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7.现在能阻止以后会发生的不好事情吗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朱大帅身边的谋士对此也持不同态度,事情还在商议中……”

马氏拍了拍马蓁蓁的背,又笑起来,“罢了,这种事情……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妨碍的。”

她与马蓁蓁所想一样,泥腿子出身便泥腿子出身好了,改个祖宗做什么。

“娘,爹在朱大帅身边能不能说上话啊?”马蓁蓁犹豫的道,“爹都能承命做大船,还能跟着去扬州,应该还可以吧?”

马氏微微挑眉看着她,马蓁蓁低头抬眼,无辜的看着母上:“要是能劝一劝,就、劝一劝也行……”

“劝什么?认个有学识的老祖宗不好吗?”马氏故意这般问她,还顺势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

马蓁蓁叹了口气,揪着马氏的衣襟问道:“娘觉得,朱熹……”

她顿了一下。

朱熹朱文公不管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还是“朱子读书法”都无愧于他大家之名。

但程朱理学中提及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还有所谓的“三从四德”,被后人用于对女子地位的打击和迫害,甚至以后连出门都要被嗤笑是抛头露面。

要知道,宋朝之前的女子不管是行商还是从政,都是有可能的,甚至上阵杀敌者都不知凡几。

而那时候的女子,不仅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嫁妆亦是自己的终身私产。

若不幸做了寡妇,亦可携子归家,或是再嫁或是自立女户都属平常。

但有了这“三从四德”和“贞节牌坊”的迫害,女子便是丧夫,也只能一辈子留在夫家,伺候公婆照顾孩子,或者便是直接丧了命。

甚至连想上衙门讨个说法都不能,毕竟在人们眼中,女子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便是要告状,也只能委托男性亲属去。

可更多时候,她们想状告的,或许就是那男性亲属。

实在凄惨。

但那也是以后了,又如何能怨怪此时只是单纯想拜个祖宗、提升自己出身的朱元璋呢?

马蓁蓁又泄了气,但看着马氏询问的目光,她倒底说道:“娘,若是知道以后会发生不好的事情,现在阻止的话,有用吗?”

“说来听听。”马氏心中微动,面上却不怎么显。

她早知这个女儿的神奇,这会儿竟还涉及到了未来,不由更是谨慎。

乱世能人多,从前马氏也听说过那些能掐会算的故事,更知道所谓天机透露太多只会换来五弊三缺。

她想着,马蓁蓁毕竟还小,若说起事情来还没轻没重的,她就及时打断。

哪怕不能提前预知更多事情,也不能让她的女儿遭遇不好的事情。

“娘对程朱理学怎么看?”马蓁蓁问道。

马氏却是一怔,又无奈摇头:“娘不太懂这些。”

“那娘对……三从四德,寡妇改嫁,贞节牌坊又怎么看?”马蓁蓁干脆问道。

马氏顿了一下,语气也不由自主的淡了下去:“糟粕。”

“哎,若朱大帅和夫人与娘想的一般就好了。”马蓁蓁叹道。

这次马氏是真愣住了。

她有些不敢置信:“蓁蓁,你的意思是,朱大帅以后会……会用这些糟粕?”

“何止会用啊,他还会推广,还会鼓励……”

马蓁蓁又叹一口气,将小脑袋埋进亲娘的怀里,“娘啊,都在应天,都是夫人,你认不认得马夫人啊?可不可以与她说说?”

“这寡妇再嫁,才是真正的顺应天理……尤其是战乱时期,人口又不算多,适龄的女子就、就该鼓励嫁人啊!”马蓁蓁嘀咕道。

“蓁蓁,你与娘好好说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马氏双手按住女儿的肩膀,让她坐好,又正正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说道。

察觉到马氏的情绪,马蓁蓁犹豫了一下,也正了神色:“娘可知,元朝以前的女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不等马氏回答,马蓁蓁继续说道,“娘大约不知,什么叫收继婚制?”

“娘不知,你与娘好好说说。”马氏肃正道。

马蓁蓁便娓娓道来。

宋朝时,女儿也可以参与分家,虽然只有儿子的一半,但是因为另外有嫁妆填补,其实相当于差不多。

对女子来说,嫁妆便是自己永远的私产,在南宋时用于经商或者水运更是常见。

不管成婚前后,女子出门、游玩、甚至与男子厮混在一起打马球都实属正常。

而生育的孩子,不管男女,若是和离或者守寡归家,亦可以带走。

但是从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开始,到朱熹的女婿黄榦提出对寡妇的三项要求,要求寡妇抵制改嫁一直守节,二是寡妇应该留在夫家侍奉公婆,三是放弃个人财产的支配,嫁妆与夫家共享。

好在南宋时期教育普及,士人集团兴盛,此种言论并未被采纳。

而北方的蒙古却在此时崛起了。

身为游牧民族,他们采取一夫多妻制不算,还有收继婚制,也就是父死儿继,兄死弟继。

这继承的,不仅是财产和地位,还有女人。

原本就是逐水草而栖居的民族,嫁出去的女儿,或许这辈子都再见不到了。

所以嫁女儿的家庭会收取高额的彩礼,而对于南方来说,花大笔钱娶来的老婆,就像是直接买断的劳动力一般,便是守寡了也合该继续在男方家中发光发热(继续生孩子)。

元朝建立初期,这般的女性地位,竟然意外的与激进的程朱理学不谋而合。

再加上元朝关于婚姻和继承法规的修改,让女子的地位越发低下,逐渐的,竟成为了男子的附属。

为了服兵役和徭役,一个家中必须得有男丁才算是一户,女户再不得见,甚至收继婚都在元朝的强硬压制下合法起来。

作为寡妇,不想被小叔子收继,唯一能做的就是守节。而若要改嫁,那可真是奇耻大辱!

“……若这种情况下,再对守节大加褒奖,甚至算是家族荣耀,那母亲想想,寡妇会如何?”

“活着便是抱着那牌坊孤独一世,死了……”

马蓁蓁嘲讽的咧咧嘴,“死了更好,死了的,那叫贞洁烈妇。”

随着马蓁蓁的叙述,马氏的身体开始轻微的颤抖起来。

半晌,她甚至忍不住的干呕一声,怒声道:“还褒奖?我看谁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