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九十四章 江流千古

书名: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7

暑热不待夏,风凉何必秋。

泛波一湖水,鸣蝉数枝头。

大明的晚春,蝉鸣绿树,暑热方起,好景色处到处都是游人,自然也少不了出来做生意的。

大明最后一个真正的皇帝,嘉靖驾崩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大明国力更强了,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大明联邦大会。

会上,大明国坊火力全开,展示了全自动步枪,新型火炮,蒸汽推动的大明战舰。

当然,战舰依旧保留了人工摇桨的工位,以备万一蒸汽机罢工了,得有应急后备的手段才行。

这一设计思路虽然后来随着蒸汽机的逐渐完善和可靠,被取消掉了,但被很久很久以后的电动自行车继承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明联邦成员国,不管是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都被大明的新武器装备惊掉了下巴,然后就变得情愿多了。

罗刹虽然不敢打大明了,但往欧罗巴方向的战争一直没停过,时不时的制造一些局部摩擦。

对于两个大明联邦成员国之间的互殴,大明没有完全禁止,但命令对方都不许使用大明的最新武器。

大明宝钞已经通行于世,就连非洲和美洲的部落人民,都愿意接受大明宝钞来售卖商品。

不列颠也因此成为了除大明之外的第二个金融中心,日子也过得很不错,只是富贵而不强大罢了。

日本变成了一个大明移民为主,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原本的日本人只占一小部分。

但来参加大会的代表仍然是三休,因为大明认为这样能够体现大明对日本原住民的尊重……

伊丽莎白不远万里,亲自赶来参加大会,满心以为能见到萧风,不料主持大会的是张居正。

伊丽莎白、伊万诺维奇、三休等各国代表,都满心疑惑地询问萧风为何没来参加大会。

徐阶致仕后,已经荣升内阁首辅的高拱告诉大家,自从嘉靖驾崩后,萧风就离开了京城,再也没出现过了。

见众人愕然,张居正赶紧补充道:“但民间偶尔会有萧天师的踪迹出没,不少大明百姓,都曾经目击过。”

伊丽莎白等人均怅然若失,看来萧风已经变成野生的了,以后再想见到萧风,是难之又难了。

野生的萧风,此时正带着一大群人和狗,在江南姑苏城外踏青游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江南的春来得早,去得晚,北方已是晚春,江南依旧春意盎然。

路过寒山寺时,众人隔江望寺,遥想张继枫桥夜泊之景。景王想起三休曾和萧风以此对诗,不禁也诗兴大发。

“江南风景好,行人也不少。隔江寒山寺,钟声有点吵。”

做完诗后,长叹一声,自觉找到了张继当年的感觉。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只有巧巧赞美道。

“不错不错,比你当年的诗大有进步!等你到老爷的年纪时,就能写出老爷那么好的诗了!”

景王大为得意,常安在一旁捶了他一拳:“你还傻乐呢,巧巧是在逗你呢!

你长他也长,你这辈子也到不了我相公的年纪,自然也就写不出来我相公那么好的诗来!”

走过寒山寺,不远处就是桃花坞了,此时正是桃花盛开之际,十里桃花,犹如美人芙蓉面,轻摇笑春风。

张云清笑着说道:“我早就想来这里了,这里不就是唐伯虎住的地方吗?秋香是不是也曾住在这里啊?”

萧风哑然失笑,后世很多人都知道,唐伯虎点秋香只是个传说。

但后世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传说,其实在唐伯虎死后不到三十年,就已经流传于世了。

此时唐伯虎已经死了四十多年了,真正认识唐伯虎的人也都死光了,这个传说反而更加大行其道。

也许,人们可怜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风流才子,一心想要给他一个幸福的人生吧,哪怕只是编造出来的。

所以萧风也没有告诉大家真相,而是按照民间的传说,给大家讲了一遍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传说都是一代代完善的,萧风讲的版本,是后世经典戏曲电影《三笑》的剧情,自然比现在的传说更加精彩。

众人都听得心动神摇,左顾右盼,似乎一转头就能看见,唐伯虎和秋香还在这桃花林中幸福地漫步。

景王又诗兴大发:“桃花坞里花不少,唐伯虎和秋香好。秋香虽然也很好,总是不如我巧巧。”

巧巧嘻嘻的笑,从食盒里掏出一个包子来,奖励给景王。又拿了一个包子,孝敬给卢靖妃。

卢靖妃结果包子,小声对身边的巧娘说道:“幸亏巧巧不嫌载圳傻气,我当初是怎么想的,竟然还想让他争皇位……”

巧娘抿嘴一笑,搀扶着身边的刘雪儿,燕娘则搀扶着柳如云,两个人肚子都不小了,走不太快。

小梅和入画在最后面,轮流抱着常安的孩子,谁也没想到,先拔头筹的竟然是她,这就是茶香的功效。

常安捂着耳朵冲萧风喊道:“相公,你赶紧做首诗吧,把载圳这首臭气熏天的诗吹跑!否则这桃花坞都被熏臭了!”

