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57.精盐的制作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要说这朱元璋来的也是时候,距离孙氏搞幺蛾子那日正好五天过去了。

马蓁蓁在心里算好时间,小鼻子一哼,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却到底与她爹说话了:“这就是精盐。”

朱元璋惊讶的翻动了一下那雪白色沙粒般的盐,与同样吃惊的马氏对望一眼:“这是盐?”

马氏吃了许久精盐,却也没注意,只以为马蓁蓁有什么做菜的诀窍教给了厨子。

这会儿她也有点呆愣:“精盐?这么白?”

马蓁蓁摇摇头。

还不算很白。

但是她也只能提炼到这样了。

如今的粗盐,尝起来也咸,但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苦味和涩味,做出来的菜自然也难以好吃。

“怎么提纯的?麻不麻烦?能不能大批量的搞?”

朱元璋连炮竹似的三连问,问完便迫不及待蘸了一点儿精盐放进了嘴巴里。

“嘶,咸!真咸!”

话这么说着,朱元璋却是露出一脸喜意,“好吃!好吃!”

说着,又捏了一小撮盐直接放进了嘴里。

被咸的呲牙咧嘴的,朱元璋却越发高兴。

马蓁蓁:……

很难不嫌弃他爹。

马氏哭笑不得的递上一杯水,又将马蓁蓁揉进怀里:“你呀,到底还做了多少我不知道的事情?”

马蓁蓁撞进她娘馨香的怀里,听着这话,脑海中不由自主就浮现起后世的一句著名台词: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她晃晃脑袋,甩掉脑海中那莫名其妙的场景,跟她娘撒娇:“没有了,我做了什么娘都——”

“知道”俩字还没说出口,身后一股巨力袭来,直接把马蓁蓁从马氏怀里夺走。

腾空而起的瞬间,朱元璋爽朗的笑声也传到马蓁蓁耳朵里:“蓁蓁!哈哈哈哈哈,我的好蓁蓁!”

被连抛三次的马蓁蓁:算了,习惯了。

朱元璋刚刚提出的三个问题,马蓁蓁一个也没回答,但很显然朱元璋还是快乐的。

他把个小朋友在空中连续抛了好几次,最后一回的时候直接抱进怀里,然后催促马蓁蓁再演示一遍精盐提纯给自己看。

“现在家里也没有粗盐了啊。”马蓁蓁无奈。

正好这会儿早就瞧着眼热的朱小二迫不及待凑过来,抬手举高高想让他爹抛自己。

朱元璋弯腰抱起,将小二往上一扔,然后便蹙眉开始思索:“行,那我先让人搞点,看看这个提纯麻烦不麻烦——”

“爹!二哥!”马蓁蓁真是服了,眼看着朱小二就要掉地上,她简直忘了自己比二哥还小,着急的跑过去就想接。

朱元璋无所谓的一伸脚,正好让小二抱住他的腿。

朱小二乐的嘎嘎笑,却看的马蓁蓁一阵头疼。

她这个爹,真是……

朱元璋说干就干,让人去集市上采买了一批粗盐,然后兴致勃勃的就等着看马蓁蓁怎么做了。

马蓁蓁便真的示范了一下。

先将粗盐溶解在温水中,然后用缝隙较为宽松的棉布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盐水放在炉子上,小火慢慢将水分蒸腾干,剩下的便是白花花的精盐了。

粗盐提纯的原理实在简单,马蓁蓁都不必多介绍,操作一遍也能使朱元璋看懂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拿起马蓁蓁用来过滤的棉布看了看。

马蓁蓁点头:“爹发现了吧,这孔隙的大小,其实就关乎精盐的纯度,若是想得到更细的盐,便用更细密的棉布来过滤就行。”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

马蓁蓁继续说道:“其实获得海盐的法子也是一样的,只是增加一步过滤,先将海水过滤一遍,得到的盐便可精细许多。”

“竟是这般。”朱元璋捏着那块棉布,感慨万千,“竟只差这一步!”

马氏也道:“若我们能得了制盐厂……”

朱元璋手指一紧,忍不住的便露出些许贪婪之色。

片刻后,他闭了闭眼睛,将情绪平复些许,又深深叹一口气。

他想要的实在太多太多,但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早晚,早晚这个天下,都会是他的!

这一刻,朱元璋的野心越发难耐,他再看一眼聪慧至极的马蓁蓁,却忽然又大笑起来!

得女如此,何愁得不到天下!

马蓁蓁被自家爹忽然的笑声吓一跳,一旁的小五更是被惊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臭小子,哭什么,该笑啊!”朱元璋摸了把小五的脑袋,又把马蓁蓁抱起来,“来,蓁蓁,给爹笑一个!”

马蓁蓁:……

皮笑肉不笑什么的,她还是很会的。

朱元璋也不介意这个,他这会儿心情好的很,又对马氏道:“盐场一时半会怕是到不了咱们手里,盐却是可以的。”

“那张士诚如今只知花天酒地,奢侈度日,咱们实在不行,花点儿银子,多弄点粗盐来,回头再高价将精盐卖给他……”

转眼之间,朱元璋便想到了几个坏点子。

马蓁蓁听着父母的讨论,心中却在默默盘着时间线。

陈友谅的死还在三年后,之后便是张士诚,然后还要打元朝。

距离大明立国,还有八年。

但八年后也不是就一帆风顺了,便是朱元璋登基,先是打下元大都,又继续往北追击元朝残部;

南边,还要继续灭夏国,平四川,收复云南,之后才算是全国统一。

这些,便要再花去十年的时间。

便是这期间有所发展,也是以南征北战为主,想要经济彻底发展起来,也只能等到永乐年间了……

嗯,到那时候,她应该还活着吧?

掰着手指算了算,确定自己只比永乐帝朱棣大了两三岁,马蓁蓁松了口气。

只要,只要她爹在洪武晚年别被朱元璋发疯弄死,凭着这开国的从龙之功,她或许真有可能在永乐年间赚大钱吧?

小小的马蓁蓁已经确定好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不是嫁给什么高官,也不是弄权从政,而是……

挣钱!

挣钱!

她的蜂窝煤已经得了第一桶金,接下来,或许是精盐,也可能是其他什么,但马蓁蓁最迫切想要的,还是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8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