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0章 何谓天下雄主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蝶儿的公主府中,王莽和王昭君正在府内的一片竹林间漫步。

深秋时节,曾经翠色欲滴的竹叶,已经渐渐枯黄,被秋风拂过,无精打采的随风摆动,捱捱挤挤,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似是在对即将到来的严冬摇尾乞怜。

王昭君走到一株粗大的竹子前停住脚步,轻轻抚摸着竹身向身旁的王莽问道:“你觉得竹之为物,品性如何”

王莽有些不解,不知道王昭君为何有此一问,犹豫片刻答道:“竹之为物,向来与松、梅并称,破土而生,节节攀上,志向高远,堪比儒家君子。”

王昭君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摇了摇头。

“我当年去瑶池时,倒是听一位异人说过一首很妙的诗句,你可愿意听听”

“弟愿闻其详。”,虽然不知姊姊此举的用意,王莽依然恭谨的回答。

王昭君看着眼前的竹林,曼声吟哦。

“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

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

根细善攒穴,腰柔惯鞠躬。

儒生多爱此,想来生气同。”

王莽仔细品味着诗中涵义,不由得点了点头,望着竹林似有所悟。

王昭君转头看着他,柔声说道:“依你看,是做松好还是做竹好不用急,想清楚了再回答不迟。”

王莽低头沉吟,过了良久,缓缓抬头说道:

“依小弟看,当以松为骨,以竹为表。”

王昭君嫣然一笑。

“说得倒是极好,可惜做起来难逾登天。”

说完她脸上露出忧伤的神情,双眸悠悠远望,似乎心事重重。

“我十余年来身在塞外,四处奔波,一心只为汉匈和睦,百姓能安居乐业,再不受刀兵之苦。可从西域一路行来所见却是大失所望,边境和平多年,可我朝百姓们依旧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若论自在无忧,甚至不如草原上的匈奴百姓。依你看,这是何故”

王莽这次皱起了眉头,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

“这些年天子大权旁落,政令难出长安,各地王室诸侯各自为政,属地官员在地方搜刮盘剥,百姓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如今皇权秉正,天子欲励精图治,再过数年,天下必有改观。”

王昭君樱唇微翘,露出了一个不屑的笑容,语带嘲讽。

“孝武皇帝号称千古明君,天下大权尽在掌握,四夷宾服,天下百姓的日子就好了吗武帝元封四年,辽东流民二百万入关,史无前例,而我们的史书却一笔带过,这些流民是怎么出现的,辽东又无兵灾战祸,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

王莽思索了一下答道:“那时的权贵们大肆兼并土地,才导致大量百姓无地可种,流离失所,沦为灾民。”

“哦仅是如此据我所知却并非如此,那时辽东一带,数百里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百姓视土地为祸患,有地的人家想将田地白送人都没人要,皆因朝廷的徭役税赋太高,各种苛捐杂税让他们想种地都种不起,这才被迫流亡。”

王莽感慨着点点头说道:“姊姊之言有理,各地权贵官员不顾民生,层层加码,中饱私囊,实在是国之蛀虫。”

王昭君冷笑道:“和各地权贵官员有什么关系上不行,下不效,归根结底,无非是号称天下明君的孝武皇帝将百姓们玩弄于股掌之中罢了。”

王莽眉头猛然一皱,额头青筋跳了几下,看着王昭君流露出不悦的神情。

“姊姊为何出此不敬之言,孝武皇帝明并日月,乃一代雄主,怎会不体恤百姓”

王昭君毫不退缩的直视王莽,缓缓说道:“你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崇尚古礼,想不通此节也不怪你,武皇帝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只能向民间收割财富,可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卖官鬻爵,有了爵位就可以不服徭役,甚至能免除一些小罪,此令一出,大批手有余财的商人和百姓便纷纷掏钱买官,一下子从富户和商人们手中收来了大量钱财,国库顿时充盈。

第二步,国库充盈后,武皇帝马上就下旨加税,导致富户和商人们纷纷隐匿财产,只有普通的穷苦百姓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血汗钱上缴,这样一来穷苦百姓的钱也被朝廷榨干,看着那些偷逃税款的富人们每日衣履光鲜,百姓自然怨声载道。”

第三步,武帝见百姓已经开始有了怨气,颁布了“告缗令”,让百姓揭发藏匿财产的富户和商人,揭发后富人的财产就全部没收,而举报的百姓能分得一半,这样一来穷苦百姓欢欣鼓舞,纷纷举报揭发,这道旨意便成了他们的生财之道,大量富人被抄家破产,朝廷和底层百姓却是大发横财。”

王莽听得背心一阵发凉,额头渗出了涔涔汗水,犹豫着说道:“这样倒也很好,虽然掏空了富户,却也让朝廷和大多数百姓得了实惠,似乎是利大于弊。”

王昭君又是一阵冷笑,不屑地说道:“亏你如今身居高位,见识却浅薄如斯,只怕那位定陵侯淳于长在这些事上都要强你百倍。”

王莽这次不敢再还嘴,小心的说道:“小弟愚鲁,请姊姊点拨。”

王昭君长叹了一声,继续说道:“武皇帝又怎会让百姓从中取利,他早就安排好了后招。

第四步,武皇帝下旨,“告缗令”升级,举报范围不仅针对商人和富户,无论是何身份,只要有钱,都可以被举报揭发,都在“告缗令”的范畴之内,可怜那些刚把钱拿回家的百姓,自己就成了被举报揭发的对象,一时间,天下再无中产之家,都沦为了穷苦百姓。

这四步下来,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百姓们见识有限,哪里能想到这些帝王之术,他们连自己为何沦落都不清楚,只得无助的怨天尤人,终至流离失所。而国库却无比充盈,仅“告缗令”这一条举措,朝廷得财物亿计,得奴婢千万计,田地住宅不可计数。

武皇帝大量封赏皇室诸侯和朝廷官员,官员们感念武帝恩德,史书之上自然都是阿谀之词。”

说到这儿,王昭君顿了顿,又是一阵冷笑。

“好一个天下雄主,在他驭下,大汉户口减半,流民激增,可怜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还傻傻的认为朝廷会真的以他们为重,每日仰首乞盼着朝廷的救济,只要看到些许恩惠便感恩戴德。

其实从古至今莫不如是,春秋诸侯也好,始皇帝也好,高祖也好,都是只想着不断巩固权力,扩大疆域,至于百姓,不过是任人宰割的鱼肉罢了。”

王莽听完怔怔无语,沉默的低着头,一语不发。

王昭君忽然问道:“假使天下大权交给你来掌握,你又该如何去做”

王莽身躯猛然一震,霍然抬头,嘴巴张了几张,却没有说出话来,惊愕的看着王昭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