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218章 龟缩不出,天下大势!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作者:舟中落雨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4:03

【这一年,你亲自领兵北上。】

【北风未战,便舍弃出两州之地,许州和博州。】

【许州多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历经黄河与治水两条大河,千年不息的冲刷,孕育出了肥沃无匹的土地,是北风疆域内粮仓之一。】

【博州也是重地,有着天下闻名的水产和盐地,被誉为“千湖之州”。】

【两州都是地势平缓,无险可据守。】

【北方选择在越州“原崇城”囤重兵,龟缩不出。】

【从虎牢关欲行黄龙府,必过“原崇城”。】

【此景似乎是白马盟约之前,燕国北上场景的重演。】

【不同的是,北风经过当年一战之后,“避战”成了军中对付燕地的国策。】

【一大批善于防守的老将被启用。】

【只守不攻!】

【十年来一直在此修建大城巨寨,此城的战壕扩大数倍,城内开垦良田,修建水渠,兵卒自给自足。】

【借地势之险,如天插长剑于大地!】

【如今!】

【北风势力在此地重兵布防,四十万大军分为两翼,虎视眈眈。】

【四十万精锐之士据城固守,另有建碉堡,隐匿于两侧山坡之上,布下了大的“口袋阵”。】

【又有黄河和治水绕城,只有硬攻一条路。】

【易守而难攻。】

【拓拔术遗这位北方帝王,更是亲自来前线督战。】

【北风也布置的后手。】

【一旦战事吃紧,狼烟一起,便立即行动,掘开城中大坝,让治水就会滚滚而来,一泄千里。】

【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更有乾元支援而来的八万铁骑,屯驻于治水之下的“宴城”。】

【宴城之地,亦是易守难攻之坚城,稳固如山。】

【敌军此举,迫使燕北军不得不分兵两处,以应对可能之变。】

【一旦局势有变,这乾元的三万大军便如同一把利剑,可直插原崇城,或者再顺势南下,直取云州。】

【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春季之时,河面尚结厚冰,燕北军中的猛将谢灵,多次于阵前叫阵,挑战敌军。】

【燕北军中的谢灵,更是给敌军统帅周天成送去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女人衣裙和一封言辞犀利的书信。】

【周天成,这位北风之地赫赫有名的将领,虽已年逾花甲,却依然每日吃五升米。】

【信中言辞赫然入目:“天成兄身为都督,统率北风之师,竟不思披甲执戈,决胜于疆场,反而龟缩城中,逃避锋镝,此番行径,岂非与柔弱妇人无异乎!”】

【没想到的是!】

【周天成第二天穿着女装,献身于城楼之上。】

【敌军数月一直固守城池,甚至在城楼载歌载舞,未有丝毫出城之意。】

【如今已是夏季,河内冰融水暖,游鱼顺水而下,自是肥美诱人。】

【燕北军在治水西岸扎下营寨。】

【陆羽,于河水中操弄起几尾活鱼,于岸边架起烤架,夹烤起鱼儿来。】

【鱼香四溢,引得众将士纷纷围拢而来,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今日,在河边的帐中,举行一场酒会悄然聚集。】

【此次北上你带着谢灵、封海平、贾符、齐染虞许四人,共计二十万大军。】

【而霍海,则自领二十万大军,屯驻于宴城之中,与敌军对峙。】

【你在军中今日下令捕鱼,以享生活之乐。】

【不少军帐之中,欢声笑语。】

【众人饮酒欢宴,甚至在河边公然洗马,举办酒会。】

【陆家军中之军粮,往昔曾历经艰辛。】

【当年北上之时,后勤补给不足,将士们常将粟米用陶罐煮成糊糊,再添上些野菜充饥,便已算是难得的美味。】

【那时,粮草不济,将士们饱受饥饿之苦,却仍坚守阵地,英勇杀敌。】

【第二次北上之时,锅盔、烧饼等干粮已成为主要军粮,既方便携带,又能满足将士们的口腹之欲。】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年燕地已经不缺钱粮,军中伙食亦得到了多次改善。】

