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零七章 白莲三手

书名:大明测字天师 作者:万里秋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7

看完这首诗后,众人再次沉默。大家不得不承认,如果藏区的记载是真的,那此事确实难以质疑。

一个三岁的藏区孩童,能提笔写下这样的汉字,做出这样的诗词来,若说不是建文帝转世,又能如何解释?

前两句,显然是说自己并非雪山之人,而是来自中土,所以身在雪山,东望天门。人间能称为天门的,自然是皇城之门。

三四句,就更明显了。自己安步当车久了,已经忘了坐龙辇是什么感觉了,身上的龙袍也换成袈裟了。

五六句,则是说自己转世而来,记忆并没有丢失,因为自己是得道高僧,不喝孟婆酒,不过奈何桥。

如果说前面六句诗,表达的还比较隐晦,那么最后两句,完全就是指着鼻子告诉别人,老子就是建文帝转世!

而且还顺便骂了一下当时投降的那些官员:有骨气的官员都死了,那些朝拜朱棣的百官,还不如这山中的鸟雀忠心呢!

嘉靖苦笑道:“想不到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的气还没消?不过就算他是建文帝转世又如何?

别说是建文帝转世,就算是建文帝本人真没死,想让武宗将皇位还给他,是不是也太异想天开了?”

萧风叹了口气:“人和人是不同的。师兄你信道,所以不懂信佛之人的心思。可武宗却是笃信佛家的。

佛家讲解怨,不但可解一世之怨,也可解轮回百世之怨。而且仇怨不解,代代相传,难成正果。

武宗性格本就豪爽洒脱,加之笃信佛教,想来也希望脱离轮回苦海,往生西天极乐。

他身边若有一群喇嘛活佛,劝他死后归还皇位,以解累世冤孽,好往生极乐,你猜,武宗会不会动心呢?”

嘉靖愣了一会儿:“可是,这可是江山社稷啊,这可是皇权啊,武宗会这么容易就归还吗?”

萧风苦笑道:“师兄,你还是没能感同身受,这样吧,我拿你举个例子,你可不能骂我。”

嘉靖点点头:“你我犹如手足兄弟,不必拘泥,你尽管举例就是,我绝不生气。”

萧风正色道:“师兄,假如你现在一个孩子也没有,你的皇位在你离世之时只能找个亲戚传给他。

你修道一生,但对自己是否能飞升却没有把握。这时候我出现了,我帮你修道,和你情同手足。

然后有一天,我拿出证据,告诉你其实我是建文帝,我修道有成,长生不老,你也相信了。

这时你身边所有信任的道士,都告诉你,只要你死后把皇位还给我,你就能得道飞升,你会怎么想?”

嘉靖认真的考虑了一下,明白了萧风的意思。这件事儿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没有儿子。

既然没有儿子,其实皇位不管传给谁,对自己关系都不大,只是必须传给一个姓朱的罢了。

建文帝也姓朱,而且皇帝本来就是祖宗从人家手里抢来的。现在人家又不是来抢,而是拿得道成仙来换,为啥不行呢?

兰道行忽然开口道:“既然如此,武宗为何最终没有选择将皇位还给建文帝的后人呢。

是因为建文帝转世的喇嘛死了吗?我很了解他,他不是这种不认账的人啊。”

萧风笑了笑:“太后,我猜,武宗最后反悔,确实是因为那个喇嘛死了,但却不是因为人死了他就不认账了。”

这话不但张太后听了迷糊,嘉靖和老拐也都没转过弯儿来。

既然答应了把皇位还给人家的后人,人家一死就变卦了,不是人死不认账,那又是什么呢?

萧风淡然道:“我猜,应该是那喇嘛死后,武宗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但他之前毕竟相信过,所以又只能怀疑一半。

在这种半信半疑的情况下,武宗既担心被骗,把皇位传给了朱家之外的人,又担心如果是真的,耽误自己解冤成佛的事儿。

最终武宗选择了一个中庸的办法,就是把这个锅甩给老天,让老天决定。所以他先传位给师兄,让喇嘛的后人当了替补。”

众人也明白了一半儿,但剩下的一半儿不太明白,嘉靖还在思考,兰道行先开口问道。

“听你刚才说的,这喇嘛应该就是建文帝转世,那何以在他死后,武宗又会产生怀疑呢?”

萧风苦笑道:“师兄,如果我第一次吃了萧芹的极乐神丹,就再也没醒过来,你会不会对我是仓颉弟子之事产生些怀疑呢?”

嘉靖一愣,随即了然。仓颉的弟子如果这么容易就死了,自己就算之前信过,只怕过了些日子,也难免会产生怀疑的。

萧风在嘉靖心目中真正确立了在上界有人儿的地位,那可不光是测两个字的事儿,那是死了两次又活过来的神迹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那个建文帝转世的喇嘛被人轻易暗杀,武宗产生怀疑也是正常的。

拜托,你可是高僧转世啊!你上辈子就是高僧,都能不喝孟婆酒,不过奈何桥。

这辈子又在藏区修行了这些年了,怎么如此不堪,这么容易就被人干掉了?

