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56.没有规矩,出去!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凤阳……

底下的大臣明明白白分成了两种,一种面露难色,欲言又止,一种满脸写着兴奋,恨不得蹦起来喊一声“当然是好地方!”

不用说,后者都是跟着朱元璋一起从凤阳出来的老乡。

但朱元璋想起很久很久之前,马蓁蓁曾与他说过建都的事情,这会儿思来想去,还是没再说什么,摆摆手让群臣下去,又将马蓁蓁叫来。

马蓁蓁临来前被朱标叮嘱,先莫要与朱元璋说朱樉的事情,等找到人了之后再说。

于是马蓁蓁一来就先发制人:“爹找我做什么呀?”

“蓁蓁,你之前是不是与我说过建都的事情?”朱元璋问道。

马蓁蓁想了想:“爹现在不是都定了么?以应天为京师。”

要知道,历史上的明初建都争议持续了好几年。

起初时,朱元璋下诏以汴梁(今开封)为北京,以应天为南京。

到了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

但是开封和凤阳地理位置对于边疆太远运输不便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

直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下诏改南京为京师。

至此,建都地点才最终确定。

但是如今,朱元璋登基之时,直接将都城定在了应天,便没了这许多争议。

毕竟这里就是朱元璋的大本营,龙脉所在之地,再加上官员多数都是江淮子弟,不愿迁移。

马蓁蓁也想过这事儿,但不管迁不迁都到北京,那都得是打完大元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她也并没着急提。

却没想到,朱元璋先来找她说这事儿了。

朱元璋叹道:“蓁蓁啊,你觉不觉得,应天……太过靠南了?”

马蓁蓁惊讶极了:“那爹准备如何?”

“我想着,凤阳——”

“不行!”马蓁蓁立刻说道,“这不可能。”

朱元璋的脸马上就拉了下来。

马蓁蓁实在不懂了:“爹,凤阳就是一个小城,地理位置也不是多么好,为什么你还考虑它?”

“那朕该考虑哪里?”朱元璋问道。

马蓁蓁一下没意识到朱元璋的自称都变了,她只答道:“或许汴梁,或许洛阳,或许咸阳,或许长安?”

这些都是之前各朝代都选择过的古都,马蓁蓁的建议无可厚非。

甚至朱元璋自己,都曾写过那首“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可见也是认可这两个地方做都城的。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应天为京师,就很合适呀,以后再迁呗。”马蓁蓁说道。

朱元璋坐在那里生闷气。

马蓁蓁以为他在思索,便劝道:“凤阳之地土地贫瘠人丁稀少,周围都是平原,没有一点儿险峻,不适合作为都城呀。”

“开封亦无险可依,也曾做过都城。”朱元璋闷声说道。

马蓁蓁点头,但:“开封是大城市啊!”

“那凤阳也可以建啊!”朱元璋不悦的说道。

马蓁蓁皱紧眉。

历史上,朱元璋确实大肆建过凤阳,他将凤阳定为中都,还比照应天的皇宫建了一座宫城。

而且还迁了数十万的人口到凤阳,朝廷给予路费以及耕牛、农具还有种子,并免除三年税赋。

但在一次巡幸中都之后,朱元璋却自己叫了停。

没有别的原因。

太费钱了。

要一个抠门的皇帝投入那么多的钱,却又亲眼看到,也不过就建成了这般模样,他自然心疼。

不过马蓁蓁也理解朱元璋,就是过的好了之后想衣锦还乡,还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可以理解,建就建,但做中都,没有必要。

马蓁蓁的想法很朴实,但实在让朱元璋不高兴。

听她喋喋不休说了许多,此时朱元璋还能压着气:“好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马蓁蓁顿了一下,有些不解:“爹,你现在做了皇帝,凤阳的百姓肯定都知道,为什么还非得要投那么多的银子去建——”

“朕说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朱元璋打断了马蓁蓁的话。

马蓁蓁愣了一下,这才后知后觉发现朱元璋生气了。

她停了片刻,低着头,慢慢退出了屋里。

朱元璋还在生气。

是,凤阳是很小!是很穷!是很贫瘠!

但又不是不能建设!

马蓁蓁有钱啊!为什么她就不能出银子,将凤阳建设的如同应天一般?

她修了那么多地方的城墙和水泥路,为什么不能修一修凤阳?

朱元璋越想越气,猛的一拍桌子:“叫李善长来!”

他就不信了,他非得将凤阳建成中都!

没几天,马蓁蓁刚得知一个好消息,便又知道了一个坏消息。

朱樉找到了!

正在朱标的人看守下往回押送来!

坏消息是……

原本应该洪武三年李善长才往凤阳去建皇宫,但此时,他已经去了?

他就去了?

不是,她之前说的话,她爹是一句没听进去啊!

给大臣发银子抠抠搜搜的,砸银子建个凤阳这么痛快啊?

马蓁蓁气呼呼的便跑去了御书房。

她也是一时义气上头,也未来得及先去找她大哥或者她娘吐槽,直接就跑了来,推门就问:“爹!你为什么要要建凤阳!”

此时的御书房中不止朱元璋一人。

下面坐着的几个臣子瞧见马蓁蓁,再听她的称呼,便已经猜到了她的身份,纷纷起身行礼:“齐王殿下。”

“没有规矩!大呼小叫什么!”朱元璋却不悦的开口斥责道。

马蓁蓁抿了下唇,想着是不是也该行礼,却一时忘记了应该是如何的动作,只能道一声:“父皇,我觉得,凤阳……”

“朕要做什么,还需你来同意不成?”朱元璋不悦的开口。

马蓁蓁惊呆了。

她爹,从未用过这种语气和她说话!

“爹……”马蓁蓁喃喃,朱元璋却一指殿门:“出去!”

“爹!”马蓁蓁震惊。

一旁的大臣眼观鼻鼻观心,似乎都不敢多看。

马蓁蓁知道此时她出去是对的,是应该的,但是她还是觉得委屈——

她都是为了她爹好,她爹怎么能这样呢?

“那凤阳就是个小地方——”

“朱蓁蓁!”朱元璋警告的叫了她的大名,手指指向殿外,“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4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