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章 天下大势

书名:幻梦新朝 作者:祥麟公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玉门关帅府内炉火熊熊,由于玉门关驻军已经调往天水,而换防而来的淳于彪被廉丹所杀,此刻玉门关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变成了廉丹。

段会宗此刻静静的看着东方明,山道一战,老人已经不再怀疑东方明,看着他英俊而讨喜的面容,反而越看越顺眼。

老人看起来精神好了不少,此刻手里拿着一盏热茶,态度温和说道:“山道一战,多亏了你,否则受伤之余,老夫恐怕也不是那个刺客的对手。”

看到东方明起身想要谦逊两句,老人摆了摆手。

“此刻是在军中,不用那么多俗礼,老夫也不想绕弯子,能否实言相告,你究竟是什么人如果你确实不想说,老夫也不勉强,此刻已到玉门关,答应你的报酬已经准备好,而且老夫个人也有一份心意,你已经可以自主来去。”

语气很是诚恳,言语中虽然没有了壮士、贤契的客套,却显得更加亲近。

东方明听完一愣,本来他是有很多事想从段会宗这里套套口风,万没想到老人如此单刀直入,弄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看来古人果然心直口快,这老头为官这么多年,说话怎么都不绕点弯的。

他心里迅速的盘算,我说还是不说,不说的话拿钱走人,看似没有太大风险,可我毕竟知道了昭君的事情,看样子这是朝廷的机密大事,难保他们不会杀人灭口,就算不灭口,我肯定也不能跟着队伍了,刚刚从蝶儿那里找到的线索也就暂时断了,以后还有没有这种机会就说不定了。

如果说的话,再想糊弄过去看样子够呛,蜂麻燕雀那套鬼话这老头估计已经明白过味了,肯定不会再相信。那我应该说什么,说多少,会不会被他们当成怪物

他愣愣的胡思乱想,一时间张口结舌,脸色也变得很不自然。

段会宗静静的看着他,脸上仍然带着和蔼的笑容,看着他尴尬的神情,老人微微一笑,表情很是恳切。

“你不用有什么顾虑,我知道你一定有很多秘密,你若有难言之隐可以不说,只是孙建是我的老部下,他对你评价极高,希望我能推荐你入朝堂做一番事业,昨夜一战,我也看到了你的本事,也希望你能为国效力,在这之前,我总要了解一下你的出身来历。

你可以放心,老夫身为朝廷重臣,又是偌大年纪,风烛残年,只要你不是我大汉的敌人,哪怕你是被通缉的叛臣之后亦或是身背命案的朝廷钦犯,老夫都可担保你周全。”

老人说这话却是言有所指,因为昨夜看东方明动手,依稀竟像是百年前李氏一门的武功路数,李陵带兵时,段会宗还未出生,等到段会宗有了兵权,麾下一些老军是当年李家军的士兵,搏击路数似乎与东方明近似,不由得让老人怀疑他是李陵在匈奴的后人。

东方明听段会宗说得极为诚挚,看看老人白发苍苍,此时在灯下显得极是慈祥,把心一横,开口说道:

“老人家,既然如此,我也不想再隐瞒,只是我在说之前,有一事请教”

“但讲无妨。”

“那日在溪畔扎营时,您看到我手中的短刀,曾问我与天谕阁的关系,敢问是何缘故”

段会宗面上露出了一丝凝重,犹豫了片刻,向东方明要过那把“杜宾犬”,指着刀身上的“58”,说道:

“看来你确实不是天谕阁之人,天谕阁乃是昔日留侯张良所建,如今世人只知道未央宫中有天禄、石渠两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天谕阁的存在,老夫有幸,随先皇进去过一次,看到阁中几位祭酒研究的天书上,有和你刀上一样的符号,老夫疑心你是天谕阁中之人,故而当时有那一问。”

