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六十九章 以退为进

书名: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7

带着国书而来的使臣,正是大明人民熟悉的老朋友三休。

而这次,三休显然不是冲着辩论而来的,他来出使的唯一目的,就是代表萧芹,代表日本,认怂。

国书中所写极为谦卑,极尽礼敬,从里到外只表达一个意思:服了,认怂了,求大哥放一条生路。

嘉靖眯着眼睛,看着朝堂百官。这是一次紧急召集的大朝会,专为应对日本使臣求藩属之事。

萧风和三休在朝堂上再次相见,彼此感慨良多。萧风风采依旧,三休却看着老了许多。

如果不是三休不配有满头白发,那他看起来一定会比现在还要老,他的胡子已经全白了。

“当日一别,天师风采依旧,贫僧心中却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萧风笑了笑:“你既希望我好,又希望我不好,对吧?”

三休讶然点头:“天师果然神人也。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我希望天师一切平安。

站在日本首相的立场上,我希望天师哪怕不死,至少也要在朝堂中失势,能隐居山林最好。”

萧风心想,你这就是典型的“既怕朋友过得苦,又怕朋友开路虎”,有什么难猜的。

三休看着萧风,无比诚恳的说道:“此次来为日本递交国书,实乃真心归附大明,绝无虚假。

还请天师网开一面,不要从中作梗,给日本一条活路,则满国百姓,感激不尽。”

萧风也看着三休,淡然道:“我相信你是真心归附,至于日本满国百姓的想法,我只信一半。

可对我那芹哥,我是一点都不信。他不过是无力再战,因此用出这一招缓兵之计罢了。”

三休连连摇头:“天师,大明如今何等强盛?相比之下,日本国力凋敝,人口稀疏。

若说数年前萧芹有吞并大明之意,我不敢否认,可如今这般情形,他又不是疯子,哪里还敢妄想呢?”

萧风笑了笑:“你还是不了解萧芹是什么人。他如今的情形并不是他最惨的时候。

他最惨的时候,赖以成事的四驾马车,草原,苗疆,藏区,女真,被我一一掀翻,白莲教也烟消云散。

他身边只剩下一个萧无极,还被我杀了,云姑娘也被我抢了。他孤身一人,远渡重洋,奔赴日本。

除了严世藩给他留的钱财和几个死士外,他一无所有。他脚下的船在抖,他身边的水在流。

就连那种情况,他都没有放弃,一步步登上日本天皇之位,其内心何其坚韧强大,岂是轻言失败之人?

何况如今他虽然境况不佳,但至少一国在手,国中还有矿产可用,只是人口少,兵源少罢了。

假以时日,等到这批孩子长大了,他必然还会寻找机会,反攻大明。萧芹的胃口,不是一个日本能满足的。”

徐阶皱眉道:“万岁,本来萧大人立了军令状,如今国库也有了钱,臣实在不该再阻拦征讨日本之事。

可从汉朝以来,历代政权对俯首称臣者,都不会再斩尽杀绝了,除非对方出尔反尔,才会派兵征讨。

如今日本举国来降,愿纳贡称臣,永为藩属。大明若是不允,反起大军征讨屠戮,只怕诸藩属国心寒啊。”

三休连连点头:“徐首辅所言极是,微臣出使之日,日本全国百姓,夹道相送,挥泪如雨,哭声震天。

皆言此行微臣若能附藩成功,则家家烧香拜佛,祈求大明国运昌隆;

若微臣不能成功,则大家都要出海逃亡,宁可葬身大海,也不愿死于大明刀枪之下。”

群臣听后,无不动容。读书人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容易和别人共情,且容易展开联想。

历史上,汉人也曾无数次地面临敌人入侵,敌军势大时,那种惊恐而无力反抗的感觉,一代代刻在了基因里。

所以每当汉人强大起来后,面对敌人的投降和求饶时,总是比较宽大的,这也是儒家一贯讲求的宽恕。

儒家不是佛家,不讲究以德报怨,但儒家讲究以德服人,讲究武德,不杀降就是其中的一种。

当然如果投降之人过于危险,像唐后主李煜这样的,那还是要偷偷弄死的,但决不能光明正大地干。

如今日本举国而降,且极其高调地通知了大明各属国,甚至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也是为此。

现在的大明和日本,都已经在众目睽睽之下了。日本说,我服了,我认怂,求你别杀我。大明该怎么办?

