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25章 何以收其心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数千里外的长安进入了正月。

而今年由于要确定储君的人选,过年的前五天,汉成帝刘骜便传旨改年号为绥和,过了初一之后,汉朝的历史进入了绥和元年。

年节的时候,按宫中惯例,皇亲国戚和三品以上的大臣都会得到来自宫中的一份赏赐。今年的赏赐却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是定陶王刘欣和中山定王刘兴得了头一份,而今年的礼物更是较诸往年丰厚,最关键的是,随这些礼物而去的,还有一份旨意,让这两个王爷正月之内,进长安议事。其次就是长沙定王刘玄、梁王刘立、楚王刘衍等诸王得的赏赐比起往年也随之上了一个台阶,只是没有收到让他们进京的旨意。

大臣们趁着互相走动的机会,纷纷议论着天子的心思。看样子,太子的位置肯定是要从定陶王刘欣和中山定王刘兴中选出了,可这两位王爷都是手握重兵的诸侯,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保不齐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况且陛下春秋鼎盛,万一这两年添了龙子,事情就会更加复杂,朝中的局面只怕有些不稳当。

宫中封赏中还有一份很引人注目,是发给大司空东方明的,天子刘骜竟是按照侯爵的规格赐下了赏赐,百官们猜忖,看来这位极得圣宠的司空大人的封侯之日是指日可待了。

汉代年关往来走动的习俗依然开始流行,官绅人家大多要互赠礼物,相熟的人家更是会亲至拜访,而有两路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悄悄进了东方明的听风赏雨楼,这些礼物分别来自定陶王刘欣和中山定王刘兴,送礼的对象自然是东方明。

所有人都知道东方明现在圣眷正隆,而且手中掌握着监造天下兵器的大权。所以两个储君人选都会趁着年关的机会,曲意结交这位司空大人,只是他们做的很隐蔽,他们相信自己派去送礼的使者,应该没有人会发现。

“中山定王送的是什么”

天子刘骜斜倚在软榻上,身上裹着一件黑色的貂裘,脸色平静,几道皱纹在保养的极好的脸上显得格外明显,双眼静静望着书房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崔灵扶了扶帽翅旁的貂铛,在一旁恭声应道:“除了金银玉器等物外,最贵重的是三口名剑,每一柄都价值千金以上,据说是吴越名匠打造。”

刘骜微微一笑,唇角却多了一丝讥诮:“刘兴送礼之前也不仔细打听打听吗东方明掌管武库,在武库中略展身手,便折服了桑辛这种铸剑名家,他本人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铸剑大家,怎么会看得上他送的名剑,这礼送的太不讲究。”

他接着问道:“刘欣那孩子送的什么”

“定陶王送的简单,是百余匹西域的良马。”崔灵用手摸了摸光滑的下颌,他虽然没有净过身,却也习惯将下颌刮的干干静静,他顺着刘骜的眼睛看着未央宫里的一大片平整雪地,微微眯起了眼睛,“东方明似乎很喜欢。”

“东方明手下有一百亲兵,这下人人有了良马,他自然喜欢。”刘骜轻声说道:“刘欣这礼送的高明,投其所好,正好趁机缓和一下他和东方明之间的矛盾,不知道是他手下谁出的主意。”

“可能是定陶王府的智囊南宫怀。”崔灵微微一笑,说道:“不但给东方明送了,大司马王莽包括和硕公主那儿,定陶王都没落下。”

刘骜的眉梢一翘,说道:“蝶儿那丫头最近怎么样”

崔灵小意应道:“仍是时常去东方明的司空府,据说与天谕阁的小祭酒宫玲相处的极是融洽。”

“这丫头才不是去找那个宫玲的。”刘骜微笑说道,“等储君之事定下来,寡人就遣东方明出使西域,你看如何”

崔灵皱起眉头想了想,行礼道:“陛下既然觉得他合适,那自然是合适的,只是此人来历还有颇多古怪,心思也实属难测,千万不可委以兵权,以免节外生枝。”

御书房的气氛忽然变得沉默了起来,刘骜低头沉思,良久才悠悠说道:“世人皆爱名、利、情三字,寡人以高官动其心,厚利移其志,内结股肱之恩,外托君臣之义,早晚能让他誓死相报。”

长久的沉默之后,崔灵犹豫着说了自己的意见:“陛下,问题就在于,您不一定知道他想要什么。据臣看,他与天谕阁诸人未必就看得上庙堂的功名利禄。”

刘骜的眼神变得有些冰冷,半晌后沉声说道:“看不上功名利禄,难道他志在天下不成”

崔灵微微一凛,小心地说道:“陛下言重了,此人虽然隐秘颇多,却也不似野心勃勃之辈,可臣就是一直看不透他所图何事,故而才有些担忧。”

刘骜面色稍缓,展颜一笑:“只要他没有越规逾矩的心思,他所求之事寡人尽力满足也就是了。”他忽然向崔灵问道:“除了俸禄和寡人的赏赐,他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吧”

“据臣所知,没有。”崔灵顿了顿,略显谨慎地说道:“武库方面,臣的肃杀组也有眼线,也并未听说他有贪没不法之事。”

“白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寡人偏不信这世上有名利感化不了的人心。他身为司空,此刻又没有封地,总要替他找些财源才是。”刘骜缓缓闭上了双眼,似乎在这一瞬间,皇宫里的风雪都消失无踪。

“臣马上安排。”崔灵躬身施礼。

刘骜闭着眼睛,面色有些疲惫,轻声说道:“让他们摆驾,朕要去合德宫里清静半日,这些天烦心之事太多了。”

“起驾”

小宦官唐金清脆的喊声在兴庆宫殿檐下响了起来,紧接着响起一阵悉悉索索之声,宫娥宦官们从殿旁鱼贯而出,抬着天子舆驾,伺候皇帝陛下登撵,奔赵合德的昭阳殿而去。

御撵上挂着厚厚的棉帘,漫天风雪根本无法偷入一片,刘骜半闭着眼,撑着颌不知道在想什么,手掌缓缓抚摩着微微发烫的小炭炉。半晌之后,他叹了口气,睁开了双眼,掀开车帘看着这熟悉到厌倦的皇宫景色,轻轻摇了摇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5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