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五十九章 君子之诛

书名: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7

章台柳一愣,他倒是听说过这件事儿,当时从南京到京城,萧风踢翻赵文华三座大山之事广为流传。

这个案子当时萧风以法理审案,利用没人能作证,没人敢作证,使范南之妻的淫邪之罪不成立,才圆满解决。

可今天萧风问他,不以法家之术断案,只以儒家礼法断案,这件案子,你该怎么判呢?

章台柳拈着胡须思索片刻,便斩钉截铁的说道:“此女当入罪,为何如此说呢?人之初,性本善。

行善是人之天性所致,行恶为人无教养所致。因人行善是理所当然,行恶则需严惩不怠。

如此方能规人以德,尚德者越来越多,失德者越来越少。以德服人,即为此意。”

萧风哦了一声:“也就是在儒家思想中,做了好事儿是不需要奖赏的,但做了错事是必须要惩罚的,对吗?”

章台柳捻须点头道:“一个人成为有德行的好人,自身就会感到快乐,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奖赏。

若是还需要额外的奖赏,则心思不纯,非君子也。人们总有奖赏好人的心思,正是因为世风日下,想要立个榜样罢了。

若人人重德行,君子多而小人少,哪里需要奖赏德行呢?但没有德行要受罚,这却是丝毫不能含糊的。

孔圣人当年诛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能力虽强,却缺少德行。萧大人,你是当世能臣,建功立业有目共睹。

可你仔细想想,你与少正卯是否有太多相似之处,要当心啊,以免日后遭君子之诛!”

台下一阵哗然,徐阶也激动的忍不住连连点头,他忽然发现,这么一个明显的事儿,之前自己竟然一直忽略了。

这个比喻简直太精准了!萧风本是读书人,却与儒家各学派都格格不入,又那么能说,那么狡猾,不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少正卯吗?

萧风看着章台柳,眼神中第一次露出郑重之色,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和之前自己对付过的人都不同。

他能隐居多年,说明这人极其沉稳内敛,绝不是三言两语就会沉不住气的人。

他并非心学流派,却能被徐阶如此看重,绝不是死读经典,顽固不化的书呆子,而是真正融会贯通之人。

就冲他这番善恶君子之论,顺势把自己放在少正卯的位置上,就知道他的思维严谨和手段老辣。

萧风笑了笑:“孔圣人诛杀少正卯,暴尸三日,诸弟子不可解。孔圣人说人有五恶,有其一者难逃君子之诛。

‘心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而少正卯五恶齐聚,简直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反派,要是有可能,孔圣人恨不得杀他五次。

章先生把我比作少正卯,这样一个能让孔圣人恨不得杀五次的人物,倒是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了。”

章台柳静静的看着萧风:“萧大人明善恶,知事理,却善于利用人性弱点引人入彀,此为心逆而险。

你斗败严嵩父子,斗败宗室王爷,分得天赐商行一半财富,害得谈新仁倾家荡产,史珍湘死无全尸。

这些都是利用了人性弱点,挖好了坑等人来跳。甚至圈套一环扣一环,不容人逃脱,岂是君子所为?”

萧风点点头:“明善恶,知事理,却善于利用人性弱点引人入彀,确实是心逆而险的标准解释。”

章台柳淡然道:“萧大人贪财好色,广纳美色于一人,甚至不惜自毁名声当赘婿。且为人霸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无论尚书侍郎,还是青楼商贾,凡是于萧大人交好者,皆飞黄腾达,与萧大人交恶者,皆身败名裂。

醉心于火药火枪望远镜,以各种奇技淫巧者为上宾,倒翻乾坤纲常,让女子抛头露面。

依仗道门身份,与万岁兄弟相称,不行跪拜之礼,不尊人臣礼仪,此皆为行辟而坚者。”

此时台下已经一片沸腾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能在辩论中如此压制萧风之人。奇怪的是萧风并未反驳。

“只顾朋党,不顾善恶,行为不端,不听人劝,这确实可以称之为行辟而坚。”

台下萧党官员和萧风的女子啦啦队此时都紧皱眉头,这章大儒确实言辞犀利,但萧风节节败退却也前所未见。

便服混在人群中的陆炳,眉头也越皱越紧。在人群的外围,锦衣卫的暗探不停地轮流来去,将书院的辩论现场直播给嘉靖。

距离不算远,信号也还行,就是有点断断续续的。

章台柳见萧风仍然没有反抗的意思,也不理会,他本就是要以攻为守,重拳击垮对手,也就不用在乎对手的辩解了。

“至于说到言伪而辩,这一条我想简直不用举什么例子了。天下皆知,和萧大人讲理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不管有理没理,在萧大人嘴里都能变成理。哪怕是天下皆知的错事假事,萧大人一辩之下,也能变成真理!”

