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48.自己多干点活怎么啦!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朱元璋轻咳一声:“也不是说不想要丞相了……”

“整个中书省都不想要了是吧?”马蓁蓁继续问道。

朱元璋露出憨厚的笑来:“这怎么说呢……”

马蓁蓁:……

所以朱元璋当真是从一开始便不想要这个辖制皇权的中书省?

她颇有些头疼:“爹啊,丞相制存在上千年,难道其他皇帝就没有想收回权利的吗?但为什么不能呢?”

“他们做不到,是他们懒惰,而我可不同,我自己能干完!”朱元璋昂头说的很是骄傲。

马蓁蓁:……

好好好,你劳模,你光荣。

那后世呢?

这中书省前脚被朱元璋废了,后面朱允炆就搞出个内阁,到朱棣那里更是发扬光大。

再往后看,不仅内阁了,还有个司礼监,两边为了争权那是咔咔打的,还不如就一个独揽大权的丞相呢。

“这天下是我打来的,如今却要分权给他们……”朱元璋小声嘀咕着。

被马蓁蓁戳破了心思,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他看到的奏折,丞相先看过,筛选过,再给他;他要做的事情,还要问过丞相,若对方不答应便不能做。

若只是国家大事他也就忍了,但私事,家事,甚至他睡后宫哪个妃嫔睡多久,丞相想知道,都可以过问一句,再不咸不淡的劝一句“皇上保重龙体啊”。

这些关他屁事啊!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这天下是他打下来的,那就是他的,一切都要听他的。

什么丞相,还得分权,还要辖制他?凭什么!

咱老朱多少年没受过这种气了!

虽说现在还好,建国之初,丞相又都是他相熟的兄弟,但以后呢?

朱元璋也读过史书,所以他也想不明白,那么皇帝明明已经足够英明神武,为何还能忍受有丞相的存在?!

分权,被管,也就算了,你还不能罚那丞相。

罚了的话,那些言官们一张嘴,能怼的皇帝都怀疑人生。

甚至落在史书上的记载,也是丞相敢于直言,皇帝却背了个不纳谏的恶名……

所以在有些丞相看来,被皇上骂,甚至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朱元璋想想就觉得要烦死了!

李善长已经年迈,以后或许还要换其他丞相,那便是换个人来管着他……

呵,连随着他起于微末的老乡他都不想忍了,何况其他人?!

“爹啊,除了看折子处理事情,你难道就没有其他事情做吗?”马蓁蓁不由问道,“你可以休息,可以去春猎,秋猎。”

“夏天避暑,冬天取暖,都做皇帝了,还要一直干活吗?”

马蓁蓁是真心发问。

朱元璋却很不赞同:“诶,多干点活算什么呢?干的快点,挤出时间也能做你说的这些事情啊。”

马蓁蓁:……

得,她爹还真是一副好身体。

“而且有你之前做的表格,还有那什么阿拉伯数字,我给他们定了格式,那些折子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朱元璋乐滋滋的。

还好他推广的早,现在几乎都没人敢在给他的折子里乱写废话了。

马蓁蓁:……

朱元璋还说:“我一上午就能看完一百道折子!”

马蓁蓁无话可说,目瞪口呆,只能拜服。

而朱元璋此时也想起另外一件事:“这些官员俸禄都这么高了,总不能还贪污吧?不行,他们一两银子也不能多拿!”

想想要花那么多钱养臣子,朱元璋心疼死了!

都已经得了这么多俸禄了,还敢贪污,他老朱肯定要杀无赦!

马蓁蓁看着此时目露凶光的朱元璋,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反正她来也只是为了劝朱元璋别给大臣俸禄太低了,现在目的达到。

至于废除宰相制度……

马蓁蓁并没想好该怎么劝这个牛似的亲爹,准备回去想想办法,改日再战!

“对了,蓁蓁,你之前说让我对伯温好点……”

朱元璋叫住她,话说一半又沉默,沉默之后却是叹气,“你还知道些什么?”

马蓁蓁轻哼一声。

那她知道的可多了。

“外忧内患,一时都解决不了吧?做皇帝就是这样滴~”马蓁蓁先说了这么一句,又转身坐在她爹对面。

朱元璋也没什么意见。

这天底下,能这般不守规矩和他坐在一起,用这种口吻聊天的,以后怕也只有马蓁蓁了。

眼看着马氏越发有了做皇后的样子,哪怕人后会怒喝一声“重八”,却已经开始学会守规矩。

朱标虽然还是他的好大儿,但也越发有了太子的样子,被宋濂他们教导的很有章程,但就是太有章程了……

像马蓁蓁这般,还是只将他当成自己爹的,实在难得。

而且马蓁蓁身份也是不同的,朱元璋不愿意约束着她,也只有这般,让他感觉自己除了是大明的皇帝,也是个人。

他只追问了一句:“外忧再说,内患怎么办呢?”

这倒是让马蓁蓁有些惊讶了,毕竟史书上一直说的是朱元璋坐山观虎斗,像是在看戏一般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浙西那边权利太大,但随我打天下的就是他们啊!”

“你之前劝我善待伯温,我想了想,那人除了说话难听之外,其实也是个人才。”

“但是他万不该非得要和李善长作对啊!”

“打仗这么些年,后勤都是老李干的,政务他也处理不少,我率军打仗的时候,坐镇后方的就是他……”

“人不能不讲良心啊,他做了这么多,就算不像是徐达他们有实打实的功绩,咱也不能忘了他的功劳啊!”

此时的朱元璋,还是很看重兄弟情谊的。

所以在历史上,朱元璋直接称李善长为第一功臣。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了开国六公爵,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

除了他之后,其余五个是徐达,常遇春(当时已逝去,封的长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

这些人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尸山火海中走过一遭才得以封公爵。

但李善长排位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更是其中唯一的文臣。

所以如今浙西集团之首,自是李善长。

与之相对的,是浙东那些来投奔朱元璋的儒生们,则是以刘基为主。

但历史上的刘基实在不讨朱元璋的喜欢,几次险些被赶走不说,开国之后也只封了个伯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5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