虎,这是天地的道理。”】

【张玉芝不禁问道:“那大齐袖手旁观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为何要发兵朱崖郡,还把百姓迁出陇右道。”】

【你微微一笑道:“将军抽车,以退为进。撤出剑南道百姓,表明了不插手的态度。出兵朱崖郡,那么如此大隋该如何?”】

【张玉芝脑海中如同浮光掠影一般,看着桌面上所绘的地图。】

【那么此时的抉择权,又到了大隋手中,他们会如何两难,大齐都能从容应对。】

【她心中涌出一种可能性,似乎少年刚刚的话剥开了云雾,就是这一连串事件的结果。】

【甚至如何应对,似乎也是最好的解答。】

【谢原倒是听的不甚明白,只是记下来谢观所说的结果。】

【“观弟,那么你今日所说,几日后我们再来看定论。”】

【张玉芝也会过神来,这也只是少年的分析,不一定正确。】

【你看着谢原道:“六哥,你是不是忘记说了一件事。”】

【“应该还有关于谢府之事吧。”】

【谢原一拍脑袋,笑道:“对对对,忘记给观弟报喜了。父亲应该不日就会调往剑南道,之后也就能回京了。这对于我们谢府来说,可是一件大喜事啊!”】

【你只是笑了笑。】

【谢原已经准备告辞。】

【张玉芝随意看向,你刚刚写在桌面上的字。】

【“少年侠气,汴京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张玉芝有些惊讶,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

【她看着桌边的简陋摆设,笔杆已经有些褪色发白,笔头微微分岔,可以在握笔出已经捏的微微弯曲。】

【练字的纸张,更不是江南道的绸纸张,也不是洛阳纸,只是普通的草纸。】

【这纸笔放在寻常百姓人家倒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是这是,谢家】

【九大姓之一的谢家,三代内出过三公,白玉为堂金为马的大族,少年的父亲更是威名赫赫的定远侯,大齐名动天下武神境强者。】

【在这些显赫威名的叠加下,吃穿用度还是这般,便知这位谢府庶子的处境何等艰难。】

【谢观幼年丧母,无依无靠,母亲离世哭瞎了双眼,十年春秋不过在小院之中度过。】

【哪里结交什么豪杰,哪里有什么五陵子弟的白马银鞍。】

【只有这方破败的小院。】

【张玉芝心中叹了口气,在纸张的下面还有一句话。】

【字迹潇洒又不失端正。】

【“少年自付凌云笔,不看人间万户侯。”】

【张玉芝一双妙眸怔住,久久未能回过神来。】

【此时,谢原带着一群唇红齿白的声伎喊道:“四表姐,走了。”】

【出乎意料的是!】

【张玉芝这次竟向谢观打了招呼,以往四次都是直接离去。】

【“观少爷,告辞。”】

【只见,少年在金黄的梧桐树下微微行礼,眼中蓄着笑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