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郡王有约

书名: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军监所解散,影响最大的却是韩忠彦,他不像张辰、刘会、范质等人,军监所解散后可以官复原职,他则无处可去,他原先乃是开封府推官,本来就是因为太学生两次游行而被问责,天子准备贬他去地方任职,只是被韩琦的门生党羽保下来,才调到了军监所。

才短短几个月,军监所便解散了,韩忠彦再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当然,陈升之并不知道韩忠彦之前做着吃里扒外的勾当,他也给了韩忠彦一个承诺,会给他安排一个稳妥的职务,韩忠彦原本并不在意,毕竟他出身不凡,有自己的老爹做靠山,任职会差到哪里去?

可韩忠彦万万没想到,陈升之还真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这位首相利用自己的职权,径直饶过审官院和政事堂,在军监所解散后的第三日,便落实好了韩忠彦的新职务,河南府判官。

这个职务和韩忠彦原来的开封府推官平级,而河南府虽然也是大宋五京,但到底比不上都城的油水待遇丰厚,这令韩忠彦顿时傻了眼。

要知道,就算他在军监所担任的主簿虽然只是一个差遣官,却拥有十分显赫的职权,现在却让他去当地方的小官,甚至还不在东京为官,一个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如何能面对粗茶淡饭?

韩忠彦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跌宕,要说陈升之不是故意的,打死他都不相信,心中对陈升之的怨恨渐渐浓重。

按照以往,韩忠彦必然会火速奔回相州老家,寻求父亲韩琦哭诉,但今日他却有了自己的主意,只见刚刚入夜,韩忠彦便来到了陈升之的府邸。

不多时,大院从府内走出来道:“韩衙内请随我来!”

韩忠彦心情忐忑地跟随大院向府内走去,居然让管家来迎接自己,看来自己在陈升之心中,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地位,不过还好,毕竟肯见自己,那自己这番试探也算走出了第一步。

大院把韩忠彦请进客堂:“衙内请坐,我这就去禀报。”

韩忠彦被晾在客堂上,也没有侍女给他上茶,他口干舌燥,心中更是烦躁不已,过了好一会儿,陈升之的嗣子陈豫缓缓走进客堂,韩忠彦起身笑道:“这么晚还要打扰陈相公,韩某愧不敢当!”

陈豫淡定地看了他一眼:“无需多礼,韩衙内请坐吧!”

韩忠彦忽然明白,不是要接见自己,居然是陈升之的儿子接见自己,他顿时满脸通红,羞愤得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这时,终于有侍女进来上茶,陈豫喝了口茶,有些不耐烦道:“这么晚,韩衙内有什么事吗?”

韩忠彦半晌道:“军监所解散了,我......我要去出任河南府判官了,听闻是陈相公的安排......”

“哦?衙内是来向家父道谢的么?这倒不必,听闻衙内在军监所劳苦功高,这是你应得的。”

韩忠彦骤然脸色变冷道:“我实在不想接受这个官职,还请陈相公另安排他职。”

“这个......朝廷任官岂能朝令夕改?衙内也是官宦子弟,想必韩相公应该也教过你这个道理,既然任命已下,家父就算是宰相也无能为力了,韩衙内,抱歉了。”

“你......”

不等韩忠彦说下去,陈豫立刻高声道:“上汤!”

上汤就是送客的意思,这是要赶韩忠彦走了,韩忠彦心中又羞又恼,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气急败坏地跑出了陈升之府,呸,什么狗屁宰相,真以为自己了不得么?与父亲相比一根毛都比不上!

这也算是韩忠彦人生第一回,尝到了没有父亲庇佑插手的无助的滋味,这大宋的官场到底是多么世态炎凉!一个念头仿佛鬼影一样闪进了他心中,迅速长成了魔鬼,他猛地一咬牙,既然陈升之想坑害自己,那就别怪他韩衙内下毒手了!

.......

韩忠彦在曾公亮的府门前只等了片刻,曾公亮的儿子曾孝直亲自出府门迎接:“忠彦兄快请进,我父亲在书房相候!”

许是在陈升之府上憋了一肚子火,如今见曾孝直居然在大门口等候,韩忠彦终于找回了自己高官子弟应有的待遇,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连忙跟随曾孝直进了曾公亮的宅子,他们一直来到书房前,曾孝直禀报道:“父亲,韩衙内来了!”

“请韩衙内进来!”

曾孝直一摆手笑道:“请吧!”

“多谢了。”

韩忠彦走进了曾公亮的书房,只见曾公亮仍旧坐在灯下看书,不知为何,这熟悉的一幕令韩忠彦忽然想起了在相州老家的父亲,躬身嗫嚅道:“小侄拜见世伯!”

曾公亮却笑得像一条正在觅食的鳄鱼,他眼睛眯成一条缝:“是贤侄啊!不必客气,快请坐吧!”

