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三章 连环毒计

书名: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7

那三个奸细本来的确是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地。

但混乱一起,三人不约而同地趁乱抢马,跑出军营,在路上三人相遇,才都露出恍然大悟地表情。

原来,没想到,竟然是你!

而三人能在路上相遇的原因也很简单,三人地方向是一致地。

谁也没敢回头往京城方向跑,而是都在往前面古北口地方向跑。

这也很正常,既然已经逃跑了,那就是暴露了自己是奸细,一旦被抓到,下场之惨,可想而知。

且不说会不会斩首之类的,就是自己的昔日同袍们,搞不好都不会等到那时候,一人一口就把他们撕成碎片了。

所以叛逃者的心思,古今一致,那就是往敌人那边跑,去找自己效力的主子。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能脱离队伍的时间很少,所以并没有跟对方的人实际接触过。都是在队伍过去的路上,以指定的暗号物留下的情报。

这个暗号物就是在路边某些地方插上一支箭,或者往山坡上射一支箭,这就是灯下黑的心理。

平时人们在路边看到一支箭可能会比较奇怪,但在大军过境的时候,一支箭根本就不稀奇,有各种原因。

射野兔,练箭法,几个要好的士兵之间拜把子。甚至都有可能是因为附近找不到合适的树枝,如厕时用了一下。

所以不会有人好奇到要上前查看一下,万一摸一手怎么办?

至于后面的人怎么分辨路上的箭,得到情报后又是怎么传递给前方的,他们并不清楚。

但萧芹自然是清楚的,他此时手里就拿着一只信鸽,从腿上解下一张小纸条来。

“内应已暴露,趁乱出军营,向你方而去。”

萧芹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将小纸条轻轻揉碎。

“这么快就被发现了吗?比我预想的有本事啊!”

身边的俺答汗有些烦躁地看着萧芹,知道这个消息对接下来的行动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萧芹安慰地冲他笑笑:“福兮祸所依,大汗,这未必就是坏事。来人,派出游骑,去搜寻接应来投奔我们的人。”

“内应没有了,我们对援军接下来的动向就一无所知,想要包围全歼难上加难,怎么能说未必是坏事呢?你们汉人那一套玄乎的理论,不切实际!”

萧芹并不生气,仍然微笑着喝茶,他知道俺答汗的脾气,过会儿自己就好了。

果然,片刻后俺答汗就没话找话地端起自己的茶杯来。

“你们汉人喝茶也怪,这么好喝的砖茶你不喝,非喝那清汤绿叶子,一点也不过瘾。”

两人正聊着天,外面探马的马蹄声已经一路飞奔进了营区。

“报大汗,报萧先生,三个明军骑兵在前方与我军游骑相遇,自称是军中内应,前来投奔!”

萧芹点点头:“带进来,要和气气的,那是咱们的功臣!”

三个奸细灰头土脸,一身是汗地被带进大帐中,萧芹客气地站起来让人给摆座,上酒肉。

俺答汗虽然不明所以,但他深信萧芹,因此十分配合地放低身段,对三个奸细表示了一番赞赏,并承诺等打赢回家之时,会好好赏赐他们。

三个奸细本以为自己是丧家之犬,毫无用处了,本来是因为不敢回京城,想求个容身之所,苟且偷生,却不料受到这般礼遇,都是又惊又喜,感激涕零。

“大汗,我们三人穷途末路,只求收留,万不敢居功!”

“萧先生,我们任务没能完成,实在惭愧之极。就是逃回京城,隐姓埋名,只怕也难逃追索,还望收留!”

他们仨本来在军中就是一个千人队里的,本就彼此相熟,只是不知道对方的奸细身份而已。

这一路逃亡,更是增进了感情,因此两个百人队长以千人队长为老大,说什么也都是异口同声。

“不,你们不能留在这里,因为这里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塞外风光虽好,终非你们的故园。

你们世代生活在中原大地,那里才是你们真正的家。你们要在自己的家乡娶妻生子,代代相传。”

他的声音里带着背井离乡的疲惫,也有着让人憧憬的希望,那三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也不想一辈子呆在塞外啊,可现在我们的身份已经暴露,回去,只怕有死无生啊!”

