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5.他馋人家的船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六月十六日,陈友谅率十万军队顺江而下,攻克采石城。

有了朱元璋的提前部署,采石的军队并未大加抵抗,原本守在太平的花城被派来收采石。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他做出一副且战且逃,最终不敌,带领部下一路奔逃回太平的假象。

而在五通庙苦苦守了一个月的朱元璋手下也终于迎来了他们等的人。

到了今日,虽然徐寿辉还是名义上的、天完国的皇帝,但其实一切权利早就交给已经自称“汉王”的陈友谅。

他只希望能活下去,对陈友谅平日里甚至极尽讨好之事。

就算是此刻,徐寿辉被叫来五通庙拜神,见气氛不对,也只是有些尴尬的卑微的赞扬陈友谅:“啊,我们能这么快占领采石,而且眼看就要打败朱元璋,这全是你的功劳啊!”

“确实。”陈友谅淡淡答道,却没多看徐寿辉一眼,“只是你看不到那一天了。”

徐寿辉大惊,涕泪横流求饶亦无果,被陈友谅手下之人硬生生敲碎了脑袋,就这么死在了风雨交加的五通庙。

接下来,早就有所准备的陈友谅准备就地登基。

如果按照历史正常进展的话,此时的陈友谅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汉,年号“大义”。

——虽然不知道他怎么好意思刚弄死老东家,就给自己年号称“义”的了,但历史上确实如此。

不过此时的朱元璋却不会任由陈友谅这般作为了。

早就等在城外的朱元璋在花城带兵佯退时便知道,天启所言,十之八九真的是真的了。

扮成乞丐的朱元璋轻易躲过了陈友谅方的巡查,大概陈友谅也没想到此时的朱元璋会埋伏在城外。

或许他一心都是自己的大业,又因为攻占采石也是临时起意,赢的又很顺畅,所以疏忽了。

总之,有心算无心,朱元璋的人将五通庙包围起来的时候,陈友谅刚刚才换好龙袍,准备行登基大典呢。

这会儿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的,朱元璋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再看一眼五通庙中影影绰绰的人群,与身边的徐达低声道:“不会陈友谅手下那些将领都在这里面吧?”

若真是,那可是确确实实的瓮中捉鳖了!

而且,一捉就是一群!

朱元璋激动的手心都在发痒,就算雨再大,风再狂,他也不觉得难受了。

隔着窗户,瞧着里面忽闪忽闪的人影,朱元璋手抬手,刚准备挥下,忽然耳边就响起熟悉的“叮叮叮”声。

????

怎么就这个时候响了呢!

再看一眼屋里喧闹的气氛,朱元璋眼一闭牙一咬,就地一跪,头磕的万分虔诚。

徐达等人:???

又来?

不对,不对啊,难道他们主上,在拜新的,汉王?

“咱们,就,站着,看?”花云小声问徐达,“用不用也,跪一下?”

他现在极其信服朱元璋,实在不知道他家主上是怎么算的,那陈友谅连日子都没错的,按他家主上的说法攻打了采石城。

他第一次被破城破的这么开心!

常遇春等人也是懵的。

主要是今日的事情全被朱元璋一一料中,再加上刘伯温的筹划,此时他们有一种将陈友谅和他的属下包抄了的感觉。

可以说,这会儿朱元璋在众人心目中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

所以,哪怕不理解,但看朱元璋跪的这么虔诚,徐达和花城等人只犹豫了一会儿,就跟着一起跪下了。

奇景出现了。

五通庙内,大汉的群臣恭贺陈友谅称王;

五通庙外,朱元璋带领众臣一起跪拜老天……

而等朱元璋再抬起头来时,沉吟片刻后,却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更加不解的命令——撤退。

“主上?为何要撤?”

徐达急的眼睛都要红了。

陈友谅正在里面接受众臣的朝贺,按理来说正是防备最薄弱的时候,此时冲进去,岂不是正好一举拿下?!

“现在就冲进去啊义父!”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到底年轻,有些按捺不住,声音也大了些。

花城马上踢他一脚,只是再看向朱元璋的目光,也满是不解。

胜利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却要被迫放弃,不管是谁,都心有不甘。

朱元璋亦是如此。

他咬牙再看一眼五通庙内,抬手抹一把脸上的雨水,还是那句话!“撤!”

说着,他便第一个转身,径直离开了五通庙。

其余众人便是再不甘心,也不敢违抗主上命令,只能全都苦着脸咬着牙,冒着大雨,跟着朱元璋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了。

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

城外,临时扎起的营帐中,一片寂静。

漏夜等着好消息的刘伯温见人回来后都是这般模样,一时也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只是瞧着朱元璋脸色还算好,犹豫之后,刘伯温轻声开口:“主上,是臣的计划出了什么纰漏吗?”

“并无,一切都与你所预料相差无几。”朱元璋沉声道。

徐达率先忍不住:“主上,臣实在不懂!那扇门,只有把那扇门踹开,陈友谅就——”

“就怎么样?就肯定能被你斩杀?”

朱元璋咬着牙冷笑,“你可知道,陈友谅这次出战,带了十万兵马!”

十万?

众人一惊,都皱起眉来。

“那五通庙内、那采石城中,才多少人?我们以为凭这几十个人潜进去就能包抄陈友谅,岂不想想,城外便是长江,江上停的,全是陈友谅的战舰!”

“那、那万一呢……”朱文逊喃喃开口。

朱元璋又冷笑一声:“你有把握在被人包抄之前,弄死陈友谅?”

这……

到底是一方枭雄,便是与元朝几次冲突都能平安无事,还真没人敢说自己就能一定在多少时间内弄死陈友谅。

朱元璋沉沉吐出一口气,又看向刘伯温:“鳖要捉,瓮却要改一下。”

刘伯温听了这许多,大约也明白了当时的场景。

他拱手行礼,面色平淡:“臣听着,主公是在担心陈友谅的战船?”

“是。”朱元璋毫不迟疑,“我与他的领地都临江,水战不可避免。”

说着,他又深深看向刘伯温。

刚刚撤退的原因,除了他担心被人包了饺子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在天降启示中,他听到了原本应该发生在龙湾的那场战役,到底是如何的经过和结果。

朱元璋馋了。

他不止想要陈友谅的命,他还想要陈友谅的船。

但他又不能真的任由陈友谅打到应天,被迫在城外龙湾与其决战。

那般近的距离,万一有所闪失,应天失守,那他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伯温,你明白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1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