武宗又不是笨蛋,他能对建文帝转世信之不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信佛,对藏区喇嘛有天然的信任度。

就像嘉靖信道,所以萧风第一次上殿,还没测字之前,就已经把嘉靖忽悠瘸了,直接喊了师弟一样。

但当事情牵涉到皇位传承这么大的事儿时,再虔诚的信仰也会被压制一半儿的,武宗那一半儿的疑心就此产生了。

张太后毕竟是精舍内几个人中最不够聪明的,所以兰道行也是几人中最先发问的。

“可是,如果这个建文帝不是真的,转世灵童写诗又如何解释呢?那些喇嘛为何又都说这是真的呢?”

萧风淡然道:“这就牵涉到另一个推测了,那就是,这个喇嘛究竟是被谁杀死的。”

众人一愣,老拐抢答道:“自然是白莲教啊,这事儿我记得当时京城还是挺轰动的,武宗震怒,让锦衣卫和东厂严查。”

兰道行也点点头:“不错,我也还记得当时之事。当时锦衣卫和东厂都是江彬管着的。

也正是因为江彬抓捕不积极,敷衍了事,一个白莲教徒都没抓到,才让武宗加深了对他的怀疑。”

萧风摇摇头:“可你们都忽略了一件事儿,当时的江彬,已经和白莲教不是一条心了。

若真是白莲教杀的那个喇嘛,江彬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大肆抓捕,把京城中白莲教的人都铲除掉。

因为他要成就大事,想继承武宗的皇位,并不需要用到白莲教的力量了,反而可以借此让武宗更信任他!

可从头到尾,江彬并没能抓到白莲教的人,所以武宗才疑心他和白莲教是一伙的,对吧?”

嘉靖沉吟道:“可就算不是白莲教杀的喇嘛,江彬若想趁机除掉白莲教在京城的势力,也可以抓人啊?

他为什么没抓呢?是觉得还不到时候,不愿意过早和白莲教翻脸吗?”

萧风叹了口气:“如果我猜得没错,江彬并不是不卖力抓捕白莲教,而是白莲教已经察觉他叛变了。

白莲教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一旦察觉江彬叛变,马上就会让人变换地址和暗号,江彬自然就抓不住了。

而白莲教之所以认定江彬叛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个喇嘛被杀了,那个喇嘛,其实是江彬杀的。”

众人都大吃一惊,只有嘉靖若有所思,他毕竟是皇帝,也是屋里智力和萧风最接近的人,当然,要忽略一直不表态的黄锦。

老拐连连摇头:“江彬为何要杀喇嘛?他杀了喇嘛又与白莲教有什么关系,你这越说越玄乎了。”

萧风苦笑道:“就像武宗选了师兄当皇帝,拿建文帝后人当后手一样。白莲教做事也是有后手的。

在这件争夺皇位的大戏中,刘瑾是白莲教的首选,江彬是白莲教的补丁,而喇嘛才是白莲教的后手!”

兰道行呻吟一声:“你是说,那自称建文帝转世的喇嘛,其实是白莲教安排的人?天啊,怎么会这样?”

萧风点点头:“白莲教与藏区活佛之间的关系,并非自萧芹开始的,在萧芹父辈时,就已经有了。

萧芹的父亲当圣使时,就和蒙古人、藏区、苗疆、女真联系紧密,他要在藏区安排此事,并非不可能。”

老拐大声道:“不管你怎么说,那首诗总是真的吧,这个你怎么解释?”

萧风淡然一笑:“这有什么可解释的?萧芹的父亲也是文武全才,写这么一首诗出来也不难。

说到底,看着三岁孩童亲自提笔写诗的,也无非就是当地的活佛和他的两个弟子,这个谎言很难编吗?

那个孩童被接到当地寺庙供养,只要那个当地的活佛与白莲教合作,此事就自然天衣无缝了。

更何况,那只是个三岁的孩子而已,只要活佛每日给他灌输,他就是建文帝的思想,只怕长到十几岁时,他自己也坚信,自己真的就是建文帝了!”

嘉靖连连点头,他对此再明白不过了,这就是洗脑啊!每一个皇帝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

一个王朝要想稳定,就要不停地给读书人洗脑,告诉他们君权神授,告诉他们忠君光荣,不忠君可耻!

然后再由这些读书人去给老百姓洗脑,告诉他们君权神授,官权君授,顺从光荣,造反可耻!

别说一个三岁的孩子扛不住十几年的洗脑,就是成年人,就是读书人,就是当官的,包括皇帝在内,又有谁能面对天天的洗脑,还能保持清醒,知道自己是谁呢?

「简单之事往往复杂,复杂之事往往简单,投票催更就很简单也很复杂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