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22章 北风决策,太仓大火!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周永的话继续道:“已经足足五日,进的粮食辎重无数,白米堆成山,油盐积成河。”

拓拔术朝闻此,不禁喟然长叹:

“太仓不除,吾心难安,夜不能寐矣!”

周天展开地图,眸光聚焦于那许州之地,名曰“太仓”之所在。

许州本就地势平坦,就算是修建的太仓也不过是平地修建“无险可守”。

若论博州,尚有水路纵横,虽可筑护城河以增防御,却也是繁琐之事,费力不讨好。

此二州,皆非有着地利。

因此北风只好舍弃掉,退守越州原崇城,实乃无奈之举。

此时,有老将沉吟出声。

“然,陆沉此举,轻易暴露粮草所在,岂非大疑?”

此乃兵家之大忌!

更甚者,秋收之后,犹自明目张胆,将粮草运送入“太仓”。

昼夜不息,夜色中运粮的队伍,火把连绵,犹如火龙游弋。

博州二十万大军粮草,亦自太仓而出。

众人闻言,心照不宣,皆揣测此乃陆之沉此举,意在诱敌出城。

拓拔术朝亦低头沉吟,陆沉近六月之举,实难捉摸。

初时,大军渡河未竟,却屯兵聚会,令人费解。

继而,竟遣半数以上燕北军投身农事,许州之地,几无防备。

都是露出的明显破绽!

而原崇城则眼睁睁看着陆沉悠然屯田。

春播一粒子,秋收万颗米。

时至今日,太仓粮草充盈。

燕北军解决了粮食问题,战事绵延,似乎未有尽头。

北风虽早有预见,城中藏米万顷。

但见陆沉出兵至今,自给自足,国力未损,心中难免不甘。

半月前,皇兄书信传来,言及

“勿急,战事持久,长此以往,胜者必为北风”。

然而!

在场众多年轻将领,早已按捺不住心中愤懑。

数次良机,皆未出兵,六个月来,北风对燕北军之惧,已悄然消散。

何胜,作为周天成的心腹爱将,多次请缨出战,却均被周天成制止。

军中上下,周天成威望深重,他不开点头,无人敢轻举妄动。

此刻,主位之上的周天成依旧沉默。

拓拔术朝缓缓开口:

“太仓既为军中粮草之根本,陆沉岂会不加重兵防守?”

周永随即回应,语气中透露着几分凝重:

“已查明,太仓现有八万燕北军严密把守,其余则在许州操练,或忙于开垦荒田。”

“更甚者,据探子密报,每月皆有新军增援太仓,近几日来,守军或已增至九万之众。”

拓拔术朝闻此,暗暗颔首。

秋收之后,农事渐闲,正是聚兵蓄势之时。

太仓重镇,粮草丰盈,本就当固守。此乃常理之举。

九万燕北军屯驻太仓,若要攻打,非得二十万大军,方能克敌制胜。

且年关将至,太仓恐成燕北军之要冲之地。

聚拢近二十万燕北军,若再行攻打,只怕难矣。

他眉头一皱,今年燕北军看来是不会退兵。

周永话锋一转,又带来了一则新讯:

“近日,更有消息从燕北军中传来,他们开始频繁地组织会议,每十日便有一次,军中各级都伯均需到场参加。会议之中,由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军士传授行军布阵之道,最近的一次,更有陆沉亲自登台,讲授《练兵纪要》。”

周天成听到这个消息,眼睑微微一挑,抬起头问道:

“周永,此消息可否属实?”

周永坚定地点了点头:

“已经举行了两次,确认无误,三日后又将有一次会议。”

周天成慢慢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之中。

太仓离原崇城并不远,只有半日的陆程,这多亏许州地势平坦,行军迅速。

他心中暗自思量,伯长,也叫百夫长,乃是军中的中层将领,是军阵之中指挥下面兵卒的关键之人。

若是这群伯长以及之上的兵尉在会议期间都不在军营,那么谁来指挥大军?

场中众将皆是军中骁勇之士,自然心领神会,明白这情报的重要性。

然而,如此重要的情报,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流出?