萧芹摇摇头,温和地看着三人,眼神中带着一种极其柔软,让人心安的力量,三人不知不觉间竟然安静了下来。

“不会的。你们这次回去,有功无过,非但不会丧命,还会立功得赏。”

三人惊诧地看着萧芹,不明所以。萧芹拿起身边的一把折扇,轻轻地摇动着。

“你们之所以担心回去丧命,是因为你们是奸细。你们之所以被认为是奸细,是因为领兵之人说的。对吧?”

三人点点头,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可争议的。

“若是领兵之人才有问题,他们纵兵烧杀抢掠,杀良冒功,暗自通敌。而你们发现之后进行劝阻,他们非但不改,还想杀人灭口。

你们冒死冲出军营,回京城报信,你们说,这是功,还是罪?”

三人震惊了,看着萧芹那温和的脸,忽然觉得这人虽然比那个军中的文玄真人年长,但这股子让人信服的劲怎么那么像呢?

不过他们还是有疑虑的,这事太大了,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让他们放心的。

“可萧风和戚继光会辩解的啊,他们有全军作证,而且假的真不了……”

萧芹哈哈大笑,像是听见了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一样。

“假的真不了吗?未必吧。萧风和戚继光当然会辩解,甚至有全军作证,但全军作证,全军被屠的事,历史上还少吗?

领兵之人,败了就是罪,只要他们在我这里战败了,那他们先就有了罪,剩下的,还不是随人去说吗?

只要他们败了,他们就死定了。如果被我杀了,那他们就没法回去京城辩解,自然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他们侥幸逃生,那我自然会放出风声,说他们是我故意放走的,因为我要让他们当内应,去攻打京城!

至于杀良冒功这事,就更好办了。他们被你们发现,自然就不敢冒功了,但杀良吗,他们不杀,我可以替他们杀!”

刘家村,一个位于古北口和密云城之间的小山村。村里人已经听说了古北口被攻破的消息,但他们仍然没有逃离。

这不是他们胆子大,或是他们傻,而是现在路上都是鞑靼人的骑兵,一旦上路,生死难料。呆在村子,反而会安全一些。

村子不大,又隐藏在山林之间,远离大路。这次鞑靼人攻破了古北口,县城内有很多百姓和富户,他们抢都抢不过来,应该不会再搜山了。

何况前两天村长下山,听说朝廷派了援军来,鞑靼人也正在准备向密云城挺进,那更不会有心思搜山了。

像刘家村这样的山里村子,大都抱着这种想法。他们很谨慎的不起火做饭,而是尽量吃一些过年时做下的熟食。

只在晚上才偷偷的在屋子里生火,挡住火光就行,烟在夜间是看不到的。

清晨,村长到村边的泉眼打水时,忽然看到山下的大路上有一队骑兵,他吓得赶紧趴了下来,在树木从的缝隙中观察着这支队伍。

是大明的服饰!大明的军旗!军旗上高高的飘扬着“戚”字!

村长一阵激动,但他毕竟饱经沧桑,正在犹豫着要不要下山问询时,一匹探马已经沿着草木间隐蔽的小径冲了上来。

那探马冲到半山腰,看见了隐隐约约在山间散落的房子,顿时惊喜的大叫起来。

“房子!这里是个村子!”

随着这一声,几百骑兵顿时停住了,领头的将领小声吩咐几句,分出一百人左右跟着探马冲上山坡,剩下的继续向前,四散搜索。

村长眼见军队已经冲上来了,知道难以隐藏,赶紧跑上去拦住探马。

“军爷,军爷,小人是本村村长。小人等期盼朝廷天兵,望眼欲穿啊。各位军爷是渴了累了吧,小人这就让村里人准备茶饭,供奉军爷们。”

那个探马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山林间的村子,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1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