嘉靖也有些犹豫了,天朝上国,恩威并施,名声是很要紧的。如果他真不在乎名声,当初也不会弄严嵩当挡箭牌了。

嘉靖看向群臣,群臣一番议论后,内阁一起站出来,步调一致,口径一致。

“万岁,日本既已投降,甘愿俯首称臣,永为藩属。臣等以为,当派遣天使,斥责其以往恶行。

同时晓谕各国,彰我大明国威。同时要求其纳贡,每年,嗯,不少于一百万两!”

三休赶紧说道:“这是自然,既然称臣,必将纳贡,日本虽穷苦,但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凑齐银两。”

嘉靖沉思着,没有着急表态,但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实话实说,大明最强盛时期,也曾有过不少藩属国。

但这些藩属国,向来都是指望着大明给钱的,从来没有给大明送钱的。他们的纳贡,都是象征性的。

送一些土特产,比如大明没有的野兽飞禽,就说是什么山海经里的祥瑞,大明为了面子还不能不要。

还有的没啥土特产的,就会弄几个本国的美女送来,声称是贵族公主,反正你也验不出来。

然后大明就得大手笔地赏赐对方,至少要翻倍赏,关系好的还得翻好几倍,不能显得太寒酸了。

扯淡的是这些使臣都不要大明的土特产,也不要大明的美女,他们要求,一切赏赐请折现。

所以大明原来和藩属国之间的关系,就像某些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一样。拎串香蕉带着孩子回家看一眼,然后就说:爸,妈,我家买车还差点钱……

自从萧风带兵东征西讨后,大明和藩属国之间的纳贡制度才变得正常起来,双方至少是不赔不赚了。

但直接给大明送钱的藩属国,还从来没有过。毕竟好说不好听,搞得好像我堂堂大明缺那俩钱似的。

如今内阁狮子大开口,要日本岁供一百万两白银,而日本也居然全盘接受,当真是前所未有的事儿。

嘉靖看向萧风,意思是差不多得了吧,萧风淡然一笑,开口道。

“日本要纳贡称臣,可以,不过毕竟日本之前为祸大明,不能不加以惩处。

第一,萧芹身为天皇,当亲自到大明来递交国书,听凭大明处置。

第二,日本国内允许大明驻军,规模不限。日本国内除了捕快外,不准有军队的存在。

第三,日本所有学校,均由大明派遣学官管理,一切所学之书,只能出自大明。”

三休目瞪口呆地看着萧风:“天师,你……你这分明是没有丝毫诚意啊,这般条件,日本如何答应?”

萧风正色看着三休:“大师,你错了,这已经是我最有诚意的条件了。如果不是你来,我不会心软到这种程度。

这三个条件,本来就是我踏平日本之后要做的事。如果你们能主动做,我就……放过你们这一次。”

三休面如土色,满脸的失望:“天师,第三条我可以努力推进,第一条,萧芹是不会同意的。

第二条,日本人也是不会同意的。大明驻军不限规模,日本不许有军队,这和引颈就戮有什么区别?

日本从此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大明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将日本人屠戮殆尽啊!”

萧风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日本能存在的前提。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徐阶忍不住开口道:“萧大人,此事是否可从长计议一下?自古道,佳兵不祥,不得已而用之。

如今有不动刀枪即可大获全胜的办法,何乐而不为呢?就算你有把握稳赢,可也必有伤亡啊!

孙子曾言: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将军也!咱们大明将士的命,你就一点不顾吗?”

萧风沉默许久:“徐大人,你说的都对。所以我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

但凡事都有底线,这三个条件,就是大明对日本的底线。若是做不到,那就最好没有日本了。”

徐阶也火了:“萧大人!这是两国外交之事,不仅仅是两国战争之事了!

若是之前,两国在敌对交战的状态下,内阁拦不住你要去征讨敌国。可如今不同了!