萧风微微一笑,看着眼前盛开的桃花,想起几十年前,寒酸落魄的唐伯虎,孤身一人在这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人世无常,天机难料。智者营营,往往命运不济;庸者碌碌,常常平安喜乐。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只是人们不知因从何起,报往何来,只能把对天道不公的不满,留在一个个传说里。

“虎丘云岩古刹东,桃花凭水笑春风。

寒山两岸浣纱女,渔舟一叶解元公。

水墨随心点素扇,方巾任意落海青。

隐去伯虎无贵姓,不辞华安远功名。

真心相告翻墙意,假意拂袖选梧桐。

群芳一点无颜色,秋风不解石榴红。

朱砂不印观音卷,纤手甘得破新橙。

碧水轻舟桃花过,白鹭重山丽人行。

富贵功名庸人志,知己红颜丈夫情。

可笑痴人千古在,不舍富贵叹伶仃。”

一首诗毕,众人都看着萧风出神,似乎唐伯虎在这十里桃花中复活了,只是秋香实在太多了些……

“别跑,你跑什么,这孩子,从小就疯疯癫癫的!别跑啊!”

随着桃花林中的喊声,一对中年夫妇追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儿,从桃花丛中跑了出来。

那个女孩儿一直跑到萧风的面前才站住,呆呆的看着萧风。

那对夫妇喘着气追上来,一见萧风这群人,虽然衣着随意,但气质却掩盖不住,知道是贵人,赶紧行礼。

“各位贵人,我家是旁边农户,官府让我们打理桃花坞,额外给我们些银钱。

请贵人们随意游玩,这桃花坞是不收钱的。若是要折桃花,每支给二十文钱即可。

若是要合影留念,那边还有画画很快的画师,自称是京城顺天府画师的徒弟……”

那女孩只是定定的看着萧风,萧风也看着那女孩儿,那女孩脸蛋稚嫩,但个头却只比萧风矮一点。

夫妇俩见萧风盯着女儿看,心中惴惴:“贵人,小女年少,从小性子就野,而且长得又大。

刚十来岁,就像个大姑娘似的,都有人上门提亲,偏又疯疯癫癫地说些胡话。

说什么就等一个人,别人谁也不嫁。唉,讨债鬼讨债鬼,冲撞了各位,还请恕罪。”

女孩儿定定的看着萧风,忽然微微一笑,带着稚嫩的脸上露出妩媚之极的神色。

“萧公子,这才十年啊,你的头发,怎么就白了呢……”

萧风看着女孩,也微微一笑:“我知道。”

…………

京城入世观新收了一批弟子,当年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大都离开了入世观。

或入国坊,或入军伍,或入朝堂,或开宗派,或为平民,各有建树。

兰道行留下一些最出色的,最有耐心的留在了入世观,作为师父培养新入观的弟子。

入世观,俨然已经成了综合性的学府,新弟子入观,除修道外,还可按自己的兴趣,在观中选择专业。

当新弟子们纷纷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后,十几个弟子走进了曾造办的房子,给曾造办行拜师礼。

曾造办更老了些,眼睛也有些花了,手也在发抖。但他依旧是入世观里徒弟最多的师父。

他教出来的徒弟,个个都是能工巧匠,进国坊都不用考试,说一句“我是曾造办的徒弟”就行。

曾造办哆哆嗦嗦的站起来,给徒弟们发课本,当发到最后一个孩子时,摘下老花镜,仔细地看着。

那是一张秀美如女孩儿的脸,十来岁,但眼神中充满了不可侵犯的英气,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师父,我回来了。”

…………

武当山上,安青月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后山,练剑台上,有一个石头雕像,英姿勃发,双手持剑,一长一短,直欲破空飞去。

“张安,安心,这就是爹爹,给爹爹磕个头吧。”

…………

苗疆,渐渐背起行囊,拉开房门,趁着月色踏出房门。

一个小孩儿的声音传出来:“渐渐姨姨,你这是要去哪儿?奶奶让我看着你!”