众人心中不免生出疑惑。

周永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则消息起初做得极为隐秘,我们安插在燕北军中的探子都未能得知。后来,据说其中有人在会议中得到了陆沉的夸奖,喜不自胜,一时间军中皆知。”

一位老将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陆沉在军中名望甚隆,这点确实毋庸置疑。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军心。”

周天成听后,又问道:“宴城那边情况如何?”

“一切照旧,”有人回答道,“霍海此人用兵老辣,已经将乾元之兵牢牢地定死在宴城,无法动弹。”

周天成沉吟片刻,心中暗自盘算。

用八万之兵,牵制住二十万燕北军,这无疑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么,他们接下来要专心对付的,就是陆沉所率领的那二十万陆家军了。

何胜已按捺不住,站起身来慷慨陈词:“周帅,何胜请缨,只需给我五万精兵,我必能夺下太仓!”

太仓驻有九万燕北军,仅凭五万兵马,如何可能攻下?

众人心中皆生此疑。

何胜一向傲气凌人,当年陆家军北上时,绕开周天城所守之城,何胜还曾上前挑衅,而陆沉却未予理会。在何胜看来,名满天下的陆沉也不过如此。

他心想,若能此次战胜陆沉,那么他何胜之名,必将在北风传扬。

然而,周天成并未立即回应。

每次会议,何胜都会请战,而最后的结果,也总是无疾而终。

毕竟,周天城以守城之将著称,行事向来稳重。

拓拔术朝在一旁回应道:

“无论陆沉如何,他若拿不下原崇城,自会退兵。”

出奇的是,今日的何胜竟反驳道:

“齐王爷,若是明年陆沉还是在许州屯田,又是一年该当如何?我们不能一直这样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

“周帅,您可曾听闻,乾元之兵是如何讥讽我军的?北风病夫,怯于出城。”

武隆在宴城多次率军出击,与霍海交锋,甚至两度击退燕北军。

反观原崇城,坐拥五十余万守军,自六月以来,却从未主动出城迎战,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生郁结?

此言一出,殿内年轻将领们的面色皆变得难堪,这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乾元虽仅有八万兵马,却屡次主动出击,屡有胜绩。

其中,一年轻将领忍不住出声道:“陆沉于终南山修道多年,或许早已忘却行兵布阵之法。观这六月以来,燕北军行军散漫,陆沉决策多有失误。”

“我军是否将陆沉看得太过可怕了?”

何胜亦开口,言辞犀利:“末将观陆沉用兵,实乃欺世盗名之徒。”

此言一出,年轻将领中多有附和,神色畅快。

然而,那些年老的将领,面色却显露出不悦,他们曾亲身经历,被陆沉打得溃不成军,仓皇北撤。

何胜之言,分明有含沙射影之意。

周天成其实并未被陆沉正面击败,而是前线早早崩溃,迫使他不得不面对强敌,最终选择退守。

这一决策,实属无奈之举。

拓拔术朝同样面色不悦,当年那场战役,正是由他的皇兄拓拔术遗指挥,他亦身在其中。

若要追究责任,皇兄首当其冲。

然而,他并未发怒,因为何胜是周天成的心腹。

若他此时怪罪,以何胜的性情,闹将起来,恐怕会激起更大的矛盾。

在当前外敌环伺的局势下,内部切不可生乱。

拓拔术朝也是微微无奈。

当年皇兄大败于陆沉,后虽兵变称帝,却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尤其是嫡系皆战死,几方面的原因,军中威望大减。

话说回来!

皇兄啊,这么多年了,面对陆沉,心中还是存有惧意。

否则,也不会让周天成等将领在军中势力日盛。

拓拔术朝心中暗叹。

幸而,周天成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并未同意。

拓拔术朝赞同道:“只需固守此城,陆沉迟早会退。各位将军也不必担心功劳。”

“陆沉退走之日,便是各位封侯拜相之时。”

周天成也适时地笑道:“齐王爷所言极是,按兵不动即可。”

接着,他话锋一转。

“大家辛苦了,都退下吧。”

随着众人告退,大殿内逐渐安静下来。

周天成目送拓拔术朝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殿中陆陆续续只剩下周永和何胜二人。

周永似乎看出了周天成的心思,轻声问道:

“叔父,可是有心动之意?”

