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6章 环佩魂归,琵琶声断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长乐宫,夜深人静。

刘骜今日摆驾未央宫,请太后及文武在宫中饮宴,因此太后王政君不在长乐宫中。

宫中的一扇侧门悄无声息的打开,随即三个人鱼贯而入,令人奇怪的是,今夜的长乐宫中竟然见不到巡逻军卒,三人进了长乐宫,也都是神色紧张之极。

几个人在黑暗一片的长乐宫默默走着。天空黑压压的一片,连颗星星都看不见,而诺大的长乐宫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灯光,一路上连个兵卒也没有,整个园子鸦雀无声,仅仅能听到这一行人的脚步声。

三人一僧、一道、一俗,僧人正是在李家老宅中与紫殇一起的枯禅,白发苍苍的老道人正是那夜被崔灵逼退的稷下学宫三先生,而走在最前面的却是平素与王莽形影不离的刘歆。

枯禅一边走着一边低声对刘歆说道:“二先生,昭君肯定能打开天书石匣吗”

刘歆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如无把握,我怎会如此冒险。怎么对得起山主的重托。”

说完,加紧脚步前行,再不理会身后的道士和枯禅。

转眼间来到了大夏殿前的十二尊铜人之前,星月无光,黑黝黝的铜人在空旷的大殿前显得诡异莫名。

枯禅皱了皱眉说道:“时辰已到,怎么不见昭君的身影。

刘歆没有说话,眼望着铜人,右手有意无意的在空中乱划,似乎也有些不耐。

一旁道人打扮的三先生却像是云淡风轻,似乎是对这长乐宫很感兴趣,走到一旁,负着手开始打量着宏伟奇绝的大夏殿。

枯禅见刘歆没有说话,正待再问,忽然瞪大了眼睛,黑黝黝的脸上骤然泛起一片苍白,一伸手已经把紫铜钵盂取在手中严阵以待,另一只手颤抖着指着刘歆。

“二先生你你要做什么”

枯禅不是释教弟子,出自于天竺神教的苦行流派,是天竺神教中为数不多摸到罗汉境门槛的高僧,可他心里清楚的很,和面前这个高深莫测的二先生相比,自己恐怕实在不算什么。

寒风透骨,刮得枯禅的僧衣猎猎作响,一道无形的压力让他开始咳嗽,他瞪着眼看着眼前的刘歆,因为恐惧和惘然,身体颤抖得越发厉害。

“我方才画的这道符,是阴阳家专门为了对付你们天竺流派所创的无意符,我从进宫开始就在积蓄符意,刚刚完成,你觉得怎么样”

刘歆静立在风中,望着脸如死灰的枯禅认真的问道。

枯禅被一股强大的符意逐渐束缚,身上的百衲僧衣甚至是衣服下的肌肤,已经逐渐像是经年脱落的油漆片般片片绽裂,血肉模糊,看上去异常恐怖。

他试图运转念力与气息对抗,却发现全身已经不再听他指挥,想抬动手指都已经无法做到,不由得嘶声喊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杀我你不怕山主知道吗”

刘歆忽然脸色一寒,冷冰冰的说道:“山主稷下学宫早就看透了他的阴谋,鬼谷不死,天下难安我们和天谕阁道虽不同,目的却没什么分别,况且五先生袁德思死在你和紫殇手中,我杀你便是为了祭奠他的亡魂”

说完,双手轻轻一撮。

强大而恐怖的符意就像一张大网,罩定了枯禅,他身上瞬间出现了无数细细的伤口,每一条都深可及骨,口中“嗬嗬”出声,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噗”的一声,枯禅的一双眼球被勒出框外,掉在地上,他的人甚至连惨叫声都没能发出来便倒地身亡,咕咕流出的鲜血刹那间流满了大夏殿前。

眼看枯禅倒地身亡,一旁的三先生负着手溜达了过来,冲刘歆微微一笑。

“替死鬼搞定了,就看昭君的了。”

刘歆吐了一口浊气,看了看枯禅如同被千刀万剐般的尸首,微微皱了皱眉。

“时辰也差不多了,天子和太后今日都去了未央宫,新都侯也安排好了这里的一切,不过也不宜拖的太久,宫闱禁地,终究”

话还没说完,只听得地面上咔咔咔连声机关做响,十二铜人中的第三尊缓缓转动,地面上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能容三人并行而入,向下看去,似乎有漫长的楼梯蜿蜒而去,看不到尽头。

刘歆和三先生快步上前,望向洞口,等了一会儿,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王昭君一袭道装,左手举着风灯,右手拿着一卷古旧的绢帛,袅袅婷婷的走了上来。

来到地面,王昭君先是在铜人的双眼中一按,又是一阵机关的声音,铜人缓缓归位,大殿前一切如初。

刘歆脸上因兴奋泛起了一丝潮红,躬身行礼。

“见过昭君,此行可还顺利”

王昭君微微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幸不辱命,这便是那卷天书,还望二先生恪守承诺,勿忘所托”

说着将手中的绢帛递了过去。

刘歆双手接过绢帛,与三先生一起向王昭君施了一个大礼。

“稷下学宫必定全力相助新都侯一展宏图,克成大业,力争让汉匈永睦,百姓安宁”

说完直起身子,指着一旁枯禅的尸首,压低声音说道:“这便是那替死之人,请昭君速速回去,免得受了牵连。”

此时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天上的乌云也被吹散,天空中露出一轮明月,月如银盆,冷冷的清辉洒在空旷的大夏殿前,显得寂寥肃穆。

王昭君神色变得有些异样,右手在腰间摸了摸,如水一般的双眸中好像忽然蒙上了一层薄纱。

“我已经给云儿写了书信,她和须卜当手上有雄兵十五万驻扎在归绥,匈奴王庭若是一旦有变,她可以相助,我弟王莽就有劳二先生尽心辅佐了。

另外切记叮嘱我弟,蝶儿的终身不可儿戏,切莫让她走了我的旧路,若是实在不行,想办法让她回草原找她姊姊。

我本是将死之人,苟活至今便是为了这两件大事,此次归汉,心愿已了,请先生转告吾弟,莫以我为念”

刘歆见王昭君面色惨然,话语中流露出托付后事之意,心知不妙,刚要有所动作。

可是王昭君适才在腰上一摸之际,已经扣住了一把锋利的短匕,此刻话刚说完,匕首寒光一闪,已经插进了自己的心口。

刘歆面色惨变,抢步上前,扶住王昭君,只见她胸前殷红一片,星眸缓缓阖起,眼见再难回天,可叹一代巾帼佳人,竟是香消玉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25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