【更值得一提的是,军中还出现了创新的食物处理方法,如将粗布浸泡在醋和盐水中,晾干后食用,既增加了口感,又延长了保存时间。】

【如今,军粮更是精益求精。】

【大米经过精心挑选,蒸熟后晾干,再经过数十次暴晒和煮熟,最终得到两升干燥大米。】

【这种大米不仅口感醇厚,而且易于保存和携带。】

【食用时,只需将干燥的大米用热水泡开,做成泡饭。除此之外,军中还有晒干的牛肉干作为主食和配菜,既补充了将士们的体力,又增加了饮食的多样性,还有大酱、腌菜等调味品。】

【如今燕北军已经北上三个月,只有霍海那边和燕北军产生了冲突。】

【你亲自率领的二十万人马,一路势如破竹,畅通无阻。】

【所过之处,两州之内的早就屋舍尽毁,农田荒废已有一二载,满目疮痍。途中更有无数陷阱与毁坏的道路。】

【显然是早有筹划!】

【你深知原崇城之地势险要,强攻只会陷入被动。】

【更何况,城中储备的粮食足以支撑数年之久,说明北风在数年之前便已准备好了这场“持久战”。】

【在座的帐内,皆是此行的高官,他们皆是偏将军以上的军职,可以统帅五千人马。】

【这些将领中,偏将军的多是年轻面孔,他们都是从军中的“讲武堂”出身,熟读兵法,又在军卒之中历经摔打,锤炼而成。】

【讲武堂乃是统称,其实就一座座学院,每年都是考核,骑马,射箭,长跑,策略等,收入不同的科目学院。】

【讲武堂之学院长,乃是由燕王殿下亲自担任。其内执教之先生,或是军中退役之老将,或是兵学造诣深厚之士,皆被朝廷授予显赫官职,每月都有俸禄。】

【燕地百姓,皆以能入“讲武堂”为荣耀,竞相争逐。】

【从军荣耀乡里。】

【堂中优异者,自伍长始,可统领五人,逐步晋升。】

【帐内的车骑将军,亦称上将军,位高权重,可统帅万军,多为陆家军熟悉老人,只有一两人面容年轻。】

【此外,帐中尚有五六名未着戎装之人,乃军中随行智囊,专司献计献策,参谋军机。】

【合此众人,帐中不过五十余员,皆为一时之选。】

【然因你在此,帐中气氛多了一份肃穆,众人皆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懈怠。】

【酒足饭饱之后,谢灵,此行副帅,兼云州节度使,起身言道:】

【“我军已在城外扎营两月有余,北风贼子却坚守不出,实为棘手。”】

【他转而望向封海平,继续说道:“封帅,你可有何良策?”】

【自燕北军北上以来,你便将指挥权交由下方将领。】

【谢灵便是此次的主要领军之人。】

【数月没有取得效果,到了今日你所下令的军中聚会,随行退后三十里在治水之岸扎营。】

【谢灵,作为此次北上的主要领军之人,数月来未能取得显著战果,心中难免有些焦急和羞愧。他本着不用圣上出马,就能够率领大军一举破城。】

【想不到便在此城面前,折戟两月。】

【多次组织攻城,却难以攻上。】

【谢灵多种办法都试了,还是未成让其出城,已经束手无策。】

【谢灵总不能去问圣上!】

【他和封海平相熟悉,顺手就把问题抛给他了。】

【封海平闻言,扫视全场,一本正经地摸了摸胡子,咳嗽一声,缓缓说道:“此事确是棘手,不知齐将军如何看?齐将军素来足智多谋,或许能为我们指点迷津。”】

【齐染也是亭台二十六将之一,一州节度使。】

【他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银亮铠甲,五官方正,一双眼眸带着寒意,当年有着白袍小将之称,现在是军中的中流砥柱。】

