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章 触目惊心

书名: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转眼间,熙宁三年的新年已经过去了五日,张辰一行在真定府的监察也进入第十日,还有两日就要结束监察南归,到目前为止,他们除了抵达真定府的第一日见到韩缜外,便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但监察的结果却是令人触目惊心,分布在真定府的四十座仓库,他们查过了其中的二十五座,居然没有一座仓库能做到干净清白,涉及人员之多,案值之大,就是一个彻头彻底的窝案。

“或许这就是韩缜不敢露面的原因!”

一座仓库的配房内,张辰停住笔对副使方回肃然道:“每座仓库都有问题,甚至还有严重问题,作为转运使,韩缜怎么向我们解释?他现在应该在想办法怎么向天子解释吧!”

方回低声道:“卑职的意思是一些次要的问题就不要写入报告了,写一些主要的问题就够他喝一壶了。”

此时他们是在真定府行唐县的军队储备后勤仓监察,行唐县距离宋辽边境约百里,是十分重要的后勤重地,一百多年来,大宋朝廷先后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拥有近百座子仓库的仓库群,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和军资,是真定府的五座大仓库群之一。

从昨日早晨他们入住仓库稽查,现在已经是夜里一更时分,稽查还在紧张忙碌地进行着。

这次真定府监察分为两个队,方回带着杨惟负责监察真定府南面的十几座仓库,那边仓库不多,所以由方回负责,而张辰带着其余人等负责北面的主要仓库。

方回的监察早已结束,他便赶回来协助张辰整理底稿,同时配合写监察报告。

但随着调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方回显然有点害怕了,他觉得这会引发一场严重的朝廷风暴,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仕途,便希望张辰能笔下留情,把事态化小,不料却遭到张辰的一口回绝。

这时,纪达匆匆走了过来,低声对张辰道:“官人,郑副使请你过去看一看。”

张辰点点头,起身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他又对方回道:“监察报告会影响到将来北伐的战局,如果北伐战局失利,最后发现是我们隐瞒了实情,恐怕你我都担不起这个责任,方御史好好想一想吧!”

张辰转身快步向外走去,方回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辰的一番话又让他心中忐忑不安起来,他感觉张辰似乎看透了什么。

张辰跟随纪达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军资仓库,这是所有仓库中最大的一座,占地足有数十亩,用来存放攻城武器。

仓库门前挂了十盏大灯笼,将大门口照如白昼,这里摆放一张桌子,上面堆放了七八本账簿,两边站着十几名乡兵岗哨,几名仓库官员正满头大汗地翻查账簿,看来这里也出现问题了。

张辰快步走进了仓库,仓库内也一样灯火通明,数十名士兵正用绳索帮助搬运物品,郑任手拿一份监察薄正在低头记录,旁边一左一右两名官员正在拼命解释着什么?

“官人,我们清点三遍了,确定巢车是八辆,没有再多了。”仓库深处的几名清查士兵大声道。

郑任重重哼了一声,问两名官员道:“你们怎么解释?”

这时,有士兵喊道:“张御史来了!”

张辰在几名士兵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过来:“这里监察出现了什么情况?”

郑任十分恼火道:“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已经不是帐实不符的问题,纯粹就是无中生有!”

“这话怎么说?”

“就拿这巢车来说,帐上记载是三十八架,但实际只找到八架,其中六架已经腐朽,根本就无法使用,还有两架竟还是仁宗朝时代留下的,简直匪夷所思。”

张辰目光凌厉地看了一眼正副仓头,两人涨红了脸,显得急促不安,张辰又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问题还有很多,再比如云梯,仓库内应该有十三架,结果我一架都没有找到,攻城梯也一样,实际库存数量仅账簿记录的两成,各种攻城武器,样样都有问题,还有绳索、铰链等等,帐实差距巨大,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一名仓头上前战战兢兢道:“启禀张御史,实际库存和账簿确实是有些出入,但这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几十年前就是这样了,卑职刚才把三十年前的老账翻出来,那时卑职还没有上任,问题就已经和现在一样了。”

“你不要想着推卸责任,我想知道为什么?”张辰瞪了他一眼问道。

“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保管不善,实物已经彻底朽坏清理掉了,但帐上却没有处理。还有就是修缮时,三架旧梯子拼成一架新梯子,帐上也没有相应更改。

另外就是重复记录,同一批攻城武器,几座仓库都记账了,再有就是毁坏清单上报军器监,军器监却没有任何回应,这边又不敢擅自修改记录,所以上百年的各种问题积累下来,就成了今日这个样子。”

旁边郑任却不满道:“我看账簿上大部分攻城武器都是仁宗朝监造,难道最近朝廷正在叫喊北伐备战,结果你们却什么都没有制造吗?”