渐渐吓了一跳,小声安抚他:“过儿乖,等姨姨回来,给你买好吃的。”

小孩儿沉稳地说道:“我不稀罕好吃的,你答应教给我功夫,我就帮你瞒着。”

渐渐摇头道:“那功夫不能教,你奶奶不让!练好你爹娘教的就好了!”

见小孩儿犹豫,渐渐说哭就哭:“过儿,你奶奶天天逼着我相亲,我再不走就真的完蛋了!”

小孩叹了口气:“好吧,那你总该告诉我,你要去找谁吧。我也好告诉奶奶。”

渐渐神秘的一笑:“你奶奶知道,我要去找这世上唯一配娶我的男人……”

…………

雪域高原,因为氧气稀薄,甚至连案头的烛光都显得有些暗淡。

召平安头发也已经花白了,他脸色黧黑,满脸皱纹,看着完全不像一个中年男人。

一封又一封信件和公文从他手底下走过,屋子里杂乱地放着成堆的朝廷嘉奖旨意和百姓献给他的哈达。

一阵心悸传来,召平安捂住了胸口,从桌上的小瓶里拿出一颗护心丹吃了下去。

老毛病了,应该过一会儿就能好。可为何今天这心,却跳得越来越慢,眼前越来越黑呢?

亮了,就像蜡烛忽然变成了江南的太阳,照亮了整个房间,照亮了整座雪山。

那座朝思暮想的桥又出现了,娘子站在桥那边,似乎是专门来接他的。

召平安站起身来,向桥那边奔跑,越跑越轻快,头发也在变黑,脸上的黧黑和皱纹在飞快地褪去。

他一口气跑到桥的尽头,和娘子紧紧抱在一起,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把他们分开了。

…………

一条小小的渔船,在江水中轻轻飘荡,船头一人,江风吹起,白发如雪,悠然自得地钓着鱼。

一个樵夫卖完柴回来,路过渡口,数了数兜里的钱,冲钓鱼人喊道。

“老哥,掉到大鱼了吗?我娘子想吃鱼呢,你若是钓到了卖我一条,比集市上买的新鲜些!”

钓鱼人从船舱里拎起两条大鱼来,冲樵夫晃了晃:“不用给钱,你腰间的酒葫芦里若有酒,请我喝一口。”

一条大一些的商船顺流而下,也在旁边的小渡口停下来,将缆绳拴住,一个穿着官服的老人走出船来,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水汽的空气。

他一眼看见,面前的小船上,两人正在吃鱼喝酒。江水炖江鱼,鲜味飘过来,让有点晕船的老人竟有些馋了。

“那位老弟,鱼还有吗,也卖我一条如何?”

钓鱼的人回过头来,满头白发之下,竟然是一张年轻英俊的脸,看着老人微微一笑。

“既在江上,岂会无鱼?酒不够了,你若有酒,拿过来一起喝就是。”

老人拎着两个天赐小坛,颤巍巍地踩着木板走上了小船,酒局就变成了三个人的。

三人一直喝到太阳快下山了,那樵夫先顶不住了,拎着两条大鱼道谢后乐呵呵地回家了。

老人看着钓鱼人的白发,和那一身青衣白袍,终于忍不住问道。

“先生,可是姓萧吗?”

那人顿了一下,微笑看着老人:“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

老人肃然拱手道:“下官杨慎,当年天师说服万岁,大礼议罪臣都被赦免,下官也因此安度残年。

下官与天师的信使交谈过,却从未见过天师。今日访友而归,却不想在此处有幸相遇。”

萧风笑了笑:“人生境遇,每每如此。处心积虑,未必可得,无为而为,不得而得。

可有所得,也必有所失。你这些年过得舒心快活,世间却少了一首绝妙好词。”

杨慎不解的看着萧风,萧风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说,喝干了坛中酒后,目送杨慎回船。

轻舟一叶,转眼在夕阳余晖中,浮沉而去。只留下远处传来的一首《西江月》。

“春草夏木秋蝉,人生难得百年,

门前流水尚潺潺,白发谁家红颜。

狂歌不愿人见,醉卧只道平凡。

梦里悲喜尽阑珊,千古临江之仙。”

杨慎看着轻舟远去,在心中回味着这首《西江月》,直觉人生如梦,转眼百年。

再看远处越来越小的萧风,临江独立,飘然若仙,白发渔樵,江月千年。

心中流淌的诗词,就如同早已写好的一般,脱口而出,随着滚滚江水,流淌千年万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明测字天师》全文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8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