【齐染听后,眼观鼻鼻观心,他环视四周,缓缓开口:“北风这些贼子,龟缩确实是难办,不知龙亭侯有什么见解?”】

【虞许听到问自己,也是环视了一周,然后开口道:“此事却是难办,不知道成将军该如何看?”】

【就这样,一个问题几乎转了一圈,帐中所有人都被问到了,最后都问到了黑脸大汉贾符。】

【贾符用手指了指自己,粗犷的声音似乎有些一愣,响起:“我来出注意?”】

【“俺不知道!”】

【你闻言,也是笑了笑。】

【帐中众人顿时传出一阵笑声。】

【贾符干脆道:“此事,还请圣上定夺?”】

【你微微沉思,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北风早有预谋,确实是一场持久战。】

【“谢灵!”你突然开口。】

【谢灵连忙出列,“属下在!”】

【“我做如下部署!”】

【听到此话,帐中之人都是面色一肃,尤其是年轻的将领,他们从未经历过过燕王的指挥作战,更是激动不已。】

【燕王当年三渡黄河和飞夺穗康城的奇迹,至今仍是军中津津乐道的战事。】

【那些辉煌的胜利,见证了燕王的用兵之道。】

【然而,如今面对死守不出的北风周天成,众人却束手无策。】

【城中有粮,又有大城固守,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让人无从下手。】

【他们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能够打破这个僵局,总不能一直耗在这里。】

【虽然军粮充足,可是四十万大军每日消耗也是天文数字,而且长时间的对峙也会消耗士气,影响军心。】

【必须要打破此局!】

【面对此景,于是你决定……】

1.继续城外扎营,不组织攻城。(提示:可能会出对天下的走势,出现不利的情况,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2.两军联合,共攻原崇城。(提示:可能出现伤亡惨重,兵败而归。)

3.两军联合,共攻宴城。(提示:可能会出对天下的走势,损失惨重,出现不利的情况,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4.放弃攻城,率军回归。(提示:可能会出对天下的走势,出现不利的情况,情况危急,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5.两军退守许州和博州,修筑工事,开垦荒田,组织农事。(提示:可能会出现不利的情况,伤亡惨重,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6.原崇城之军按兵不动,宴城之军,退守许州和博州,修筑工事,组织农事。(提示:可能会出现不利情况,出现伤亡损失,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7.宴城之军按兵不动,原崇城之军,退守许州和博州,修筑工事,开垦荒田,组织农事。(提示:可能会影响天下大势。)

8.亲自参与。(3/3)

大鼎微微一震,其上出现幽蓝色的字幕。

俞客倒是一愣。

竟然出现了八个选项。

他有些吐槽,第八个【亲自参与】,已经用完,就不用提示了吧。

他细细观看,从后面的提示来看,这一次北方的“原崇城”之战。

似乎影响深远。

无论是拖下去,还是进攻都会影响燕国的国家根本。

可是,很奇怪。

以现在的燕国的国力,单单一个北方怎么有如此之能力,对燕国造成如此打击。

退守在燕地的云州和燕州,也不会出现如此情况。

选项1.继续城外扎营,不组织攻城。(提示:可能会出对天下的走势,出现不利的情况,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选项2.两军联合,共攻原崇城,提示兵败而归。

选项3.两军联合,共攻宴城,其中没有兵败的字眼,只有损失惨重。

三个选项综合看来,攻城是一个错误的选项。

那么不攻城了。

选项4.放弃攻城,率军回归。(提示:可能会出对天下的走势,出现不利的情况,情况危急,甚至影响燕国的根基。)

其中提示有“情况危急。”

这又是为何了?

退守博州和许州,他到是明白,相当于就不用后面送来的粮食,自给自足,减少开支。

可是,许州和博州同样面临一个问题,无险可守!

选项5,两军退守许州和博州,提示之中出现了伤亡惨重的字眼。

选项6和7,原崇城的军队和宴城退守两州。

又该怎么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4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