仓头叹了口气道:“两个月前兵部和军器监倒是来过几名官员,让我们把账簿上的各种军资数量汇总后交上去,然后他们就走了,再也没有下文。”

“他们没有下来实地查看?”

“没有!我出任仓头三十年,你们是第一批来实地盘查的朝官。”

张辰心里也明白了几分,朝廷变法开头不顺,财政仍然极为紧张,又引发河北民乱,备战资金自然严重不足,估计军器监官员看见这边攻城武器的库存数量很多,就没有安排新造了,把资金用去了别的方面。

“张御史,那我们该怎么办?”郑任在一旁问道。

“你们就按照实际盘点,有多少就是多少,最后一起汇总报上去,让军器监看着办!”

“张御史,那我们......”两名仓头战战兢兢问道。

张辰瞥了他们一眼,淡淡道:“这次我们监察只对事不对人,我们只是查清库存实际情况,你们怎么样与我们无关,不过我要提醒你们,你们最好把所有缺失的原因都查清楚,找出证据来,否则转运使司下来追查责任,你们就很难交代了。”

张辰又对郑任和纪达道:“你们今晚就辛苦一点,把这座仓库彻底盘查清楚,明天一早我们就返回真定府城去。”

说完,张辰转身离开了仓库,只听纪达对士兵大喊道:“下面再清点一遍攻城槌,账簿记录十三件,看看实际有多少?”

......

韩缜虽然不肯来见张辰,但并不代表他不关心这次监察,相反,监察使前脚刚离开一处仓库,他后脚就派人去了解情况,一次次了解到的情况都让他心中害怕,实在是问题太多,他也无法掩盖了。

此时韩缜心中十分紧张,还有两日朝廷的监察使就要结束返程,从这次监察的结果来看,对他非常不利,一旦被弹劾,他的罪责难免,无论如何他要把这件事摆平。

沉思良久,他问幕僚崔松道:“先生觉得王珪可靠吗?”

这已经是韩缜第三次问同样的问题了,前两次崔松都说得比较含糊,看样子韩缜并没有理解自己的暗示,崔松只得叹口气道:“如果使相只把赌注压在王珪身上,恐怕结局会让使相很失望。”

“为什么?”

“这次显然是曾公亮和变法派强强联手,光凭王珪一人肯定扛不住,最后他很可能会自保,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使相身上,这种事他不是第一次做了。”

“那你说怎么办?”

“还是卑职上次的建议,使相要脱此难,要么找韩绛韩相公帮忙,要么必须找大内总管钱晋。”

“找我三哥是决计不妥的,我们早已在二十年前便鲜少来往,各走各路。至于钱晋倒是可行,只是他开价实在太高,要价二十万贯啊!”

“这只是卑职的建议......”

韩缜负手走了几步,又缓缓道:“如果我给那张辰五万贯,可以封住他的嘴吗?”

崔松摇摇头:“恐怕这只会成为使相新的罪证。”

“不过是一个弱冠少年,真收买不了他吗?”韩缜有点不甘心地问道。

“他也只是变法派的棋子,有王安石在后面盯着,就算他有这个心也未必有这个胆。”

韩缜最后无计可施了,他最终一咬牙道:“好吧!我就把东京城的一座宅子送给钱晋,如果连他也办不到,那我就只能认了。”

“使相,别忘了还有王珪!”

“我知道,我再追加给他一万两现银,若他让我失望,就休怪我韩缜翻脸无情。”

“张辰他们明日估计就回来了,使相要见他们吗?”

韩缜摇了摇头道:“我不想见他们,明日一早我去赵州,让李副监去见他们,另外,你最好能想办法给我搞到一份报告。”

崔松阴阴一笑:“这件事就交给卑职去做,卑职有办法搞到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