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剧变

书名:大宋第一奸臣 作者:鮀城十二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西夏二十万大军对石州城的猛烈攻打已经持续了十五日,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西夏军队的伤亡超过了四万人,宋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两万人,但石州城依然屹立不倒。

这并不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而是西军主帅郭逵的战略抉择,以守城战来削弱西夏军队骑兵的优势,既可避免宋军人数略逊的弱点,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宋军装备精良的长处。

这个决策看似保守,但最后的结果证明它无疑是正确的,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冷静沉着,也只有郭逵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才能做出如此明智的决定。

年轻骄狂的梁乙逖以惨败结束了第一次攻城,虽然他得到哈里哥求情而没有被梁忠明处死,但他最终被迫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夹着尾巴藏身在众将身后,再也不敢露出身形。

尽管梁忠明趁机教训了这个狂妄的侄子,但他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西夏军队攻打城池从不会超过五日,而这次居然延续了半个月,而且依然没有半点攻下城池的迹象,这对梁忠明也同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兄长梁乙埋从不催促他,也从不责难他,甚至也不理会他对梁乙逖如何苛刻,而是完全放手让他去攻打石州城,恰恰就是这种看似信任中隐藏着一丝冷眼旁观的不满,给梁忠明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半个月来,梁忠明几乎没有一天睡过好觉,每天都在殚精竭虑地考虑如何攻下城池,人明显消瘦了,他想了各种招数,都被郭逵轻松化解,他始终找不到攻下石州城的良策,梁忠明终于不得不承认,除了强攻一途外,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天还没有亮,梁忠明便被一名亲兵叫醒了。

“将军,大相有急事召见!”

梁忠明一把将蜷缩在他怀中的美妓推开,翻身起床穿上了军服,几名亲兵一起上前帮他披挂盔甲。

“现在什么时候了?”梁忠明感觉外面的天似乎还没有亮。

“回禀将军,五更不到!”

梁忠明微微一怔,五更不到兄长就找自己过去,难道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梁忠明稍稍洗了一把脸,便带着十几名亲卫骑马向数里外的帅帐疾驰而去,早有侍卫等候在帅帐所在营门前,见梁忠明到来,侍卫连忙迎上前道:“大相在等将军,请随卑职来!”

梁忠明翻身下马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具体卑职也不知,将军去了大帐就知道了。”

“前面带路!”

片刻,梁忠明跟着侍卫快步来帅帐前,侍卫进去禀报,不多时出来行一礼:“将军请!”

梁忠明大步走进帅帐,巨大的帅帐内光线明亮柔和,西夏国相梁乙埋负手站在一幅地图前发愣,似乎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弟弟的到来。

“兄长,到底出了什么事?”梁忠明快步走上前问道。

梁乙埋低低叹了口气:“刚刚得到快报,宋朝皇帝在西线增兵了,而东线则启用了种锷。”

梁忠明也愣住了,半晌问道:“然后呢?”

“后来之事我也不知,我们只是接到探子飞鹰传书,仅此而已。”

梁乙埋回头注视着梁忠明:“如今西北形势即将剧变,而石州一直久攻不下,本来一个郭逵便已十分难缠,若种锷那个杀胚带着援军来了,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大敌!我大夏有限的国力不能再和宋军这样消耗下去,故而我打算与宋朝议和。”

“可是......我们在东线全歼十余万宋军,取得大胜,应该是宋朝向我们求和才对,我们怎能主动求和?!到时候结果定然会对我们不利,而且、而且又要如何向太后和陛下交代?”

梁乙埋淡淡道:“如何向太后和陛下交代是我考虑的事,与你无关。当然了,如果你三日之内能攻破石州城,那我就准你继续率大军南下,逼迫宋朝来主动求和,可如果你三日内还攻不下石州城,那我便只能主动请求停战议和了。”

梁忠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们已经攻打石州半个月了,却始终攻不下城池,三日内他又怎么能办得到,看来兄长其实已经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了。

沉思良久,梁忠明咬牙道:“不要三日,再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我今日再攻不下石州,一切由兄长做主。”

梁乙埋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点了点头:“那一言为定!”

......

天刚刚亮,西夏大营内突然响起了轰隆隆的战鼓声,正在东城墙上打盹的张辰突然被鼓声惊醒,这已经是他在石州东城头度过的第十五个夜晚了。

半个月来,东城一直是西夏大军进攻的重中之重,远远超过了北城,使得东城守军伤亡最为惨重,西军和厢军的伤亡人数达八千人之多,近乎整个宋军伤亡人数的一半。

有所失必有所得,张辰和他的同袍们付出了巨大辛劳和汗水,士兵们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但他们这一代年轻将领们却赢得了西军将士的高度认可。

西夏军营内的鼓声惊动了城头上所有的将士,他们纷纷站起身向远处无定河凝望,种朴条件反射般地向一架火砲奔去,嘶哑着声音吼叫道:“这部火砲修好没有?”