东方明心中震撼不已,这天谕阁是什么地方,竟然有阿拉伯数字的存在。

此时他心中打定主意,与其在汉朝这么浑浑噩噩的耗日子,还不如冒险一搏,说不定能有转机也未可知。

“老人家,我要说我来自两千年后,您可相信。”

东方明双目直视段会宗,目光极为真诚。

这下变成段会宗大感震撼了,比他当时听东方明胡侃蜂麻燕雀的时候震撼的多,他目光炯炯地盯着东方明,看他神色确实不似作伪,这才才缓缓说道:“你且说来听听。”

东方明便再无隐瞒,把自己如何到了密室,看到古剑,穹顶宝石与古剑互动,来到楼兰荒野等事全部告诉了段会宗,只是穿越过程中看到神殿的事情连他自己都确定是真实还是幻觉,因此隐瞒未说。

段会宗愣愣的听完,长大了嘴,不过作为一个生活在祭祀天地年代的古人,接受这些反而更为容易一些,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问道:“原来如此,那你下一步预备如何行止”

“我想求老都护帮我个忙,让我能进天谕阁看看。”

段会宗一听,皱了皱眉,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不可能,不是不帮你,老夫没这个权力,我上次随先帝去的时候,是因为当时先帝病重,身边需要有保驾之臣,我被蒙着双眼带了进去,事实上,我都不确定那地方是否在未央宫中。

而且那是皇室禁地,若不是因为你那把刀上的符号,否则打死都不会向你透露此事。”

东方明听完,大失所望,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老人看东方明失望的神情,忽然微笑说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就看你愿不愿意为国效力”

东方明眼睛一亮,急忙点头。

“我也是汉人,为朝廷效力就是为天下百姓谋福,有何不愿。”

段会宗点点头。

“那就好,据老夫所知,天谕阁每过两年,都会派人出阁去太学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入阁,只是入选标准极为严格,并不是每次都有学生入阁,几十年来,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我可以写一封荐举信你带着,到长安后交给新都侯王莽,一来让你在侯爷身旁效力,二来让侯爷安排你去太学读书,等到天谕阁选材之时,你就可以接触阁中祭酒,岂不是一举两得”

东方明忽然感到自己在黑暗中的曙光出现了,连连点头。

老人拿过纸笔,开始写这封推荐信,一边运笔如飞,一边对东方明说道:

“老夫得到消息,乌孙国王忽然得了重病,因此明日一早我便要赶回乌孙,你和昭君母女在此地修整一日,后日辰时启程,前途之上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凶险,趁着今晚,你给老夫讲讲,我大汉日后国运如何,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东方明想了想,王莽篡位的事是绝不能告诉他的,离得太近的事最好也少说,还是从东汉末年说起吧,于是清了清嗓音。

“这个说来话长,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段会宗静静的听,东方明口若悬河的说,一直说到三国归晋,不知不觉,竟然已经东方破晓

段会宗面色极为凝重,对于刚才东方明说得他基本是信了,这些东西如果是编的,除非这年轻人脑子有问题,否则也绝不会冒着诛九族的死罪在自己这个两朝老臣的面前编出汉室灭亡的过程。

“依先生所说,我汉室天下终究是国祚不保,那刘玄德和诸葛孔明也未能力挽狂澜”

不知不觉,对东方明的称呼已经改成了先生。

东方明点点头。

“老人家,晚辈不愿骗您,信与不信,晚辈说得都是实情。”

段会宗长叹一声,他饱经沧桑,也知道朝代更迭恐怕难免,只是一生心血为了汉室江山,仍不免灭亡,心中极为沉重。

老人摆了摆手,心中烦乱已极,制止了东方明继续说下去。他的容颜一夜间似乎也苍老了许多,拿起案上写好的书信交给东方明。

“老夫今夜听了太多天机,可惜风烛残年,时日无多,纵有心报国,也难有回天之力了。”

说到这儿,老人忽然眼中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把拉住了东方明,倒身便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8341s