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10.今日的朱元璋太过奇怪了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实在是这几个弟弟,每次见到狗子都要和它玩。

玩也就算了,大大小小几个都没轻没重的,一次朱标带冷飞白洗澡时发现它脑袋上的毛不知被谁揪掉了一撮,当即心疼的险些落泪。

之后,他就将冷飞白藏了起来,几乎不让弟弟们玩耍了。

这会儿朱标不仅一边将冷飞白往屋里赶,一边还在关心马蓁蓁:“妹妹,你那肥兔子用不用藏起来?”

马蓁蓁:?

不是,这灰兔子最近是吃的挺好,胖了一点点,怎么就成肥兔子了?

马蓁蓁有些不服气,朱标却已经急的等不得她回答,连抱带拽的给冷飞白拉进了卧房里。

与此同时,大门被推开,以朱小二为首的几个兄弟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进来:“大哥!妹妹!要不要一起去捉泥鳅!”

马蓁蓁无语的看着他们。

好家伙,她这几个兄弟脸上身上的泥加起来得十好几斤了,揪都揪不住,还用捉什么泥鳅。

走出来的朱标瞧见这些弟弟,也是一副头疼的模样:“马小二!你带小四小五干什么去了!”

“捉泥鳅!”朱小二昂首挺胸,还很骄傲的模样。

话音未落,朱小五竟然噗的一声,吐出一条小鱼来。

马蓁蓁目瞪口呆。

朱标也是从小玩到大的,瞧见这一幕就炸了:“马小二!你竟然带小五下河!”

话不用多说,朱标随手拿起一旁的藤条,追着朱小二就敲了几下子。

马蓁蓁则是连忙去看小四小五,让他二人张嘴看看,又问肚子疼不疼……

一屋子鸡飞狗跳的,等马氏回到家就得知,小二被朱标抽到崩溃,现在躲在屋里谁也不见。

了解到前因后果后,马氏简直要被气笑了:“随他去,不必管他!他不见就不见,谁也不准给他送饭!”

“确实危险呢,五爷才多大点儿,后面那条河可深的很。”罗妈妈扶着马氏,不免也跟着忧心。

马氏进屋,扶着肚子才坐下,就听到脚步声。

马蓁蓁带着玉腰,提着个食蓝来了:“今儿有新鲜的小虾!娘前日不还想吃?正好让玉腰做了,娘尝尝。”

其实过去怀孕头三个月,马氏的食欲已经好了很多,并不是只有指定的食物才能吃得下了。

但她也知道,马蓁蓁照顾自己成了习惯,更也领情,笑着点头应下,又将马蓁蓁抱进怀里。

马蓁蓁怕碰到亲娘的肚子,还小心的往旁边挪了挪,然后打听起军营中的消息:“娘,爹那边怎么样呀?”

“没事了。”马氏愣了一下,才强笑着应道。

马蓁蓁不解:“娘,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没事。”马氏摆摆手,又做出一副很是劳累的模样,“我是有些困了。”

“那娘吃点东西,早点睡觉。”马蓁蓁乖巧道。

可等躺在床上,马氏却又翻来覆去睡不着。

实在是……今日的朱元璋太过奇怪了。

当时,她在里屋,就听着朱元璋大嗓门的与刘伯温争论着。

一句话才说了一半,忽然之间,朱元璋就没了动静。

马氏担心,出门一看,便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

原是朱元璋竟不知为何忽然跪在地上,做出一个虔诚的姿态,硬生生跪了半天才站起身来。

而一众谋士和将领,竟好像是见怪不怪一般,都沉默着等朱元璋站起身来。

就……怪异的很。

像是时间被忽然暂停一般,加上朱元璋站起身后第一件事,是把自己刚没说完的半句话说完……

挺怪的。

马氏想不明白。

但她很快想起,之前有个夜晚,似乎朱元璋就是这样跪在床铺上……

有点儿像是,接圣旨的姿势……

不会是,压力太大,出了点儿问题了吧?

马氏担心的紧,原想等外面散了场好好问问朱元璋。

她本想劝劝朱元璋莫要与刘伯温太过犟着的,对于这种真正有才之人,合该敬着的。

但这会儿,外面的朱元璋才刚说完自己之前要说的话,便话锋一转:“当然,若是按咱想的这般,将一切都压在安庆上,确实也没有必要。”

众人:是是是……啊?

刘伯温更是满头问号,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主上?”

“安庆重要,但洪都的位置却刚好截断汉军和安庆,所以只要守好洪都,便不必太过担心。”朱元璋喃喃,重复的,却是之前刘伯温说过的话。

刘伯温松了口气,又恭敬一拱手:“多谢主上。”

朱元璋愿意认可他的话,那对一个谋士来说,便是最大的尊敬。

朱元璋却又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一个激灵,抱拳道:“主上!”

“你现在便出发往安庆去,若遇到逃兵,当即押解回应天!”朱元璋咬着牙,“便是没有逃兵,也要注意赵伯中、陈八、谭若李,有所异常,马上带回!”

这几人如今是安庆的守将和知府,但因为有之前金华蒋英的事件,被朱元璋明确点出名字的这几人,难道也有问题?

常遇春便直接问了:“这几人是否已经生了反心?是否要立即斩杀?”

朱元璋沉吟:“先带回应天。”

“是!”常遇春应完,却并未退回去,瞧着便是还有话要说的模样。

想起天启中所言,朱元璋问道:“伯仁?还有何事?”

“回主上,臣只是在想,伯中等人,都是渡江之前的旧人,若是可以,还求主上能赦免一二。”常遇春犹豫着说道。

朱元璋却是眼睛一眯。

和天启中所言竟丝毫不差!

他不着痕迹的又瞧了一眼站的离自己最近的绍荣,目光流转间,将站在这里的众人一一看过。

常遇春代表的是谁,朱元璋心中清楚的很。

他现在手下这些人,大约分了三个阵营。

一呢自然就是徐达、汤和等这些与他一起从凤阳出来的老伙计。

这也是朱元璋最能相信,最不愿意怀疑的人。

二呢,便是常遇春为代表的,在渡江前来投奔他的将领。

大家相处日久,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不少,也算是相熟的老人,自然也不想生出疑窦。

三,便是现在依旧以绍荣为主的,原本属于郭子兴的老部下。

……这些人,朱元璋就不愿意说了。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下众人,忽然一笑:“诸位应该都知道,咱老朱,就是有点子迂在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9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