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 分类:其他 | 字数:0

76.挣朱大帅的钱最开心啦!

书名: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作者:四月除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8:45

尽管还有人心中嘀咕,但因这铜钱是朱元璋的女儿所制,也无人敢当众提出异议。

只是量和速度能上去,还要多少有多少?

众人都表示不信。

母钱造成这般,也无人提出质疑,只等着正式开始大批量生产。

马蓁蓁却不急。

她表示,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再造几台冲压机再说。

“冲压机?什么是冲压机?”朱元璋第二次听到这个词。

上次还是天启之中,可惜老天爷从来不会回复他的疑问,这次听到马蓁蓁提起,朱元璋自然要连忙问问。

马蓁蓁两只小手比划了一下,大体给朱元璋和也好奇看过来的马氏讲了下冲压机的原理。

“所以铜钱也是这样直接……嗯,砸出来的?”朱元璋问道。

马蓁蓁点头,笑起来:“所以连圆形都不用裁切出来,直接将一块儿铜丢在那里,‘啪’的一砸,就成型了。”

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气。

马氏也若有所思的点头:“难怪你那日说,要做多快便有多快。”

“嘿嘿,”马蓁蓁狡黠一笑,“多几台机器一起处理,是不是想要多快就有多快?”

咔,砸出来一枚;咔,又砸出来一枚。

只要想一下这幅场景,朱元璋就觉得心中澎湃。

他再坐不住,起身在屋里踱步几次,又走到马蓁蓁身前,张了张嘴,又闭上。

马蓁蓁仰头看他:“爹,我做这大中通宝,值一个丹书铁券不?”

“值!”朱元璋大声应道。

甚至刚刚他都在想,不若就将宝源局交给马蓁蓁来管理好了。

好在他还有仅存的理智,且不说马蓁蓁是个女子,也不说他不能暴露自己身份,就算退一万步来说,让一个三岁稚儿掌管一局,实在可笑。

马蓁蓁却又“嘿嘿”一笑:“那爹觉得,我把这冲压机定个什么价格卖给朱大帅合适呢?”

朱大帅本帅:“啊?”

怎么,还要,银子啊?

回过神来的马氏却“噗”的一声笑出来,她还对马蓁蓁说:“对,问他多要些银子,这种冲、冲压机,只有咱们这里有!”

朱元璋闷声闷气:“那、那朱大帅没钱,他也只能找夫人要……”

“嘿嘿,那就再多要一些。”马蓁蓁托着小脸,笑盈盈道,“一台冲压机,一万两银子,如何?”

“可以,不贵,便宜的很!”马氏一锤定音!

马蓁蓁越发高兴。

能不高兴吗?

那矿山是朱元璋的,挖矿的人也是朱元璋的。

铁矿不用她出,她只是拿来加工一些,加工出来的东西,还可以高价再卖给煤矿的主人……

赚翻了!

嘿嘿!

所以说,技术是第一赚钱力!

马蓁蓁乐呵呵的抱着喝水的杯子,像是抱着一座银山一样,笑的快活极了。

瞧她这般,原本还有些哭笑不得的朱元璋又忍不住笑起来。

罢了,反正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她既然开心,便多给她一些银子傍身又如何。

朱元璋帮着做了这个中间人,联系了“朱大帅”和马蓁蓁见面,然后先交了一万两银子的定金,预定十台冲压机。

一万两银子着实不少,又逢乱世,银票无人敢用,“朱大帅”着人送来了现银。

那可是整整一辆马车的银子……

马蓁蓁快乐的在银子窝里打了个滚儿,出来就让马氏先帮她守着了。

马氏笑道:“好,守着,以后给你做嫁妆。”

“再说吧,等我长大了,先做创业基金!”马蓁蓁还挺有理想。

马氏一时没明白这创业基金是什么,但让马车将那现银送进库房时却松了口气。

当时定价格的时候说的简单,但真要付银子的时候,十万两,着实有些难了。

也得亏之前半年有马蓁蓁的蜂窝煤和精盐买卖,家中攒下一些现银,不然还真麻烦了。

马氏轻咳一声,心道这一万两银子后面还得出场好几次,干脆也不卸车了,直接拆了库房的门,将马车整个儿装了进去。

马蓁蓁没听到后院的动静,她在专心致志研究另外一件事。

银币。

也是刚刚看到那么些银两,马蓁蓁察觉这玩意儿携带起来实在太麻烦了。

铜钱可以用,那银币应该也可以用。

尤其是现在。

南宋后期,出现一种叫做“交子”,也称为“交钞”的纸币,当时是交子和铜钱都是流通货币。

而元世祖忽必烈却下令,全国买卖交易,只使用纸币。

说是为了方便携带,统一管理等等,但此举却是朝廷想要将贵金属统一收回,民间流通只允许纸币而已。

但后来纸币亦有新旧交替,还容易毁坏,使用者寥寥,便是交税必须用纸币,富贵人家也宁可多囤积金银铜,用时再去兑换。

百姓越发穷困,被奴役多年虽也无奈承认了交子这种货币,却始终不能踏实。

在历史上的洪武年间,朱元璋承认交子这种货币的存在,混合着铜钱一起使用。

整个明朝前期都致力于恢复铜钱为主流的交易方式,但后来银子异军突起,一举取代了所有货币,成了最重要的计量方式。

哦,忘记说了,元朝时期的兑换,是以“丝”为本位,每五十两白银可换取一千两丝,每两贯交钞等价于白银一两。

如今制作的大中通宝,四百文为一贯,便可换白银一两。

……马蓁蓁觉得,用这么混乱的货币系统,对百姓而言也实在难办。

制作铜币的时候她追求精美好看,也不只是为了取得朱元璋的欢心。

毕竟人人都有爱美之心,若东西好看,或许用的人会更多,便可以将元朝定下的交子驱赶一些。

再加上铜钱生产方便,量大质优,或许可以逐渐取代纸钞。

“不若再做一些银币……反正永乐年间便也会有银币,现在开始也不可以吧。”

马蓁蓁思索着,在纸上画出后世硬币的模样。

与铜钱不同,铜钱的计量单位都是文,但是要造银币的话,却需要不同的计量单位。

这般来说,大小、厚度都要不同,最好哪怕看不到,用手一摸也知是多少银子。

马蓁蓁画的认真,没注意朱小四忽然跑进来,努力爬上板凳,趴在她身边看的津津有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