这一条确实没人反对,虽然大家并没有感觉萧风是把假的说成真的,但既然已经被说成真的了,之前是不是假的谁知道呢?

“萧大人胸藏万卷,对天下之事都能指点一二。尤其对各家学说宗派,都能抓住其缺陷战而胜之。

之前天坛论道,萧大人一战而成道门第一人;之后南京与苦禅论道,成功挫败中原佛门。

之后更是将藏区佛门、日本三休、宗室礼法、上帝仆从,一一斩落马下,学识可谓渊博之极。

可萧大人的学识,都用来攻击别人的缺陷,美化自己的行为,将百姓引上邪路。

让百姓觉得除了道门之外,儒家、佛家、宗族之法,这些传承千年的文化都是错的,这不是记丑而博又是什么?”

台下的读书人们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昂情绪了,纷纷高喊:“章大儒说的对!”

“萧风就是当代的少正卯!不,他比少正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圣人的一生之敌!”

“唉,你们说,这萧风会不会是少正卯转世投胎过来的?就是为了搞垮我们儒家的?”

“很有可能啊,当初少正卯被圣人所诛,如今他来报仇来了!天啊,太可怕了呀!”

“不要慌,少正卯能转世投胎来寻仇,我们的圣人就不会转世而来对付他吗?我看章大儒长得就很想画像里的圣人嘛!”

“可章大儒不姓孔啊?能是圣人吗?圣人愿意改姓张的吗?”

“我儒家传承千年,除了最大的孔圣人之外,还有很多圣人呢,随便转世一个过来就行吧……”

章台柳听着台下的溢美之词,心中更是澎湃起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一刻,他真觉得自己就是圣人转世一般。

为了增加这种气势,章台柳站起身来,单手指着萧风,自己感觉背后应该都出现了圣人的法相虚影。

“萧大人!万岁信道,本是个人修行,只要朝局仍在读书人手中,天下就不会有大的动荡!

可你接着斗倒严嵩父子之机,将过错扩大到整个儒家身上,推波助澜,让万岁失去对儒家的信任!

你让万岁信重道法,让万岁信重奇技淫巧、诸子杂家,一步步侵吞儒家权柄,颠覆儒家学说!

你深谋远虑,步步为营,却让万岁,让百姓觉得是理所当然,这不是顺非而泽是什么?”

章台柳白发梳理得很顺溜,扎成了发髻,自然是飘不起来的,但他的白色胡须迎风飘动,更显得气势爆炸,要给萧风最后一击。

“萧风!你身为书生,反而数典忘祖,身为道士,不肯清静无为,身为商人,操纵天下财权,身为朝臣,行为阴险悖逆!

你无恶俱全,比少正卯有过之而无不及!少正卯不过小国之大夫,你却是大明之权臣!

其权也重,其祸也深!我劝你辞官归隐,再不入朝堂之地,再不管天下之事,尚可有个善终。

君不见少正卯的下场吗?你就是侥幸逃过君子之诛,只怕你也逃不过千秋万世的骂名!”

台下响起了狂风暴雨一般的喝彩声,欢呼声,经久不息,这时候徐阶把这次论道选在万柳书院的主场优势展露无遗。

因为台下观众基本都是万柳书院的学子,而微服而来的官员中,也是徐党占绝大多数,即使有支持萧风的声音,也被这股狂欢的气势所淹没了。

萧风一直稳稳的坐在椅子上,微笑面对着章台柳那根指着自己的手指,不动也不言,一直等到狂欢的声浪渐渐平息。

然后他淡淡地问了一句:“你都说完了吗?如果还没尽兴,可以继续说。等你尽兴了,我再说。”

章台柳摇头道:“要说下去,三天三夜也不会词穷。只是我总该给你辩解的机会。

既然是论道,就是要让大家听明白道理,儒家是讲理的,岂会一味指责,不让别人说话?”