韩忠彦坐了下来,曾公亮笑道:“贤侄今晚怎么想到我的府上来?”

“启禀世伯,小侄......小侄已经不是主簿了。”

“哦——”

曾公亮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我险些忘记了,军监所已经解散,是没有主簿了,但你们毕竟都是有功劳的,却不知朝廷给你谋了什么高职?”

韩忠彦半晌不语,随后狠狠道:“陈升之......安排小侄去河南府做判官。”

“啊!”

曾公亮大吃一惊:“贤侄可是军监所主簿啊,这是何等重要的职权!加上你此前本就是开封府推官,这么一来不等同于贬官了么?陈升之此举这是坑了你啊!他如何能不知道你是稚圭的公子?难道他连稚圭也不放在眼里么?”

韩忠彦再次躬身行礼道:“小侄也不想任此卑官,上回世伯说,我们两家情谊深厚,在京城世伯可庇护于我,恳求世伯帮帮小侄!”

曾公亮好奇地问道:“你父亲可是韩稚圭,你何需找我帮忙?”

“世伯说的是,但小侄、小侄不想总麻烦父亲,这些年来小侄总给父亲添乱,但毕竟我已经三十来岁了,也不能一直总倚仗父亲不是?何况朝堂上明暗交错,父亲在家赋闲哪有在京中的世伯看得清晰?”

曾公亮等的就是现在,能说出这番话来的韩忠彦,才是对他有用的棋子,这可比此前那个纨绔子弟强了不知道多少。

曾公亮随手翻了翻桌上的实缺官名册,点头道:“我倒可以让你出任吏部司勋员外郎,正好这个职务空缺,可我担心得罪陈升之啊!他可是宰相啊!”

吏部司勋员外郎虽然是从六品,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实权官,韩忠彦顿时心花怒放,他立马点头道:“小侄愿意以军监所主簿的身份出面指控陈升之,世伯又何需惧怕他!”

“哦?不知陈升之做了什么不当之事?”

“陈升之结党营私,他与十余人结成朋党,反对北伐只是他的借口,他的真正目的是阻挠天子施政,甚至想架空王安石,意图独霸朝堂!”

曾公亮脸上瞬间笑开了花,又问道:“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不知你有什么证据?”

“小侄是军监所主簿,所有的细节都清清楚楚,小侄也能提供他结党的名单。”

曾公亮点点头,其实也不需要什么证据,只要有知情人指控便足矣,而韩忠彦是军监所主簿,他就是最理想的指控人,陈升之就算浑身都是嘴都说不清了。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事成之后,审官院会任命你为吏部司勋员外郎。”

......

次日一早,一个消息便震惊了朝野,河北路转运使韩缜弃官投敌了!他从登州乘船逃去北方,投降了辽国。

这个消息令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一时间百官们议论纷纷。

张辰刚到自己的官房,纪达便一阵风似地走进来:“官人,韩缜之事听说了吗?”

张辰点了点头:“刚才我在门口已经听说了,既然他要选这条叛国之路,那也没有办法。”

“如果他投降了辽国,那么河北各州府的情况,辽国岂不是清清楚楚了吗?”

“所以他投降辽国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逼迫朝廷加强河北战备。”

“官人认为朝廷会向辽国索要韩缜吗?”

“当然会,不过我认为辽国把他还回来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敷衍朝廷,比如口头上答应查找此人,最后不了了之。”

张辰不想多谈韩缜之事,便问道:“今天有什么安排?”

“这两天主要整理材料,一早军器监送来一车文书,都是各种兵器的库存帐簿,我和杨惟至少要整理一两天。”

“王中丞不是说派人手给我吗?”

纪达苦笑一声道:“是派来十几个人,可都是干苦力的差役,目前能做文书的一个没有,听说过些天要来几个文案,但也不知到什么时候去了。”

“那就慢慢做吧!反正也不急。”

两人正说着,远哥儿跑来道:“御史,外面有人找!”

“人在哪里?”

“在大门外呢!”

张辰转身向大门走去,只见大门外站在一个目清眉秀的少年,却从未见过。

少年走上前行一礼:“请问官人可是张辰张御史?”

他的声音又细又尖,显然是一个小内官,张辰犹豫一下,点了点头:“本官便是张辰!”

“这是我家郡王给张御史的信。”

张辰微微一怔,郡王给自己写信?他接过信问道:“请问你家郡王是?”

“张御史不要问我,信中都有,小人告辞了。”小内官转身便匆匆离去。

张辰打开信,居然是安定郡王赵从式给他的信,这让他略略有点惊讶,在这个骨节眼上这位老郡王找自己做什么?

他又看了看内容,赵从式已从房州来了东京,并约他今日中午喝茶,张辰看了看天色,时间还早,他便满怀疑惑地返回了自己官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5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