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06.“你、你要做圣人啊哥?”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其实马蓁蓁原本的意思是,朱小二只比朱标小了一岁,却还能玩的朕开心。

她希望她大哥也不要太拘着自己,该玩就玩啊!

谁知道朱标只瞧了一眼,就很是嫌弃的别过头去:“蠢。”

马蓁蓁:……

不对啊,前几天她大哥玩的还是很开心的啊!

立刻,马蓁蓁想明白了什么:“是不是爹又说你了?”

她气的一下站起来:“爹怎么这样!刚回来就又让人不开心!”

“没有,妹妹!你快坐下。”朱标瞧着马蓁蓁竟像是要去找朱元璋说个清楚似的,吓的连忙拉她的袖子,“你先坐下!”

马蓁蓁气呼呼的重新坐好,嘴里还在嘀咕“他怎么这样”之类的话。

朱标无奈,开口说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嘀咕朱元璋的声音戛然而止,马蓁蓁不解的看着她大哥:“嘎?”

“我是君子,不能被外物迷惑了心智。”朱标很是认真的说道。

马蓁蓁:????

不是,你才六岁,你君子的是不是有点太早了哇?

“我决定,每日只能在后院玩乐一个……嗯,半个时辰!”小小朱标一脸沉稳,面对游乐场和疯玩的弟弟们,并不为所动。

马蓁蓁不解。

马蓁蓁震惊。

马蓁蓁不敢置信:“你、你要做圣人啊哥?”

难道她老马家要出个什么子了?

不是,后世也没听说叫马大标的圣人啊……

朱标却沉稳摇头,又深沉的点头。

然后他故作淡定的看了看天色,对马蓁蓁道:“差不多了,我先去玩半个时辰。”

语毕,他不急不缓走到小二和小五挖出来的泥坑旁,连一息的犹豫都没有,蹲下就加入了挖坑大军。

只剩下小四还像个永动机一样,欢快的一圈一圈玩着滑梯。

马蓁蓁叹了口气,回头让魏小草去告诉厨房备着点温水。

不管是出汗还是沾了泥土,总归都要洗个干净的。

不过唯一的好处是,朱标来了,她就可以走了。

她大哥有时候强装成熟,有时候也幼稚的厉害,但不管怎么样也是家中大哥,有他看着弟弟们,马蓁蓁也放心。

回去的时候,马蓁蓁恰好碰到正在吃饭的父母。

朱元璋一条腿已经包扎上了,正直直的伸在那里,但也不妨碍他的狼吞虎咽。

瞧见马蓁蓁,马氏招手叫她过来:“可还要用点饭?”

“不吃了娘,我刚刚吃的可饱了。”依偎在马氏身边,马蓁蓁小心的避开她的肚子,“娘怎么样了?”

“喝了药,睡了一觉,完全好了。”马氏笑盈盈说道。

马蓁蓁这才算彻底放下心来,但她还记得一件事,刚刚没有完成。

抬眼看向马氏身后站着的罗妈妈,马蓁蓁开口语气很是温和:“这些年我娘有孕生产,都是妈妈跟在身边照顾着。”

“以后,有妈妈在,我们才能放心。”

马蓁蓁说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罗妈妈。

好在,罗妈妈脸上并无任何不对劲的表情,反而带了些愧疚的:“小姐抬举奴婢了,哎,昨晚奴婢……早知便不回去了。”

“你只那一个儿子,他出了事,你如何能不归家去看看?”马氏说道,又安慰似的与罗妈妈说,“蓁蓁小孩儿不懂事,就是太担心我了,你莫要放在心上。”

都是经年的老人了,马蓁蓁话中的试探也毫不掩饰。

不过有马氏这样说,马蓁蓁也信了。

她站起来,自己倒了一杯茶,双手递给罗妈妈:“我一时心急,还请妈妈莫要与我计较。”

“小姐不必这般,没照顾好夫人,原就是奴婢的错。”罗妈妈有些惭愧,不肯接马蓁蓁送上的茶。

还是马氏说道:“她也是你看着出生的,喝她一杯茶有什么使不得的?快接过去。”

罗妈妈这才接了马蓁蓁的茶,马蓁蓁笑盈盈坐在马氏身边,算是暂时愿意相信罗妈妈的忠诚。

而且听刚刚马氏所言,大约罗妈妈的儿子,是人为的灾祸。

后来马蓁蓁才知道,原是罗妈妈的儿子被人引诱着去了赌坊,银子都输完了不说,还欠了不少的债,被人追到家中要砍掉他的手脚。

罗妈妈这才知道消息,连忙回家去看。

至于是真的就这般巧,还是对方将时间计算的好好的,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对于马氏和朱元璋来说,事情到底是真是假都无所谓的。

没多久,马蓁蓁便听说,原本在老宅还能掌着一二权利的那位柳姨娘生了重病,每日只能在屋里待着不能出来。

倒是一位姓郭的姨娘,似乎很是懂事,连马氏都夸了几次,如今老宅便先让她管着。

随着天气逐渐热起来,马蓁蓁的香皂开始畅销起来。

有钱些的,便喜欢买那闻起来味道极好的香皂,尤其马蓁蓁还别出心裁做出透明的、中间镶嵌着一朵鲜花的“花朵皂”,是最受时下女子欢迎的。

而读书人则偏爱松竹味道的香皂,梅兰的也算畅销。

老百姓们更朴实一些,多买那种最便宜、没什么味道,但洗起来一样干净的普通肥皂。

马蓁蓁还趁着夏季将要来临,搞了个促销活动——在成衣铺子购买两身以上成衣的,送专门洗衣的肥皂一块。

那肥皂大的很,是普通能买到的肥皂两倍大。

这一举动得到的反响很的不错,让马蓁蓁的钱包又鼓了一圈儿。

与此同时,她写下的,关于历史上三月十七发生的洪都之乱的描述,也得了两颗星的有用度,得到酒精提纯的奖励。

……鸡肋的奖励。

马蓁蓁撇撇嘴,还不如奖励她造酒之法呢。

说起造酒,马蓁蓁自然想起一个人。

那便是后世都有名的、明初第一大富豪沈万三。

后世的南京有一条有名的巷子,名叫糟坊巷,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酿酒的地方。

有说管着糟坊巷给他酿酒的,便是沈万三。

但也有人说,沈万三主要是贸易和纺织,没做过什么酿酒的生意。

真真假假,马蓁蓁如今也不知道,但现在吧……

这给明太祖酿酒的生意,她难道,就不能做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9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