周天成微微一笑,道:“还是瞒不过永儿啊!”

他早已没有子嗣,把周永当作亲生儿子一般看待,因此也不避讳与他谈论心事。

周永出谋划策,从未令周天成有过失望。

昔日城中危局,全凭周永一手策划。

何胜在一旁默不作声。

周天成瞥向何胜,含笑言道:“怎么,贤弟还与为兄心存芥蒂吗?”

何胜面色微变,连忙回应:“兄长言重了,何胜岂敢如此。”

他深知这位兄长的性情,既狠辣决绝,又能在城中经营白肉生意,在弹尽粮绝之际仍坚守三月,其对自己之狠,对他人之更狠,皆令人敬畏。

周天成轻叹道:“为兄心中亦颇感踌躇,究竟该出兵与否?”

“永儿,你且谈谈你的看法。”

周天成转而询问周永。

周永那只因救周天成而致残的手,至今仍旧未曾放下。

他沉吟片刻,缓缓言道:“太仓屯粮确为事实,只需我军劫掠其粮草,陆沉必定率军来救。”

“敌军重兵有八万之众,我军需得出动二十万大军,方能稳操胜券。”

“叔父以为,倘若此战失利,将会带来何种后果?”

周天成略作思忖,缓缓言道:“即便率军出城,城中尚有三十万大军,足以固守此城。”

周永又追问道:“陛下,是否会撤销叔父之职位?”

周天成沉吟片刻后答道:“或许会有责罚,但守卫之事,仍需由老夫亲自负责。”

当北风决定囤守原崇城之时,周天成便在此地修建工事,组织训练,早已对此地了如指掌。

其手下多为心腹,若贸然撤换,临阵易将,只怕会生出变故。

当今陛下不是昏庸无能之辈。

周永道:“叔父心中以为,出城之战能有几分胜算?”

此时,何胜开口言道:“应有八九分胜算。”

周天成只是微微一笑。

“切不可轻视了陆沉。”

何胜不以为然。

周永又道:“若是趁燕北军中会议之际出击,或许能有六分胜算。”

周天成点了点头,言道:“再观察几日,反正主动权在我军手中。”

言罢,谈话便告一段落。

何胜告退,只留下周永一人。

“并非叔父胆小,而是陆沉能有如此威望,绝非等闲之辈。”

周天成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夫看陛下对其畏如猛虎蛟龙一般,怎么敢心存轻视了?”

周永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反问道:

“叔父,今年高寿几何?”

周天成闻言一愣,随即感叹道:

“今年老夫已近古稀之年,却连个侯爵都未曾挣得。”

周永又问:“那陛下,今年又是多少岁了呢?”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并未回答。

北方的皇帝拓拔术遗,尚且比他年长几岁。

周天成已然明白了周永的言外之意。

“陛下百年之后,又当如何安排?”周永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我记得妹妹虽嫁与太子,却并未得到宠爱。”

一声重重的叹气!

此时已是下午,室内光线逐渐昏暗。

周天成坐回主位,整张脸隐没在阴影之中,唯有一双精光闪烁的眼睛,紧紧盯着立起的地图。

“下个月燕北军第一次弄会时,传我元帅令。”他沉声道,“我将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兵太仓。”

周永立在一旁,缓缓躬身应道:

“遵命!”

……

……

【十月初六,燕北军中再度召开集会,时辰定于申时一刻。】

【今日,燕王亲自莅临,军中顿时变得热闹非凡。众多兵卒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能得燕王陛下一句称赞,对于他们而言,无疑能荣耀县里。】

【为了这次集会,甚至连治水西岸监视原崇城的三千哨兵都被悉数撤回许州,足见此次集会的重要性。】

【就在这一日,原本在太仓城中驻守的燕北军,刚刚过了申时三刻,便惊愕地发现城外烟尘滚滚。】

【北风的大军如汹涌而至。】

【不出两个时辰,北风便攻破了太仓城,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远远望去,只见太仓城中燃起滔天大火。】

【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