这番话自然又引起了台下的一番赞扬,徐阶也是点头微笑,章大儒果然是高手。

普通人被萧风这么一问,没准心态就失衡了,可章大儒根本不上当啊!

萧风淡淡的一笑:“我做过的事儿,说过的话,天下人自有公论,我就不一一对照着解释了。

既然你说我的行为堪比少正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其实我的善恶是非,与少正卯是捆绑在一起的。

少正卯若是善的,我就是善的,少正卯若是恶的,我就是恶的。少正卯是对的,我就是对的,少正卯是错的,我就是错的。”

章台柳点头称是,道理肯定是这样的没错,但这似乎不是你强行水这么多字的理由。

“既然如此,我就只说说少正卯的五恶,和孔圣人对少正卯实行的君子之诛好了。

各位既然都是读书人,都该知道,孔圣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杀的少正卯吧。

孔圣人与卯皆未为官之时,两人分别在鲁国开设私学,传授个人的学问和思想。

结果孔圣人的学生都被卯的讲学所吸引,纷纷跑到卯的私学里学习。孔圣人这边如果不是还有个颜回,就成了无徒之师,光杆一根了。

当时孔圣人得有多尴尬,我想象不出来,大概相当于今日论道,全场都为章大儒喝彩,而我这边只有几个女子声援吧。

也正是因为私学论道中,卯大获全胜,因此在鲁国声名大振,被称为‘闻人’,更是因此当上了少正,所以才被称为少正卯。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都想当官实现政治抱负的人,在鲁国公面前私学论道。

少正卯赢了,得到了鲁国公的赏识,孔圣人败了,一无所获,只能暂时离开了。我说的有错吗?”

章台柳微微点头,并不反驳,因为这也是史书所载,他抵赖也没有意义,只是萧风说的有点难听而已。

“几年后,孔圣人四处游学,收徒极多,名声大振,鲁国公吃了回头草,请孔圣人来鲁国当大司寇。

孔圣人当上大司寇七天后,就在东观之下的街上当众诛杀了少正卯,暴尸三日,让人们围观。

众人皆不解,尤其是孔圣人的弟子中,有很多当年还听过少正卯讲课的,都问孔圣人,为何要杀少正卯。

然后孔圣人就给出了少正卯的五恶,表示无恶有其一,就难逃君子之诛。我说的有错吗?”

章台柳继续点头,但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同样的一件事儿,为何萧风说出来的味道,和自己说出来的味道截然不同呢?

萧风笑道:“所以如果我们抛开人物的光环不看,重新捋一下事件的整个过程,就会发现整件事并不复杂。

孔圣人想当官,于是在鲁国开私学展示才华。想不到遇到同样想当官的卯,两人就展开了论道对决。

结果鲁国公择优录取了少正卯,孔圣人知耻而后勇,努力教书治学,几年后成了名满天下的大教育家。

当初爱答不理的鲁国公,又把孔圣人请回来当了更大的官儿,然后孔圣人就把少正卯给杀了。我说的有错吗?”

章台柳终于听不下去了:“虽然你说的过程是对的,但孔圣人绝非心胸狭窄,意图报复!

孔圣人说得很清楚了,他诛杀少正卯是因为少正卯身兼五恶,不杀对天下危害极大,所以孔圣人杀少正卯是堂堂正正的因公杀人!”

萧风微笑看着章台柳:“我有哪句话说过孔圣人是心胸狭窄,意图报复吗?”

章台柳为止语塞,半天才说道:“可你描述的过程,分明就是在暗示孔圣人是因为私怨而报复杀人……”

萧风淡然道:“我只是客观地把整个事情讲了一遍,孔圣人因私怨报复杀人,是你自己从过程中感觉出来的。

既然你这样的大儒都有这样的感觉,不知台下各位读书人,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呢?”

「不断有人因为信仰而辱骂或退出这本书,我也没办法。我还是坚信,一个不容质疑,不容辩论的信仰,不是正道。不容质疑,不容辩论的信仰者,也不会是真正的虔诚。但我还是祝福所有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能拥有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的信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0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