这架火砲的射槽断裂了,昨天夜里种朴巡哨才发现,他立刻找工匠来修理,六名工匠正满头大汗地将一条发射槽安装上火砲,十几名厢兵在协助他们,一名工匠战战兢兢道:“回将军,马上就好了,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西贼进攻之前必须修好,否则军法从事!”

火砲和投石机是半个月激战中消耗最大的武器,他们已经没有库存,每一架都弥足珍贵,种朴格外珍惜每一架火砲和投石机,甚至把它们也当做了自己的兄弟。

但种朴对震天雷的念念不忘,竟使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案,一举解决了震天雷配方外泄的担忧,他建议将所有库存的硝粉、硫粉和碳粉以一斤为一份各称量数百份,然后按需取量。

这个方案得到了张辰的赞同,张辰便传令按照配方比例各取份数,很快便配制成了一份重达五百斤的震天雷火药,又制成二十五枚震天雷。

可惜的是他们携带的火药原料并不多,基本上都是火药成品,张辰之前曾经想过对火药成品进行改造,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制作震天雷火药的配方要求非常精准,还要定制铁壳的厚度,多一分少一分都无法达到强烈爆炸的效果,甚至炸不开铁壳。

这需要无数次的试验才能渐渐走向成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但现在是战争期间,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这时,杨怀仁快步走上来笑道:“指挥使,今日不如再加一次餐吧!”

杨怀仁所指的加餐就是用震天雷的意思,这位杨家小将对这些犀利的火器极为有兴趣,虽然震天雷是由张辰配制出来,但它们却是由郭逵来协调分配,东城是重点防御区,分配了三十枚震天雷,张辰和杨怀仁手中一人十五枚,他们已经用过两次,每人手中只剩下五枚了。

张辰笑道:“看情况吧!如果形势危急,你自己决定使用,只是别把自己的城墙炸塌了。”

“怎么会呢!”

杨怀仁也笑了起来:“这东西的威力确实很强大,就是数量太少,要是有几百颗,别说守住石州城,我看灭掉西贼也不是不可能。”

张辰暗暗摇头,心想那南宋的火器不是更加强大?也一样被蒙古也灭了。北宋也有大量火器,却敌不过金国。所以火器说到底只是一种战略性武器,在局部战役上或许可占一点优势,但要决定全局胜负,却不是一两件先进的火器能办到。

“震天雷因为数量少才是秘密,如果我宋军大规模装备,那么西夏和辽国很快也会出现。”

“指挥使说得倒也不错,郭太尉此前就非常担心高太尉手中的震天雷,既然全军覆灭,很可能他们手中的震天雷已经落入西贼手中了,估计这会儿西贼正在全力研究呢?”

这同样也是张辰十分担心之事,如果有实物落入西夏军之手,恐怕不出半年,西夏军就会研制出来了,但事已至此,他担心也没有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指挥使,西贼来了!”一名士兵大喊起来。

张辰回头望向远处河边望去,只见黑压压的军队正在迅速过河,一架架云梯和重型投石机夹杂其中。张辰已经有了经验,他从军队的装备和气势上便立刻判断出,这是一支由党项人组成的西贼主力,所以这回必然是一次大规模攻城。

他立刻对杨怀仁道:“可以使用震天雷,但不要一下用完,掺杂在霹雳炮中,在关键时刻来一发!”

杨怀仁大喜:“卑职明白了!”

他抱拳行一礼,匆匆回去了,张辰又对种朴道:“留一架最好的火砲使用震天雷,听本将的命令才能发射!”

“遵令!”

种朴快步奔到女墙边,嘶哑着嗓子对正在城下休息的厢军士兵大吼道:“西贼要攻城了,给老子统统起来!”

这时,主帅郭逵也闻讯上了观战台,他凝视着敌军大举过河,今天投入攻城的敌军最少也有五万人,郭逵忽然意识到,很可能外部形势对西夏军不利,他们也开始急了。

“传我命令,敲响惊天大鼓!”

鼓声也是一种命令方式,不同的鼓声代表不同的含义,惊天大鼓是一种直径达一丈的巨鼓,需要三个人同时敲响,它在西军中代表最终一战的意思,郭逵意识到今天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他要求所有将士都以最终一战的姿态全力以赴。

“咚——咚——咚——”

震天动地的大鼓声在四个城头上回响,数万宋军纷纷奔向城头,一架架投石机和火砲开始运转,发出吱嘎嘎的声响,手执神臂弩和大弓的宋军士兵纷纷就位,长矛如林,大旗飘舞,数万士兵振作精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2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