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85.就在此时,流言起了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直到十天后的一个深夜,这场大雪才悄无声息的忽然停了。

整整十日的大雪,加上之前的暴雪和冻雨,整个应天城就像是被冰封住了一般。

就算如今雪停日出,整个城缓缓解冻,却依旧带来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一桩桩一件件,像雪花似的信件

就算马氏极力隐藏,可那焦躁的情绪也难免被孩子们察觉到了。

马蓁蓁和朱标私下打听过,知道城中不少百姓的房屋都被积雪压塌,更不必说冻伤冻冰的。

好在蜂窝煤和棉被的普及,暂时还没听说哪里出了人命。

可瞧着城中各处爆满的医馆,还有被冻的生了冻疮而痛哭不止的小孩子,实在让人觉得心疼。

马蓁蓁想去找个大夫开个驱寒的方子,直接熬了药在街头送百姓们,但又怕人和人体质不同,乱吃药总归令人担心。

“搞义诊吧,药材若是不够,就去别处买来。”马蓁蓁与工厂的厂医商议道。

她有些担心,天气实在太冷,百姓们受冻,抵抗力就会下降,冬瘟不知会不会趁机流行。

存货的棉被和棉袄已经全被她拿出来免费送了,可是就是这样,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病倒下来。

马蓁蓁听着医馆里那些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还有不少人惊呼说孩子起了高热,难免担心,会不会是现代的流感?

便不是流行性感冒,因风伤而得的感冒在这个时代也难以痊愈的很。

这也就算了,偏偏附近几个靠山的村子,还闹起了虎灾。

大约是暴雪来的突然,山中猛兽都没做好过冬的准备,忍了这大半个月,老虎们实在没有吃的,便成群结队下山,到村子里去觅食。

得了消息的朱元璋连忙拨了两个千人的队伍去围剿老虎,但也为时晚矣,几个靠山的村子血流成河,百姓们有家不敢回,连夜逃离。

就在此时,流言起了。

只是流言中刚刚论及朱元璋不够仁义,便被早有准备的、朱元璋手下的文人们硬生生转移了目标。

元朝残暴,张士诚毫无作为,这两方不管哪个拎出来,都很值得说道。

为以后计,朱元璋选择的是张士诚。

毕竟他听说,姑苏城中雪下的,比应天还要大。

“张士诚整日花天酒地,腐败至极,还给元朝送了大量的食物,这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啊!”

“占了那么大的地盘,也不好好管理,整日里就是剥削百姓,强迫百姓交粮,结果粮食还送去给鞑子!”

“不仅张士诚,还有他那兄弟,最擅强抢民女,色胆包天!”

“色胆包天又如何,又有那么一个兄弟罩着,他抢了别人媳妇,别人也没地说理去!”

“啊?他们连别人媳妇儿都不放过?”有百姓惊讶。

马上有人来绘声绘色的讲一个张士诚及其弟弟张士信是如何在街上瞧见个妇人便起了色心,又如何强迫那妇人就范,为此不惜打死妇人的丈夫。

众人听的情绪被完全调起,又听说姑苏那边雪更大,顿时义愤填膺:“东吴如此不得天意庇佑,还连累我们!”

“可不是,真盼着大帅早日打败东吴,那才是顺应天意!”

“对对,咱们也是有大帅在城中镇压,这雪灾才没出什么人命。”

有人疑惑着原想提起虎灾,但又有人说起朱元璋和马夫人施粥、送药又送衣送煤的举动来。

听得这些,便是有些疑惑的人也释然了。

朱大帅又不是神仙,还能提前预知虎灾不成?

或许若是没有朱大帅,此时受灾的,便也不止是那么几个村子了。

洗脑不是一件很难的活,尤其是在朱元璋真的做了不少事情之后。

百姓房子被压塌了?

送青砖,请水泥,甚至若你家中没有壮劳力,还能派几个士兵去给你把房子盖起来。

家中没有御寒之物?

只要去指定的店铺登记一下,就可以领取一定数量的煤炭。

家中老人小孩体弱?

义诊摊子从早到晚都在那里摆着,所有的药材都不要钱,三天一复诊,直到你好了为止。

你说没有衣服鞋子穿,那更是简单了。

马氏成衣铺子专门推出了二手棉衣,是那些富人们淘汰下来的旧衣服,他们翻新并将里面的棉花重新弹暖和之后,再拿出来卖。

这般的棉衣只要三铜板便能得一件,比最最便宜的单衣都还便宜。

至于你说那是旁人穿旧的?

那又如何!

都穷的没有冬衣了,还管它新旧,只要能御寒就好。

好歹的,遇到的事情都一一解决了,意外之喜是,经过这么一场灾祸,朱元璋的名声却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他准备顺势早点称王,但……

雪灾过去了,疫情却留下了。

咳嗽的人越来越多,起了高热便下不去,偏偏这病还传染,一传十十传百的,生病的人越来越多。

天气好起来了,但街上的百姓却越来越少了……

朱元璋称王的计划只能暂缓,又要往外去寻求名医神医,简直是新一轮的焦头烂额。

而除了应天之外的几个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遭灾,听说应天的处理之后,各个城市便发了求助信息过来,想哄应天送些物资过去。

“事情永远解决不完。”

朱元璋坐在那里,心情很是不好的与马氏抱怨道,“他们自己管理的城市,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吗?”

“不是每个城都有咱们蓁蓁这般的工厂园区呀。”马氏只能这般劝道。

说起马蓁蓁,朱元璋又哼哼了一声。

实在是马蓁蓁和亲娘一起睡,睡习惯了,雪停之后也没想着回去。

却被一次深夜归家的朱元璋给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身上。

被重物压身噩梦惊醒的马蓁蓁痛呼一声,朱元璋却被吓的也叫了一声。

……马氏到现在还记得自己惊坐起时,瞧见那父女俩大眼对小眼的模样,还有些好笑。

这会儿朱元璋又哼哼,显然是对马蓁蓁睡觉占了自己的位置表示不满。

果然,他哼了几声之后说道:“蓁蓁六岁了,便是她几个兄弟,也没有在这般年纪还和娘一起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