日本既然已经俯首称臣,就已经不再是敌国,是否要接受投降,是否要继续用兵,不是你说了算了!

否则大明这么多藩属国,你看谁不顺眼就打谁,那还成何体统?别说你只是护国公,就是万岁,也不能如此随意兴兵!”

嘉靖默然不语,对徐阶略有僭越的言辞并没有什么反应。的确,自从战神留学瓦剌之后,大明对外作战就变得极其慎重。

老祖宗朱元璋时代,那是皇上一言堂,说打就打。永乐时代,朱棣虽然还有绝对权力,但出征已经开始受到阻拦。

等到战神之后,大明对外作战就变得极其慎重,基本上是防守反击阵型,别惹急眼了才会比画一下。

也就是这几年萧风崛起,东征西讨,让大明显得有些好战了,其实骨子里还是个不愿意打仗的朝廷。

原本嘉靖对萧风征讨日本,就是一个中立偏保守的态度,若不是萧风态度过于坚决,他也不会同意。

但现在日本要纳贡称臣,一下就把局面扭转过来了。原本已经觉得拦不住的内阁,一下就又站起来了。

因为他们再次抓住了道德的制高点,而且是同时抓住了两点,而众所周知,抓住两点基本就已经胜券在握了。

第一点是人家已经投降了,咱们就不该再赶尽杀绝了,否则让别人说大明不讲究。

第二点是打仗就要死人,人家都投降了你还要赶尽杀绝,这就是穷兵黩武,拿将士们的命不当命。

沉寂了好多天的徐璠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挺身而出,语气十分沉痛,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神情。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萧大人,你已经是大明的护国公了,百姓爱戴,万岁恩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你已经功成名就了,为何不肯给百姓喘口气的机会,天下千国万邦,你杀得过来,灭得过来吗?”

高拱拱手躬身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萧大人,高拱替万千将士,替爱戴你的百姓求你,暂且放下执念吧。只要想打,仗是永远都打不完的。

可那些葬身海底的大明将士,他们也都有家人,有妻子儿女。求大人你想想徐海和王翠翘吧!”

张居正犹豫再三,还是站了出来,比起徐璠和高拱,他的声音微微发颤,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反对萧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萧大人,你苦心孤诣,算无遗策,已经帮大明变得昌盛强大了。可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啊。

你当初放走萧芹之计,已经大获全胜,如今萧芹是死是活其实已经无关紧要,大人不必念念不忘。

大明是万岁的大明,是大明子民的大明,昌盛大明也不只是萧大人一人之事,大人何必要反对整个朝堂呢?”

萧风心里大怒,心说你们他妈的是在跟我玩赛诗会呢吗?还一个人先引用一首诗!老子要不要给你们对一首啊!

潘璜和丁汝夔等人默然无语,他们虽然是萧风一党,但此时就连他们也觉得,这个时候再坚持征讨日本,并不合适。

萧风正要说话时,嘉靖终于也开口了,让萧风崩溃的是,嘉靖大概受到了赛诗会的气氛影响……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师弟啊,众卿所言,也有道理。你多年征战,到如今连个子嗣还都没有呢,何必急于一时呢?

如今日本纳贡称臣,大明再兴兵征讨,师出无名。师弟何不暂解征袍,享受一下人生之乐。

师弟,好好想想。这几年里,别说是你的家人们,就是朕想见你一面都难,只能与陶师论道,甚是寂寞。”

嘉靖这绝对是实话实说,随着大明开疆拓土,国运昌盛,他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大明的千古一帝。

名垂青史是已经预订的了,那他自然就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了,那就是,朕还得飞升呢啊!

平时想找萧风论道找不着,憋的那是相当难受,只好拿陶仲文凑合凑合,也算是饥不择食了。

萧风看着满朝文武,看着情真意切的嘉靖,心里涌起一阵巨大的失望,瞬间连脚下都有些发飘。

他看着三休,淡然一笑:“萧芹果然还是萧芹,这一手以退为进,玩得漂亮。

也罢,既然是两国外交之事,你们谈吧,我先告退了。”

「给票,催更,快点快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9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